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寫作文,老師都會教我們寫,我家住在黃山腳下,其實是黃山餘脈,距離真正的黃山風景區有100多裡路。身為黃山人,卻沒有爬過黃山。這話說起來確實挺搞笑,很多黃山人確實也沒有爬過黃山,這是真的。
在我小學那個年代,也就能從電視上面看看黃山是什麼樣子的!也特別想親身經歷去爬爬看,低收入的年代,也沒有辦法,不過聽大人們跟我們說,黃山也就跟我們家門口的山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高一點而已,想看雲海,看日出,找個有霧的天起早一點,爬到山頂上去看,保證跟黃山上看一樣!
那時候想偷懶,不想早早就上山幹農活,沒想到還錯過了這些好東西!記得語文課上學了,海上日出這篇課文後,課上老師給我們講解日出日落的過程,心裡痒痒癢的特別想去觀察一下,是不是跟課文中寫的一樣?
於是休息放假的時候,特地起大早爬上山去看雲海日出。天蒙蒙亮,就被叫起床了。母親已經燒好了早飯,扒了兩口飯,我就帶上勞動工具興衝衝往山上的地裡走。
出村的路是石板路,然後轉到兩邊長滿草的山路,山路兩邊灌木叢葉子上面都是露水,如果不會走的話,那麼還沒有到地裡全身就會溼透了,用著祖傳的方法,折一根樹枝,往前拍打擋在路上的灌木,露水落在地上,這樣往前走,就不會把衣服褲子弄得很溼了。
家門口的山不是很高,20分鐘左右就到山頂了,站在視野比較開闊的路上,往遠處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隱隱約約出現一座座山頭,村莊都靜靜地籠罩在乳白色的霧下。像極了一副水墨畫。人站在霧裡,微風一吹,霧隨著風像水一樣流動,人頓時感覺就像在仙境中一般,好像要隨著霧飄起來一樣。
沒過多久,遠處天邊泛起了魚白,天漸漸亮了起來。 太陽沒出來之前,山峰漸漸顯露出來,重巒疊嶂的樣子,由近及遠,顏色越來越淡直到太陽出現的地方,那裡的山峰好像鉛筆畫的一樣,幾乎看不清了!接下來光越來越強,突然天好像破了一道縫,射出一道刺眼的光芒,那光芒越來越強,太陽越來越大,一點點往上升,到了最後,太陽猛地往上跳了一截,露出它完整的樣子!刺眼的陽光下,霧的顏色愈發的白皙,遠處的霧圍繞著一座座山峰,微風中滾滾流動,像極了一片波濤洶湧的大海。這就是傳說中的雲海吧!隨著陽光的溫暖,微風吹散了雲霧,遠處的村莊漸漸顯露出來,伴隨著雞鳴,幾處嫋嫋炊煙,粉牆黛瓦的村莊,開始熱鬧起來,馬路上來來回回的車子,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我也看完準備幹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