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TOD設計研發所中標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車站站房概念設計。此次站房設計中標,西延高鐵沿線銅川北等4座車站設計效果圖首次得以曝光。
高鐵站房,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一座城市的「會客廳」,對於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形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西延高鐵是《陝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中「米」字型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構成。線路自西安東站引出,經西安市高陵區、閻良區,渭南市富平縣,銅川市耀州區,延安市黃陵縣、富縣和寶塔區,終至既有包西線延安站。
西延高鐵全長287.059千米,由南向北連接陝西關中及陝北地區,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包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安至延安高鐵設站
港務區東(越行)、櫟陽、富平南、銅川、銅川北、宜君、黃陵西、洛川、富縣北、甘泉北、延安站。
(以上以實際開工為準)
①港務區東站(4線)(越行站不辦客)
②櫟陽站(2臺4線)丨高陵區和閻良區中間結合部
③富平南站(2臺6線)丨荊山塬與石川河之間階地
④銅川站(2臺4線)丨銅川市耀州區東環路東側
⑤銅川北站(2臺4線)丨銅川市王益區趙家塬村
⑥宜君站(2臺4線)丨宜君縣哭泉梁
⑦黃陵西站(3臺7線)丨黃陵縣西側堯坡村
⑧洛川站(2臺4線)丨洛川縣鳳棲街道安民村
⑨富縣北站(2臺4線)丨富縣北側袁家坬村
⑩甘泉北站(2臺4線)丨甘泉縣既有甘泉北站西側
延安站(4臺10線)丨既有延安站
本次站房設計中標的是銅川北、黃陵西、富縣北、洛川等4座車站。鐵一院深入分析沿線城市屬性,從文化脈絡和多元化設計角度進行比選、嘗試,打磨設計方案。
銅川北站
融山川形秀 固磐業為基
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
位於王益區東側臺塬中部
銅川北站周邊地形高差較大,由規劃路接入站區。規劃設計結合用地高差,在尊重地形的基礎上,以站前廣場為核心打造交通樞紐,組織交通流線,廣場南北兩側分別布置公交、長途客運、社會及計程車場,方便出行方式的交通換乘。
銅川北站位於銅川市老城區,曾經的能源產業鑄就了輝煌的歷史。建築設計依託城市能源工業文化,結合當地臺塬地貌,以堅實有力的建築形體傳遞出積極創新,開拓進取的城市精神。設計基於獨特的地形和生態型城市的發展導向,結合臺塬山川及產業基礎,營造出舒展大氣、極具力量感的建築形態。
簡潔的屋面造型,勾勒出堅定有力的建築輪廓,富有力度的建築實體與周邊臺塬地形融為一體。虛實相間的形體層疊有序,水平舒展的格柵錯落有致,體現煤炭產業及綠色建築理念。銅川北站以嶄新姿態帶動區域發展,助推城市升級轉型。
黃陵西站
人文初祖 華夏魂脈
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
位於黃陵縣主城區西側,西臨沮河
站區用地條件較為平坦。規劃設計結合場地現狀與周邊環境,以站前廣場為核心,將計程車與公交車場置於廣場南側,社會車場及長途客運站結合遊客中心分置廣場北側、西側,秉持「因地制宜」設計理念打造出功能完備,尊重地形的規劃方案。
黃陵西站立足人文初祖,傳承民族魂脈,將延綿不輟的華夏文明與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融為一體,展現出質樸恢弘的門戶形象。站房建築風格傳承自黃帝陵殿宇,與橋山沮水相生相融。
漢風屋頂和子母漢闕的抽象演繹,勾勒出舒展開闊、古樸穩重的建築輪廓。莊重典雅的門闕,層層收進的疊澀,與軒轅古殿、蒼松翠柏意境相融,展現出淳厚質樸的恢弘形態;明隱相間的窗欞,平直舒緩的雲紋,傳達出吾華肇造的文化自信。
建築整體形態彰顯了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開啟了嶽峨河浩的時代篇章,展現了新時代、新黃陵的民族自信。
洛川站
紅色聖地春常在 洛水山川果自香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位於洛川縣城區東側
洛川站東接城市道路,站前廣場地勢較低。規劃設計結合用地高差,設置站前廣場架空層,廣場下布置出租及社會車場,南側設置公交及長途車場,北側設置鐵路配套停車場,打造功能完備,因地制宜的規劃方案。
洛川會議是抗戰歷史的重要轉折,會址承載著歷史記憶。當代新興經濟推動著未來發展。洛川站整體沉穩大氣,將紅色歷史與自然物產融為一體,展現出洛川繼往開來的城市精神。
車站造型方案以洛川會議舊址大門為原型,將其形態作為建築主題基調,分形重構,運用現代建築材料和設計語言,融合當地傳統窯洞,磚雕等建築元素,體現現代交通建築特質及歷史建築神韻。設計將蘋果形態進行抽象演化,通過建築語言在細部進行表達,凸顯出地域物產特徵。洛川站將歷史文脈、現代經濟融為一體,砥礪奮進,推動城市發展。
富縣北站
唐韻古鄜州 再抒今盛世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位於富縣主城區北側
富縣北站周邊現狀地坪較低,規划進站道路與西側210國道聯繫。規劃設計結合用地高差,設置站前廣場架空層,廣場下布置出租及社會車場,南側設置公交及長途車場,北側設置鐵路配套停車場,打造功能完備,因地制宜的規劃方案。
富縣古稱「鄜州」,位於延安市南部,川塬相間,水源豐盈。唐有城池,踞三川要地,為長安之屏藩。
車站建築形態延續城市肌理,傳承歷史文脈,以新唐風的建築風格展現出淵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和厚積薄發的城市活力。建築屋面將唐風屋脊形態進行重構,平緩舒展,曲直相間,展現了唐代建築恢弘古樸的氣質,描繪出舒展開闊的建築形態。
高臺內傾的建築實牆莊重大方,正是對「唐韻鄜州再抒盛世」的完美體現。木色構築與白壁相襯,不施全彩,唐風猶存,氣韻悠長,以包容、開放的姿態彰顯出城市歷史底蘊與蓬勃自信。
西延高鐵原設計線路
悅君(just-xa)了解到,西延高鐵北段控制性工程——新延安隧道也已開工。近期進行了方案調整,擬新設櫟陽和富平南站,取消原高陵和富平閻良站。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西延高鐵重大調整需要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辦理可研報告批覆。
目前,建設單位正在辦理補充用地預審、規劃選址、社穩評估等可研批覆的前置要件。待相關程序辦理完成後,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計劃今年內實現全線開工建設。
推文摘自@悅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