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市」好幾天才有一次,為什麼不能天天趕大集呢?

2020-12-15 羊王

在農村幾乎每個人都趕大集,這也是從古自今一個傳統,有的地方說趕集叫趕會是一個道理,農村的集市一般都是幾個村圍繞一個大集,農村一般都沒有超市也沒有所謂的農貿市場,和城裡沒辦法比,雖然有鄉村小門市但是以前那種鄉村門市賣的東西都沒有農民所需品,像買點零食、買點衣服或者鍋碗瓢盆都是在農村集市上去買,如果去最近的城裡買其實不光路遠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以前路不好走並且車費貴,一般農村的集市都能滿足老百姓生活所需,沒到農村大集的時候什麼都有賣的非常熱鬧,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去採購一些生活必需品,當然現在雖然農村也有超市了但是現在農村大集還是同樣的熱鬧。

農村大集上賣商品一般都是各地的商販聚集到此,甚至還有全國各地的商販,這農村的集市分為大集和小集,一般都是相隔好幾天甚至一周半個月有一次大集,從天不亮到天黑一整天都是一個比較熱鬧的集市,有的人趕集也不一定說的買其實也有一些農民去賣東西,像家裡的糧食或者其他農產品生活用品等等,這些農村的集市不光方便了當地群眾購買生活所需還能賣點農產品,但是大集不是每天都有,而是很久才有一次,有的隔幾天有的按照月份中的規律比如包含6的日子或者8的日子才是集市,那麼如此好的集市為老百姓也帶來方便為什麼不能天天趕大集呢?

一、生活條件不允許

老話說的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天天吃,大集雖然能滿足老百姓所需但是農村的老百姓花錢都非常小心,不可能說每天都去消費,本身他們賺錢渠道就比較少,每個大集為什麼熱鬧其實因為好幾天一次大集,大家很多想買的東西都積攢下來準備開集買,就像攢足了人氣蜂擁而上,如果天天是大集那麼慢慢的人也就比較稀疏了,也算不上什麼大集了,也就不熱鬧了關鍵是商販很難賺到錢,他們到處趕集賣東西賣的便宜就是為了人多薄利多銷,而老百姓也不可能說有那麼多錢天天去趕集,所以這是一方面。

二、路難走時間不允許

農村路以前哪有什麼水泥路也沒有交通工具,頂多就是牛車,都是需要步行有時候下過雨或者下雪路非常難走,再有農民地的活一般一年四季都有,你如果懶惰那就可能沒有吃的,自己如果沒有實在想買的東西一般是不會去趕集的,後來生活好了人們閒的時間多了隔三差五的去趕集買點必需品零食什麼的,這也就是這一二十年,以前農村趕集都頂著星星去。

三、集市商販流動性比較大

農村大集上的商販都的天南海北的做點小買賣的,現在是有很多開著車去大集做小生意,以前可沒有,很多是步行或者地排車,農村大集都是很多農村共同的大集,而商販還要去更遠的農村集市趕集可能來回的時間都在路上,並且他們還要備貨,有的臨時有可能去不了等等問題都是為了商販能隔開時間,你想想趕集的人都頂著星星月亮去趕集,那麼商販得提前多早就得準備了,大集一般都是荒郊野外也沒有什麼旅館,所以農村大集不可能說天天有。

其實以前老百姓趕集都是買必需品,現在是一個熱鬧,現在很多大集也搬到鄉鎮上集中,其實就是為了烘託氣氛,因為現在人買什麼都比較方便,如果說再不能集中的話可能趕集的人就會少,關鍵的商販賺不到錢也不會幹,所以這種幾個才有有的一個集市其實是最好的,那麼你們趕過農村大集嗎?還能回憶起以前農村大集哪些樂趣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趕大集和趕大集真的不一樣
    生活在農村並不像生活在城市一樣有便利的交通,方便快捷的購物去處,通常人們都是去趕大集,農村的集市都是按照農曆的一三五七和二四六八來劃分的。等到趕大集的時候,農村的大人小孩就會拎上大包小包,購買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 東北農村過年習俗-趕大集
    有的甚至已經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農村過年趕大集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發現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一天強似一天,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計劃經濟結束後,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購物是極方便的事,小物件小商鋪就可購買。大物件去百貨商場,也不用走很遠的距離。但對於農村來說,購物還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村裡雖說有小商鋪,但無非是茶油醬醋。
  • 鄉村趕大集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這就是鄉村集市的最大特點。 農民的所有需求,一場集市沒有解決不了的,當然,說這話得回到三十多年前的農村。 記得小時候經常和大人去趕集(也不是經常,好多時候軟磨硬泡才能帶著去一次)。那時候能去趕集對小孩子來說可是一種奢望,趕一場集市就相當於現在旅遊一次。
  • 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洗福祿、洗疚疾、剃精細……
    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洗福祿、洗疚疾、剃精細……你知道臘月二十七都有哪些習俗嗎?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是過年的前夕,全國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風俗。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在過去,臘月二十七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去趕年集,購置年貨,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在過去,臘月二十七要宰公雞,但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難道母雞就不行嗎?這其實反映了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時代,雄就是第一。
  • 東北集市和俄羅斯集市,區別很大,天津網友:想去俄羅斯趕大集
    仔細看看大集上賣的東西,其他地方都能買到,那東北人為什麼要冒著寒冷的天氣到大集上去買呢,主要是感受一下節日前的那種氣氛,而且熙熙攘攘的人都是來購買年貨,人們會感同身受,一同分享這喜悅的心情。東北跟俄羅斯比鄰,那麼俄羅斯是不是會跟東北一樣也趕大集呢?
  • 年輕爸媽想帶娃趕大集找年味
    雖然超市天天開門,啥也不缺,但濟南不少年輕爸媽卻開始籌劃帶娃去近郊趕大集,打算置辦年貨的同時給孩子補一堂年俗課。3日,臘月十五,正逢港溝大集趕集的日子,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香甜的年糕、紅火的春聯、喜慶的年畫等已經開賣,農村大集裡的老濟南年味漸濃。
  • 門頭溝市場監管「趕大集」保障農村大集市場安全
    過年趕集已經成為廣大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集市上不僅充滿節日氣氛,而且商品琳琅滿目,極大滿足春節期間的採購需求,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推動監管重心下沉,執法人員全程「趕大集」,切實加強對農村集貿市場(亦稱農村大集)規範管理。
  • 農村大集支3口大鍋,旺季1集賺7到8千,回頭客趕大集只為喝一頓!
    對於南方人來說,可能沒有這個記憶,但是對於北方人來說,有的地區的人趕集的記憶裡面,肯定會有一種美食的一席之地,特別是對於巨峰人來說,這個記憶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除了巨峰那個地方以外,有的地方還是有人家做得很好,在農村趕集的時候,支起了3口大鍋,一整天就是忙碌著賺錢的一天,那支著這大鍋賣的是什麼呢
  • 「志願服務趕大集」實惠又暖心
    近日,江蘇揚州高郵市紅色周山志願者服務隊在周山鎮吳堡村集市舉行「志願服務趕大集」活動,為老百姓提供黨的理論政策宣講、「三農」科普、法律法規宣傳、反詐騙宣傳、科學家教指導、衛生健康、消防安全、美容理髮等志願服務,10多支服務分隊發揮各自特長,展現志願風採,贏得了群眾的讚許。
  • 進了臘月趕年集,城大了,集少了,給你一篇濟南最全年集攻略
    首先說一下大集,漢語詞典只是介紹農村貿易的地方,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講,集市是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在那些較大的村莊或者交通要道的鄉鎮,自發的形成的交換生活必須的品的地方,農村的大集商販很少(現在都是商販了),大多是自己的雞下的蛋、收的糧食拿到集市上去賣,然後買回需要的衣服或者其它生活用品。
  • 消失的市集,農村趕大集與時俱進的網絡時代
    大家好,現如今的網絡時代取代了很多東西,今天要說的是以前熱熱鬧鬧的趕大集。可能很多大城市的人沒有過趕大集的經歷,人潮擁擠的街道兩旁商販們叫賣的聲音,那叫一個熱鬧,那個年代沒有「逛街購物」,趕大集也是人們一種消遣娛樂形式,大人領著孩子,那個年代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有的地方趕大集要走好幾裡路。還有的商販要趕著牛車拉著貨物走好幾十裡的路,為的就是售賣自己的商品。
  • 門頭溝4處農村大集均檢查合格!放心趕大集!踏實買年貨!
    過年趕集已經成為廣大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集市上不僅充滿節日氣氛 而且商品琳琅滿目 極大滿足春節期間的採購需求> 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推動監管重心下沉 執法人員全程「趕大集」 切實加強對農村集貿市場 (亦稱農村大集)規範管理
  • 農村集市上賣的烤鴨才十幾元一隻,為何這麼便宜?有啥貓膩嗎?
    農村集市上售賣的烤鴨才十幾元一隻,為何這麼便宜?有啥貓膩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遇到趕大集的日子,那是非常熱鬧的。雖然近些年農村大集不如以前熱鬧了,但是售賣各種農副產品的還是很多,其中還有很多的小商販,也會來做生意。基本上在每一個農村大集上,都能看到有人售賣烤鴨。有些是專門租賃門店售賣,有些則是直接是在大街上支個小攤就開賣了。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是賣的都是烤鴨,而且價格也差不多,都是十幾元一隻。
  • 幾張圖告訴你,農村市集的生意有多火爆
    在我們農村的市集裡,都是幾天一次,按照陽曆,二五八,一四七,三六九分開來,十裡八村,天天都有地方趕集的。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在我們的鄉鎮上的集市,駐鎮的集市算是最大的,東西,及各種攤位都很齊全,一些小村子趕集,一般都是以蔬菜,副食品為主,大的集市有糖食市場,大型家電,其他的家紡也一應俱全。
  • 過年大集理髮,一次僅需6元,很多人繞道走,為何?
    過年大集理髮,一次僅需6元,很多人繞道走,為何?還沒有出現市場的時候,農民朋友們最常去的地方叫大集,就是咱們口中常說的趕大集。雖說現在也有大集存在,但是去趕集的人卻是越來越少,集市上也沒有往日的熱鬧。因為過年的原因,集市上的人流比之前要多一些,但是很少能發現年輕人的身影。筆者喜歡集市上的熱鬧,經常去趕集,小時候經常能夠看見在師傅的攤位上理髮的人很多,但是現在除了零星的老人,基本上就沒人光顧了,即將消失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原因,這師傅理髮很好,以前學過也開過店。但是很多人不願理,看到就繞道走,這是為什麼?
  • 在泰安,有一種情懷叫做「趕大集」!
    集市交易,多則一天,少則幾個小時,人們按約定的時間從四面八方趕來,因此稱之為「趕集」。在泰安說起趕集大家都不陌生,因為現在的泰安城就是因集市而成。據記載,唐代以前,泰山腳下只是鎮級治所,曰岱嶽鎮。泰山腳下作為縣級以上治所在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以後。較早的縣級治所在泰安東三十裡的博城,曰博城縣,唐改為乾封縣,宋開寶五年岱移岱嶽觀下,即今日之泰城所在地也。
  • 溫故|熱熱鬧鬧趕大集
    集市上,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人山人海的景象如同過年一般熱鬧。京郊趕集似過年趕集是京郊的傳統。京郊集市各具特色,有大有小,其中不乏具有百年歷史的老集。京北最大的集市——靠山集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農曆逢二、逢七開集,周邊幾十公裡外的村民都匯聚而來,集市上山貨、乾果、小吃、特產、水產、服裝等一應俱全,一次購買的貨物可以用一周到半個月。
  • 你趕過農村大集嗎?來看看農村集上都有些什麼!
    你趕過農村大集嗎?來看看農村集上都有些什麼!趕大集是一種民間風俗,北方稱作「趕集」,南方稱作「趕場」、「趕山」。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我們這邊的大集。去農村趕大集,圖的就是個熱熱鬧鬧,新鮮實惠,特別是逢年過節的,大集上的東西可比超市裡的東西豐富多啦。民以食為天,趕集首先還是關心那些農民自家種的土產小菜啥的。你看這小攤上的東西,小土豆小蘿蔔小蔥苗的,哪一樣不是大神親自種出來的呢?
  • 走近銀灘趕大集
    走近銀灘趕大集。銀灘旅遊區周圍村落分布形成的集市幾乎每天都有,只是集市的規模大小不同在這之前老漁做過一次航拍錄製,空中俯瞰集市規模甚是壯觀。於是老漁常把宮家莊大集當著宮家大集。帶動了附近的集市經濟,宮家莊大集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
  • 農村大集上,哪一種小買賣可以賺到錢呢?
    在農村大集上,可以做的的小買賣其實挺多的,比如水果售賣、農具、地方小吃、服裝等。水果攤。比如,我們鎮上的集市不大,但水果攤就擺了三分之一的地方,但是每個水果攤的生意你無法想像,到下午五六點再去的話就只剩得很少了。我經常買水果的水果攤大姐,有一次我問她一天能賣多少錢,她說今天生意不好,才賣了兩、三千塊錢,平時生意好的時候都是五、六千塊錢,進入臘月之後一天賣上萬也很容易。地方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