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能源汽車來說,最核心之處便是電池,電池技術是否成熟、先進,往往能影響一款車乃至一家車企的市場表現及發展前景。目前而言,新能源車使用的主要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但這兩類電池卻都算不上是最好的選擇。三元鋰電池雖然續航長,但安全係數太低,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雖高,能量密度卻很低,無法滿足長續航需求。因此,在筆者看來,當下新能源電池技術革新的核心,便是要做到兼顧續航與安全性。
行業中造電池的"大佬"們,都知道這個道理,然而目前真正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卻只有比亞迪一家。2020年3月29日,比亞迪汽車正式推出"刀片電池",保證續航的同時,還終結了電池安全痛點,重新了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
此前,比亞迪電池實驗室就曾流出三元鋰電池、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和刀片電池的對比針刺試驗視頻。試驗的結果令人驚訝:三種電池中僅刀片電池經過針刺可保持在30-60℃之間,磷酸鐵鋰電池表面溫度則達到200-400℃,而三元鋰電池直接爆炸並劇烈燃燒。三種電池表現出的巨大差異,瞬間體現出了刀片電池安全性上的優勢。
除了安全性高外,續航強也是刀片電池的優勢所在。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新能源車比亞迪漢EV,續航裡程便達到605公裡,並不遜色於目前市場上頂級的純電動車型。因此,從安全、續航兩個角度來看,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已經走在了時代前面。與此同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更有材料成本降低了1/4左右;電池體積小,可為車輛帶來更好的空間表現;在高溫、過充、擠壓、針刺等情況下,電芯發生起火爆炸的概率低等優勢。
那麼刀片電池到底是什麼呢?
實際上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刀片電池中的"刀片"指的是電池形狀,本質上它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但不同的是,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均採用圓柱形堆砌,空間利用率不高會影響電池單位體積的能量密度,這也是為何搭載傳統磷酸鐵鋰電池車型續航低的原因所在。而刀片電池將電芯進行"扁平化"處理,將電芯拉長、扁平化的刀片電池可以縮小單體電池間的無效空隙,面積的增大對於散熱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整體排列之後,刀片電池的空間利用高達60%以上。如圖所示,便是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左)與刀片電池(右)之間的數據對比:
顯然,僅刀片電池一項技術革新,即可反映出比亞迪汽車已在新能源領域獲得了極高成就。其實,不只是電池技術革新,在整個汽車行業中,比亞迪的技術創新都處於前列。據Sixlens的數據顯示,比亞迪汽車以4952件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其中刀片電池領域專利就有327項),位居汽車行業第一(汽車行業共有175家公司),且發明專利數量還比排行第二的江淮汽車(2881件)多出兩千多件。很顯然,比亞迪幾乎已成為了中國汽車的"技術大拿"。
所以,在比亞迪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國產崛起"並不是一句口號,因為技術創新、電池革命等,均是比亞迪切實完成了的壯舉。而且,無論是刀片電池,還是專利數量第一,這些不僅比亞迪領先國內其它自主汽車品牌的成就,同時它們更助力比亞迪成為了一個足以與特斯拉一較高下的中國汽車品牌,並讓比亞迪旗下的車型愈發受懂車的消費者喜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