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帝王蟹燒烤不便宜,但吃起來卻很滿足,而廚師手中的刀更贊

2020-12-18 解讀17號

現在很多人都是屬於月光族的,每年都是只花不存的。畢竟每次一發工資就會任性一下,結果用力過猛,後半個月就開始節衣縮食了。所以偶爾任性一下還可以,不然真的連飯都沒得吃。

只要一到發工資,身為吃貨的小妖第一件事當然是去吃了。而且還不是普普通通的吃,是要狠狠的吃一頓好的。不然的話對不起這一個月的辛勤的工作。其實這就是嘴饞的藉口。

就在前不久,小妖發了工資,拿著這些工資就去吃了一份掛念許久沒吃過的美食,那就是日本的帝王蟹燒烤了。這種帝王蟹的個頭看起來非常的大,肉質肯定也是非常鮮嫩飽滿的。這樣的帝王蟹想想就直知道它不便宜。不過雖然日本的帝王蟹燒烤不便宜,但吃起來卻很滿足,而廚師手中的刀更贊呢

廚師會先拿幾個帝王蟹的腿,然後用一包刀子,切到帝王蟹的殼,不得不說這腿真大。鋒利的刀子一切就掉,不花什麼力氣就切好了這一些的帝王蟹,最後撒上調味料,就可以直接去烤了。

這些烤熟以後的帝王蟹就可以擺盤上桌了,看起來真的是非常的誘惑人。這樣的帝王蟹肉沒有加太多的調料,因為要完完全全的保留蟹肉的味道,烤的剛剛好的時候,口感才是最好的,吃完以後回味無窮。不知道你吃過嗎?

相關焦點

  • 帝王蟹、毛蟹、松葉蟹,日本三大名蟹有啥不一樣?
    日本帝王蟹又稱阿拉斯加帝王蟹或日本蟹。十足目海產甲殼類,學名Paralithodescamtschatica。見於日本和阿拉斯加沿岸淺水中,也棲息於白令海。為最大的蟹類之一,重5公斤(11磅)以上。  這個螃蟹全都是野生的,產在阿拉斯加附近的海域,個頭相當的大,或者說,在世面上出現的帝王蟹的個頭都很大,因為捕撈是有尺寸限制的,小的和母的要放回去。
  • 極品海產 帝王蟹、毛蟹、松葉蟹,日本這三大名蟹有什麼特別之處
    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大致都會知道,日本三大名蟹包括:北海道的札幌帝王蟹、毛蟹與山陰縣、鳥取縣的松葉蟹。廚師用了一把極薄的鋒利小刀切開蟹殼,二三下之後,蟹腳就只剩了細細的彎鉤連著肥碩的腿肉。蟹肉的燒烤程序一應如常,只用了幾滴日本醬油調味,以儘量保持蟹肉的原味。桌上還有三瓶鹽,分別是西西里鹽、喜馬拉雅巖鹽和安第斯山脈礦鹽,取其地殼運動之前海水的滋味,口味偏重的人可以自行加鹽。我們就著原味,蟹肉很嫩,回甘之餘已足夠鹹味。
  • 在日本買了只9斤重的帝王蟹,廚師做出6種吃法,這3千元花得值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去日本玩,在這邊吃了很多的美食,有日本的章魚小丸子、鯛魚燒、銅鑼燒、金槍魚生魚片、三文魚生片、生蠔等,味道都還不錯的。而且還在一家大型的海鮮市場裡,吃了一隻帝王蟹呢,就是圖中的這隻,它個的頭特別大,稱了一下差不多有4.5公斤的樣了,也就是9斤。看看這麼大的帝王蟹我們還是第一次吃到呢。當然了,這價格也是相當貴的。這一隻就花了我們5萬日元,折合成RMB3000元多呢!價格是真貴的。
  • 在日本吃海鮮,點了一隻帝王蟹,還以為撿了便宜,打開後愣住了!
    在日本吃海鮮,點了一隻帝王蟹,還以為撿了便宜,打開後愣住了!每到節假日放假好幾天的時候,周圍有不少朋友喜歡飛到日本遊玩,日本人吃海鮮和我們不一樣,日本人喜歡生吃海鮮,比如說日本有很多大胃王,給大家直播生吃章魚之類的,日本人喜歡生吃魚片,魚在冷凍之後直接切成片蘸著醬汁吃。
  • 帝王蟹,其實有113種,你吃過幾種?
    因此,很多華人旅行團到了美國之後,常常都會去華人粵菜館嘗嘗帝王蟹,因為畢竟比國內便宜很多.皇帝蟹,又名帝王蟹、石蟹、白石蟹或巖蟹,即石蟹科的甲殼類,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由於它們的體型巨大及肉質美味,很多物種都被廣泛捕捉來作為食物,當中最為普遍的是堪察加擬石蟹。因全球暖化,帝王蟹正成為入侵物種。
  • 日本最著名的極品三大蟹,一隻吃到飽
    蟹是4-5公斤的阿拉斯加帝王蟹,只取了長長的蟹腳。廚師用了一把極薄的鋒利小刀切開蟹殼,二三下之後,蟹腳就只剩了細細的彎鉤連著肥碩的腿肉。蟹肉的燒烤程序一應如常,只用了幾滴日本醬油調味,以儘量保持蟹肉的原味。桌上還有三瓶鹽,分別是西西里鹽、喜馬拉雅巖鹽和安第斯山脈礦鹽,取其地殼運動之前海水的滋味,口味偏重的人可以自行加鹽。我們就著原味,蟹肉很嫩,回甘之餘已足夠鹹味。
  • 日本最著名的極品三大蟹 一隻吃到飽
    在日本吃螃蟹大餐,一般不會再有調味料和額外的製作,只會有一個「打冰」的過程,務必讓顧客吃到最新鮮、最彈牙的蟹肉。帝王蟹:日本的「蟹中之王」素有「蟹中之王」之稱的帝王蟹因其碩大肥美,生長於寒冷的深海水域綠色無汙染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
  • 日本人如何吃螃蟹?見識一下刷新三觀的帝王蟹料理
    已經進入深冬,想來全國的吃貨們大多已經吃過大閘蟹了,還沒有吃的則也幾難按耐住自己吃蟹的心情。 隔三差五你就能在各大生鮮水產市場找到喃喃自語心神恍惚的人,一邊嘴裡還念叨著「這裡也是陽澄湖的?」、「現在還不肥」、「好像有點小」,引得自己不禁也要咽下口水。
  • 悅享帶你品日本三大蟹,一隻吃到飽
    蟹是4-5公斤的阿拉斯加帝王蟹,只取了長長的蟹腳。廚師用了一把極薄的鋒利小刀切開蟹殼,二三下之後,蟹腳就只剩了細細的彎鉤連著肥碩的腿肉。蟹肉的燒烤程序一應如常,只用了幾滴日本醬油調味,以儘量保持蟹肉的原味。桌上還有三瓶鹽,分別是西西里鹽、喜馬拉雅巖鹽和安第斯山脈礦鹽,取其地殼運動之前海水的滋味,口味偏重的人可以自行加鹽。我們就著原味,蟹肉很嫩,回甘之餘已足夠鹹味。
  • 你一定不知道日本人去北海道,居然這樣吃帝王蟹!
    一、在北海道日本人怎麼吃帝王蟹?在北海道日本人吃帝王蟹最地道的方法,就是將帝王蟹水煮以後,不添加任何佐料和不沾任何的醬料直接食用,所以你去日本的北海道二條市場購買帝王蟹,可以直接讓老闆幫你稱重然後老闆當場幫你煮製,煮熟後可以當場食用。
  • 朋友到日本北海道旅遊,冒著「生死」狂吃帝王蟹,最後吃到扶牆走
    雖然近年來前往日本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少,但是每逢假期還是有一些人喜歡前往的,特別是前段時間的五一「黃金周」,感覺去日本旅遊的遊客比以前要多好幾倍。而小妖的朋友恰巧就五一去的日本,據他所說他去日本就是為了去吃帝王蟹的,最後真的享受個夠才回國。
  • 不知道日本三大螃蟹【帝王蟹、毛蟹、松葉蟹】,還敢自稱為吃貨!?
    而精品吃貨們都一定要知道,日本三大名蟹:北海道的札幌帝王蟹、毛蟹與山陰縣、鳥取縣的松葉蟹。帝王蟹蟹腿真正的帝王蟹這個部位是有六個點的不過,帝王蟹是俗稱,一般指的是鱈場蟹,但也有一些不良商家用相對便宜的油蟹、棘蟹和花咲蟹來冒充鱈場蟹。
  • 俄羅斯帝王蟹太便宜,春節正好過去買幾隻,回家自己蒸著吃
    俄羅斯帝王蟹太便宜,春節正好過去買幾隻,回家自己蒸著吃馬上就要春節了,大家都會去購置年貨,從古至今大家都非常的期盼春節,因為在春節大家可以吃到平日裡根,本就吃不到的東西,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菜上的再多也不嫌多,總而言之,不可能浪費,因為大年初一
  • 極品海產|蟹之王者:帝王蟹
    喜歡帝王蟹,始於它的體大肉多,吃起來痛快!但吃多了,舌頭漸漸分出產地和捕撈方式帶來的肉質、口味的差別,事兒也多了,特招人煩。王者風範帝王蟹棲息在冰冷的海域,生長非常緩慢,但壽命能長達30年。更趣的是,帝王蟹只有6條腿和2個鉗子,比其它的蟹少了2條,有人質疑帝王蟹到底是不是螃蟹?其實,帝王蟹少了的2腿只是退化到了身體內部。這似乎是想突它出與眾不同的王者範兒吧。
  • 它常被錯認成「帝王蟹」卻比帝王蟹便宜美味,商販用它坑外行人!
    它常被錯認成「帝王蟹」卻比帝王蟹便宜美味,商販用它坑外行人!,這種螃蟹,屬於真正的螃蟹,個頭看起來和帝王蟹,非常的相似,個頭也非常的大,如果說把它和帝王蟹放在一起的話,不懂行的人還真的是很難分辨,但是,如果說這種螃蟹放在懂行的人的眼裡,他們一眼就能看出,這根本就不是帝王蟹。
  • 吃蟹只知大閘蟹,而不知旭蟹、雪蟹和帝王蟹?你錯過了太多美味
    日本蟳性情比較兇猛,行動迅速,鉗子大而有力,一旦被夾手後果肥腸嚴重(別問我為什麼知道)。日本蟳的殼比較厚而且硬,吃的時候容易硌牙,我認為新鮮的日本蟳肉的鮮美程度是要優於三疣梭子蟹的,而且日本蟳的螯足較大,其中的肉很緊實,吃起來還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 實拍頂級廚師如何宰殺「帝王蟹」,過程實在講究,不服都不行!
    實拍頂級廚師如何宰殺「帝王蟹」,過程實在講究,不服都不行!美食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管你是不是吃貨,看到美食,你肯定都會被吸引到。其實說到美食的種類,還是蠻多的,比如肉類,蔬菜類和小吳最愛吃的海鮮類。
  • 成為食神之前,你必須認識的日本極品三大蟹
    若連這三種蟹都分不清,千萬別再給人說喜歡吃螃蟹了..  北海道海場盛產著名的帝王蟹、花蟹和深海魚頭。日本日本人煮食海蟹的方式很特別,他們會使用海水來煮螃蟹,當地人最愛吃的螃蟹反而是淡水的毛蟹,用海水煮過的淡水毛蟹別有一番滋味。在日本吃螃蟹大餐,一般不會再有調味料和額外的製作,只會有一個「打冰」的過程,務必讓顧客吃到最新鮮、最彈牙的蟹肉。
  • 帝王蟹一隻上千元,為啥只吃蟹腿,不吃蟹身,是因為太有錢嗎?
    或許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嫌棄肉少,為何不吃帝王蟹」。 有時候我們看電視時,發現他們吃帝王蟹時,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總以為這是土豪的表現,其實這都是有講究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 望不到底的帝王蟹盛宴給你好看!
    畫面簡直算得上是電影大片了,自拍到手軟也停不下來啊。預定聖誕專屬帝王蟹雙人大餐,就可以馬上享有景觀座位的優享權!浦江兩岸是你的,都是你的!貼不貼心?厲不厲害?這簡直就是一波神助攻!這是一家河豚料理的專門店,日語中河豚的發音和「福」「富」很像,這家店名「富罟」也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