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最值錢的不是金殿,而是下面的底座,遊客:想把金磚摳下來

2021-01-12 心在旅途看美景

武當山最值錢的不是金殿,而是下面的底座,遊客:想把金磚摳下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國山川名勝眾多,許多國內外遊客都深受吸引,想要前去一覽美景。說到我國的山川,最有名的不過「三山五嶽」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山也深受遊客喜愛,那就是我國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

武當山上有一著名景點,名為大嶽太和宮。太和宮建立在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的絕頂上,無論是道人信士,還是香客遊人,只有登上頂峰,走進太和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了武當山。在太和宮上方還有一座金殿,被稱為「朝聖殿」,無數遊客來到武當山都是為金殿而去的,他們在這裡拜謁真武大帝,祈求萬福。

金殿內供奉著銅鑄鎏金真武大帝造像,是我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稀世珍寶。殿體全部由銅鑄鎏金構件組裝而成,門前廊下都雕刻著流雲之類的裝飾圖案。在金殿左側的柱子內還鑲嵌著一塊純金磚,這是最吸引遊客的地方,許多遊客每每來此,都緊盯金磚,仿佛想把它摳下來一樣。

一直以來金頂都被當做是武當山的象徵,金殿更是武當山的鎮山之寶。許多人認為它是武當山最值錢的景點,但其實武當山最值錢的不是金殿,而是下面不起眼的底座,它比金殿還要有價值的多。

金殿的底座並不是普通的石頭打磨雕刻而成,這些石頭都是由從農架專門運來的,上面雕刻了祥雲等寓意吉祥的圖案。細細看來這些神農架運來的石頭好像並不是一整塊的,從切面上看去裡面像是包裹著許多小塊的鵝卵石一般。其實這些石頭都是遠古化石,裡面包含著億萬年前的生物——三葉蟲的化石。

這些遠古化石的價值可比金殿中的那塊金磚要值錢的多,可以說是無價之寶,對歷史的研究以及生物的研究都有著極大的意義。但也有的網友卻吐槽:這個價值連城的「化石」好像一塊切糕。雖然金殿下面的底座是武當山上最值錢的,但仍然有許多遊客只為金殿而來,遊客表示:想把金磚摳下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到過這塊價值連城的金磚和底座呢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秘密:武當山最值錢的不是金殿,而是最不起眼的底座
    而最能在煩瑣生活中,還能獲得不一樣的體驗的就是旅遊了。有的人說,旅遊就是一個人在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這只是一種消極看法,其實不然,旅遊是能讓人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小編對旅遊也十分感興趣,那麼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武當山。
  • 你不知道的秘密:武當山最值錢其實不是金殿,而是最不起眼的底座
    武當山金頂一直是武當山的象徵,金頂上的金殿更是武當山鎮山之寶,無數的遊客都是衝著金殿而去拜謁真武大帝,祈求萬福。金殿俗稱「金頂」,鑲嵌在海拔1612米的天柱絕頂。高5.54米,寬4.4米,金身3.15米,全部用銅鑄鎏金構件組裝而成。
  • 武當山有件價值遠超玉石的國寶,卻每天被遊客踩踏,專家:罕見
    ,美輪美奐的圖案把門廊裝飾的精美,左邊的柱子上還有一塊金磚,特別引人注目,你是不是覺得這塊金磚就是武當山最值錢的東西了,這塊金磚確實值錢,很多人開玩笑說,要是能拿走這塊金磚就值了。 其實武當山最值錢的不是那個金磚,不知道你有沒有猜到是什麼?我們進金殿的時候路過的欄杆和臺階,也就是金殿的底座,這是最值錢的。
  • 武當山一件國家級寶物,卻每天被遊客踩踏,專家:價值遠超玉石
    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秉性,擁有自己的特點,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遊客們對它們留下了獨特的印象。更何況我國有著著名的五嶽,充滿神話色彩的崑崙山,有世界屋脊美譽的青藏高原。還有很多宗教的道場,武當山就是我國特別有名的道教聖地。你知道武當山為什麼出名嗎?歷史上曾有這樣的說法,北有故宮,南有武當,從而可以感受到武當山的地位有多高。
  • 中國的道教聖地武當山,最珍貴不是金頂的金殿,石頭才是「最貴」
    談到武當山,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這裡是我國很有名的旅遊勝地,人來人往的遊客絡繹不絕。問題的關鍵在於它仍然很受電視劇、電影、小說的歡迎,因為張三丰真人在武當山修行,同時又在武當山傳打太極。一座金殿在武當山上,看上去金碧輝煌。
  • 武當山頂這座金殿到底有多豪橫?
    說實話我雖然喜歡旅遊,可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爬山,因此國內我爬過的名山真的沒幾個,五嶽也就爬了華山、泰山,其他的比如黃山和武夷山。作為深圳人這輩子也就上去過一次梧桐山。但是支撐我爬上武當山的原因不僅僅是滿足我內心的武俠夢,更多的是奔著那個用銅鎏金打造的金殿,想看看這個最奢華的道教大殿是什麼樣子的。就是懷著這個信念,讓我爬上武當山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終於見到這個傳說中的武當金頂。
  • 中國武當山金頂的金殿,是如何建造的呢?又有什麼巧妙之處呢
    在武當之巔除了欣賞萬景來潮之外最值得我們去看的就是這裡的金殿了,可以說它是整個武當山的精華。在建造這座金殿的時候工程十分浩大,動用了二十多萬百姓,留下了北建故宮南修武當的壯舉。自然在金頂之上的金殿就成為了最受矚目的建築工程了。
  • 中國的道教聖地武當山,金殿都是小菜一碟,石頭才是「最貴」的?
    說起武當山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的遊客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關鍵是它還很受電視劇、電影、小說青睞,因為武當真人張三丰在這裡修行,同時也是在武當山將太極拳發揚光大。武當山上有一座金殿,看起來金碧輝煌。
  • 武當山上很容易被忽視的重要景觀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顯赫地位聞名於世。
  • 武當山的金頂同等價值一條華爾街?
    武當山金頂一般指大嶽太和宮。大嶽太和宮建在眾峰拱託、直插雲霄的武當最高峰——天柱峰的絕頂上。在1612米的巔峰絕頂上建造規模宏大的道宮,更多地體現出的是一種前無古人的氣魄和徵服者勝利的昭示,武當山特殊的地貌形成的眾峰拱託、八方朝拜的景觀也神奇地渲染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 武當山金頂建築當中的金銀銅等均可估價,但就是這些石頭不能
    哪些寶貝會讓人怦然心動有一個共識——到武當山如果沒有上到金頂,那就沒有資格說自己到過武當山!金頂之上,到處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寶貝。設計巧妙、施工完美、渾然一體的鎏金銅殿絕對是第一大寶;第二件寶貝當屬金殿裡威武神勇、著袍掛甲、欲雨流汗的真武銅像了;第三件珍貴寶貝就是鑲嵌在銅殿左側的那塊金磚了!
  • 武當山金殿須彌座巨石之謎被破解
    東方網8月15日消息:武當山金頂一千古之謎—金殿須彌座的石材、出地及兩塊巨石是如何搬上海拔1612米的武當之巔的系列問題,近日被專家破解。武當山金頂是明朝永樂十四年(1416年)的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正殿面積為13.7平方米,高為5.54米,重達數百噸,其遍體鎏金,結構嚴謹,毫無鑄鑿之痕,雖經六百年風雨,至今仍輝煌如初,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文物。與金殿對襯的須彌座(殿下臺基及前露臺)為精琢石材疊砌而成,以整塊紫色紋石墁地,洗磨光潔,被稱為「玉石座」。對其出處,文物專家多次考證,均不得其果。
  • 影視劇裡的武當派真的出自武當山,金殿和紫霄宮值得一遊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湖北的有名景區,聞名遐邇的武當山。說起武當山,大家肯定都能想到武俠劇裡的武當派、武當劍法和武當太極等等。是的,武當派屬於道教,當年一名叫張三丰的道士集平生所學之大成,在武當山成立武當派。武當派道術和武術在華夏武林有著重要的一席,使得武當山也享譽中原。
  • 攀登旅途的起點:武當山,一座雲中紫禁城
    說起莊嚴,一路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各式道場,鱗次櫛比,若隱若現,青磚石瓦,羊腸小道,石門臺柱,無需觸碰就能感覺到那種歲月沉澱的氣息,身在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那個年代。一大早,我第一個醒來,把夥伴們喊醒之後,拖著行李,走出房門,便碰上店家,店家詢問:想吃什麼早餐?得知這裡就只有一碗清湯掛麵之後,我們便婉轉地回絕了,可沒有到店家卻因這事生起了悶氣,再當我們向他詢問上山的路線時,他已顯得毫不客氣,再也不願搭腔行個方便了。
  • 去武當山燒炷香,不是要錢而是「要命」?景區回應:我們也委屈!
    提起武當山大家都很熟悉,既是我國知名道教聖地之一,被冠上「亙古無雙勝境」的美譽,而武當山既有泰山的雄偉,又有華山的險峻,懸崖、深澗和清泉密布,一時間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光,但是為何頻頻遭遊客吐槽?據悉,隨著武當山名氣的越來越大,竟出現了亂收費的情況,去武當山燒炷香,不是要錢而是「要命」?
  • 昆明一座全國最大金殿,重250餘噸,園內古樹參天卻很少有人來
    金殿,位於昆明東北郊鳴鳳山,它並不是因為用黃金打造的殿宇,而是大殿用的是黃銅鑄成,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灼灼生輝、光芒四射,故而得名金殿,金殿始建於明代,是中國四大銅殿之一,並且是我國最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精銅鑄殿,大殿重簷飛閣仿木結構的方形建築,全部用雲南所產精銅鑄成。
  • 中國最賺錢的一座山,7天就賺5億元,不是泰山也不是華山
    在中國最賺錢的山7天賺5億元,既不是泰山,也不是華山。現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人空閒的時候去旅行,旅遊景點基本上都會增加,是最賺錢的景點,孩子們知道這個景點是哪個景點嗎?那不是華山,也不是泰山。
  • 武當山下一座容易被遊客忽視的建築,裡面保存有眾多精品文物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內。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34;、&34;,被尊為至高無上的&34;。武當山以&34;的&34;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在武當山特區文化廣場,有一座免費開放的建築,它毫不起眼,很容易被遊客忽視,但是這裡卻保存著眾多武當山的精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