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如果《中國達人秀》能將近十年社會的變化加以展現,就是有力量的,因為節目的骨子裡必須要有營養。」燦星製作副總裁、第六季《中國達人秀》總導演章驪說。
「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舞臺。」「這裡匯聚人心,讓平凡的人展現精彩。」「達人就是堅持不解,永不放棄。」在四位夢想觀察員的闡述中,《中國達人秀》揭開了新一季節目的面紗。
8月11日晚,東方衛視攜手燦星製作共同製作的《中國達人秀》第六季播出首期節目,此時距離《中國達人秀》上一個「中國達人」的誕生已有五年時間。
時隔五年,這個曾「風靡一時」的「百姓舞臺」該如何回歸,又要以怎樣的形象亮相,是主創團隊需要面對的一大現實問題。在總導演章驪看來,《中國達人秀》需要一群稍微有點「傻」的人去做,不能太聰明,也沒有近道可抄,就是相信夢想,相信奇蹟。
「歷久彌新還是刻舟求劍?」
這是從確定《中國達人秀》重製起,便橫亙於章驪心中的問題。在他看來,繼續複製當時的成功是「要人命」的,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節目是否能夠真正煥然一新。
首期節目中,關於「新」的直觀表現首先是賽制的「更新」:一方面,夢想觀察員由從前的三人變為四人;另一方面,每位夢想觀察員在原本的擁有「YES」or「NO」權力的基礎上,增加一次「黃金按鈕」,讓「心儀」選手直接晉級半決賽。
憑藉一段健身唱跳新民謠走紅的「正能量哥」邱勇來到舞臺上,表演他的「成名作」:「早上起來,擁抱太陽,讓身體充滿,燦爛的陽光……」儘管在表演過程中就有一位夢想導師首先按下了終止鍵,並表示對這一表演的不認可,但最後其他三位夢想導師都給出了YES。
章驪解釋,觀察員從三位改為四位不僅代表了四種人生方向,同時還代表著四種不同的社會審美方式。不同的身份、經歷造就評判立場和評判角度的不同,「當四種審美方式在節目中碰撞時,節目為觀眾帶來的衝擊和意外驚喜或許會更多」。
另一個「新」則是節目傳遞角度的「新」。過去十年,中國人的經濟、文化水平發生了巨大改變,新一季節目嘗試與當下新興的生活方式相契合,通過展示當下人們的才藝與夢想,進而讓觀眾看到這個時代的光彩。
「有變化,但節目的根本沒有變。」在章驪看來,從製作《中國達人秀》開始,團隊凝結起來的創作風格和接地氣的思維方式推動節目價值的理念從未捨棄,「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記錄當下、記錄時代的願望沒有改變」。
從前幾季節目中雙腳彈鋼琴的劉偉、「草根舞王」卓君、「微笑女孩」王君如,到新一季節目中的「正能量哥」邱勇、極具喜感的王小旭,聚焦百姓的生活與夢想,《中國達人秀》一直在為一個個籍籍無名的普通人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並讓更多人感受到每一名選手的「光和熱」。
《中國達人秀》第六季首期節目中,既有觀眾熟識的歌唱表演類節目,也不乏特殊技能類才藝。此外,新一季節目還首次引入外場賽制,讓節目的呈現跳脫傳統達人類節目的空間局限,豐富選手表演種類的同時具有更強的感染力與視覺衝擊。
但《中國達人秀》第六季的訴求並不止於此。
才藝表演後,夢想觀察員與選手的溝通是節目的重要環節。通過交流,節目令觀眾知道了女警付曉經常為了執行任務無法陪伴自己年僅4歲的孩子;職業攝影師練習極限攀爬自行車,是為了未來能夠參加世界級攀爬自行車比賽……在章驪眼中,《中國達人秀》不是一個單純進行才藝表演的舞臺,「觀眾總會看到許多光怪陸離的有趣才藝,重要的是表演之後是否能夠讓觀眾有所收穫,發現平凡中屬於自己的獨特。」
平凡中展現個性、展現新時代每一個努力追夢的人,這是《中國達人秀》區別於傳統達人類節目的元素之一。
可以看到,節目從選人開始便不是片面追求才藝的高超,而是鼓舞個性,在差異中實現與觀眾的對話,觀眾在看到新穎的節目同時,更感受到表演背後的信念、堅持、包容、勇於嘗試。如同節目口號「相信夢想,相信奇蹟」,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既要找到自己的價值,也找到自己內心的自尊和驕傲——即使平凡,但卻獨一無二。
在東方衛視中心總監、SMG 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看來,《中國達人秀》這個IP在東方衛視的成長壯大中具有裡程碑意義。2010年《中國達人秀》啟航,是為了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向世界介紹中國。時隔五年回歸,則是為了向新中國70周年獻禮,展現當代中國人的自信、自強和自立。
時代在變,身處大時代中的觀眾也在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眾對綜藝節目要求的提高,章驪深切懂得重製《中國達人秀》所要面臨的挑戰。
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既有以自己的真實故事為藍本「讀心術」魔術表演,講述個人追求與夢想;也將會出現與新時期中國「四大發明」的高鐵、行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等元素相融合的創意表演,再現當下中國人民生活樣貌。《中國達人秀》試圖通過才藝這一故事載體,讓看這檔節目的人,也能看到這個時代,更健康、更美好地面對生活。
據《中國達人秀》第六季聯合總導演莫聖介紹,作為東方衛視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內容排播的重要一環,《中國達人秀》已經策劃多期特別節目展現當下人們的生活面貌與生活狀態,並在國慶期間特別策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題節目,向祖國、向人民致敬。
通過一張張矩陣式的面孔展示,或震撼、或驚喜,《中國達人秀》也在努力通過這一充滿無限可能的舞臺讓更多人發現,原來有那麼多人充滿活力,有那麼多人不輕言放棄,而作為觀眾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
「當我們做節目的時候,也給自己心底裡下一個目標:試圖通過重製這一老品牌,讓《中國達人秀》潮流起來、新鮮起來,讓更多當下的年輕人願意看,並表達出這個時代的強聲,講述中國故事。」《中國達人秀》並不需要跌宕起伏的情節,重要的是,讓觀眾內心深處被深深地擁抱了一下。
·End·
編輯 | 徐蕾 王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