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識|雲吞 一碗細蓉溫暖的廣東胃

2020-12-17 攝食說

雲吞,原名餛飩,本是湖南省一種民間小吃,後來經過商人和書生輾轉相傳,從南至北,又從北至南。西漢揚雄《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麵食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內陷,以湯水煮之,則謂之湯餅。餛飩,在兩廣地區和天津稱之為雲吞,而在閩臺則稱之為扁食,江西人稱之為清湯,巴蜀稱之為抄手。而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下廣東「粥粉面飯」裡面頂頂有名的雲吞麵。

雲吞?混沌?細蓉?

雲吞是廣東小吃的一種,源於北方的「餛飩」,初期被歸類為餅的一種。

到了清末,廣東「四大名狀」之一的何淡如寫了一副非常有名的對聯:

十分有意思的是,一碗雲吞,能值多少錢,卻絲毫不影響她在廣東人民心中的地位。

網圖 侵刪

雖然雲吞出現的歷史比較早,但是具體有考據,雲吞麵還是在同治年間,從湖南經過商人、書生輾轉傳播,才在廣州西關一帶出現。相傳西關大少是廣東的富裕人家,不多體力勞動,每次吃雲吞麵,嫌棄其太大碗,面鋪便將其分量減半,才形成現代的廣式雲吞。

廣州街頭小販挑賣的雲吞麵按大小不同叫「大用」和「細用」。由於雲吞在煮熟時仿若一朵盛放的芙蓉花,因此有了「細蓉」之稱,只是該叫法現在還盛行於香港,但在廣州卻幾乎消失了。

何謂正宗雲吞麵?

雲吞麵的「誕生」過程並不簡單,除了可分為麵條、雲吞、湯底,擺法也是一項視乎正宗的標準。

網圖 侵刪

雲吞不可太大粒,製法是以大地魚粉末、蝦肉及豬肉粒等原材料製作餡料,然後以雲吞皮包裹餡料捏緊而製成。雲吞要肉瘦,皮薄,湯要夠清,雲吞富色澤光芒、彈牙才屬佳品。

網圖 侵刪

麵條方面,傳統做法是自家制竹升面,麵粉、鴨蛋和鹼水為原材料,經過按「撈粉」、揉麵團、坐面和切面等工序而製成面線和雲吞皮,務求做到爽口彈牙,少鹼水味為佳。曾獲《米芝蓮指南》推介、正鬥粥面專家接受訪問時表示,其蛋面製作步驟如下:

用鴨蛋打面,搓麵粉按天氣調節溼度,麵團按下去要彈手

壓面時坐在竹杆,麵團要平均受力壓成扇形,在室溫22度保存7日,揮發鹼水味。

湯底則用上豬骨、大地魚、蝦子熬製,清而不膩。

網圖 侵刪

《經濟日報》專欄作者李照興指出,雲吞要放底,面在上,避免幼面被湯泡軟之外,亦有歷史原因。當年雲吞麵都是在流動攤子擺賣,沒堂食,都是帶回家,意味著雲吞一定放最底,有人買時就淋湯上去微溫它,再等麵條放在雲吞之上,才讓人帶回家,這才保證兩者都夠熱。

網圖 侵刪

由麥奀疏堂阿伯麥文創辦、屹立逾半世紀的麥文記面家網頁顯示,雲吞麵食法是一口湯,一口雲吞,一口面,剛好三口面,四粒雲吞吃完。

雲吞麵的營養價值

雲吞麵含有豐富的香甜、滑潤澱粉、糖、蛋白質、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的功效,還有硫胺素、核黃素等,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網圖 侵刪

雲吞麵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雲吞麵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雲吞麵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不受約束 隨心所欲

探尋治癒靈魂與味蕾的美味

相關焦點

  • 「老細,來一碗細蓉」
    從小到大,在港產片中,我們經常都會見到熟悉的場景——街坊街裡隨便找一間面檔坐下,開口便是「老細,來一碗細蓉」。所謂「細蓉」,其實就是雲吞麵,從廣州紅到香港已經有六、七十年的時間。雲吞麵至民國時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現時香港化的雲吞大部分蝦味極濃,湯味也很搶;但老廣州的則顯得味道淡淡,反而是湯底濃厚、肉地豐富那種,各有特色。
  • 食 | 一碗細蓉
    若想吃到鮮肉雲吞,反而要到北方菜的店鋪才能找到。   令粵式雲吞麵「出圈」的,恰恰是鮮蝦雲吞麵。今天想聊的,主要也是傳統的鮮蝦雲吞麵。避免贅述,下文所提所有的「雲吞麵」,都是指代鮮蝦雲吞麵。  在我老爸那輩(很多人的祖輩),廣東話裡雲吞麵還有個名字:「細蓉」。許多老面檔依然聽得懂這一名稱,可惜的是沒有那麼多人會這麼叫了。雖然下單時叫一聲「唔該,一份細蓉!」
  • 廣東人最懂的一碗餛飩麵,湯底是精華,麵條是精髓,雲吞排在最後
    餛飩有好多種別稱,到了四川它是抄手,到了廣東香港一帶是雲吞又或是扁食,名稱換來換去,實際上它們同屬於一個宗派,小餛飩派。只是因為地域的不同,餛飩隨之發生些口味上的變化。雲吞是廣東的小餛飩,雲吞與餛飩的粵語發言相仿,又有一口一顆的意思,後來雲吞這樣的稱呼就在廣東落地生根了,到了福建它又成為扁食,餛飩的在各地的變遷歷程細究下去該是很有趣。雲吞麵最初據說是由西關大少們發明的,它並非主食,而是宵夜小吃,民國時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雲吞和小餛飩及抄手有一點明顯的區別的,敲黑板!雲吞裡面是有麵條的!!這是重點。
  • 在廣州,不是每一碗雲吞麵都配叫細蓉,裡面學問大著呢
    眾所周知「廣東人都系食飯大嘅」,阿媽說得最多的也是:我食鹽多過你食飯。但奇怪的是,有一碗麵食,令到一直以米飯作為主食的廣東人情有獨鐘不能自拔,更讓它佔據了嶺南美食的一席之地。它,便是陪著廣東人長大、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雲吞麵。
  • 廣東人對一碗雲吞麵的講究,你想像不到
    廣東人向來吃飯多於吃麵,但是有一碗麵卻例外,它猶如一種信仰,令廣東人情有獨鐘不能自拔,佔據著嶺南美食的半壁江山,那就是——雲吞麵。
  • 「細蓉」是啥?網友嚴選經典三大港味雲吞麵
    那為何叫「細蓉」呢? 據說戰後來到香港的雲吞麵師傅,將雲吞麵大小以「細用」、「中用」和「大用」區分,分別是一個、個半和兩個麵餅,每個約38克。 廣東話的「用"字讀成「蓉」,所以細雲吞麵便叫細蓉。
  • 廣東人不愛麵食?不,他們只是死磕了一碗雲吞麵
    有人說是寶華路的寶華麵店,有人說是文昌路的婆婆麵店,還有人說是多寶路麗的面家……你知道,廣東人在吃上面是很難被別人說服的,他們只信自己的舌頭。在香港,雲吞麵不只是一碗麵又有人稱雲吞麵為「細蓉」,這一叫法來自香港人。三十年代末,不少廣州人因戰亂逃到香港,同時把雲吞麵帶到了香港。
  • 中山「最火爆」雲吞麵店之一,每顆雲吞有「大大」只蝦,11元一碗
    提到廣東有代表性的小吃,「雲吞麵」一定是其中的一種。廣東常常把雲吞麵稱為「蓉」,有「大蓉」和「細蓉」之分,吃的時候既可以佐湯也可以幹拌。一碗地地道道並且好吃的「雲吞麵」,雲吞、竹升面、湯底都是非常講究。在廣東的許多城市裡,做雲吞麵的店鋪很多,競爭也非常激烈,要做到讓食客心甘情願排大隊也要雲吃的雲吞麵店,是非常難得,這樣的雲吞麵店一定算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 應多啲「細蓉」
    女:我都想食粉,不過又驚食唔曬,食麵啦,面有細蓉。 細蓉(「蓉」讀「擁」),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就系細份量嘅雲吞麵。 雲吞麵發源於清朝嘅廣州西關,因雲吞煮嗰時浮起身好似一朵朵盛開嘅芙蓉花,所以又叫芙蓉面。
  • 碩果僅存的傳統廣東雲吞店
    現在在本地要能吃到舊式傳統廣東雲吞的地方,已越來越少了….今天來到這間好像新開了不久的面家,其名稱之為「小蓉」。我第一時間便想到「細蓉」----老式廣州雲吞麵的別稱….雖然後來在此吃的「細蓉」事實上並不細,不過味道也還算不錯….在本地麵店,在臺上放有一大罐醃酸蘿蔔的地方絕不算多。除了街知巷聞的「劉森記」之外,就只有這裡了….
  • 上海雲吞,廣東雲吞
    上海弄堂雲吞別有風味,有大小之分。廣東雲吞形狀細小,大抵以一口啖之為標準。青猿靜叫,歸鶴愁閒,空靈歲月,想起雲吞 。雲吞本名混沌,後轉為餛飩,字意優雅得多。初與餃子相類,北齊《顏氏家訓》雲——「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之。」
  • 《舌尖上的中國》一碗鮮美無比的雲吞撈麵,成了嶺南人的最愛,你愛...
    雲吞撈麵:廣東人的叫法雲吞就是餛飩,裡面通常放肉和一些蘑菇,芝麻,胡蘿蔔等餛飩麵是湯麵裡面放餛飩。 雲吞麵分為細蓉和大蓉兩種,這麼秀氣的名字其實是取自「小用」和「大用」的廣東話諧音,意思就是小碗和大碗。
  • 一碗吃了能讓你銷魂的雲吞竹升面,用料考究,湯濃味美,太好吃了
    圖文:農小不細蓉」一詞來自香港,就是雲吞麵的意思,因為烹煮時雲吞仿若一朵盛放的芙蓉花,旁邊伴著細細的竹生面,所以香港人就給它起了「細蓉」這一雅致名字。在細蓉一碗,你不用去香港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港式「細蓉」。
  • 原來大蓉細蓉和西關大少有關,吃了多年雲吞麵,都不知道這個來歷
    我是有米熙子~舊時吃雲吞麵,老闆會問你,要大蓉還是細蓉。現在想起來,好多年都沒聽過了,只有直接點的雲吞麵。有人問起大蓉細蓉是啥意思,一時間也真的答不上來~查了點資料,發現來自esquire的Polo Ng對此有研究,分享給同樣不知道來歷但又挺好奇的你們:首先,為什麼雲吞麵要叫做細蓉呢?
  • 一碗正宗的粵港雲吞麵是怎樣的?
    以前的雲吞麵,由於雲吞像嬌美的芙蓉花,在麵湯上綻放,又叫「芙蓉面」。池記的雲吞麵分量少,賣得貴,剛好三箸面,四粒雲吞吃完,是公子哥兒的消遣小食,叫「細蓉」;而價廉物美的豬肉雲吞,就是「大蓉」。池記雲吞麵的故事還沒說完,來港不久後,麥煥池逝世,慶幸的是,他的兒子麥奀完整繼承了「細蓉」的手藝,後來創辦的「麥奀雲吞麵世家」(簡稱麥奀記)也成為了享譽國際的著名食店。
  • 抄手、雲吞、扁食,餛飩到底有多少種叫法?
    」揚州人最愜意的早上,最好有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蝦籽餃面。廣東與揚州遠隔千裡,雲吞麵與蝦籽餃面卻驚人的相似。說是餃子,其實是餛飩與麵條共煮一爐。你是吃一碗啊,吃一碗啊,還是吃一碗啊?清朝年間,外省官員帶來江南的麵食,廣東民間逐漸流行吃麵。跟江浙前輩相似,廣東雲吞也是窮出身。師傅挑著雲吞擔穿街過巷,偶爾停在榕樹頭下,賣上幾碗雲吞,跟街坊吹水。為了能快速煮熟,一張雲吞皮只在中間包一點肉,四邊自然散開。這樣子,熱湯中的雲吞都留著「金魚尾」,無意中增添幾許寫意。最傳統的雲吞餡是三分肥七分痩的豬肉。
  • 經典的廣東美食,香味又濃又好吃
    一勺鮮湯,半寸韭黃,四粒雲吞,九錢面線,這是一碗很普通的港式雲吞麵。可是它卻讓很多人夢魂牽繞,原來人生有它就滿足啦。你知道嗎?這經典的廣東美食,香味又濃又好吃!正宗港式雲吞麵由於在煮熟時仿若一朵盛放的芙蓉花,因此有了「細蓉」之稱,醒晨老闆告訴我們,一碗好的雲吞麵,一看麵條,二看湯頭,三看雲吞。手工製作:這每一隻雲吞都親手包好,餡兒也要手切的,在這個凡事都追求機器的時代,實在難得!
  • 餛飩、抄手、扁食和雲吞,90%中國人都分不清!
    ,還是吃一碗啊?05 廣州雲吞你以為川渝吃貨對餛飩的改造就算徹底嗎?不,廣東才是讓餛飩走得更遠的推手廣東人叫的雲吞其實是「餛飩「的粵語發音廣東人吃雲吞,經常和面一起吃雲吞皮的做法,也就跟廣式鹼水面同出一門北方做面不加蛋黃,面身潔白廣東的面通常會加鹼水加整顆蛋,面身澄黃透亮
  • 一碗正宗的廣東面是怎麼樣的?
    雖說中國的飲食習慣概括為「北面南米」,但不代表南方人不愛吃麵,拿不出手像樣的麵條美食,蘇州有鋪滿滷鴨肥腸等鮮滋滋澆頭的奧灶面、重慶有鮮辣麻燙得讓人慾罷不能的小面,在廣東,則有一碗百吃不厭的雲吞麵。一勺高湯,半寸韭黃四粒雲吞,一把銀絲細面雲吞麵是廣東麵食的代表,同樣由麵粉清水蛋製成,但經過師傅的手藝和彈跳的竹子,麵條就有了細韌彈牙、脆口爽滑的獨特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