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監督「零死角」!文山州把監督延伸到「神經末梢」

2020-12-10 視聽文山官方

「我們的房產證終於拿到手了,真的是太謝謝你們了。」當巡察組對文山市東山鄉前進村岔路壩群眾訴求問題進行回訪時,村民趙田玉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原來,該村從外地搬遷過來的110多戶農戶建蓋了房子後,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辦理到房產證。房產證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沒有房產證,老百姓住著就沒有安全感。巡察組立即著手開展核實調查,並跟相關部門對接協調,簡化手續程序,18年都沒有辦下來的房產證,短短9天時間就為群眾辦妥當了。

這是文山州開展對村巡察「晝行夜結」的一個典型事例。近年來,文山州創新方式方法,通過巡鄉帶村、直接巡村和「提級式」「機動式」「點穴式」等方式,積極探索實踐巡察向村居(社區)黨組織延伸模式,確保巡察在基層實打實,硬碰硬,出成效。

「收到巡察組轉交來的協助辦理答覆問題清單後,我們第一時間交由鄉自然資源所進行處理,很快給出書面答覆,並通知符合條件的群眾攜帶相關資料到自然資源所申辦。」東山鄉黨委書記楊紹敏說道,巡察發現的問題就在群眾身邊,是否整改到位,效果怎麼樣,群眾看得到、感受得到。文山州在巡察整改方面,將問題分為上級幫助解決、立行立改、歷史遺留、問題線索四類建立臺帳,開列立行立改、轉辦、移交快速分類處理清單,以及發出「巡察建議」,對發現問題實施「靶向治療」和「點穴式」整改,同時建立巡察與督查同向聯動機制,對巡察發現的立行立改事項進行跟蹤督辦,確保問題整改件件有落實、事事有成效。

早在2017年,就採取「巡鄉帶村」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嘗試開展對村巡察工作。2018年10月,文山州被確定為西部省區開展對村巡察調研樣本試點,2019年6月,又被列入全國對村巡察的試點地區。文山州結合貧困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石漠化地區的實際情況,分邊境村、山區村、民族村、城鎮社區「四種類型」邊巡察、邊探索、邊延伸,邊完善,打造了具有實踐特色的對村巡察文山模式。

「巡察是『政治體檢』,要巡準察透,定實措施,靶向治療。」在具體實踐中,文山州通過建立健全巡察機構,出臺實施方案、辦法等相關制度,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編寫工作指南和巡察手冊,創新拓展宣傳模式,開展走訪調研和巡前培訓,推動對村巡察工作從無到有、逐步鋪開,從探索到規範,做足功課提升質效。

「我們在巡察管控中,一步步定『模子』。」州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首先主要以村(社區)黨組織及班子成員、村(居)委會及班子成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鎖定監督對象。其次不把政治巡察混同於黨務檢查、業務檢查;不作大而化之的歸類和「堆砌」,不設「死套路」,靈活開展巡察。再者是優化準備、了解、移交、整改等7個環節,規範和明確前、中、後需要開展哪些工作、怎麼開展、開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照單操作」,也可以「模塊選擇」,推動制度在一線實踐完善,實現效能轉化。

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巡察難題。文山州聚焦「兩個維護」在基層落地落實情況,聚焦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聚焦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組織力不強問題開展巡察。經過多輪次、全方位的延伸巡察,發現了一批涉黑人員、「村霸惡霸」「黃賭毒」「保護傘」等典型問題,嚴查快辦了一批違紀違法行為和不收斂、不收手的「蠅貪」,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得到淨化,黨組織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基層幹部積極性得到了提升。這一切變化,換來了群眾的真心點讚。

截至目前,全州累計對624個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巡察,發現問題7107個,完成整改4656個,發現問題線索329個,立案55人,黨紀政務處分19人,移交司法機關1人。推動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240個,責令辭職、調整撤換和處理村幹部232人。2019年12月29日,在文山州召開的全國西南片區市縣巡察工作調研座談會上,試點工作得到中央巡視辦肯定。

相關焦點

  • 河北遵化:推進村級巡將監督延伸到「神經末梢」
    為不斷淨化基層政治生態,壓實壓緊基層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遵化市堅持民生導向、問題導向,紮實推進村級巡察,對發現的問題「邊巡邊改、立行立改」,推動巡察工作取得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遵化市採取「巡鎮帶村、一體推進」的巡察模式,篩選配備熟悉黨建、紀檢監察、財務等相關業務職能的精幹力量組成巡察組,聚焦村級組織和村幹部在落實上級黨委決策部署、脫貧攻堅、惠民惠農、民生領域、三資管理等方面的重點問題,靈活運用財務審計、查閱帳簿、個別談話、走訪調查、民主測評等方式,著力精準發現問題,切實將巡察監督「探頭」精確延伸到村,將壓力傳導到基層每一根「神經末梢」。
  • 魯山縣:構建村級「小微權力」立體監督網絡
    今年8月,該村組建了村級「監督+」工作小組,高票當選的劉志亮是村黨支部的紀律檢查委員,也就成了群眾口中的「劉委員」。為在村組監督的「最後一米」發力增效,今年以來,魯山縣紀委監委創新工作思路,以磙子營鄉為試點,積極探索紀檢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把配齊配強村黨支部紀律檢查委員工作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有效激活從嚴治黨「神經末梢」。
  • 安順:探索對村級「一把手」開展提級監督
    7月以來,安順市紀委監委選取鎮寧自治縣、普定縣兩個縣作為試點,探索對農村「資源、資金、資產」達到一定規模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開展「提級監督」試點工作,重點圍繞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依法履職、秉公用權、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抓好村「兩委」建設、領導村級治理、組織帶領農民群眾發展集體經濟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四川高縣:「三動」發力 激活基層監督執紀「神經末梢」
    廖良元的履責盡職,是開展村級(社區)紀檢監督工作的縮影。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大部署紮實推進,大量的資金、項目在村(社區)落實。村級紀檢監督作為基層黨內監督的重要組成,在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邢臺:架設監督「哨位」 築牢基層防線
    邢臺市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架設監督「哨位」 築牢基層防線河北日報通訊員 劉繼東攝  村(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最小單元,由於受監督力量所限,容易成為監督的薄弱點。近年來,邢臺市紀委監委注重激活末梢監督力量,在有效發揮村級紀檢委員「前哨」「觸角」作用上不斷改進方式方法,把監督一線的探頭越擦越亮。
  • 安順鎮寧:深化「三員合一」改革 為村級監督凝聚合力
    這是鎮寧自治縣紀委監委探索深化基層監督體系「三員合一」改革後,村級紀檢監督員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的一個縮影。2020年8月,鎮寧自治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鎮寧自治縣深化基層監督體系「三員合一」改革實施意見(試行)》,標誌著該縣基層監督體系「三員合一」改革實現從試點到全面推開。
  • 基層探索丨浙江創新基層監督方式 嚴管小微權力
    浙江省淳安縣紀委監委創新基層監督方式,鄉鎮紀委會同村級監察工作聯絡站到村中走訪,到田間地頭核查,了解惠農助農政策落實情況。圖為近日淳安縣梓桐鎮紀檢監察幹部在杜井村實地核查農業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針對基層紀檢監察機關面臨的監督力量不足、監督發散、業務不精等難題,浙江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設立村級監察工作聯絡站,延伸監察監督觸角;推動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既方便群眾參與監督,又方便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探索數字紀檢監察工作,實現數據共享、數字賦能,大幅提升監督質效。
  • 基層探索丨寧波推進監察監督向基層延伸 群眾身邊有了聯絡站
    浙江省寧波市紀委監委推行村(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全覆蓋,梳理監察工作聯絡站的職責內容、工作方式,明確履職清單;摸清監察對象底數,建立監察對象廉情信息庫,及時發現問題;實行片區協作,整合監督力量,充分發揮「前哨」作用。由此,推進監察監督向基層延伸,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深化拓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強化清廉村居建設,推動基層治理。
  • 婁底市婁星區:「放大鏡」監督村級「小微權力」
    鄉鎮紀委承擔監督責任,設立「網際網路+村級小微權力」平臺專管員、村級工程項目專管員、項目評審專管員,實行「四個一」工作法即「一周一線上監測、一月一線下督查、一季一考核通報、信訪舉報一律提級審核」,持續推進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今年以來,發現上傳數據不及時、公示不到位等問題29個,通報批評單位15個。三是編制風險防控清單。
  • 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鎮 打通紀檢監督「最後一米」
    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鎮 打通紀檢監督「最後一米」 華西都市報2018-10-20 03:31:47.0讀四川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殷航)近年來,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鎮以覆蓋建立基層組織紀檢工作網絡為重點,為全鎮9個村(社區)建強配齊了村級紀檢員,納入村
  • 五管齊下 群眾監督 規範村級組織權力運行
    村級工程做得好不好,村民說了算,這得益於今年南潯區針對當前村級組織權力較集中、監管要求更高等難點,探索建立黨組織領導下的「五管」鄉村治理機制。即村級工程群眾管、集體資金線上管、資產資源留痕管、鄉風民俗活動管、幹部權力公開管。該機制在融入「村級小額工程智慧監管」系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行政村主體作用,推動陽光治村、民主治村、規範治村、清廉治村,提升村黨組織組織力。
  • 打造基層監督「前哨」——蘆山縣紀委監委「微監督」特色亮點工作
    四川新聞網消息 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蘆山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在基層治理上下功夫,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標準化專業化規範化建設的通知》和《加強基層微權力監督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通過建立健全組織體系、責任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管理體系和監督平臺的「4+1」監督體系,充分發揮監督「前哨」作用,使監督覆蓋
  • 長寧縣:包員幹部下沉化解基層監督「千千結」
    平時是如何開展監督工作的?......」這是長寧縣紀委監委開展領導委領導包鎮、鎮黨委包片、委幹部包員下訪活動的縮影。長寧縣包員幹部對基層紀檢委員進行業務培訓6月5日,長寧縣村級紀檢監督工作推進會召開後,為迅速落實會議相關要求。
  • 白銀會寧縣新莊鎮 加強監督檢查 規範村級財務管理
    中國甘肅網7月4日訊 (通訊員 王愛瑩)為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規範村級財務,6月26日至29日,新莊鎮紀委深入各村,參與到村監委會檢查工作中,隨機抽查了部分村的財務票據,查找違紀違規問題線索。
  • 廣安鄰水縣設立機關紀委41個 實現機關監督觸角全覆蓋
    縣法院機關紀委對重點崗位開展定期談心談話(魯珊珊 攝)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後,如何構建無死角、全覆蓋的黨內監督體系,進一步織密監督網絡,讓監督觸角再延伸,是鄰水縣紀委監委一直思考的問題。據了解,今年9月,該縣出臺《關於加強縣直單位機關紀委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縣直機關單位切實加強紀檢組織建設,為設立縣直機關紀委畫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了機關紀委的職責任務、監督內容、監督方式和權限、履職保障等,理順了派駐紀檢監察組與機關紀委的工作關係。
  • 巧家:將監督「探頭」延伸到群眾身邊
    持續延伸監督「觸角」,打造群眾身邊的「監督哨」,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這次我們共派出3個監督檢查組,採取不打招呼、直插現場的方式,對9個縣直部門、6個鄉鎮、8個村(社區)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進行專項治理。」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介紹,專項治理緊緊圍繞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以發現、處置和解決問題為目的,深入一線開展監督檢查,把監督一抓到底、落實到位,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打通「最後一公裡」 四川大竹探索村級監督「統派統管」新模式
    近日,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高穴鎮黨委下派清灘村紀檢委員吳小彬,在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中了解到,該村9組部分村民未領取到2019年度土地流轉費用。經核查,由於9組原組長剛因病去世,新任組長沒及時兌現村民土地流轉費用,導致群眾意見較大。鎮黨委、鎮紀委當即對清灘村「兩委」班子和9組組長進行集體約談,並督促村組幹部及時兌現拖欠村民的土地流轉費用。
  • 龍山縣石羔鎮村級財務監督動「真格」
    紅網湘西站1月22日訊(團結報通訊員 賈雪瓊)近日,龍山縣石羔鎮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小組就一年來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履職情況進行考核測評,聽取了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工作述職,查閱了工作日誌和會議記錄,並組織群眾代表對各成員進行了民主測評。
  • 四川廣元劍閣縣:多方聯動貫通形成監督合力
    廣元市劍閣縣紀委監委創新推行「村級義務監督員」制度,大力實施「紀檢監察小分隊」和「全員大接訪」活動,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幹部「懂政策」、村級義務監督員「熟村情」的優勢,構建起以六大片區為載體、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立體監督格局,從「單兵作戰」實現「立體協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凝聚起精準監督的磅礴力量,激活了基層監督神經「末梢」。
  • 竹溪激發村務監督合力
    「我們發現村公益性崗位人員存在冒名頂替問題……」近日,竹谿縣天寶鄉天寶寨村村務監督委員會向鄉紀委報告。鄉紀委成立調查組,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配合下,迅速查清了事實真相,依紀依規作出了處理。這是該縣紀委監委推動鄉鎮紀委與村級紀檢監察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加強協作配合,把監督延伸至「最後一公裡」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