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納粹相關的電影,要麼是帶著很濃的紀錄片風格,要麼就是太過沉重使人呼吸都困難……
而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真的是納粹主題中為數不多的好電影,它同時具備了角色塑造和內容深刻。
它叫做——《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
作者/狼狼
編輯/薩伊電影日記
劇情簡介
二戰的後期,一個10歲的納粹迷,JOJO(對,別笑就是這個名字),加入了納粹米的訓練營。在訓練中他不小心把自己炸傷了,他也因此不得不留在家裡。被大家同時嘲笑外貌和膽小的心的時候,他發現家裡窩藏了一個猶太人。
他做出了一個納粹絕對做不出的事情,他逐漸與這個猶太女孩聊天,並漸漸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而jojo的媽媽也因為私下裡做著出賣納粹的事情被絞死了。
失去了媽媽的jojo也並沒有馬上把家裡的猶太女孩殺死或者告訴他認識的納粹軍。而是瞞著上門查他們的納粹軍,猶太女孩假裝是jojo的姐姐,jojo雖然非常緊張,但並沒有選擇把猶太女孩交給納粹。
最後,戰爭打到了jojo的鎮子,納粹失敗了,戰爭結束了。jojo也從一個納粹狂熱分子成長為一個可以分辨是非的男子漢,成為了一個可以保護其他人的存在。
電影最牛的地方
正如我一直強調的:電影永遠不要讓裡面的角色去【敘述故事】,要用裡面的角色去【演故事】。《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就是將整個故事演活了。
從jojo在少年訓訓練營沒有殺兔子那一刻,作為觀眾的我們就已經清楚他與其他那些完全痴迷於納粹的狂熱分子的區別。
jojo真正演出了一個【人】應該有的【人性】,他對納粹難道不是真正的熱愛嗎?並不是,但他的熱愛只是留在了表面,而並非納粹核心的殘忍和極端,他更多地是在追趕一種流行。
【異想】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是翻譯成漢語的電影名。異想體現在他想像的那個希特勒形象。
那是他腦內對納粹的憧憬,雖然是假的,但那確確實實是納粹該有的樣貌。是一種憧憬被實體化的概念。jojo對這個想像出來的希特勒的態度隨著自己與猶太女孩的相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最初的絕對遵從並且視其為驕傲的友人,到沒有把猶太女孩殺死或者交由上級後的心虛和自我否定;再到最後發現了納粹才是邪惡的,自己選擇了猶太女孩後他把臆想中的希特勒一腳踢出窗外。這種轉變象徵著jojo的成長,也象徵了他真正發現了什麼才是美,什麼才是真的醜。
【美與醜】
jojo鼓足了勇氣扔出了手榴彈,但卻打到了樹上彈了回來,他的臉留下了疤。周圍的人都在說jojo是醜的,jojo自己也覺得他是醜的,但他的行為一直在證明自己並不是醜的,醜的是他身邊的人才對。
【母愛】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中,jojo能夠有正確的判斷,與母親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母親雖然是個反抗軍,卻沒有任何行動去打消jojo對納粹的迷戀,這並不簡單是為了不暴露自己身份,而是一份深沉的愛,她在用自己的行動給jojo一份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
雖然最後,她被絞刑丟在廣場示眾,但這並沒有讓jojo失去正確的判斷,因為母親對他的愛已經正確引導了他,已經讓jojo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氣,才是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最感動的場面】
電影最令我感動的場景有兩個,其一是jojo看到自己的母親被絞刑掛在廣場後用刀刺傷了猶太女孩那一幕。jojo並沒有去刺女孩的要害,也就是說他並沒有真正想要殺掉女孩,因為他知道這是母親要做的事情,但他又同時覺得母親的死跟猶太人有一定的關係,所以他只是在用刺傷猶太女孩這種行動來證明【我是納粹一分子!母親就算做了壞事,我也會有正確的選擇】
第二則是jojo的教官,他其實知道扮jojo姐姐的那個女孩肯定是假的,但他還是沒有揭發這一點,而且在最後納粹戰敗後,他脫下了jojo身上的納粹軍服,並表現出一個極端納粹的樣子,衝著jojo吐唾沫,說jojo是猶太人,並打算打jojo。這樣,反納粹的人就會認為jojo是猶太人而放了他,而對那個教官,則是直接擊斃。
我們都說【人總會活成我們最討厭的人的樣子】。但《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jojo的母親、jojo的教官,都非常堅定他們應該去守護的人是什麼。哪怕他們之前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但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們仍然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最後說幾句: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英文名叫做《Jojo Rabbit》,重點在【rabbit】這個詞。
兔子,軟弱,但可以讓人放鬆警惕,正如jojo,他一直被人視為沒用的軟弱的兔子,但他活到了最後,並且守護了真正需要守護的人、事、物。
他用兔子才能有的方式守護了應該守護的事物!這點是電影最核心的思想。
擁有如兔子一般的溫順並不值得自卑,兔子也有他的方式來生存。最終要的並不是當兔子或者老虎,而是有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