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船舶建造標準相對較低,若在海上航行時抗沉性、操縱性差,嚴重威脅自身及其他船舶、設施安全。近年來已發生多起內河船涉及參與海上運輸的事故險情。記者4日從市安委辦獲悉,為防範內河船涉海運輸事故風險,自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常州海事局制定「五步工作法」,加大整治力度,確保涉海運輸的內河船舶無處遁形。
一是「看外觀」,查看船體鏽蝕是否明顯、艙圍板是否異常加高,確定重點檢查目標;二是「檢設備」,登輪後重點對駕駛臺航行儀器進行檢查,查看船舶是否存在多臺AIS、衛導設備,確定船舶是否使用多個AIS船名;三是「查軌跡」,查詢提取到的AIS船名所對應活動軌跡,調取衛導設備中的航行軌跡,排查船舶是否存在航經海區嫌疑;四是「鎖行程」,查詢在船船員防疫行程卡,獲取最近十五天手機漫遊記錄,與船舶軌跡進行比對,進一步確定船舶是否涉海運輸;五是「證貨源」,要求船方提供貨物來源證明,砂石類貨物為砂石來源證明,其他貨物為港建費繳費證明,確定船舶始發港。
今年11個月,常州海事局累計核查內河船舶215艘次,查處內河船非法參與海上運輸19艘次,已實施行政處罰18艘,罰款累計85.74萬元,船員計分96分,其中2起涉嫌無證駕駛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
(王燁 黃潔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