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華商陳燦言: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2020-12-21 人民日報

  在位於廣東東莞的東僑智谷產業園見到陳燦言時,他正在自己公司設在園區的辦事處裡泡茶。隨著茶葉上下翻滾,一股清幽的茶香瀰漫開來。「這是斐濟的諾麗茶,歡迎大家品嘗。」陳燦言熱情地介紹說。

  當生長在南太平洋島國的諾麗葉遇上中國的制茶技術,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斐濟諾麗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燦言講述了他與諾麗果結緣的創業故事。

  

  「因禍得福」 事業起步

  東經178°、南緯18°,斐濟首都蘇瓦正沐浴著第一縷晨光。湛藍的海水輕輕拍打著細軟的沙灘,溼潤的海風自南太平洋而起,徐徐吹過一片片綠色的諾麗果林。

  2009年,初到斐濟的陳燦言沒有想到,這種在當地隨處可見的果樹會為他的生活和事業帶來巨大變化。

  「當時我的身體狀況很差,有醫生告訴我說『時間不多了』,我就和妻子一起來到斐濟,想看看這裡的風景,好好休養一下。」再憶當年,陳燦言感慨不已。

  在被譽為「人間天堂」的斐濟首都蘇瓦,陳燦言第一次見到了諾麗果。

  諾麗果並不好看,馬鈴薯大小,淺綠色,凹凸不平的表面爬滿了圓形黑點。諾麗果也不太好吃,生吃會有苦味,很難下咽。

  「諾麗果雖其貌不揚,但醫用價值很高,當地人都稱它為『上帝之果』。」陳燦言介紹。

  對陳燦言來說,諾麗果更是意義非凡。在當地朋友的介紹下,陳燦言開始長期食用諾麗果,他還將諾麗果葉搗碎後敷在右側脖頸的腫塊上。

  「一段時間後,腫塊穿孔,膿血流出,傷口軟化癒合了。」陳燦言說,「也許是神奇的諾麗果,也許是斐濟的風光,讓我奇蹟般地恢復了健康。」

  陳燦言敏銳地意識到了諾麗果中蘊藏的商機。由於諾麗果自身氣味怪異,鮮有人能接受,陳燦言便把目光轉向了諾麗葉。「我們聯繫了國內外的一些實驗室,測量了諾麗葉中的營養成分,並與果實對比,發現諾麗葉同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某些指標上更是超過了果實。」陳燦言說,「作為廣東人,喝茶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萌生了將諾麗葉開發成茶產品的念頭。」

  2013年,陳燦言開始了諾麗茶的研製。他從國內聘請專業的制茶師,針對諾麗葉研發出全新的發酵技術和培育方式。「在這之前,沒有人研究過諾麗果葉的營養價值,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將中國成熟的制茶技術更好地引入諾麗茶的研製中。」

  經過一次次失敗與嘗試,2017年,諾麗茶正式問世。

  因地制宜 深耕技術

  經過多年打拼,南太平洋的陽光為陳燦言的皮膚鍍上了一層健康的棕色。如今,他經營著一家諾麗茶廠和一片數百畝的諾麗果種植莊園。「從種植到生產,再到深加工,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陳燦言說。

  在研製與生產諾麗茶的過程中,陳燦言也遇到不少困難,員工管理和技術革新是他一直操心的兩件大事。

  「斐濟風光宜人,生活節奏比較慢,被稱為『用來忘記時間的國度』。」陳燦言說。為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他在工作合約上對員工做了更細緻的要求,並根據工作量發放薪資,同時予以一定的獎金激勵,大大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

  「為了保證諾麗果樹的質量,我們聘請並培訓了許多熟悉斐濟自然環境的當地農民照料果樹。」陳燦言說。

  開始大量生產後,陳燦言又發現了新的難題——諾麗葉的品質很難保證,很多達不到發酵茶葉的要求。

  2017年,陳燦言與海南大學食品學院開始科研合作,進行諾麗葉功能性評價與新產品開發,以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陳燦言介紹說,通過產學研合作,莊園培育出了更多品質優良的諾麗果樹品種。「雖然種植成本提高了,但茶葉質量也大大提升,這是值得的。」陳燦言說。

  專人照顧、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定期檢查、個性化採摘……陳燦言悉心照顧著每一棵果樹。只要身在斐濟,他每周都會親自檢查果園的蟲害和施肥情況。

  功夫不負有心人,諾麗茶在當地和海外市場贏得了廣泛認可。

  陳燦言自豪地說,現在,斐濟各大商場和機場的免稅店裡,都能購買到諾麗茶。「諾麗茶已經進入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銷售。它還被斐濟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其他國家領導人。」

  因勢利導 做大產業

  提起在斐濟多年的創業經歷,陳燦言提到最多的詞是「機遇」。

  2018年11月,中國與斐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駐斐濟大使錢波表示,2017年斐濟約有40%的外商投資來自中國,中國是斐濟最大的投資者。

  中斐經貿合作累累碩果讓陳燦言備感興奮。南太平洋勁吹的「一帶一路」暖風更讓他對未來信心十足。

  「斐濟是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重要的戰略夥伴。『一帶一路』倡議讓華商在海外投資時更有信心和底氣。我們是在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做事情。」陳燦言感慨地說,諾麗茶產業為當地民眾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填補了諾麗葉產品的市場空白,還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現在,除了諾麗茶,我們還生產許多諾麗果的衍生品,如果汁、香皂、面膜等。下一步,我計劃繼續擴大諾麗果樹的種植面積。」陳燦言說。

  2017年,陳燦言與廣東英德的一家茶業企業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把廣東英德的茶苗引進斐濟,並配合當地科研團隊開發研製新產品。

  「中國傳統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制茶技術非常成熟。我希望加強與國內製茶企業的合作與交流,藉助諾麗茶的生產,為中國茶文化的海外傳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陳燦言說。

  現在,陳燦言在廣東東莞東僑智谷產業園設立了辦事處,推介諾麗茶。同時,他也在為諾麗茶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做各種準備。

  「未來,希望諾麗茶能夠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陳燦言說。

相關焦點

  • 斐濟華商陳燦言:當「諾麗葉」遇上中國茶
    陳燦言在斐濟諾麗果種植莊園查看果樹長勢。照片由陳燦言本人提供在位於廣東東莞的東僑智谷產業園見到陳燦言時,他正在自己公司設在園區的辦事處裡泡茶。隨著茶葉上下翻滾,一股清幽的茶香瀰漫開來。「這是斐濟的諾麗茶,歡迎大家品嘗。」陳燦言熱情地介紹說。當生長在南太平洋島國的諾麗葉遇上中國的制茶技術,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 海外華商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收穫滿滿:明年還要來!
    斐濟華商陳燦言:  「收穫比預想更大」  5份合作意向協議、100萬美元訂單、每天上百名客戶問詢,斐濟諾麗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燦言回顧剛剛結束的首次進博會之行,連連感嘆:「收穫比預想得更大!」  本屆進博會上,陳燦言帶來了自己公司生產、加工的諾麗茶、諾麗果汁和諾麗果乾。
  •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題片
    她,就是創刊於1985年7月1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歲月輪替,三十而立;風雨兼程,春華秋實。海外版的奮鬥發展收穫了廣大讀者受眾的信任與喜愛,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與鼓勵。2015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30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在外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德國華商王永成: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據王永成介紹,在早期通訊不發達、人員往來不頻繁時,華商需要用自己的言行讓德國人以及歐洲其它地方的人認識真實的中國。在華商們看來,他們不僅代表個人,更是外國人認知中國的重要渠道。  「現在獲取信息方便了,網上有針對中國的片面報導,我們會舉實例來予以反駁,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讓德國人了解真實的中國,也希望中德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能夠不斷加強。」王永成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海外網正式上線
    新華網北京11月6日電(記者張勇)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海外網6日正式上線,邁出人民日報海外版數位化轉型的重要一步。    本社記者6日從海外網上線儀式上獲悉,海外網(www.haiwainet.cn)是人民日報海外版數位化轉型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支撐平臺,定位為「當代中國的權威解讀,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 牛一兵履新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迎新。7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人民網人民日報社領導介紹一欄注意到,此前擔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的牛一兵現已履新人民日報社編輯委員會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北京華商會新春聯誼會舉行  本報北京電  (胡智軒) 26日,北京華商會2019年新春聯誼會在京舉辦。  晚會上,北京華商會會長郭俊琴在致辭中總結了華商會2018年的工作。  聯誼會上,北京華商會還對17家單位和19名個人予以表彰,並邀請10家會員企業在會場進行展示。許多企業自編自演的精彩節目獲得了全場的喝彩聲和陣陣掌聲。會場上始終洋溢著歡樂、祥和、溫馨、融洽的氣氛。
  • 牛一兵任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5日訊 據人民網人民日報社「領導介紹」一欄更新顯示,此前擔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的牛一兵現已任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據中國經濟網中直機構人物庫資料顯示,此前,王樹成擔任人民日報社編輯委員會委員、海外版總編輯,他出生於1957年10月。
  • 人民日報社簡介--關於我們--人民網
    1985年7月1日,創辦了人民日報海外版,這是中國對外發行的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中文日報,主要面向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和在各國、各地區的留學生等其他人員,發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成功改版,加強與海外華文媒體聯合辦報;實施數位化轉型,積極打造海外網,開通14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土化頻道,海外影響力持續提升。
  • 傳媒湃|王慧敏任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再度換將。9月6日晚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人民日報社官網「領導介紹」欄目已於當日更新。更新後的信息顯示,王慧敏已於今年8月出任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 人民日報海外版:漲價考驗西班牙華商
    隨著西班牙經濟不斷惡化,華商以往習慣於用低廉價格吸引顧客或用價格戰形式佔領市場的傳統經營手段,已經開始脫離市場的運行機制。華商應調整經營手段,以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從2007年開始,西班牙的物價就不斷增長,雖然期間有所跌幅,但是物價跌幅的力度遠遠填補不了增長的幅度。
  • 王樹成任人民日報社編委會委員、海外版總編輯 張德修不再擔任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2日綜合報導 據人民網官網「領導介紹」欄目顯示:王樹成任人民日報社編輯委員會委員、海外版總編輯,張德修不再擔任。  據中國經濟網中直機構人物庫資料顯示,王樹成此前擔任香港文匯報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文匯報社社長;張德修,1954年9月出生,2010年3月起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編委委員。
  • 人民日報-人民網
    版權聲明 《人民日報》(電子版)的一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PDF、圖表、標誌、標識、商標、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讀者提供的任何信息)僅供人民網讀者閱讀、學習研究使用,未經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將《人民日報》(電子版)所登載、發布的內容用於商業性目的
  •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版面創新的實踐
    該版位列每周評選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好新聞好版面評選」榜首。    創新提煉「重要論述」,豐富版面呈現,突出核心內容    海外版有對重大時政新聞提供內容提要的傳統。在2018年的版面創新實踐中,海外版對內容提要的呈現作了改進。
  •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許正中致辭
    人民網成都8月7日電 (王軍)「歌聲唱響中國」——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徵集推選活動,5月30日在人民日報社正式啟動。該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前光,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許正中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
  • 海外版文章被裝訂成冊了
    海外版文章被裝訂成冊了 2010年07月29日09: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被裝訂成冊的人民日報海外版 孫浩良攝
  • 人民日報-人民網
    版權聲明 《人民日報》(電子版)的一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PDF、圖表、標誌、標識、商標、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讀者提供的任何信息)僅供人民網讀者閱讀、學習研究使用,未經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將《人民日報》(電子版)所登載、發布的內容用於商業性目的
  •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書畫收藏頻道正式上線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王詠富致辭中國網訊 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書畫收藏頻道今天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正式上線儀式。出席此次活動的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王詠賦、劉曼軍、李建興、人民日報海外版編委沈興耕、人民日報機關黨委常務書記許宇勇、安徽定遠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子非、河北灤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永新,以及中國書協領導、著名畫家、新聞媒體以及各界嘉賓逾二百人。
  • 香港文匯報社長王樹成調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
    10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多個權威渠道證實,日前,香港文匯報社長王樹成已調任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年滿61周歲的張德修不再擔任。  此次卸任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總編輯職務的張德修(1954.9)今年9月已滿61歲。他自2010年3月起任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職務。  人民日報海外版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創刊於1985年7月1日,是中國對外開放最具權威的綜合性中文日報,是海外了解中國、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是溝通海內外交流與合作的紐帶和橋梁。
  • 葉曉楠 段釔男 田春雨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紛紛通過直播、短視頻、圖解等多種方式聚焦兩會熱點。在微博上,截至3月6日下午3時,微博話題「全國兩會」的閱讀量逾67億,討論量超770萬,兩會聲音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代表委員和廣大網民中引起了熱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