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長島,由32個島嶼組成,是全省唯一的海島縣。整個列島無島不秀,無島不奇,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素有「海上仙山」之稱。來長島旅遊最不可錯過的景點,是位於長島縣最西端,距蓬萊10.36海裡的大黑山島,它也是長島群島中的第三大島,面積約7.47平方千米。
「黑」是大黑山島的一大特點,據記載,大黑山島的名稱出現於明末,因島上山石含鐵量高,外觀呈黑色而得名。作為我國寥寥可數的海島火山,大黑山島在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活動中,造就出一座海拔189米的山峰,而巖漿形成的黑色玄武巖也覆蓋了海島的西部區域。
如今島上的常住居民只有一千多人,卻擁有龍爪山天然棧道和老黑山玄武巖山嶽景觀兩處世界級的地質遺蹟景觀。特別是位於大黑山島北端的龍爪山,由五座巖壁陡峭的山崖連接而成,在海水的襯託下,集奇、險、珍、美於一身,宛若一座晶瑩剔透的仙山,自古被譽為「海上石林」。
在龍爪山的崖壁上還有一條「天然棧道」,據考證,在距今1.5萬年前的全新世時期,因氣候變暖,海平面升高,後來海水退去,曾經受到海浪侵蝕的巖體高出海平面數米,形成了現在這條長約1.5公裡、寬1米不等的「海蝕棧道」,它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長的天然海蝕棧道。
俗話說「不遊龍爪山,不算到長島」,沿著海蝕棧道走入龍爪山,沿途怪石嶙峋,巨石玄妙,包括將軍石、扇貝礁、飛天石棺、凱旋門、帽盒石、龍頭崖等地貌景觀比比皆是,堪稱三步一景,五步一個神話傳說,整個景區仿佛是以神話故事堆砌而成。
龍爪山有九處因海水侵蝕而形成的海蝕洞,其中最大的「聚仙洞」高出水面約20多米,洞深83米,是目前世界最深的石英巖海蝕洞,被譽為「北方第一海蝕洞」。洞內還有一間天然形成的廳堂,島上居民把它稱作聚仙堂,相傳這裡是八仙過海時聚會的地方。
聚仙洞系海浪沿石英巖的裂隙侵蝕而成,有兩個相通的洞口,乘小船可從「正門」入內。洞內高穹陡懸,深涵莫測,流水潺潺,其最鬼斧神工的景觀,是一尊純天然形成的觀音菩薩影像。該觀音像立於水面之上,輪廓逼真,栩栩如生,令遊人無不感嘆大自然的天工巧作。
從聚仙洞的另一個洞口出去,可以看到一座矗立於海中的方形山體,因其外觀宛如一棟樓房,又被稱為「石樓」,據說以前漁民出海時,會根據「石樓」的投影來判斷時間。在「石樓」上方還有一扇天然形成的窗戶,坐在石窗上小憩,海風習習,恍如置身仙境。
2005年,龍爪山被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然而與國內大多數熱門海島不同的是,這裡目前沒有過多的旅遊開發,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風貌。想到此遊覽的朋友,可以從蓬長客港乘坐「尋仙16」客船,航行約1.5小時抵達大黑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