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同學
浙江在線杭州3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俏婧 通訊員 房敏婕)日前,從日本東京傳來的喜訊:曾在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就讀本科,現在日本關西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邱吉同學,獲得了日本安田財團提供的總額480萬日元獎學金(人民幣約30萬元),成為今年中國在日留學生唯一獲獎者,也是該項獎學金成立以來第8位中國獲獎者。
「杭州邱吉爾」日語播報堪比廣播員
「我叫邱吉,綽號邱吉爾,名字是老爸取的。現在我在日本留學,導師和同學們也喜歡叫我邱吉爾。」明明可以靠顏值,邱吉卻偏偏要靠才華。日前,他以出類拔萃的日語寫作能力在第十三屆全中國日語作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並在財團面試中摘取「日本安田獎學財團獎學金」共480萬日元,為浙江爭光,更為中國留學生爭了光。
據悉,為支持優秀中國青年人才留學日本,建立中日友好橋梁,財團法人日本安田獎學財團自2011年開始,每年從獲得日本僑報社日中交流研究所主辦的「中國人日本語作文大賽」三等獎及以上獲獎者中,擇優選拔有意留學日本的1名出色人才,給予每月10萬日元、最長累計4年共480萬日元的高額獎學金。
「選拔流程是在第十三屆全中國日語作文大賽獲獎者中,三等獎及以上的獲獎者提出獎學金申請,通過書面申請審查的財團會發來面試通知。我收到財團的面試通知是在去年12月12日頒獎典禮當天上午,四位財團面試官在北京面試了我,主要問了些我在日本關西大學讀研的一些專業問題,最後由財團理事長決定獲獎者。」談到獲獎經過,邱吉很開心。原來,2017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邱吉在由日本僑報社主辦,日本駐華大使館、中國日本商會等單位協辦的「第十三屆全中國日語作文大賽頒獎典禮、獲獎文集首發式暨日語講演大會」中,以「日本人に伝えたい中國文化のソフトパワー」(中國文化的軟實力)為題進行主題演講。「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問題是,面對中日兩國的諸多問題,學習日語是否遭到父母反對?我的回答是,作為當代中國大學生,必須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我父母相信,當今中國青年有能力在未來的舞臺上成為中日友好的橋梁、加深中日的友誼。」這番話折服了評委團,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第一時間對他進行了採訪。最終,當時仍是浙商大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學生的邱吉,作品在全國189所院校的4031篇投稿中排名第二、榮獲一等獎,為他今年摘取480萬日元獎學金打下了堅實基礎。
學日語的秘訣:看柯南,肯鑽研
全中國日語作文大賽由日本僑報自2005年起主辦,13屆來已有來自300餘所中國大學的近4萬名學生參加過該項賽事。在如此重量級的賽事中獲大獎,進而又獲取高額獎學金,擊敗來自中國的其他名校留學生,邱吉學習日語的秘訣究竟來自哪裡?答案是:看柯南,學日語。
邱吉來自廣西賀州的一個普通家庭,那是一個位於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小城,也是一個離「日語」似乎很遙遠的地方,不可能有像大城市那樣便利、濃厚的外語學習氛圍。然而,從小看日本動漫的他,無意間找到了學習日語的興趣和激情。「小時候喜歡看《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犬夜叉》這些日本動畫片,慢慢地越來越對學日語感興趣。」邱吉的父母都不懂日語,但他們非常開明、支持兒子的興趣。於是,從最簡單地模仿開始,日本卡通片不知不覺成為了邱吉的日語啟蒙。邱吉表妹的姑姑是大學老師,曾在杭州工作過:「她說杭州有個浙江工商大學,日語專業很棒,你可以努力去考。」這個提議改變了這位出生於1993年的男孩的人生軌跡。
「難得一遇的演講人才」這樣煉成
浙商大東語學院有老師評價邱吉為「建院以來難得一遇的演講人才」,外人不知道,天才並非一日煉成的。
2013年,高考成績優異的邱吉如願以償被浙江工商大學東語學院錄取。從賀州到杭州,近兩千公裡,邱吉第一次獨自離開家、坐了18個小時的火車來到浙商大,那一屆東語學院日語專業只有8個男生。面對新同學、新環境,邱吉有些不自信和靦腆。這時候,「邱吉爾」這個綽號賦予了他額外的勇氣。
語言學習的訣竅,無非是說和寫。邱吉說,學日語最大的瓶頸是「輸入」和「輸出」的問題,平時看的很多背的很多,一到關鍵時候怕說錯不敢開口,變成了「啞巴日語」。「低年級時曾經害怕說錯不敢開口,逼著自己一定要把自己背到的東西拼命地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就習慣開口了。其次是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要及時改正,特別是和外教老師練習口語時,老師會指正哪裡的表達不夠準確,下次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我記得老師說過,本科期間我們有機會到日本交換一年半年的時間,如果不好好利用語言環境,並非所有人的日語都會變好,因為留學期間即使自己某個表達說錯了,也沒人指正你,之後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但在國內,老師會及時訂正,這樣下一次再犯同樣錯誤的機率就會小很多。」
談到發音,邱吉說,這跟日語入門時候下的功夫有關:「就像學習漢語拼音,如果最初沒有掌握好聲調,之後說出來的中文就會很難聽,日語也一樣。浙商大的老師常督促我們,要是入門發音沒學好,形成習慣了就很難改了。」解決發音問題,邱吉覺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模仿」,他覺得李陽的「瘋狂英語」理論同樣能夠用在日語上,「瘋狂日語」也是成立的。每天聽著錄音大聲地跟著日本NHK新聞朗讀,然後將自己朗讀的內容拿著手機錄音,最後把自己的錄音自己聽一遍,聽後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地方的發音並不正確,每次將發音不準確的地方標註出來,久而久之發音漸漸向標準音靠近。另一種就是念給同學老師聽,讓聽眾標出念得不正確的地方。「我大二時,外教老師會讓我們模仿錄音,接著進行朗讀測試,發音不正確的地方老師會標出來,讀完之後進行糾正,這樣的訓練做得越多,對發音越有幫助。」
對於在關西大學深造的邱吉來說,碩士兩年期間480萬日元的獎學金相當於獲得了全額獎學金,能支持到畢業甚至到博士,相當於給自己繼續深造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持,使他能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研究上。「之前看動漫有一句我一直很喜歡的話,叫做「運命は努力した者に偶然という橋を架ける」。譯過來就是,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所準備的人。」正在北京參加《東亞文化交流的新課題——2018年中日韓研究生論壇》的邱吉,以這句話與所有在語言學習之路上的同齡人共勉,希望更多人體會到學習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