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濱路化龍橋段、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信息

2021-01-09 華龍網

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委託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編制的《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洋炮局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化龍橋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長安碼頭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已形成,根據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相關規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形成後,建設單位應當公開下列信息,徵求與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現將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5個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予以公示。

一、《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洋炮局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洋炮局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5.2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167785.29萬元。

建設工期:24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江洋炮局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建成後沿線崖壁垂直掛綠共390m,濱水邊坡沿線覆綠1850m;排水口景觀綠化9 處;碼頭減砼增綠1.5ha,橋下空間沿線覆綠1880m;江灘治理25.3ha;增加濱江岸線季相植物。總計邊坡覆綠22890m2、垂直擋牆覆綠31053m2、現狀綠化治理提升112594m2。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2)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 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 SO2、 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16041.5m3,全部運至巴南棄渣場堆放,運距24.7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05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運行期項目本身不產生固體廢物。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爆破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北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二、《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化龍橋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化龍橋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2.9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56590.02萬元。

建設工期:33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江化龍橋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建成後消落帶修復面積115200m2,覆綠垂直擋牆共約2800m2,工程涉及護坡綠化共9010m2,局部現狀邊坡由於坡度過於陡峭,應採用掛網噴播,涉及面積約4200m2。硬質橋墩覆綠涉及橋墩64個,覆綠面積約2880m2。現狀植物的治理提升的綠地面積約為66650m2。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3)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中施工期,施工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 SO2、 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營運期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少量廁所臭氣和遊客汽車尾氣等,對環境空氣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16162m3,全部運至渝北建築垃圾消納堆放,運距55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135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運行期項目本身產生遊客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對環境影響較小。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嘉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三、《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3.7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96317.29萬元。

建設工期:30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生活垃圾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江大溪溝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包括消落帶生態修復面積77927m2,邊坡擋牆覆綠面積26445m2,硬質橋墩覆綠200個,現狀綠化治理提升面積13552m2。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4)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施工生活汙水依託周邊市政管網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營運期廢水接市政管網,進入雞冠石汙水處理廠處理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類標準後排入長江。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等,主要汙染物包括SO2、NOx、CO、TSP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3.27萬m3,全部運至城市棄渣場堆放,綜合運距30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25kg/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營運期項目本身不產生固體廢物,主要有遊客以及過往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交渝中區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主要噪聲源為各類動力設備、施工機械、運輸車輛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4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2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嘉濱路大溪溝段建成後,將改善消落區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同時還將穩固岸坡,平順岸線,有利於固化河道,穩定河勢。該工程的建設,將會推動經濟轉型,實現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可以強化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質;並且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項目不得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重慶市長江三峽水庫庫區及水汙染防治條例》中禁止的工程,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等有關規定。

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改善嘉陵江流域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四、《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5.3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99847.52萬元

建設工期:24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嘉陵沙濱路滴水巖至磁器口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因此,本工程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5)水環境影響分析

施工期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營運期驛站和管理房公廁產生的生活汙水處理達標後排放。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THC、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營運期僅在收集垃圾和清理垃圾時有少量NH3和H2S以無組織形式排放,產生的臭氣量較少,產生的時間較短,只要避開人流尖峰時段清理垃圾,且定期噴灑除臭劑,垃圾臭氣不會對遊客和周邊群眾產生大的影響。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全部運至全部運至渝北商業棄渣場處置,運距30km。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1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營運期固廢遊客遺留垃圾。集中收集,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一併納入沙坪垻區生活垃圾處理系統處置。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沙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五、《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長安碼頭段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信息

(一)項目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北濱路長安碼頭段

建設單位: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新建

治理長度:2.1km;

項目投資:總投資為47390.82萬元。

建設工期:24個月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在收集資料、現場踏勘、調查分析、環境現狀監測和項目工程分析的基礎上,核實工程汙染物種類,核算汙染物產生量及排放量。結合區域規劃,從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方面開展工作。根據擬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提出防治和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使工程建設符合國家和重慶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要求,並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反饋於工程建設和管理中,以便建設方採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使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工程特點,本次評價主要考慮工程建設對嘉陵江水生生態影響。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運營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汙染物,僅為遊客遊客和過往駐足的市民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公廁產生的少量臭氣。

(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涉及區屬主城中心城區,受人類活動長期頻繁幹擾,工程涉及河道兩岸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施工期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總體較小,對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影響主要是導致其在施工區及外圍地帶的分布及種群數量的變化,不會改變其區系組成和種群數量。

工程除綠化工程外,施工基面基本均位於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以上,常年無水下施工,施工水位採用175m(三峽電站正常蓄水位,吳淞高程)。施工期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均不排入工程段嘉陵江,施工期對長安碼頭段水生生態影響較小。

項目建成後對評價區內自然體系生物量起到環境正效應,增加區域生物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工程修建後,工程上下流速將會有所變化,但其變化幅度及影響範圍有限,主流線位置無明顯變化,對河段水位、流速等水流條件的影響幅度極為有限,工程實施對河勢穩定無影響。

(6)水環境影響分析

設置簡單的廢水收集系統,含油廢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後,經隔油池處理達標後回用於衝洗,或用於場區灑水降塵,做到施工廢水不外排。對嘉陵江水環境無影響。

(3)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工程對於環境空氣的影響僅限於施工期,施工對空氣 汙染主要來自於施工機械燃油廢氣、施工揚塵、瀝青煙等,主要汙染物包括 SO2、 NOx、CO、TSP 等。採取措施後,施工期廢氣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其將隨著施工的結束而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土石方開挖棄渣、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本工程棄渣21827m3,全部運至棄渣場堆放。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0.06t/d。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運行期項目本身不產生固體廢物。

(5)噪聲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噪聲和振動主要產生於土石方開挖、路面鋪設、運輸、物料裝卸等過程,施工期噪聲主要聲源是施工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車輛、爆破等。

根據預測噪聲結果表明:如果不採取任何噪聲控制措施,晝間由於施工機械噪聲的影響,在距施工場地50m以外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300m處可達到標準值。由於施工期的噪聲影響是暫時的,只要措施得當,並注意調整施工時間等事項,可以將施工噪聲影響減至最低。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建成後,將修復改善沿線消落帶生態環境、亮化提升沿線景觀品質、完善沿線配套及管理設施、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對保障北濱路城市濱江帶安全、改善消落區生態環境、提升濱江形象景觀、拓展公共空間、構建綠色生態廊道、減少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項目建設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等有關規定。項目建設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在採取汙染防治措施後其不利影響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能為環境所接受。項目建成後,有利於提高嘉陵江流域的防洪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將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項目建設可行。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通過公開的聯繫電話或郵箱向建設單位或環評編制單位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也可在附件中下載「公眾意見表」,將紙質版意見反饋至公示中公示的收件地址。

七、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繫方式

公司名稱: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繫人:唐毅

電話:15025363540

郵箱: 563366203@qq.com

地址:重慶江北嘴金融城2號樓城投大廈1717室

八、承擔評價工作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和聯繫方式

公司名稱: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

電話:023-67276070

郵箱:304440588@qq.com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財富中心財富大廈A座13-7

九、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眾認為必要時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託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1)查閱方式

查詢徵求意見稿全文在附件中下載。

查詢紙質報告書:重慶市渝北區財富中心財富大廈A座13-7

查閱期限:公眾可以在本公告發布後的10個工作日內。

十、徵求公眾意見的範圍和主要事項

徵求意見範圍:徵求公眾對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非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不在本次徵求範圍內。

徵求公眾範圍:受工程影響的沿線居民、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是本次調查的重點。同時,關心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其他公眾都可以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附件:

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1).pdf

相關焦點

  • 渝中:全體動員全力以赴 奮戰24小時 儘快搶通嘉濱路、長濱路
    22日12時30分至16時,黃玉林前往嘉濱路、長濱路沿線,實地察看水淹道路、設施等,了解清淤等災後恢復進展情況。晚上7時直至23日凌晨,黃玉林坐鎮長濱路儲奇門段,踩著淤泥、碎石,沿途察看清淤工作進度,並針對存在問題,及時調度、協調解決。黃玉林強調,嘉濱路、長濱路是渝中重要的交通要道,關係群眾出行。
  • 北濱路4小時清淤3噸 嘉濱路明天大規模消毒
    隨著本次洪峰過境重慶中心城區,嘉陵江水位逐漸下降,8月20日,江北區北濱路、渝中區嘉濱路陸續開啟了清淤模式。8月20日中午12點江北區北濱路在這之前,北濱路御龍天峰小區外道路因為洪水倒灌導致路面積水較多,泥沙較重。路面積水面積達到約3000平方米,路面受影響的長度接近1000米。
  • 渝中確保嘉濱路長濱路儘快全線通車
    22日晚至23日早晨,渝中區組織黨政幹部、社區工作人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消防隊員、環衛工人、志願者等數千人在前期清淤的基礎上,對嘉濱路和長濱路開展通宵作業,力爭嘉濱路、長濱路儘快全線通車。渝中區各級領導靠前指揮調度清淤等災後重建工作。  「此次洪峰過境,造成長濱路南紀門段近3公裡道路被淹沒。洪水退去後,街道立即組織人員加班加點進行清淤。」
  • 渝中奮戰24小時全力清淤 儘快搶通嘉濱路、長濱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3日19時訊(通訊員 張豔 黃清嫻)隨著洪峰過境洪水漸退,已連續值班值守5晝夜的重慶市渝中區黨政幹部以及各方力量,為儘快恢復居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仍然堅持「全員上崗」,全力投入清淤、防疫消殺、安全隱患排查等災後重建工作中,奮戰24小時,確保嘉濱路、長濱路儘快全線通車。
  • 合川:8位老人行動不便 志願者推輪椅助遊嘉濱路
    愛心志願者推輪椅助老人遊嘉濱路 通訊員 周雲 攝    華龍網訊(通訊員 周雲)4月3日下午,陽光特別燦爛,微風中的嘉陵江泛起絲絲漣漪,合川城北嘉濱路迎來一群「特殊遊客」,一群愛心志願者推著93歲的劉芝玉老人說,她有好幾個月沒有出門了,嘉濱路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據活動主辦方合川區釣魚城街道北門社區介紹,此次活動主要是實現8位行動不便老人的「微心願」,陪他們出門散散心,逛逛嘉濱路,看看合川的發展變化。
  • 2019福建廈門思明嘉濱小學招聘人員聘前公示
    2019福建廈門思明嘉濱小學招聘人員聘前公示 2019-07-17 09:43:43| 嘉濱小學 福建教師招聘網
  • 2017福建廈門市思明區嘉濱小學招聘1人公告
    因工作需要,廈門市嘉濱小學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保安1人。二、招聘程序(一)公開發布招聘信息及報名1.發布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於2017年6月29日在思明教育網(www.smjy.net)公布。2.報名方式:報名時須填寫《廈門市嘉濱小學公開招聘非在編聘用人員報名表》一份(詳見附件1),提供本人近期1寸證件彩照3張,並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學歷證書和複印件(1份)。
  • 2018廈門市思明區嘉濱小學教師招聘2名公告
    因工作需要,廈門市思明區嘉濱小學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非在編人員2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崗位描述:數學教師1名:承擔小學數學教學任務及相關教育教學工作。(三)身體健康且能勝任崗位工作;(四)性別不限,年齡45周歲以下;具備高級教師(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年齡可放寬至50周歲;(五)大專及以上學歷;(六)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三、招聘程序(一)公開發布招聘信息及報名1.發布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於2018年9月11日在思明教育網(www.smjy.net)
  • 2016福建思明區嘉濱小學補充招聘非編人員1名公告
    因工作需要,廈門市嘉濱小學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非在編人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崗位描述:專業技術崗位:能勝任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二、招聘條件(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無違法違紀記錄;(二)品行端正,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願意履行非在編聘用人員義務;(三)身體健康且能勝任崗位工作
  • 2020福建廈門市嘉濱小學公開教師招聘2名公告
    2020福建廈門市嘉濱小學公開教師招聘2名公告 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0-09-29 15:12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徐悲鴻故居、百年洋炮局、江灘足球場……北濱路要換種方式PK南濱路?
    北濱路過去,被視為是與南濱路同等的重慶濱江之星。 但現實卻是,北濱路除了黃花園大橋下的鎏嘉碼頭, 是一顆閃閃發亮的明星外, 其餘地段,卻有點類似於稍縱即逝的流星。
  • 南濱路、磁器口、長濱路等清淤工作爭分奪秒,防疫消殺工作有序開展
    八月二十一日,嘉濱路洪崖洞段,消防隊員正在清淤。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訊 洪峰過境後,主城各區加快災後重建工作,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盡最大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記者8月21日在南濱路、磁器口、長濱路等地看到,由黨員幹部群眾等組成的災後重建小組,正在爭分奪秒進行清淤。南岸區南濱路預計今日完成清淤8月21日9點半,記者剛到南濱路,就看見一群「清淤人」穿著雨靴、拿著鐵鏟,正對沿線淤泥進行清理。
  • 重慶,南濱路PK北濱路,誰更具價值?!
    是南濱路、北濱路、嘉濱路、長濱路、還是沙濱路呢? 重慶公認最美的夜景就是渝中半島,擁有「內陸小香港」的美稱。我們每個人都深愛著自己的母城。那麼在重慶,究竟是南濱路看渝中半島更美,還是北濱路的價值更大呢?
  • 渝中區大溪溝三個特色老社區即將亮相 感受老重慶
    居民區有了連接到多個方向的道路渝中區大溪溝片區的張家花園步道、紅球壩步道和文化宮巷一直是外地遊客感受重慶山地文化的首選。如今,渝中區又在打造十個特色老社區,重慶晚報記者從渝中區大溪溝街道獲悉,紅球壩特色老社區、張家花園特色老社區和人和街特色老社區主體工程有望下月打造完成。想感受老重慶的遊客,不妨到這裡逛逛。
  •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施工 上清寺至大溪溝下穿道等道路將進行197天...
    為確保施工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渝中區公安分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將按照「三路限行、備案通行、分流繞行」的原則,對人民路段(上清寺往大溪溝方向下穿道進口至大溪溝路口),三峽博物館下穿道段(重醫附一院第一分院路口至大禮堂北門)、人民支路採取交通限制措施。
  • 廈門嘉濱小學幫助學生用好網絡
    廈門嘉濱小學陳江坤不久前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了這篇《博客改變了我》。如今,陳江坤熱愛學習了,不僅成績不斷上升,作文也寫出了真情實感。這是廈門嘉濱小學幫助學生用好網絡的一個縮影。    今年2月,廈門嘉濱小學對學生進行上網情況調查後,結合課程改革,嘗試性在全校開展「小博客」活動,讓博客能成為學生們記錄實踐活動的平臺和課餘生活的驛站。
  • 景觀路燈提檔升級 重慶北濱路夜景更美了
    12月5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照明局了解到,為提升重慶北濱路品質,一個月前,市照明局對北濱路景觀路燈進行了提檔升級施工,12月2日工程完工。經過本次景觀路燈提檔升級,北濱路的夜間景觀煥發出新的活力,更漂亮雅致。
  • 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集中力量統籌資源 全力以赴應對洪峰過境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清嫻 雷強「還未撤離的群眾請儘快轉移……」19日16時許,記者趕赴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防洪救災現場採訪時,洶湧的嘉陵江水已經越過嘉濱路,倒灌到了大溪溝街23號月亮面莊的位置,一名拿著大喇叭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向沿途居民樓棟喊話。
  • 男子帶八旬母親重遊南濱路 隨手一拍就是夜景大片
    在南濱路彈子石廣場,王建峰正在給家人拍照,站在廣場城市陽臺,與朝天門碼頭、重慶大劇院隔江相望。他告訴記者,2005年,他在重慶南岸茶園做工程,那些年在工地上忙,也沒能好好看看重慶的山山水水,如今,母親已經80多歲了,趁著她老人家腿腳還利索,於是專門帶她來看看重慶。「從網上查信息做攻略,還有在重慶讀書的兒子給我們當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