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版畫大師彼得·拉沙洛夫,從一塊木板開始結緣

2020-12-16 藝術宮奶酪藝術空間

木刻版畫即「木版畫」,版畫的一種,用刀在木板上刻畫,再用紙拓印出來的一種圖畫,是中外版畫的最早形式。

彼得先生發言

木刻版畫以嚴謹的寫實人物造型,宏大的場面插圖,多層次的空間透視及明暗光影表現令人嘆為觀止。十八、十九世紀,歐洲木刻版畫技術沿著西方古典寫實傳統的流變,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境界。

彼得先生工作中

18世紀晚期,英國版畫家Thomas Bewick在傳統木口木刻技術的基礎上,將其逐漸發展成為有鮮明特色的獨立版畫品種。用雕刻刀和其他各種截口的工具,把與紋理相交駐的木頭橫截面精心打磨、雕刻並印刷成版畫。

彼得先生畫展

繼承歐洲傳統版畫技法的藝術家本就寥寥可數,彼得·拉沙洛夫先生就是其中一個。彼得先生是保加利亞人,定居荷蘭。他自幼喜歡繪畫,畢業於保加利亞大學版畫專業。和一些大師一樣,彼得的藝術起源,也充滿了偶然性,有一天老師給了他一塊木板和幾把木刻刀,從此他便與木刻結下不解之緣。而他的父親是保加利亞國家籃球隊的隊員,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代表保加利亞訪問中國,還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待。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彼得也兩度來到中國教學,是川美非常受歡迎的版畫老師。

1958年出生的彼得先生是保加利亞籍,1990 年移居於荷蘭。畢業於保加利亞聖基裡米託迪大學,現為英國木版協會會員,IAPA(國際學術版畫製作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職業畫家,出版印刷作品十多本,曾在世界各地舉辦展覽,並獲得多個獎項,世界許多著名美術機構都有收藏他的版畫作品。

中國藝術家對西方版畫的了解大多是從魯迅先生三十年代重點介紹的幾位大師如珂勒惠支、麥綏萊勒、肯特等等開始的,而對於之前歐洲曾經盛極一時的雕刀木口木刻傳統便是知之甚少了。

彼得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小幅木口木刻,但方寸之間盡顯大家氣度。他完整地繼承了歐洲古典木口木刻的技法傳統,同時又具有強烈的當代觀念與意識和個人的審美強項,在他的作品中,現實與非現實、寫實與抽象,古典與現代被巧妙地融為一體。

他的作品精緻、細膩,時而大刀闊斧在強烈的黑白對比中盡顯明快之力,時而迂迴婉轉在複雜豐富的灰色調中細微處纖毫畢現。所有技法在他手中得心應手、嫻熟自如,成為他木刻藝術獨特的語言。

由於木板的橫斷面面積較小,彼得先生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雕刻,一幅作品需要2-3個月時間才能完成。但是彼得先生在創作過程中嚴謹、一絲不苟,熱情而專注,而且精力充沛,看到的人都會肅然起敬。

木口木刻版畫最大特點是具有精細的線條。無論是美女的髮絲,還是男人背部的肌肉線條,又或者是花草樹木,都清晰可見,充分展現了藝術家精湛的刀功。

彼得·拉沙洛夫(Peter Lazarov)的作品,木本身天然的味道,自然的紋理一圈圈的年輪縈繞其中,充滿著無限的遐想。純樸無華的黑白世界,不藉助任何的眩耀,更多的是集中於畫面的本質,馳聘想像於玄虛之間,因而更能達到精神上最純樸而深刻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國際版畫大師彼得·拉沙洛夫,從一塊木板開始結緣
    木刻版畫即「木版畫」,版畫的一種,用刀在木板上刻畫,再用紙拓印出來的一種圖畫,是中外版畫的最早形式。彼得先生畫展繼承歐洲傳統版畫技法的藝術家本就寥寥可數,彼得·拉沙洛夫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他自幼喜歡繪畫,畢業於保加利亞大學版畫專業。和一些大師一樣,彼得的藝術起源,也充滿了偶然性,有一天老師給了他一塊木板和幾把木刻刀,從此他便與木刻結下不解之緣。而他的父親是保加利亞國家籃球隊的隊員,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代表保加利亞訪問中國,還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待。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彼得也兩度來到中國教學,是川美非常受歡迎的版畫老師。
  • 彼得·拉沙洛夫——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大師的精雕人生
    彼得·拉沙洛夫(Peter Lazarov)先生——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大師,歐洲木口木刻版畫領域的代表人物,保加利亞籍,1990 年移居於荷蘭。畢業於保加利亞聖基裡米託迪大學,現為英國木版協會會員,IAPA(國際學術版畫製作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職業畫家,出版印刷作品十多本,曾在世界各地舉辦展覽,並獲得多個獎項,世界許多著名美術機構都有收藏他的版畫作品。
  • 版畫大師賀昆攜絕版木刻版畫
    「藝術進萬家」大型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在京舉行了又一場專場活動,中國原創版畫交流平臺推出版畫大師賀昆的作品,同時意味著中國絕版木刻版畫最高水準的作品正式進入流通階段。來自茶馬古道的當代藝術賀昆是國際版畫名家,其作品在國內屢獲大獎,在國際上也廣受讚譽。在英國,著名媒體《展望》雜誌評價說「美國紐約有一個安迪·沃霍爾,中國雲南有一個賀昆」,足可見其在世界藝術領域的地位。賀昆來自雲南普洱,其作品也與雲南那片赤熱的土地息息相關,這種「接地氣兒」的創作模式也無不體現在作品的內容、光影等運用上。
  • 版畫大師賀昆攜絕版木刻版畫入駐中國原創版畫交易平臺
    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將於2013年8月2日在京舉行中國原創版畫交易平臺系列活動之賀昆絕版木刻版畫發售會。  本次活動中將推出的絕版木刻是版畫技法的一種,是由雲南普洱地區賀昆等一批版畫家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探索而獨創出的一種版畫創作手段。絕版木刻是一種簡潔的稱謂,它的學名為"原版油印套色木刻"。
  • 國際版畫大師作品亮相天津
    【解說】  10月14日,80餘件國際版畫大師作品亮相「天津濱海?2016國際版畫大師藝術展」,這些作品大部分曾多次入選國際重要展覽並獲得各種獎項,集中展示了當今國際版畫藝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 ...的相遇:第二十屆西湖藝博會展出畢卡索和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作品
    國際藝術大師畢卡索版畫與國際木刻版畫藝術大師周東申藏書票、小版畫同時展出,通過版畫這一國際通用的藝術門類,為觀者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審美上的盛宴。被展出的畢卡索的作品包括「三角帽系列」「卡門系列」「鬥牛系列」等版畫作品多幅。國際藏書票大家、版畫藝術家周東申的展出版畫包括四個系列:中國文學系列、外國文學系列、生活趣味系列、聖經故事系列均有展出。
  • 田雄:刀、木板、顏料的「版畫三重奏」|守藝福州
    田雄做的是絕版套色木刻版畫,就是將一幅畫所有的色版都集中在一塊版上,隨著板上每一個顏色被印掉後,將其刻除,木板中的畫面不斷遞減,紙上的畫面慢慢增加凸顯,最終印出成品。相較於其他畫種,版畫的顏色少得可憐,只有紅黃藍三原色,加黑白5種顏色,想要其他的顏色,只能自己調。田雄曾花了一年的時間專門研究版畫的色彩,以及這些色彩在不同木板上的印染效果。如今,想要什麼顏色,田雄都能信手拈來。
  • 【知識】且說且收藏——版畫
    (一) 什麼是版畫  版畫被許多人誤認為「板畫」,以為在木板、石板或銅板上畫的畫或刻的畫就叫版畫,其實畫在板上的油畫仍然叫油畫,畫在板上的丙烯仍然叫丙烯畫;刻在木板上的畫叫木雕;刻在石板上的畫叫石雕。在我國現存年代最久的木版畫創作於公元9世紀,然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還要長得多。 2、銅版畫  銅版畫也稱「蝕刻版畫」、「銅刻版畫」,指在金屬版上用腐蝕液腐蝕或直接用針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種版畫,屬於凹版。因較常用的金屬版是銅版,故稱銅版畫。銅版畫繪製工藝相對複雜,為現代三版(銅版、石版、絲網版)之一。  銅版畫起源於歐洲,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
  • 「國際版畫大師原作展」將在濱海新區開幕
    「國際版畫大師原作展」暨「60X60銅版國際巡迴展」海報    天津美術網訊 由中共天津市濱海新區委員會宣傳部、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主辦,濱海畫院和濱海新區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聯合承辦的「國際版畫大師原作展
  • 季世成‖版畫,藝術品市場的一塊處女地
    版畫,是藝術品市場的一塊「處女地」,誰能搶先佔據這個領域,就能獲得極大的回報。 中國版畫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在本世紀30年代自魯迅先生提倡版畫新興木刻運動那天起,版畫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他是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70年代。到了90年代中期,中國藝術品市場開始復興之後,版畫卻沒有跟上藝術品市場的步伐,被市場所忽略了。版畫目前的這種狀況,與市場受眾對其認識略有偏頗有不小的關係。
  • 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金獎版畫作品亮相泉城
    中國山東網8月25日訊(記者 馬文文)8月25日至28日,第六屆山東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隆重亮相
  • 當代國際版畫大師汪賓芳
    當代國際版畫大師汪賓芳
  • 基督徒國際藝術大師周東申將亮相第20屆西湖國際藝術博覽會
    周東申教授是中國版畫最高獎 「魯迅版畫獎」獲得者,其作品多有題材為聖經故事者。據西湖藝術博覽會官網介紹,第二十屆(2017)西湖藝術博覽會定於2017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0月26日19時開幕式暨VIP專場),將展出國際藝術大師周東申作品。
  • 國際版畫大師典藏原作展將在津開幕
    2020年1月18日,由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和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化中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版畫大師典藏原作展」將於天津濱海美術館三層4號展廳開幕。此次展覽的全部作品由漢沽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提供,從兩萬餘件館藏作品中精選出160餘件國際大師的版畫原作,其作品創作年代跨度較大,從歐洲古典風格的版畫,浪漫派、洛可可風格、新藝術運動、表現派、立體派、到新表現主義,幾乎跨越了西方美術的發展史。
  • 版畫大師的瓷緣
    版畫大師康寧 (攝於2019年7月14日)康 寧1950年生於四川江安。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曾任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理事,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文史館館員,四川美術學院教授。
  • 木板烙畫大師黃新遠:用一生去傳承祖輩榮光
    其創作原理主要是創作者用火燒熱烙鐵,在竹木、絲絹、宣紙等材料上熨出烙痕作畫,工藝不僅涵蓋中國畫的勾、勒、點、染、白描等手法,還酷似西方的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而廣受大眾歡迎。烙畫創作講究火候把握、力道的同時,也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對創作者的功底和創意要求,尤為嚴格。
  • 版畫你估計見過、聽說過,那麼你知道中國是時候開始有版畫的嗎?
    版畫這種繪畫藝術的形式不僅是西方有,在我國它的歷史也是非常的久遠的,並且和佛教,道教在我國的傳播,雕版印刷術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版畫的歷史吧。我國的晉朝時期,住在山裡的人們進山打獵時,身上便會佩戴一塊四寸長的木板,上面雕刻著一百二十個字的咒語,作為護身符嚇唬鬼怪和野獸,以求平安。正是這種雕刻著咒語,作為護身符的木板,後來被人們沾上了墨壓在紙上,做成了我們至今都可以看到的符咒,這些符咒不是道教的,就是佛教的。這便是我國早期的雕版印刷術了。
  • 新興版畫緣何 在興寧百年不衰?
    陳鐵耕、黃山定都是興寧人,他們與版畫結緣始於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1931年8月22目,魯迅先生邀請日本版畫家內山嘉吉在上海舉辦中國第一期木刻講習會,這標誌著中國新興版畫運動興起,參加此次講習會的成員及其後受到魯迅先生影響的版畫創作者,被稱為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的「第一代戰士」。
  • 「義勇武安王位」木板版畫再創作始末
    我這幾天,夜以繼日,終於臨摹雕刻成功了現存於俄羅斯的「義勇武安王位」木板版畫母版!我還製作出了五幅「義勇武安王位」A4尺寸的版畫作品和一幅A3尺寸的高清晰微噴作品!「義勇武安王位」原件是我國金代時期,由平陽(現山西省臨汾市)徐家雕刻。真品現典藏於俄羅斯。我首先根據圖片,通過電腦PhotoShop軟體,還原製作了高清晰的電子版。然後列印出清樣稿子進行木板雕刻。
  • 扎魯特版畫——木板上綻放的「草原之花」
    1931年,在魯迅「新興木刻」運動的倡導下,開始有了我國創作的當代版畫。 我國的版畫從它誕生那天起,便與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成為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時局動蕩,文化繁盛的30年代,版畫成了左翼美術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