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實習生 鄭豔
就在影迷們為《信條》中的種種細節熱烈討論時,由東野圭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假面飯店》也於9月4日與《信條》同日上映,但相對於《信條》四天破兩億的成績,《假面飯店》的票房剛剛過千萬。既有東野圭吾的加持,又有木村拓展和長澤雅美兩位日本偶像級演員主演,《假面飯店》為何沒有在國內掀起一陣「推理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通過採訪發現,除了在檔期上撞了《信條》外,這些年對中日電影圈對「東野圭吾」的透支,也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
講述連環殺人案,電影復刻同名小說
《假面飯店》是東野圭吾於2011年正式發表的長篇小說,也是他執筆25年的紀念作品第三部,與東野圭吾的其它作品相比,《假面飯店》的懸疑、推理成分相對較弱,著重加入了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情懷。
《假面飯店》從一起「連環殺人案」開始,警方發現連續有三個人因為不同原因被殺,三個人的身份沒有任何關聯,死亡方式也各不相同,唯一的交集之處是每個人的身上都被兇手留下了下一次作案地點的預告。通過對第三名死者身上死亡預告的破譯,警方確認第四個死者將出現在東京都內的柯爾特維亞大飯店,於是將幾位警員安插在酒店臥底為工作人員進行偵察。木村拓哉飾演的新田便成為了一位前臺跟在長澤雅美飾演的山岸的手下工作,山岸一直努力為每一位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新田在與他的相處中也逐漸體會到了做酒店服務員中的「工匠精神」,山岸也體會到了警察要維護市民生命安全的職責所在。
由於原作珠玉在先,導演鈴木雅之並未在劇情和故事主線上大作文章,只是對小說做了影視化處理,在書迷看來,這種方式最能還原東野圭吾小說的主題和精髓,但對於影迷來說,這種簡單而討巧的處理方法顯然有些不太走心。
不過電影版《假面飯店》堪稱陣容豪華,男女主演木村拓哉和長澤雅美都是日本藝能界的頭部演員,有影迷說「這就相當於劉德華和萬茜主演了一部電影」,除了主角,影片中的配角也都是活躍在日本的著名演員,比如小日向文世、前田敦子、松隆子、勝地涼、泉澤佑希等。
熟悉日本影視劇的觀眾會發現不少導演設置的彩蛋,比如木村拓哉和松隆子曾經塑造了經典的螢屏情侶形象,時隔多年,兩人再次出現在同一部影片中,不過這次松隆子是木村拓哉的追捕對象。另外,勝地涼和前田敦子是現實中的夫妻,但在影片中,丈夫飾演的卻是尾隨妻子的跟蹤狂,這些都會讓了解的觀眾會心一笑。
日本影片進入內地還挺水土不服
其實《假面飯店》在日本的票房很火,突破了46億日元,也獲得了高口碑,不過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影片中的一些情節相當值得吐槽。
比如日本傳統的臉譜化誇張表演方式在《假面飯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木村飾演的警察和長澤雅美飾演的酒店工作人員居然在一起認真商量案情,對於影片中酒店工作人員面對客人各種古怪的要求堅決執行,不說一個「不」字,很多中國觀眾都表示不能理解。對於影片中罪犯的犯罪動機,中國觀眾被驚掉了下巴,「就這?」
事實上,這幾年東野圭吾的不少作品都被改編成了中國影視劇,以最新播出的《十日遊戲》為例,如何本土化就是立足之本,在東野圭吾的懸疑推理世界裡,情節推動並不是傳統懸疑推理小說那種「找真兇、猜結局」的套路,它總是把謎題建立在普通人的社會關係中,而解謎的過程則是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向前推進,這其實給了影視改編更多的展現空間。在《十日遊戲》裡,一邊是精心設計的綁架流程,一邊是警方的偵查過程,一邊是步步為營的謀劃,一邊是緊張棘手的調查,實施犯罪和解構案件交錯呈現,前者的每一步行動都和後者的追查有聯繫,最終環環相扣串起整個事件的真相。兩條故事線共同推進,期間的懸念與反轉讓觀眾在探索真相的同時,感受到人性的暖意和溫度。反過來仔細思量案件本身,其實並沒有那麼離奇複雜。《假面飯店》也是這樣,只是原汁原味的日式大餐讓不少不熟悉的觀眾始終有些不適應。
另外,《嫌疑犯X的獻身》《解憂雜貨鋪》等東野圭吾的作品陸續被改編成中國電影,《祈禱落幕時》也於2019年在日本上映,有網友認為,「東野圭吾」這四個字已經逐漸從作家變成賣片保證了,雖然他的作品大多經典,但改編的影片參差不齊,再加上與其它作品相比,《假面飯店》在國內的知名度並不算高,又與好萊塢大片《信條》撞期,因此遭遇內地票房滑鐵盧也在情理之中。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