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GDP全球佔比預計約16.58%,那美國、印度、日本呢?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隨著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等主要大國都先後公布了2019年經濟「成績單」後,有不少網友就在詢問「2019年全球GDP是多少呢」,「中國、美國、日本的GDP全球佔比是多少」,有誰知道答案呢?

中美兩國GDP全球佔比預估是……

完全正確的答案是「沒有」。因為當前只有50多個國家正式公布了2019年的經濟情況,大多數國家並未公布相關數據。這意味著,2019年全球GDP總量到底是多少,只能是「猜測、預估」。

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估,2019年全球GDP總量大約是86.6萬億美元。按此推算,2019年美國21.43萬億美元的GDP就預計是全球經濟總量的24.75%。與前幾年的份額變化不大,仍大幅領先其他各國。

南生注意到,2018年美國的GDP為20.58萬億美元,到2019年上漲到了21.43萬億美元,增長了0.85萬億美元。同期,美國的國債總額卻由接近22萬億美元,到超過了23萬億美元,增長了1萬多億美元。

對此,有些網友認為「這體現了美國經濟強大一面的同時,也有其虛弱的一面」,即美國的國家債務以及債務增量都已經超過了其GDP,其經濟增長基礎並不穩固。而且隨著債務的不斷上漲,一旦資金鍊出現問題,債務危機就會跟上來。

再看咱們中國:2019年繼續保持相對平穩的增長,實際增速達到了6.1%。完成的名義GDP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4.36萬億美元。並且在2019年中國人均突破了1萬美元,邁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按照IMF預測的全球數據來看,中國GDP佔全球的比例預計為16.58%,在全球排第二名。很可惜,在2019年人民幣相對於美元出現了貶值,不然中國經濟在全球中的份額還可以更高一些。

印度、日本的GDP全球佔比呢?

2019年日本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7%,完成的名義GDP恢復到5萬億美元以上,具體為5.07萬億美元。之所以使用「恢復」兩字,主要是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GDP就超過了5萬億美元,一度接近美國經濟總量的7成。

由於所謂的廣場協議,加上日本在新經濟領域無所建樹,人口停滯甚至負增長,導致其經濟長期增長低迷,遇到金融危機還會負增長。這結果就是「失去了20年」,使得其GDP總量一直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全球佔比也降至5.87%(高峰時佔比是超過10%的)。

2019年印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5.3%,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00.81萬億盧比,折合2.85萬億美元,超過了同期的英國(2.83萬億美元),在全球排第五名。按此推算,印度經濟全球佔比約為3.29%。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19年美國GDP約為全球的24.42%,那中國、印度、日本的呢?
    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2019年全球經濟總量約為87.752萬億美元,按照76.74億人口計算,全球人均GDP約為1.14萬美元。其中,美國的GDP約為21.428萬億美元,約為全球的24.42%。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將製造業大量轉移到海外,雖然美國的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等產業非常發達,但卻不能提供「有形的醫療物資」。這就是典型的「木桶效應理論」——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美國經濟總量雖然巨大,但實體部分佔比過低,使得美國在面對新冠疫情時顯得「製造業能力不足」。
  • 世行版2019年GDP:美國佔24.42%、印度3.28%,那中國、日本呢?
    2019年,美國GDP全球佔比約為24.42%分國別來看,2019年美國GDP繼續是全球最高的。因此,我們預測:今年美國GDP佔全球的比例反而有提升至25%的可能。當然了,這完全是基於當前疫情發展情況下的預測。如果,2020年下半年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出現了二次反彈,那世行會在秋季公布最新的預測報告。
  • 中國人均GDP約為全球人均的90%,那美國、印度、日本人均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19年中國經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GDP超過99萬億元人民幣,按全年平均匯率折合美元約為14.363萬億美元
  • 2019年全球發電量超過27萬億度,那中國、美國、印度、日本的呢?
    發電量前三名:中國、美國、印度分國別來看,咱們中國的發電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一,BP公司報告給出的是「7503.4TWH,即超過7.5萬億度電」,同比增長4.7%,約為全球總發電量的27.8%——自2011年以來,中國的發電量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並逐年拉大了對第二名美國的差距。
  • 過去十年,美國GDP佔全球比重維持在24%,那中國,日本和印度呢?
    2009年,美國GDP為14.45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23.95%,相當於24%; 到了2018年,十年時間過去,美國GDP達到20.54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23.91%,美國基本維持在24%。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保持不變,那麼其它國家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中國,2009年中國GDP為5.1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的8.5%。
  • 2019年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約5380美元,那中國、印度、越南的呢?
    有一個很巧合的事情——中國、美國的GDP都約為「各自群體的41%」,都是各自群體的中堅力量。按照IMF的估算,2019年全球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約為51.74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的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佔比約41%。
  • 涵蓋22億人口、GDP佔了全球的1/3,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建立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成員包括東協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方。印度最後退出,所以只有東協10國加中日韓三國加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日韓三國:中國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人口接近14億,gdp總量99萬億人民幣折合14.77萬億美元,人均GDP1.05萬美元,屬於中等收入國家。
  • 2019年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的GDP對比
    大國中,中國經濟增速預計最高由於前三季度印度經濟實際增速只有5%,而且從公布的四季度其他多項經濟指標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經濟增速也將不太理想。因此,全球多個經濟組織都預測2019年全年,印度的經濟實際增速為5%或略低於5%。
  • 全球三大經濟體:中國、美國、日本,2019年GDP對比
    美國、中國、日本,三個國家GDP總量之和高達39.0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總量的45.5%,在全球的經濟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9年已經過去,眾多官方網站以及相關部門,已經相繼發布了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相關數據。那麼,在2019年中,美國、中國、日本,全球三大經濟體的表現怎麼樣呢?
  • 2019年GDP預測:日本超5萬億、德國3.86萬億,那中國、美國呢?
    而其他國家的經濟卻在大幅增長,相對而已日本似乎「失去了這20年」。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國預測日本經濟在2019年的表現與以往相比「尚可」,那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德國的情況呢?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9年咱們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在6.1%左右,繼續是大國中表現最好的,且GDP總量預計為14.14萬億美元(南生自己預測是14.2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要超過1萬美元。印度:由於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速表現不佳,尤其是第三季度居然下降為4.5%。
  • 2020年歐盟人均GDP或低於3萬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呢?
    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GDP約為3.85萬億美元,再次基礎下降5.25%或7.8%,那經濟總量就要低於3.5萬億美元了,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或將再度下滑。而且這些機構預測的德國經濟降幅大於印度,兩國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 2019年全球GDP預計是多少?GDP排名前十國家分別是誰呢?
    不再一一舉例,總之在2019年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速都表現的「很疲軟」,預計全球經濟實際增速或將下降到不足3%,那GDP總量會是多少呢?IMF預測,全球GDP為86.6萬億美元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9年全球的GDP總量約為86.6萬億美元,去年是接近85萬億美元,GDP增量約為1.6萬億美元。其中,發達經濟體的GDP總量預計為51.74萬億美元,約為全球經濟總量的59.75%。
  • 全球各國GDP增長率:印度增速5.02%,美國增速2.33%,那中國呢?
    眾所周知,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數十年時間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從經濟低迷到現在成長為第二經濟大體,再加上這些年來中國的科技、農業、製造業等等的發展,一直保持一個持續穩定增長的趨勢。
  • 按購買力,印度GDP高達11.33萬億美元,那中國、美國、日本呢?
    而且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貿易疲軟這使得印度的出口也受到影響,使得相關的製造業訂單減少。此外,投資下滑、居民消費下滑等諸多因素也使得印度經濟增速不及往年。對此,印度當局已經採取了多項刺激方案,後果如何就有待觀察了。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印度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為200.81萬億盧比。
  • 2020年全球人均GDP或降至1.07萬美元,那中國、美國、印度的呢?
    對於在全球市場不斷探索的中國企業來講,不同國家文化的多樣性、複雜性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建議相關企業將智慧財產權、公司本身、服務及品牌塑造都納入全球化戰略。他強調,疫情過後,中國企業應積極引領全球化的潮流。並對今年下半年,以及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了期待。
  • 2050年全球經濟預測:中國GDP佔全球比重約20%
    川普或使中國再次偉大!,若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預計中國到205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GDP佔全球比重約20%。印度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報告稱,2050年全球最大10個經濟體依次為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墨西哥、日本、德國和英國,意味著十大經濟體中將有六個是現在的新興市場國家,只有土耳其除外。
  • 中國的GDP和GNP差距很小,那美國、日本、印度、英法德等國呢?
    2019年咱們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今年雖然也深受疫情困擾,但我國經濟卻已率先「走出疫情」,並有望繼續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高者」——這預示著我們的GDP要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了。
  • 全球最新GDP「出爐」,美國GDP15萬億,日本3.68萬億,那中國呢
    如日本在2018年的GDP總量為4.95萬億,而其在2019年的GDP總量則為5.08萬億,僅增長了2.6%左右。 而在2020年前3季度,日本的GDP則只有3.64萬億美元,同比減少約1315.2億美元,下滑幅度達3.49%。與美國一樣,日本的經濟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 2019年各國稀土產量:美國為2.6萬噸、印度約0.3萬噸,那中國呢?
    2019年,中國繼續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開採國、出口國——全年稀土採礦總量約為13.2萬噸,出口了4.633萬噸。但同時也進口了大量的稀土礦,並超過美國、日本等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根據稀土行業協會公開的數據,當前中國的稀土消費量約為全球消費總量的56.5%,並且中國對稀土的需求量還在迅速上漲——專家預測,未來5年左右中國稀土消費量全球佔比將超過60%。如此之大的需求,自然不能只出口,而不進口了。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情況呢?
  • 2019年,日本GNP、GDP有望都超過5萬億美元!那中國、美國的呢
    這就是所謂的「海外還有一個日本」的傳說。這的確只是一個傳說,因為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最近幾十年日本的GDP和GNP的差距都很小——以2018年為例,日本的GNP約為5.16萬億美元,和GDP差距就是3.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