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不就那個味道,還需要專門品嘗?
是的。11月24日上午,省農科院和夏邑縣政府聯合在夏邑縣王集鄉彭井村舉行「地標大白菜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示範」現場觀摩會。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蔬菜專家和種植戶品吃大白菜,並根據口感、球形等標準,給參加「考試」的大白菜打分,評出冠軍。
品吃的地點不在賓館,也不在飯店,就設在彭井村白菜地旁邊的一條水泥路上。6個遮陽棚,一個棚下放一個圓桌。
大白菜的種植戶是彭井村農民許寶存。他流轉土地180畝,與省農科院合作種植大白菜20個品種。省農科院園藝所葉類蔬菜室副主任王志勇介紹說,這些品種從色彩上,有白心的、黃心的、橘紅心的;從外形上,有合抱的、有疊抱的、有擰抱的;從成熟期上,有早、中、晚各個成熟期,基本上囊括了省內外大白菜的主要品種。
品吃大白菜分兩個環節,先生吃,再熟吃。
大白菜能生吃嗎、好吃嗎?許寶存說,絕對安全。這些大白菜都是按照綠色生產方式種植的,不打農藥,對蟲害進行生物防治,儘管放心品嘗。是否好吃,大家一嘗便知。
大白菜直接切碎、不放任何佐料,一盤一盤地端到6個桌子上,在場的上百名專家、種植戶紛紛拿起筷子,生吃大白菜。有的夾很多白菜葉狼吞虎咽,有的夾一片白菜幫細嚼慢咽。有的吃後頻頻點頭,有的吃後搖頭嘆息。
橘紅心的桔美5號和8號受到大家的普遍稱讚。
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 馬長生教授介紹說,這兩個品種色彩均勻,含糖量高,沒渣沒絲,是比較適合涼拌的白菜品種。「當年大白菜曾是老百姓的救命菜,家家冬季都要存很多大白菜。如今,生活水平高了,老百姓對大白菜也提出了高要求,要吃口感好、無絲無渣的。」馬長生說。
熟吃也很簡單,大白菜在鍋中煮熟後,少放點鹽,就端上了桌子。也許是天冷的原因,熟白菜一端上桌,很快被一掃而空。
好吃不好吃?記者也拿起筷子,嘗了幾個品種。不論菜葉,還是菜幫,都是易嚼無渣,忍不住想再吃兩口。有人開玩笑說:白菜吃飽了,就不用吃午飯了。
有人回應說:這樣好吃的白菜,吃飽不吃午飯,也不後悔。
51歲的黃曉忠專門從新野縣趕到夏邑縣吃白菜。不論生吃,還是熟吃,他都細細品嘗了每個品種。他原來在上海做生意,去年回家鄉流轉土地1800畝種糧食和蔬菜,結果一年賠了200多萬元。
他說:「關鍵是沒有科學種田。種地想賺錢,既需要好品種,也需要科學管理。」這不,他選中了兩個大白菜品種,準備明年各種100畝。
經過品吃,桔美5號獲第一名。
夏邑是我省大白菜種植面積最大的縣,種植面積超過5萬畝。但是,當地種植的普遍是晚熟品種,比較單一。省農科院園藝所張曉偉研究員說,通過這樣的品嘗活動,篩選出最有市場潛力的品種。他介紹,大白菜市場空間大,收益高,今年一畝地的純收入普遍在2500元以上。省農科院將通過品種選育、田間栽培等手段,選育出既高產、又好吃、也安全的品種,既讓消費者吃到高品質的大白菜,又能讓種植戶增收致富。原載: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運海
總策劃:邊照芝總編審:毛志權
主編:蘭希法張鑫責編:小楠校對: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