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在軍用航空技術上長期處於領先地位,然而有消息指出:此前有那麼一次,美軍卻被自己吹的牛坑了,當時有美軍專家說大話稱:美軍的AIM120空空飛彈改進型使用了雙脈衝發動機,儘管純屬逞一時口舌之快,卻被中國當真了,隨後不久殲20就裝備了使用雙脈衝發動機的最強飛彈霹靂15,讓美軍看後追悔莫及,對此許多網友也感到不可思議:殲20裝備的這款最強飛彈,技術卻是首先由美軍提出的?
長期以來,美國人的飛彈推進劑與發動機技術始終在世界上保持優勢,而說到空空飛彈,美國空軍或海軍航空兵雖非第一個在實戰中使用這類武器的,但是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曾經大量使用過麻雀與響尾蛇這兩款飛彈與越南空軍作戰,自然也對基於飛彈的空戰頗有造詣,而在其空空飛彈產品譜系裡,無論是中距彈還是近距格鬥彈都種類眾多,並且AIM9X為代表的先進型號更是今日全球同行們的標杆。
得益於自家飛彈本身的優異品質,再加上想要在軍售市場上博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美國對於其一系列自產空空飛彈的宣傳可謂不遺餘力,對AIM120中距彈更是青睞有加,實際上,美國人對這款飛彈的吹噓已經到了近乎誇張的地步,在一些描述當中,AIM120簡直成了一款可以發射後不管、並且還能百發百中的飛彈。
不過,真正買到了美國出售的空空飛彈後,各用戶國家卻多少發現有些貨不對版:實際上,AIM120儘管具有昂貴精巧的主動雷達導引頭,但並不代表使用它的戰機和飛行員能夠做到所謂的發射後不管,與之相反,後者需要保持用機載火控雷達鎖定目標,直到飛彈接近到距離敵機足夠近的距離,彈載的主動導引頭才會開機,此外,這款飛彈的飛行速度和動力段射程都並不出色,甚至早期型號跟俄羅斯的同類產品相比也不過是平分秋色。
然而相比這些,美軍千算萬算也沒料到的是,在各方面都能與AIM120媲美的霹靂15竟然真的被中國軍工人研發出來了,並且還用上了連前者都沒有實際用上的雙脈衝發動機設計,這意味著作為殲20標配的霹靂15很可能在射程、機動性等方面都優於AIM120,對於使用它們的戰鬥機飛行員來說,這樣的差距在實戰中足以決定勝負,乃至生死。
實際上,美國軍工業界確實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這幾年來,自己出糗的事情還少嗎?比如說,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主炮為什麼一直沒有精確制導炮彈可用?耗資130多億美元的福特號航母為什麼一直無法形成戰鬥力?說好要重啟的F22生產線又在哪裡?波音出廠的KC46A加油機肚子裡又為什麼會有各種外來異物?對於這些問題,恐怕美國軍工巨頭們還欠著該國納稅人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