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2020-07-25 蘇家酒窖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我一直很喜歡向在大報恩寺附近流連。下午的時候登大報恩寺塔,遙望雨花臺和新街口,下塔後漫步長幹裡,過秦淮河,在中華門上見夕陽西下,殘陽如血,天黑後再在老門東尋找一些可口之物。六百年的大明風華,在這片地方體現的淋漓盡致。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長幹橋

中華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在介紹中華門之前,我們應該首先去了解這段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牆。

今天所講的南京明城牆,是指保存下來的明城牆。而在當年,南京明城牆則包括了明朝京師應天府(南京)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其中京城城牆長達35.3千米,現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城牆,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外郭城牆則超過60千米,圍合面積逾230平方千米。

和明長城一樣,明城牆也是在之前朝代的基礎上建成的。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明城牆局部

東吳的領導者孫權在漢獻帝建安十六年把都城從京口遷至株陵,其後便在石頭山上(楚國金陵邑的舊址)修建石頭城(至今在南京的清涼山一帶仍有石頭城舊址)。東晉和南朝定都於建康,其城網和宮殿在大體上而言繼承了東吳的基礎,但也都有改進。最初的建康都城只有土城和竹籬門,而蕭齊建元二年(408年)時則全部改為磚砌。

唐末五代時,則對城牆進行進一步擴建,其中定都南京的南唐貢獻最大。

清朝陳文述所寫的《南唐江寧府圖考》中記載:「(徐知誥)以金陵為西都,改金陵府為江寧府。遂以府治為宮,以城為都,國號唐即南唐,複姓李,更名昪。城周二十五裡,比六朝都城近南,貫秦淮於城中,西據石頭,即今石城(今水西門一帶),三山二門南接長幹(今長幹裡),即今聚寶門(今中華門)東門以白下橋為限,即今大中橋北門以元玄武橋為限,即今北門橋(今珠江路西側)。」

這個範圍,已經包括了明代南京城的西南大部。當時的城牆,上寬兩丈五尺,下寬三丈五尺,高二丈五尺,總計有龍光、柵寨及上、下水門和東、西、南、北八門。這個形制在宋元期間沒有大的改變,只是在城牆之上加「硬樓」和「女牆」等防禦性設施,並繞城開挖了長達四千七百六十五丈的城壕。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明城牆局部

1356年,朱元璋佔領時名集慶路的南京城,並改名應天府。1360年,出於防禦陳友諒的考慮,在修築既有城池的基礎上,營建了虎口和龍灣兩座城堡,即為朱元璋修築城牆的開始。1373年,南京明城牆在朱元璋的指示之下加高增厚,將京城城牆「圍五十九裡」,皇城「圍十四裡」同時還對工程材料嚴格要求。例如,每一塊城磚上面都印有府、州、縣以及制磚責任人的姓名,以防偷工減料。如今我們在明城牆上漫步時,還能看到這些刻在磚上的字跡,輕輕撫摸之時,仿佛能看見當年的匠工們。

作為一個心懷天下的君主,朱元璋並不滿足於南唐都城的範圍。明城牆把南唐都城之外北面的盧龍山(今獅子山)、雞籠山(今北極閣)、覆舟山(今小九華山)、龍廣山(今富貴山)、馬鞍山等等統統圈人城內,並沿外秦淮河向東、西方向延伸,形成全長33676米的一座大城。這座大城,「東盡鐘山之南崗,北據山、控湖,西阻石頭,南臨聚寶,貫秦淮於內」,並且建有「垛口堆諜一萬三千六百一十六個,窩鋪二百座」。這個數據,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令人震驚。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清涼門

明城牆的更新還體現在城門上。南唐的南京城門僅有三座,明朝時均加以擴建:當時南唐都城城門改名為聚寶門(今中華門)、三山門(今水西門)和石城門(今漢西門)。此外,明朝還增加了十座城門,即:正陽門(今光華門)、通濟門、太平門、神策門(今和平門)、金川門、鍾阜門、朝陽門(中山門)、清涼門、定淮門和儀鳳門(今興中門)」,共計十三門。如今,這些城門有些尚在,成為了遊人觀光的好去處;有些則已被拆除,但是附近的地名卻依舊保留了這個稱呼。可以說,在南京漫步時,會經常遇到這些名字。此外,為了都城安全,明朝在秦淮河出入口處的通濟、三山二門各建水門一道,即今天南京城的東水關和西水關遺址。十三座城門均為券洞式磚砌門洞,上建城樓。其中七座城門之外建有甕城,以便防禦,包括內甕城六座,外甕城一座。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南京城牆城門

從內部而言,還有皇城和宮城。皇城是中央行政機構和國家宗廟、祭壇的所在地,是中國封建統治中樞的象徵,護衛宮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皇城坐北朝南,呈倒凸字形,南北長約3千米,東西寬約2千米,周長10千米,圍合面積約7平方千米。設有7座城門:洪武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承天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宮城則是皇帝起居、辦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見以及皇室成員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如今影視劇所說的大內,俗稱紫禁城,是南京四重城垣最裡一重。

如今南京博物院旁的明故宮遺址公園,即為曾經的宮城,但現在除午門尚未完好之外,只剩一些建築的石柱礎和部分用於房屋的石料。這個比北京故宮還大的明故宮宮城已經難見蹤跡了。宮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主體南北長約0.88千米,東西寬約0.85千米,周長3.5千米,圍合面積1.16平方千米,有4座城門:午門、西華門、東華門、玄武門(這個玄武門不是如今的南京玄武門,如今的玄武門開闢於1908年,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是玄武湖公園的西門)。

讓我們走進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南京城牆閱江樓段

在外部尚有外郭城,本體以丘陵、壘土為主,在城門等地段加築城磚,周長超過60千米,圍合面積超過230平方千米,設有18座城門。

上世紀50年代前後,席捲全國的拆城運動波及南京,南京城牆曾歷經被完全拆除的危險,但在各界人士和南京市民的呼籲之下,大量南京城牆得以倖存。 2006年,南京城牆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12月《南京城牆保護條例》制定,這條歷經數百年的城牆,終於得到了如今的充分重視。

感謝各位新老朋友的閱讀,我是作者夢魘。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蘇家酒窖,一起探索那些美好的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又稱西安明城牆,全長13.7千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與平遙城牆、荊州城牆、興城城牆等並列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牆。·主城門東、南、西、北依次為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先後建設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 它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更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西安城牆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現存城牆為明代建築,全長13.7千米,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
  • 西安城牆-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裡,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
  • 南京古城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垣
    因為愛好旅遊和歷史,這些年我遊覽過的古城牆不在少數,不但有知名度比較高的西安古城牆、南京古城牆、開封古城牆、襄陽古城牆,還有商丘古城牆、亳州古城牆、壽縣古城牆、濬縣古城牆、濰坊古城牆、聊城古城牆等,在這些保存比較好的古城牆中,規模最大的就數
  • 西安城牆世界上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城牆,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西安城牆周長13.74公裡,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城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西安城牆的歷史變遷隋唐:隋朝建立大興城,唐代改名為長安城,唐末長安節度使韓建改築長安城;宋元 :宋元兩朝中城市的名稱和建制數次變更,但城牆規模無變化;明代: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依託隋、唐皇城的基礎
  •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城垣,4道城門設防,花54元可登頂
    城垣,是指中國古代圍繞城市而建的城牆。目前,我國擁有城牆的城市不少,或新或舊,或完整或殘缺,著名的有南京城牆、平遙城牆、開封城牆、大理城牆等等,都成為古代冷兵器時代留下的軍事防禦建築及歷史遺蹟。不過在全國眾多城牆城市中,這裡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它就是陝西省省會西安。
  •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牆到底在哪?明朝建立,有強大的防禦系統
    城牆,是古代軍事防禦的設施,由牆體和其它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禦的障礙性建築。提及城牆,你首先想到的是哪裡?南京明城牆,是中國原始長度以及現存長度及規模最大的城牆。除此之外,你還想到了哪裡保留下來的城牆?
  • 不在北京也不在西安,世界第一大古代城垣、天下第一翁城都在南京
    我知道的是北京明城牆、西安明城牆、南京明城牆、廣州明城牆,北京和西安明城牆很有名,但如果想看規模最大、最保留原汁原味的明城牆,還是得去南京, 這個六朝古都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古代城垣的正主!南京明城牆建於明朝,浩瀚的人力耗資21年建成, 總長35.3公裡,比首都北京的城牆長0.776公裡,不僅是中國第一座古城牆,還是世界第一的城牆,入選了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的城牆,南京明城牆有獨特之處,其設計思想與眾不同,不是古代的方形、矩形之都建築方式,而是根據自己的山水地形,地產合適, 所以,這座城牆在南京山水中盤旋,非常壯觀,
  • 天長鎮城垣始建於宋,初期規模稍小,現存的城垣建於大明洪武九年
    天長鎮城垣始建於宋,初期規模稍小,現存的城垣建於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2020年10月6日(周二)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北關村]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據介紹,天長鎮城垣始築於宋,初期規模稍小,現存的城垣建於大明洪武九年
  • 西安城牆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登城牆可以遊覽西安古城
    西安城牆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登城牆可以遊覽西安古城。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最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說到中國的古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陝西的西安,江蘇的南京,河南的洛陽、開封,浙江的杭州,以及我們的首都眾所周知,西安是中國建都歷史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城,並且沒有之一!每次我去西安旅遊時,都甘心情願花上54塊錢(每人)登上西安明城牆(1370年始建,1378年竣工)一遊:或在上面看一場燈會,或蹬著單車在城牆上騎一圈(周長13.7公裡),或者只是單純待在城牆上感受一下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 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古代建築的神奇吧
    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古代建築的神奇吧 .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 建築藝術源遠流長 讓我們一起領略下 古代建築的神奇吧
  •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夜幕華燈初上,重現唐朝盛景
    自從1996年西安城牆大唐迎賓儀式在「世界古都大會」首次正式亮相,伴隨著鴻臚寺卿「落吊橋、開城門、迎貴賓」的一聲令下,在悅目悠揚大唐禮樂聲中,正式拉開了一場重現盛世大唐迎接貴賓的最高禮儀,此後,無數海內外元首、貴賓都在此開啟了無與倫比的古城文化之旅。
  • 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曾差點被拆除,如今成為西安必去景點
    陝西西安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座城市,這裡是古代13朝的古都,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在1981年西安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歷史名城,與雅典、羅馬、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如今的西安也是一座旅遊城市,這裡的兵馬俑等景點吸引著遊客前來遊玩。
  • 國內旅遊:西安「城牆」——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牆
    國內旅遊:西安「城牆」——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牆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剛柔並濟」這個詞,它的意思是剛中帶著柔美之氣,柔中又有著不可磨滅的剛強,這讓我想起了一種很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那就是太極。它在明朝建造,是中國現在所存在的規模最大的,最有名氣的、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城牆。現在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景點單位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西安的鐘鼓樓,它就在西安城牆的中心。西安城牆有四個主要的城門,分別是: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這四個門都是原有的城門,但是從民國開始有先後開闢了許多新的門,所以到今天為止,它的城門一共有18個。接下來我們就去細細地觀賞一下它的組成部分吧!
  • 中國古代城牆知識——古代軍事防禦性建築
    我們常說的城池,實際上就是以作為防禦設施的城牆和護城河來代指整座城市,護城河一般於城牆外環繞,視具體地形而不同,依據不同的城市規模及其周邊地形所建造起來的城牆各不相同。中國古代城牆的建築材料中國古代城牆是用土做的,用夯土打實、夯實築成的,用當地黃土或黑土,用夯打得緊固,一層一層地打,每層打到十五釐米的厚度。為了把城牆做得堅固耐久,就把城牆的牆面不做成直線的,而是上部牆面向內收起成為「側腳」。
  • 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盂城驛
    話說,這盂城驛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古代驛站。說到盂城驛就要先說說啥叫驛,啥叫驛站。驛,(yi),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如驛站、驛馬等。驛站,舊時供來往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員中途換馬或暫住的地方。
  • 西安古城牆,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西安旅遊必去景點
    學士朱升為朱元璋提出了平定天下的重要戰略方針,在其高築牆的引導下,乎老朱在大本營建起了高高的城牆,這才有了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在眾多西安古城的景點當中,古城牆還是值得一去的,連牆頭吹來的風,感覺都有些許歷史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古城牆景區至2020年5月29日都是免費開放的!
  • 江西最大的十三個古代遺址,第一真的是海昏侯嗎?
    >:2011年面積:約4萬平方米出土文物數量:1萬餘件文物(截止2015年12月)基本情況:南昌海昏侯墓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題刻不僅保存了大量的地方史資料,而且保留了許多字體,刻工精緻,是珍貴的古代書法藝術作品。規模圖:
  • 位於關中平原中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現在還保存有多少古城牆?
    西安位於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地區,也稱為關中平原,沃野千裡,自古以來都是人口稠密的農業耕作區,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有著悠久的歷史。西安城的建城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在當時就有了城垣的雛形,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古都(另外三個是羅馬、雅典和開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