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迎娶孝莊,真的是與孝莊將母儀天下的「預言」有關麼?

2021-01-14 騰訊網

一部《孝莊秘史》,向我們展現了「大玉兒」波瀾壯闊、愛恨情仇的一生,而她的歷史原型正是歷史上清朝初年的傑出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只不過孝莊的本名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並非劇中所謂的「大玉兒」。

在《孝莊秘史》中,皇太極之所以要奪多爾袞所愛,執意娶「大玉兒」為側福晉,只因為在科爾沁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位喇嘛曾斷言「大玉兒」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此時已經有了揮師入關、與大明王朝爭奪天下想法的皇太極,既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汗位,同時也是為了順應「預言」所說,故而娶了「大玉兒」。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過這樣關於孝莊的「佔卜預言」麼,而皇太極為何要將小他二十一歲的孝莊納為側福晉,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介紹。

孝莊嫁給皇太極,最初只是為了給自己親姑姑哲哲做「替補」。

早在努爾哈赤尚未正式建立後金政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通過「政治聯姻」等方式與蒙古科爾沁部落進行結盟。

努爾哈赤之所以如此,一來是為了分化、瓦解漠南蒙古諸部之間的關係,從而進一步孤立漠南蒙古諸部之「共主」、察哈爾部落首領林丹汗;二來,則是在通過與科爾沁部落的結盟,改善生存環境,保障戰略安全的同時,獲取重要的外部軍事支持力量;三來,就是通過與博爾濟吉特氏的聯姻,使得自己與「黃金家族」攀上關係,以抬升自己的名分和地位。

於是,不僅是努爾哈赤迎娶了多位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后妃,其他王公貴胄也紛紛與蒙古部落貴族家的女兒締結婚姻。

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太極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正式迎娶了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斯之女哲哲為側福晉,並在後金天命八年(1623年),努爾哈赤勒令皇太極的繼福晉、即豪格生母烏拉那拉氏與皇太極離婚後,成為了皇太極府上的正室大福晉。

可是,從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到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這十年時間裡,哲哲一直沒有為皇太極誕育子嗣。直到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才為皇太極生下了第一個女兒,即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公主,也就是歷史上先後嫁給林丹汗兩個兒子額哲和阿布鼐的固倫溫莊長公主。

而就在哲哲懷孕期間,需要有人能夠「頂替」懷孕待產的哲哲「侍奉」皇太極,同時也需要讓皇太極誕育更多的具有蒙古科爾沁部落血統的子嗣,以維繫後金與蒙古科爾沁之間的結盟關係。

就這樣,在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二月,哲哲的親侄女、剛滿十二歲的孝莊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成為其側福晉。

至於《孝莊秘史》中,有位喇嘛稱孝莊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的事情,純屬為了劇情需要的杜撰,不過在一些野史中,確實有關於喇嘛為孝莊「佔卜算命」的記載。據說是在孝莊剛剛出生的時候,恰逢一位喇嘛經過,於是孝莊的父母便請其為自己剛出生的女兒算命,而這位喇嘛稱孝莊是「富貴命」,日後必將「大富大貴」。孝莊的父母非常開心,於是便為其取名為「布木布泰」,在蒙古語中的意思為「億萬個子孫」,後來經過不斷演化,便成為了「天降貴人」的意思。

而關於多爾袞與孝莊從小青梅竹馬、互生情愫的事情,則更加是不可能的了。

孝莊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在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正式嫁給皇太極之前,始終沒有離開過科爾沁草原。多爾袞亦是如此,自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起,始終沒有離開過後金都城。

而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就是在皇太極迎娶孝莊的婚禮上,此時的孝莊已經成為了皇太極側福晉,換句話說,就是多爾袞的兄嫂。再加上孝莊嫁給皇太極的第二年,也就是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隨著努爾哈赤的去世,皇太極成為了後金大汗,孝莊也跟隨著皇太極以及她的姑姑哲哲搬到了宮中,與多爾袞鮮有見面和交往的機會,更加沒有了更多交流、以致建立感情的可能了。

綜上所述,皇太極迎娶孝莊,一方面是為更好的貫徹努爾哈赤與蒙古科爾沁部進行聯姻的「國策」,以維繫雙方的結盟基礎,另一方面,則是蒙古科爾沁部也想通過這種「親上加親」的方式,確保自身在後金政權內部的地位與影響力,可以說是在雙方共同努力地促成下,才有了皇太極迎娶哲哲的親侄女孝莊為側福晉,由此也可見,皇太極與孝莊的婚姻就是一樁徹徹底底的「政治婚姻」。

至於皇太極迎娶孝莊是因為有預言稱孝莊將「嫁給一國之君,母儀天下」,歷史上是並無此事,而多爾袞與孝莊之間從小青梅竹馬的故事,也純屬無稽之談。

不僅僅是「大玉兒」,皇太極的「五宮后妃」都是政治婚姻背景下的「產物」。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改元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同時冊封為了「五宮后妃」,即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次西宮-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

皇太極的這「五宮后妃」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其一,她們都是出生於蒙古部落,其二,她們與皇太極的婚姻無一例外,都是「政治婚姻」。

前文中已經說了哲哲與孝莊,我們再來看看關雎宮宸妃海蘭珠。

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也是哲哲的親侄女,她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六歲了,並且是「二婚」嫁給了皇太極,可她依舊是得到了皇太極的「獨寵」。

然而,當初她嫁給皇太極的原因,實際上與孝莊嫁給皇太極的原因極為相似。

哲哲嫁給皇太極之後,一共生下了三個女兒,即固倫溫莊長公主、固倫端靖長公主、固倫永安長公主,而孝莊也為皇太極生下了兩個女兒,即固倫雍穆長公主以及固倫淑慧長公主。然而,這對姑侄始終都沒有為皇太極誕育哪怕一位皇子。

按照皇太極的本意,他非常希望能夠培養一位具有蒙古科爾沁血統的繼承人,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後金天聰九年(1634年),皇太極正式迎娶了海蘭珠。

在崇德二年(1637年),海蘭珠真的誕育了一位皇子,這讓皇太極是欣喜若狂,不僅大宴群臣,頒布大赦令,並且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要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這位皇子。

而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鄭親王濟爾哈朗等人也是在豪格與多爾袞僵持不下的時候,選擇擁立由孝莊所生的福臨為帝,而不是扶保由出身於蒙古阿霸垓部的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所生的博穆博果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至於剩下的兩位,即麟趾宮貴妃娜木鐘與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則也是皇太極出於政局穩定的角度,而締結的「政治婚姻」。後金政權曾與林丹汗的蒙古察哈爾部徵戰多年,最終以後金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病故。同年八月,林丹汗「八大福晉」之一的竇土門福晉巴特瑪璪,在部眾的護送下主動歸順了皇太極。

於是,皇太極聽從了諸位王公貴族的建議,主動迎娶了巴特瑪璪,其目的便在於安撫剛剛歸降而來的林丹汗舊部,同時也是在對那些尚未歸降的林丹汗部眾進行示好。

天聰九年(1635年)三月,林丹汗「八大福晉」之首的囊囊大福晉娜木鐘率部前來歸降皇太極。

在此之前,皇太極一直希望代善能夠迎娶娜木鐘,但這一決定遭到了代善的強烈拒絕,於是為了避免「尷尬」,皇太極算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迎娶了娜木鐘,一方面是為了不讓娜木鐘難堪,另一方面則是要藉助娜木鐘的影響力,更好的管理和控制這些歸降而來的林丹汗舊部。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太極的這「五宮后妃」的順序,也帶有著濃濃的「政治意味」。

哲哲是皇太極此前的正室大福晉,所以位居皇后之位,統領後宮則成為了必然;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后妃,故而排在了第二位;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是林丹汗的大福晉,對於林丹汗的舊部有著很強的影響力與號召力,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則是第一個向率部投降的林丹汗福晉,這兩人也需要予以褒獎和安撫。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樣是因為政治聯姻目的嫁給皇太極,並且當時還未給皇太極誕育皇子的孝莊,也只能排在這「五宮后妃」的最後一位了。

相關焦點

  • 皇太極迎娶孝莊,真的是與孝莊將母儀天下的「預言」有關麼?
    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此時已經有了揮師入關、與大明王朝爭奪天下想法的皇太極,既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汗位,同時也是為了順應「預言」所說,故而娶了「大玉兒」。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過這樣關於孝莊的「佔卜預言」麼,而皇太極為何要將小他二十一歲的孝莊納為側福晉,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介紹。
  • 孝莊秘史:皇太極不愛孝莊,為何又要娶她?其中原因你還記得嗎?
    其中劉德凱扮演有野心的皇太極,把皇太極那種天生的霸氣以及徵服的欲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十四王爺多爾袞由馬景濤扮演,雖然一如既往的有咆哮戲份,但是這次竟然沒有出境的感覺,他把多爾袞對大玉兒的柔情,對多鐸的手足情,對自己額娘的愛,以及對在愛人與權力之間的糾結很好地展現了出來。劇中女演員也毫不遜色。女演員主要有寧靜,胡靜和鄔倩倩。
  • 孝莊秘史:皇太極不愛孝莊,為何又要娶她?其中原因你還記得嗎?
    其中劉德凱扮演有野心的皇太極,把皇太極那種天生的霸氣以及徵服的欲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十四王爺多爾袞由馬景濤扮演,雖然一如既往的有咆哮戲份,但是這次竟然沒有出境的感覺,他把多爾袞對大玉兒的柔情,對多鐸的手足情,對自己額娘的愛,以及對在愛人與權力之間的糾結很好地展現了出來。劇中女演員也毫不遜色。女演員主要有寧靜,胡靜和鄔倩倩。
  • 停靈37年才下葬,孝莊太后真不願陪葬皇太極?孝莊臨終,給了說明
    但康熙皇帝卻並未這樣做,只是下令「於孝陵近地、擇吉修建暫安奉殿」,用以暫時停放孝莊太后梓棺。雍正三年,在孝莊太后崩逝37年以後,接過康熙皇權的雍正皇帝才下令於孝莊太后停靈原處修建陵園,將孝莊太后入土為安。孝莊太后,為何停靈37歲才得下葬?
  • 孝莊秘史:姑侄三人嫁給皇太極,由於寵愛不同,三者命運截然不同
    因此努爾哈赤首先考慮的是和科爾沁結盟,一方面是為了分化蒙古察哈爾的勢力,另外一方面是將來和明朝爭霸天下做鋪墊。因此為了達到這兩者目的,努爾哈赤首先迎娶科爾沁明安女之後,努爾哈赤繼續推動滿蒙聯姻的政策。從而形成了第一次與蒙古諸部聯姻的高潮。
  • 海蘭珠和孝莊的地位,孝莊真的不受皇太極的待見嗎?
    當時,有數十人葬禮期間飲酒玩樂被,皇太極重罰其中,郡王阿達禮和輔國公的爵位差點被摘掉,其餘的人則被處以沒收財產,罰款銀,鞭打等刑罰。 一個妃子之死,讓皇太極幾度陷入昏迷,然後為她頻繁舉行追悼會,還帶動了數百名文職和軍事人員親自致敬。後來,在海蘭珠的葬禮期間,王公大臣飲酒作樂就差點爵位不保,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在皇太極心中,海蘭珠所處的位置極為重要。
  • 孝莊如此貌美,皇太極為何偏不喜歡她?只因一個致命缺陷
    順治帝與自己生母孝莊的關係卻非常一般,因為順治帝始終認為自己的母親過於強勢。康熙算是孝莊一手養大的,所以康熙皇帝對於孝莊皇太后的感情非同一般,正因如此,康熙也在孝莊的輔佐之下成為了一代明君。但是孝莊不僅與自己兒子的關係一般,與自己丈夫皇太極的關係更加一般。
  • 《孝莊秘史》中哲哲的15個造型,這就是母儀天下該有的樣子吧!
    說到皇后,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詞——母儀天下。但是在不少影視劇中,也有很多皇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擇手段,殘害嬪妃、甚至是皇子。比如《甄嬛傳》中的烏拉那拉氏。 當然,也還是有不少皇后溫婉賢良,完全符合大家對母儀天下的想像的,比如當年那部《孝莊秘史》中皇太極的皇后哲哲。
  •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真的是青梅竹馬?真實歷史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天命初年,為了加強與蒙古的關係,皇太極帶著妻子即後來的孝端皇后和弟弟多爾袞來到了科爾沁草原看望自己的嶽丈科爾沁貝勒蒙古思。在這段時間裡,10歲的布木布泰(即孝莊文皇后)和11歲的多爾袞相識,繼而相戀。這段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故事是坊間最為流傳的廣泛版本。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我們一一道來。
  • 揭秘:「孝莊」和「多爾袞」真實關係,多爾袞是真的愛孝莊嗎?
    故事中的孝莊和多爾袞相識在皇太極之前,可惜的是最後孝莊卻被許配了皇太極。孝莊原本想與皇太極好好過下去,卻不想皇太極愛上了她的姐姐海蘭珠,一片真心都給了海蘭珠。孝莊在這段感情中受挫,而多爾袞一直默默愛著她,並時刻照顧。
  • 停靈37年才下葬,孝莊太后真不願陪葬皇太極?孝莊臨終,給了說明
    但康熙皇帝卻並未這樣做,只是下令「於孝陵近地、擇吉修建暫安奉殿」,用以暫時停放孝莊太后梓棺。雍正三年,在孝莊太后崩逝37年以後,接過康熙皇權的雍正皇帝才下令於孝莊太后停靈原處修建陵園,將孝莊太后入土為安。孝莊太后,為何停靈37歲才得下葬?
  • 皇太極為何偏愛海蘭珠,卻不愛才貌雙全的孝莊?愛情沒有先來後到
    清朝的第二任皇帝皇太極就是一個痴情種,他有很多的妃子,但是他不愛才貌雙全的孝莊,卻愛上了早已嫁過人的海蘭珠。他對海蘭珠的愛超過了當時任何一位妃子,堪比皇后。他給了四妃中最高的「宸妃」,而且後宮佳麗三千卻獨寵她一人,她才生下兒子,皇太極就想把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他縱容海蘭珠的任性和偏執。
  • 孝莊秘史:皇太極臨幸大玉兒,但卻不肯留宿永福宮,原因讓人心酸
    最近小編又重溫了一遍《孝莊秘史》這部電視劇,這是十五年前的電視劇了,放到現在依舊是經典之作,劇中有許多的老戲骨演員,那時候人人顏值在線,演技在線,寧靜飾演的大玉兒也是十分的青澀,演技更是不在話下,她更是演完了孝莊皇后曲折傳奇的一生,很多網友都評價寧靜之後再無大玉兒。
  • 清朝孝莊太后大玉兒下嫁多爾袞疑案探究:孝莊真的嫁給多爾袞嗎?
    關於這太后下嫁一些影視作品也是屢屢上演,像什麼由寧靜、馬景濤、斯琴高娃演的《孝莊秘史》,還有《大玉兒傳奇》等都為大家津津樂道,但其實有沒有太后下嫁這回事大家根本沒就定論,今天我們也來講講太后下嫁這莊疑案。
  • 孝莊與多爾袞到底有無私情?
    皇太極笑道,「福臨,福臨,這名次真的沒有起錯,他的福氣是真的好。」多爾袞叫道,「我先插一句,當年我可沒有爭奪皇位的意思,只是我向來與豪格不和,當時多鐸、阿濟格等來找我,說如果一旦豪格繼承皇位,我們這些人將來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我才堅決反對豪格繼位,並沒有自己當皇帝的意思。」
  • 孝莊究竟有沒有委身給多爾袞?
    這樣一個女人,卻有一個可以稱之為汙點的民間傳說,那就是她曾經委身於多爾袞而求得政治保護,那麼歷史上真有此事嗎?在歷史上第一次關於孝莊太后的記載還是1642年,這一年他才29歲,正是青春美貌英姿颯爽的年紀。這一年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就是那個著名的大人物在松山戰敗被俘。
  • 《孝莊秘史》皇太極執意要娶大玉兒,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孝莊秘史》,這部劇承載了很多小時候的回憶,當時可真的是非常的火呢?家家戶戶都在看這部電視劇,甚至是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大家都會唱,也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如果你讓我現在唱的話,估計我也能唱出來,畢竟小時候的記憶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呢,想忘都忘不掉呢,只能說記憶真的是太好了。
  • 沒錯就是孝莊,成功男士背後的標誌性第一人
    在一個男尊女卑、男權至上觀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作為一個母儀天下的黃權最高領導者實在是不敢恭維!3、「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孝莊文皇后當中,第一等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為莊妃親姑姑,經常冷嘲熱諷使小伎倆;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是莊妃親姐姐,莊妃先嫁給皇太極後,介紹20多歲大齡剩女姐姐海蘭珠於皇太極,搶奪皇帝獨寵,卻使莊妃反受冷落,僅落5宮之末位;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她們都是原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的妻子,皇太極打敗林丹汗後,為鞏固後金與察哈爾蒙古的統治,依靠察哈爾蒙古軍徵戰四方,而將她們納入後宮並升級為5宮貴妃等級
  • 孝莊秘史:皇太極是個天生的徵服者,為何卻沒有征服大玉兒呢?
    《孝莊秘史》就是其中一部。記得那時候有部港臺劇《雪花神劍》,裡面聶小鳳的死到現在小編都不能釋懷,再就是《孝莊秘史》裡面大玉兒和多爾袞的沒有結果的愛情了,還有大玉兒既然已經嫁給了皇太極,皇太極貴為天子,一向自傲自負,自詡是天生的徵服者,為何到最後也沒徵服大玉兒,如果大玉兒順從了皇太極,變成了皇太極期望的那種獻媚邀寵的女人,故事又會怎麼發展呢?
  • 皇太極娶姑侄三女,為何不愛孝莊獨愛海蘭珠?男人的小心思
    皇太極算是很有豔福的皇帝,他共有15個后妃,其中哲哲、孝莊和海蘭珠是姑侄關係,並且海蘭珠是皇太極的一生摯愛。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登基稱皇帝,將國號定為大清,從此清王朝走進歷史舞臺。哲哲、孝莊和海蘭珠都是科爾沁人,都屬於是博爾濟吉特人,在當時的環境下,為了部落的強大和穩定,政治聯姻是很常見的現象。皇太極和哲哲就是典型的政治聯姻,1614年,年僅15歲的哲哲就嫁給了22歲的皇太極,雖然哲哲並不是皇太極的第一任老婆,但還是將她封為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