泰國醫療旅遊持續增長

2020-12-2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泰國醫療旅遊持續增長

  據泰國《民族報》報導,泰國著名的康民醫院預計明年該院將接待超過300萬外國病人,該院的收入預計也將增長超過10%。

  今年該醫院已經接受了110萬名外國病人,明年該醫院還將在海外開設更多的醫療辦事處。目前醫院的主要市場是亞洲部分地區、澳大利亞、美國和中東地區。醫院還將在新興國家開拓市場,主要瞄準緬甸、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亞等周邊國家。醫院為海外病人提供高水平、針對性的服務。除了完善舒適的住院環境,醫院還能為病人提供先進的醫療手段。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醫療旅遊目的地包括美國、土耳其、印度等國。泰國在過去10年已經發展成為了世界領先的醫療旅遊的目的地,該國的醫療價格較為便宜、醫療保健水平較高、醫生普遍精通英文,該國還有足夠的旅遊基礎設施讓病人享受。據《金融時報》報導,泰國旅遊部門甚至開辦了醫療旅遊的官方網站推廣醫療旅遊。

  本報記者 張若谷 編譯

(來源:雲南日報)

相關焦點

  • 2017泰國旅遊業持續增長 中國遊客貢獻最大
    新華社曼谷1月16日電(陳家寶 李欣瑩)泰國旅遊和體育部16日公布,2017年赴泰旅遊的外國遊客總數超過3500萬人次,較2016年同期增長8.77%,其中中國遊客量超過980萬人次,佔比最高。  在當天關於2017年泰國旅遊及收入情況的發布會上,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次長蓬帕努說,上述3500多萬人次為泰國旅遊業創收超過1.82萬億泰銖(約合3660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同期增長11.66%。  蓬帕努說,目前在數量和創收金額上對泰國旅遊業貢獻最大的依舊是中國遊客。
  • 泰國的醫療好在哪裡?
    泰國作為旅遊大國,又是個旅遊醫療的強國!醫療與旅遊帶給泰國每年將近1200億泰銖的收入,並且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這篇文章將為您深度解析下泰國的醫療水平。就這樣看來,泰國的醫療服務質量,顯然已經獲得了全球的認可,才會每年都吸引那麼多的遊客赴泰醫療旅遊。那麼,泰國醫療,究竟好在哪?
  • 泰國新加坡韓國被評為亞洲三大醫療旅遊目的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泰國《曼谷郵報》8月2日報導,據VISA與牛津經濟研究院所做的一份調查,今年泰國與新加坡、韓國一同躋身亞洲醫療旅遊國家前列。據該報告,全球的醫療旅遊價值預計已超過4.39億美元,並且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還將以每年多達25%的比率增長。
  • 2017年泰國旅遊業持續增長 中國遊客貢獻最大
    新華社曼谷1月16日電(陳家寶 李欣瑩)泰國旅遊和體育部16日公布,2017年赴泰旅遊的外國遊客總數超過3500萬人次,較2016年同期增長8.77%,其中中國遊客量超過980萬人次,佔比最高。  在當天關於2017年泰國旅遊及收入情況的發布會上,泰國旅遊和體育部次長蓬帕努說,上述3500多萬人次為泰國旅遊業創收超過1.82萬億泰銖(約合3660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同期增長11.66%。  蓬帕努說,目前在數量和創收金額上對泰國旅遊業貢獻最大的依舊是中國遊客。
  • 泰國實施投資優惠政策,打造醫療產業樞紐和醫療設備出口基地
    儘管如此,上半年,中國醫藥和醫療產品進出口額達754億美元,同比增長6.8%,其中出口額421億美元,同比增長16.17%。周惠會長指出,醫保商會近期通過搭建「一帶一路」醫藥貿易與投資促進平臺和打造「醫藥健康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平臺」,積極創建全新的行業服務平臺,加強國際貿易與投資合作,進一步助力中國醫藥企業應對全球疫情下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
  • 34個國家申請入泰醫療旅遊!泰國專家反對
    中新社·華輿訊 據泰國星暹日報報導 隨著泰國疫情情況不斷好轉,為刺激經濟,泰國推出了「旅行泡泡」計劃,其中包括來泰治療的醫療旅遊人士。據疫情管理中心消息,目前已有34個國家申請入泰醫療旅遊。已有34個國家申請入泰醫療旅遊7月6日,在泰國政府大樓,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發言人塔威信醫師透露,對於允許外國患者入泰治療一事,目前已有34個國家註冊申請入泰醫療旅遊,因為泰國的醫療服務非常有名,如不孕不育問題、醫療美容等。入泰醫療旅遊項目目前共有67家醫院,1家專門醫療診所。
  • 視角 | 世界旅遊醫療聖地——泰國
    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簡稱「泰國」(Thailand),意思是「自由之國」,是唯一沒有遭遇歐洲殖民統治的東南亞國家。泰國憑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很好的民族文化,穩定的經濟發展和開放的市場環境,成為了世界上幸福指數極高的國家之一。
  • 請先別急著神化泰國醫療旅遊
    於是我決定跟大家一起挖一下泰國的醫療旅遊業,相信到最後,判斷自在各位心中。醫療旅遊,顧名思義就是醫療健康服務+旅遊。近年來,東南亞的醫療旅遊業增長迅猛,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為什麼呢?一是看病療養的人多了。
  • 34個國家申請入泰醫療旅遊!泰國專家反對
    中新社·華輿訊 據泰國星暹日報報導 隨著泰國疫情情況不斷好轉,為刺激經濟,泰國推出了「旅行泡泡」計劃,其中包括來泰治療的醫療旅遊人士。據疫情管理中心消息,目前已有34個國家申請入泰醫療旅遊。已有34個國家申請入泰醫療旅遊7月6日,在泰國政府大樓,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發言人塔威信醫師透露,對於允許外國患者入泰治療一事,目前已有34個國家註冊申請入泰醫療旅遊,因為泰國的醫療服務非常有名,如不孕不育問題、醫療美容等。
  • 醫療旅遊走俏柏林
    人民網記者管克江攝 人民網柏林6月14日電 (記者馮雪珺、管克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在休假的同時,也希望在醫療技術發達的旅遊地「順便做個體檢」,關注美容和健康。德國首都柏林在這方面的潛力正在不斷發掘出來。根據波恩—萊茵—錫格應用科學大學2013年發布的《在德醫院國外病人市場調研》,德國在世界醫療遊目的地中排名第四,僅次於印度、泰國和美國。
  • 泰國醫療旅遊掠影:醫院像星級酒店
    原標題:泰國醫療旅遊掠影:醫院像星級酒店 跟隨泰王國駐華大使偉文·丘氏君先生踏上泰國醫療之旅   光明網泰國訊(光明日報記者郭紅松)日前,跟隨泰王國駐華大使偉文?丘氏君先生前往泰國,採訪泰國入境醫療旅遊服務。
  • 境外醫療旅遊是坑還是商機?盤點各國醫療旅遊現狀
    境外醫療旅遊,是坑還是商機?  編者的話:最近,國內輿論焦點對準醫療領域,很多人看好境外的醫療旅遊市場。德國《世界報》稱,全球醫療旅遊行業價值約合4000億歐元,未來十年內市場可能繼續以每年25%的幅度增長。
  • 2018年赴泰國人數月均超百萬 航班量持續增長
    來自泰國旅遊部門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1-4月中國赴泰國416.13萬人次,同比增長30.56%。2018年以來月均赴泰人數超過100萬人次,1-4月單月赴泰人數均創下同期赴泰新高。中國赴泰國人數已連續12個月同比持續增長。
  • 疫情中泰國醫療旅遊進入新常態
    新華社曼谷10月29日電 通訊:疫情中泰國醫療旅遊進入新常態任芊醫療旅遊是近年來新興的旅遊方式。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暴發使近年來逐漸成為外國遊客首選醫療旅遊目的地的泰國深受影響。目前,泰國政府在開放入境方面仍非常謹慎,對外國普通遊客仍未完全開放,但自7月起開始歡迎符合資格的國外醫療遊客來泰就醫。
  • 中國居民以醫療目的入境泰國獲免籤
    新華社曼谷5月18日電(陳家寶)泰國日前推出面向以治病為目的入境泰國的中國居民免籤政策,為其醫療旅遊服務行業吸引更多中國遊客。  泰國公共衛生部聯合外交部、旅遊和體育部在泰國旅遊局中文網上發布了關於「以治病為目的入境泰國停留90天免籤」的聲明。
  • 新冠疫情下,泰國醫藥醫療產業投資潛力大
    泰國與中國千年的中醫藥傳承發展不同,泰國的製藥產業十分不發達,在泰國大部分藥品都依賴進口。再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刺激了全球醫用橡膠手套需求快速增長。泰國商業部國際貿易廳官員稱,就目前趨勢看,2020年泰國橡膠手套出口額有望突破400億泰銖。
  • 泰國為什麼能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旅遊目的地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醫療旅遊目的之一泰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之一,去泰國醫療的人數也逐年增多,而且泰國也逐步成為了中國人醫療和旅遊的最佳選擇地之一。泰國醫療旅遊攻略泰國醫療旅遊為何領先全球?泰國的醫療水平真的世界頂尖嗎?
  • 泰國醫療對比全球最直觀的優勢 從這五大方面給你一顆「定心丸」
    泰國作為旅遊大國,又是個旅遊醫療的強國!醫療與旅遊帶給泰國每年將近1200億泰銖的收入,並且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這篇文章將為您深度解析下泰國的醫療水平。就這樣看來,泰國的醫療服務質量,顯然已經獲得了全球的認可,才會每年都吸引那麼多的遊客赴泰醫療旅遊。那麼,泰國醫療,究竟好在哪?
  • 泰國2018年旅遊持續發展,國人投資熱潮不減!
    來源:明良海外,更多泰國資訊可以私信小編!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泰國觀光與體育部旅遊廳準備申請20億泰銖預算,用於發展和復甦2000多個旅遊景區項目,希望景區及旅遊業能得到持續發展。泰國旅遊業助推地產迅猛發展2008年以來,泰國入境遊人數呈現幾何增長,旅遊業逐漸成為泰國發展的支柱性產業。隨著服務業在泰國經濟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旅遊業的地位也愈發重要,由此應運而生的旅遊地產更是極具投資價值。
  • 通訊:疫情中泰國醫療旅遊進入新常態
    新華社曼谷10月29日電 通訊:疫情中泰國醫療旅遊進入新常態任芊醫療旅遊是近年來新興的旅遊方式。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暴發使近年來逐漸成為外國遊客首選醫療旅遊目的地的泰國深受影響。目前,泰國政府在開放入境方面仍非常謹慎,對外國普通遊客仍未完全開放,但自7月起開始歡迎符合資格的國外醫療遊客來泰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