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乃百湖之市,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之一,大小湖泊166個,水域面積佔全市市區面積的1/4,構成了武漢氣勢恢宏、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生態環境。
其中,最有故事的莫過於位於蔡甸區的後官湖。在這片大湖上,許多因「等待」而聞名的故事傳頌至今。
早在夏商周時期,姜子牙就曾在這裡隱居,侍奉老母,耕讀傳家,兼濟天下。
從47歲開始,姜子牙隱居在此十多年,且耕且讀,後官湖的秀麗風光和豐富物產養育了姜子牙一家,也給他帶來了豐富的學識儲備。
姜子牙在等待著一個機會,一個建功立業,讓後人肅然起敬的機會。這是孕育期,也是姜子牙137歲的漫長生命中最值得探究的時期。
最終,他在一位神秘的老人指引下,走出了大湖,來到渭水,並最終走向天下的舞臺,開啟了人生的輝煌。
姜子牙走了,可是,這裡的鄉親沒有忘記他。在漫長的歲月裡,姜子牙的故事流傳在大湖邊,並以命名「候官湖」的神聖方式記住了歷史。
從姜子牙的「候官」湖到如今的「後官」湖,一字之隔,乃鄉野口口相傳的謬誤,也承載了歲月波瀾不驚的傳奇,而姜子牙的發跡地始終位居故事的內核。
如今,這裡是武漢最美的郊野公園,擁有最長的綠道、最美的馬拉松賽道、江漢最高的摩天輪、最大的中法生態新城……
春秋戰國時期,鍾子期樵居於此,以砍柴為生,以音樂為魂,居山間而不減其志,處貧苦而不被其擾。
鍾子期在等待,等待一個懂他的人,等待一個他懂的人。生命在平淡的歲月裡靜靜流淌,這種等待看似無期。
馬鞍山給了他生息的機會,而後官湖給了他跳躍的靈感,這種枯燥的等待最終將從月夜的大湖中匯聚成世間的絕唱。
俞伯牙來了,很突然,也很傳奇。原本沒有交集的人,在後官湖畔一見如故,相約終生。這是純粹的以樂會友一輩子。
山水多情,承載了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也將這裡永久地鐫刻了中國知音故裡的名號,我想,這裡一定也是世界知音之源。
從姜子牙到鍾子期,後官湖的水醞釀了知音水,他們身後的傳奇還遠遠沒有落幕,因為,知音的故事還在賡續。
循著知音,中法生態新城落戶於此,探究全球未來城市發展的樣本。各國政要來此激蕩智慧,植樹踏青。
他們不遺餘力地推介這裡。這是知音的魅力,也是中國故事的魅力。
關於知音,關於後官湖,故事根本說不完,最終,很多傳奇將進入到鄉野口碑之中,成為新的傳奇,也成為新的中國故事。
抗擊新冠疫情的時刻,人們首先想到了後官湖,於是,「火神山」成為後官湖畔的一個小山的最新命名,一個小小的黃土坡被賦予沉重的責任。
祝融是傳說中楚國君主的祖先,為高辛氏帝嚳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稱為祝融,以火施化,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由此,火災稱為祝融之災。
火神山來了,中國抗疫的大幕迅速拉開,成就了後官湖最驚豔的當代傳奇。如今,在後官湖畔又多了一位遠古的傳奇人物。當然,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來到後官湖。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後官湖的故事就是連串的金子,它的美遠遠沒有看夠,也看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