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敘利亞葉門,三個陸地不相連的國家為何曾合併?

2020-12-12 地圖帝

埃及和敘利亞是中東重要的阿拉伯國家。實際上,在1958年至1961年,埃及與敘利亞曾組成一個國家,稱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

阿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以色列在中東建國,激怒了很多阿拉伯國家。巧合的是,以色列正好卡在埃及與敘利亞的中間,這讓埃、敘有了「共同話題」。

1955年10月20日,埃及與敘利亞籤訂了防禦條約。埃及面積100萬平方公裡,人口2626萬(1959年);敘利亞面積18.5萬平方公裡,人口443萬(1959年)。在當時,埃及是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敘利亞則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從綜合實力上來看,埃及強於敘利亞。所以,敘利亞國內有聲音傳來:敘利亞可以與埃及合併,共同對付以色列。

礙於兄弟情面,埃及「欲說還休」,嘴上支持,心裡並不太情願。不過,英國、法國以及以色列,幹涉埃及的蘇伊士運河,讓埃及覺得有必要和敘利亞合併。另外,沙特要和埃及爭奪阿拉伯世界的「金交椅」,埃及要坐「金交椅」,就必須得到敘利亞的支持。只是由於準備不充分,埃及認為1959年之前都不宜談吞併的問題。

埃及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敘利亞國內各種勢力明爭暗鬥,從不消停。埃及同意的兩國合併,是建立在由埃及主導的情況下,是把敘利亞併入埃及,而不是像後來塞爾維亞與黑山那樣鬆散的邦聯。

1958年2月1日,埃及與敘利亞同時宣布:新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立。至於新總統,人選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當時負有盛名的埃及總統納賽爾。根據99.9%的投票結果,納賽爾成為阿聯首任總統。敘利亞併入埃及後,總統位置沒有了,只在是議會上,擁有一半的席位。

埃及和敘利亞合併,國名雖為阿聯,但阿拉伯世界普遍認為這不過是埃及擴張的一個障眼法。埃及變大了,對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構成很大威脅,沙特反對成立阿聯。反對的還有伊拉克、約旦等阿拉伯兄弟。伊、約兩國的想和沙特一樣:敘利亞變大了,自己的影響豈不是變小了?

並非所有的阿拉伯國家都反對阿聯,葉門王國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境內沒有石油,國際影響力較小。葉門決定加入阿聯,搭上阿聯的順風車。1958年3月,葉門成為阿聯成員國。

阿聯成立後,蘇聯表示反對。蘇聯在敘利亞影響很大,敘利亞被埃及以「阿聯」的名義兼併後,蘇聯在敘利亞的影響變小,這將嚴重影響蘇聯在中東的影響力。蘇聯在敘利亞不停地「煽風點火」,要敘利亞不要上埃及的當,小心埃及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等等。

美國的反對態度較之蘇聯更加強烈。美國不希望中東組建一個大阿拉伯國家,而埃及與敘利亞、葉門合併,只是埃及「統一」阿拉伯世界的開始。如此,地球上會出現一個強大的阿拉伯國家,美國還怎麼瞞天過海,從中渾水摸魚?

這是外部對於阿聯的影響。在阿聯內部,敘利亞之前願意合併,是想借埃及工業發展的東風壯大敘利亞經濟。可是,埃及似乎並沒有把敘利亞當成平等一員,納賽爾來敘利亞,給敘利亞的人感覺是——皇帝「巡幸」大馬士革,所有臣民都要三跪九叩。在經濟上,埃及也沒有把發展的天平向敘利亞傾斜,敘利亞感覺受到了冷落。

被冷落的敘利亞軍官無法忍受這種局面的存在,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變天。很快,敘利亞就宣布退出阿聯,把國名改回敘利亞。敘利亞的態度非常清楚:寧可窮一點,也要有自主權,何必跟著埃及沒有自主權,還照樣窮下去?

埃及過於激進的對敘政策,導致敘利亞的退出,但埃及卻一直保留「阿聯」這個國號直至1972年。葉門在1962年12月退出阿聯,因為葉門也變天了,國王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葉門。幾年後,葉門南部成立了南葉門。

相關焦點

  • 埃及歷史:葉門戰爭
    埃及軍事歷史學家稱葉門戰爭是他們的越南戰爭。歷史學家麥可·奧倫(前以色列駐美國大使)寫道,埃及在葉門的軍事冒險是如此災難性,以至於「即將爆發的越南戰爭很容易被稱為美國的葉門」。納賽爾自1957年以來一直期待葉門政權更迭,並最終在1962年1月通過給予自由葉門運動辦公室空間、財政支持和無線電廣播時間,將他的願望付諸實踐。安東尼·納特的《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傳》指出了導致埃及總統派遣遠徵軍前往葉門的幾個因素。其中包括1961年與敘利亞的聯盟解體,解散了他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UAR ),損害了他的威望。
  • 埃及和敘利亞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為何3年就迅速解體了?
    但是,阿拉伯語卻不像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中文這五種語言,有一個讓人熟知的代表性國家,現今世界上在西亞、北非分布了20餘個阿拉伯國家。近代以後,在英法等西方國家的蠶食和分而治之的影響下,塞爾柱突厥人控制的西亞和北非出現了若干個阿拉伯國家,如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國。
  • 曾經對以色列並肩作戰生死兄弟埃及和敘利亞,現在的關係如何?
    埃及不是敘利亞危機的主要玩家,但是埃及在解決敘利亞危機中也是發揮了不少正面作用的。2016年10月,埃及的情報部門負責人就與敘利亞的情報負責人公開會見。
  • 阿拉伯半島的國家富得流油,為什麼葉門卻偏偏是極度貧困國家?
    殊不知阿拉伯半島上還有個例外,不僅經濟表現不佳,還被認為是極度貧窮的國家,屬於被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2018年人均GDP只有944美元,這個國家就是葉門。▲阿拉伯半島富國林立,半島共有七個國家一、古代文明與如今的葉門不同,葉門在古代文明曾經非常繁榮,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525年,先後建立麥因、賽伯伊和赫米葉爾三個王國。
  • 埃及總統納賽爾
    迦瑪爾·阿卜杜爾·納賽爾(1918年1月15日-1970年9月28日),埃及的第二任總統(1956~1970),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領導人之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他曾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倡導者。
  • 幹涉內政」巴林、沙特、埃及、阿聯、葉門同時與...
    今天(6月5日),中東五國——巴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和葉門先後宣布與卡達斷交。 剛剛(北京時間5日下午),第六國利比亞也宣布和卡達斷交。隨後,馬爾地夫成了第七個。 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盟也發表聲明,宣布將卡達開除出該組織。
  • 葉門畫家用畫筆向埃及介紹多彩葉門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721/d5cf30734a574cca90cf37b10b272d5e.mp3 葉門畫家用畫筆向埃及介紹多彩葉門 2020
  • 同為阿拉伯國家,沙特為何敵視敘利亞
    同為阿拉伯國家,沙烏地阿拉伯為何如此敵視敘利亞?現實的仇恨背後有著歷史的根源。阿拉維異端今天的敘利亞所在的東地中海沿岸地區,在歷史上被稱為「黎凡特」或「沙姆」,所謂「黎凡特」在中世紀法語中即太陽升起之地、「東方」的意思;而阿拉伯語則稱之為「沙姆」,意為左路,因阿拉伯人在聖城麥加面朝東方禮拜時,大敘利亞地區在左側,故而得名。
  • 葉門國家概況
    曾在埃及、英國、蘇聯學習軍事,獲埃及納賽爾高等軍事學院碩士和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碩士學位。曾任南葉門作戰訓練局局長、供應局局長、後勤事務副總參謀長等職。1986年南葉門內戰期間逃至北葉門。1990年葉門統一後任總統委員會顧問。1994年5月任國防部長,同年10月任副總統。1991年加入全國人民大會,1995年任全人大副主席,2008年任全人大副主席兼總書記。
  • 埃及曾是非洲最大國家,是如何一分為三的?
    那麼埃及又是如何從這樣一個面積大國,到一分為三的呢?圖-尼羅河全圖說到埃及,先說尼羅河,這是世界最長的河流,6650公裡從南往北浩浩蕩蕩。相比之下,長江6280公裡,黃河5464公裡,都屈居尼羅河之下。尼羅河的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尼羅河下遊就形成了統一的國家,他們的國王稱法老。
  • 埃及曾是非洲面積最大國家,是如何一分為三的?
    埃及的面積曾經有約350萬平方公裡,是非洲第一大國,這是什麼概念呢,印度也不過約298萬平方公裡。那麼埃及又是如何從這樣一個面積大國,到一分為三的呢?
  • 這個島國,3個國家和它陸地相連,第一條高鐵中國製造!
    世界上有四十多個島國,島國的定義是一個國家的領土完全坐落於一個或多個島嶼之上,基本沒有陸地鄰國。最奇特的島國是印度尼西亞,它竟然能有三個陸地相連的鄰國,世界上獨一無二。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群島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又被稱為「千島之國」,是世界上第四人口大國,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所以領土糾紛自然不少,在長年的磋商和戰爭中,出現了和印度尼西亞陸地陸地相連的三個國家: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東帝汶。
  • 這個中東國家比敘利亞還亂,沙特直接攻擊了這個國家的首都!
    對於中東地區,大家比較關注的可能就是敘利亞地區了,畢竟敘利亞地區一直戰亂不止。可是,在中東地區,同樣有一個國家和敘利亞一樣一直飽受戰爭的折磨,這個國家就是葉門。據外國媒體報導稱,在近日,沙特聯軍對葉門的首都薩那發動了在最近一段時間之內最猛烈的襲擊,攻擊的時間是在夜晚,沙特聯軍用戰機摧毀了目前正在控制薩那的胡塞組織的七處軍用設施,包括軍事基地、無人機站點、軍事訓練場地等,這次的夜襲十分慘烈,造成了兩名平民死亡,許多人受傷,現場的一切也都被破壞。
  • 敘利亞屬於中東,為何中東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都跟它過不去
    提起中東國家,那可是非常華麗的一系列國家,什麼沙特、伊朗、土耳其,包括約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葉門、阿曼……總之,細數數不到二十個國家也差不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中東國家,似乎有些散,他們之間的和睦程度不夠,比如說敘利亞,就一直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 以色列為何歸還埃及面積更大的西奈半島,卻仍長期佔領敘利亞面積狹小的戈蘭高地?
    而戈蘭高地僅有不到兩千平方公裡,與西奈半島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以色列放棄了西奈半島,卻保留了戈蘭高地呢?說句實話,以色列根本不願意放棄西奈半島,為此,以色列曾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巴列夫防線,而後來吐出西奈半島,實在是迫不得已。當時,為了奪回西奈半島,納賽爾的繼位者薩達特曾揚言,埃及已經做好了犧牲一百萬士兵的準備。
  • 埃及反對利用葉門領土威脅沙特安全
    埃及媒體6月2報導,埃及外長舒克裡當天(2日)參加了由沙特組織的聯合國共同參加的2020年葉門捐助者視頻會議。舒克裡在講話中對沙特和聯合國在組織這次會議中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強調埃及堅決反對任何以葉門土地為平臺威脅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和阿拉伯國家安全的企圖。 舒克裡重申了埃及在葉門問題上的立場,基於葉門主權和領土完整和政治解決方案,達成和維護葉門的統一。
  • 奧斯曼帝國分裂後,變成了多少個國家?數量驚人!
    那麼,這個國家為何會滅亡?滅亡後分裂成了今日的哪些國家?奧斯曼歐洲國家的名字,不像中國曆朝歷代的名字那樣,比較固定。比如說,奧斯曼帝國的名字,就是來源於創建者奧斯曼。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奧斯曼帝國疆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總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到了2380萬!然而,因為過度擴張,也為奧斯曼帝國的滅亡留下了隱患。
  • 二戰後從地圖上消失的9個主權國,其中一超級大國被分裂為15國!
    那麼都有哪些國家走向消亡?具體原因又是什麼呢?1.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58-1972年)1952年埃及成立共和國後,領導人納賽爾提倡「泛阿拉伯主義」,呼籲各阿拉伯國家實現大聯合,唯有敘利亞積極響應。1958年,埃敘籤訂聯合建國協定,組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同年,北葉門以合眾的形式加入。
  • 緬甸被英國殖民時,曾是英屬印度一個省,為何後來沒和印度合併?
    尼赫魯曾建議緬甸與印度合併,為何沒得到同意?可能性太小乾隆皇帝號稱「十全皇帝」,他標榜自己的文治武功無人能比。當然不能否認乾隆的功績很厲害。但如果把他與俄國的有名皇帝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相比,乾隆的戰略眼光很差,因為俄國一直在尋找出海口,而乾隆卻喪失了一個出海口。
  • 敘利亞概況(圖)
    旗面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的橫長方形相連構成,在白色部分中有兩個大小一樣的綠色五角星。紅色象徵勇敢,白色象徵純潔和寬容,黑色是穆罕默德已贏得勝利的象徵,綠色是穆罕默德的子孫所喜愛的顏色,五角星象徵阿拉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