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攜程計劃回港二次上市,並於最近陸續接觸了多家中資及外資投行。但是截至發稿,攜程暫未正式挑選投行。
這也是自阿里巴巴(9988.HK)去年11月成功回港二次上市後,又一家計劃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在阿里巴巴當時的上市儀式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既然阿里巴巴都能夠回港二次上市,沒有理由不相信其他中概股公司都會陸續回港。
攜程為在線旅遊服務公司,於2003年1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截至1月2日,攜程收盤價為36.97美元每股,市值為217.54億美元。
和阿里巴巴一樣,攜程也是同股不同權公司。
對此,攜程方面表示,暫不置評。
由於第三季度業績好於預期,近日蔚來汽車股價漲勢兇猛,兩個交易日內上漲66%。
不過,在亮眼的股價數據背後,是蔚來不得不面對的裁員風波和融資不暢難題。據悉,與年初的員工數相比,蔚來2019年年末員工數減少了1/4,融資迄今未有新進展的消息傳出。
在財報發布之後的電話會議上,不止一位分析師或投資者向蔚來管理層提出:銷量及降本是可持續的嗎?蔚來真如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所說,度過危險期了嗎?
第三季度營收高於預期
在舉行NIO Day兩天後,蔚來汽車於12月30日早間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財報顯示,蔚來第三季度營收達18.4億元人民幣,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25%和21.8%,超出市場預期的16.32億元;淨虧損為25.54億元人民幣,低於市場預期的29.39億元。
同時,蔚來的交付量也呈現上漲趨勢。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蔚來共交付4799輛車,環比增長35.1%,其中ES6交付4196輛,ES8則交付603輛。在財報中,蔚來預計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車輛交付量將超8000輛,比第三季度增長超66.7%。
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交付量,對蔚來汽車而言都是久違的好轉。第三季度數據發布後,蔚來股價迎利好,兩個交易日內上漲66%。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蔚來能夠達成第四季度預期,但蔚來距此前的年度銷量目標仍存不小差距。早在今年初,蔚來便宣布要在一年內完成4萬輛的銷售目標。而今年1-11月,蔚來累計交付17442輛車,僅完成了銷量目標的43.61%。
因此,不少分析認為,單季度的表現並不能說明一切,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依然是投資者們更關心的問題。在財報發布之後的電話會議上,不止一位分析師或投資者向蔚來管理層提出:銷量及降本是可持續的嗎?
裁員降本或不可持續
在對蔚來的質疑聲中,裁員或是最常提及的話題。在第二季度財報中,蔚來表示,截至第三季度,蔚來會將人數由年初的9900人減少至7800人。
而此次財報的電話會議中李斌表示:「今年年底員工人數將低於7500人,人員優化有利於持續的提升運營效率。」這意味蔚來在第四季度又將減員超過300人。全年來看,2019年,蔚來或裁了1/4的員工。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蔚來第三季度的營收好轉,與裁員有直接的聯繫,以裁員實現降本和帶來一次性收益。
而蔚來的財報數據也可反映出這一問題:數據顯示,蔚來2019年第三季度的研發開支為10.232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21.3%,同比基本一致;而2019年第三季度的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為11.644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18.1%,同比下降30.3%。
「由裁員導致的費用減少非經常性收益,並不具有可持續性。人員裁撤、業務精簡都只能算是治標之策,對蔚來中長期影響有限。」宋清輝表示。
融資尚無新進展
此外,儘管蔚來汽車通過裁員開始縮減營銷支出,但由於沒有新的融資進程,外界仍對其財務情況表示擔憂。
據彭博社報導,華爾街投行派傑分析師亞歷山大?波特表示:「儘管蔚來汽車在電話會議上發表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評論,但我們仍然對我們的估計缺乏信心。特別是,我們不知道公司將能夠籌集多少資金,也不知道這種現金注入(如果有的話)何時會實現。」
回看蔚來今年的融資進程,可以說是跌宕起伏。今年5月,蔚來宣布與北京亦莊國投達成100億元的融資協議。不過,截至目前,該融資合作並無新一步消息透露。一名蔚來高管也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不好說,但目前確實沒有進一步合作的消息。」
隨後的10月份,蔚來被曝出與浙江湖州市吳興區籤訂50億元融資。不過,不久後吳興區宣傳部外宣辦相關負責人卻向媒體否認了這一消息,稱目前沒有跟蔚來汽車籤訂任何框架協議,這個是不實信息,並表示未籤協議因為這一項目風險過大。
而處於造車新勢力同一陣營中的小鵬及威馬,今年都頻頻傳出融資動向。11月,先是小鵬汽車宣布成功拿下4億美元的C輪融資,隨後,威馬汽車也官宣已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
宋清輝表示,融資頻頻遇阻,蔚來目前的融資現狀並不樂觀,將致使資金鍊緊張情況進一步加劇。
在12月28日蔚來汽車的NIO Day上,李斌表示,蔚來汽車已經度過危險期。會上發布了新車EC6和新款ES8以及新的大容量電池和大功率充電樁,引起行業熱議。
宋清輝表示,蔚來還有諸多問題需要應對。「蔚來想要擺脫困窘局面,需要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路,有效降低造車成本。此外,面對特斯拉這一強勁對手,未來,蔚來需要為其新車(蔚來EC6)制定出更有吸引力的價格,才有望成功搶奪特斯拉打開國產化後的市場。」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