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義烏分水塘村打造紅色旅遊經濟

2020-12-1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4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磊 楊晨 報導組 陳錦青)義烏和浦江交界處的丘陵連綿起伏。我們驅車從山腳一路蜿蜒北上,來到了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共產黨宣言》中文版首譯者陳望道的故裡。

  「這裡空氣的味道是甜的,信仰的味道更加甜。」來自諸暨的遊客陳瑩發現整個村子成了一個景區,村口繁忙的車流讓她驚嘆不已。

  借著分水塘的好風景,不斷升溫的旅遊業也讓當地越來越多村民收穫好「錢景」。

  邊看邊學習的紅色線路

  走進分水塘村,到處都能感受到紅色氣息,「堅守信仰,不忘初心;傳承信仰,牢記使命」這16個大字,製作成隸書字陣,矗立在村口。

  自從第一期「望道信仰線」去年建成並被評為省紅色旅遊特色教育基地以來,村裡的訪問者便絡繹不絕。即將啟動的二期線路,將使從義烏市區或浦江方向來的遊客實現不走回頭路。

  從入村口到宣言廣場,陸港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講解員吳承秉帶領我們前行。不足1公裡的路程,邊走邊看邊聽講解需要50分鐘。一路上已建和在建景觀工程,由當地政府和陸港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9000多萬元。

  我們在宣言廣場巨幅黨旗前,遇到了15位來自諸暨黨校的遊客。他們正舉起右手,鄭重地念著入黨誓詞。一位遊客告訴我們:「除了重溫誓詞,我們還有個任務,就是來學習取經的,這裡的主題教育活動可看、可聽、可參與。目前我們正和紹興有關部門一起建設『楓橋經驗』宣講平臺,很需要借鑑這裡推廣『望道精神』的經驗。」

  故居的老房子正面三間是客廳,從前正門被湮沒於茅草中,只能走邊門。改造後,門口立起一尊陳望道先生的半身銅像,氣度莊重。故居四周牆上掛著介紹陳望道生平事跡的照片和文字資料,我們聽著村裡的義務講解員陳華仙娓娓道來。

  靜謐的村莊突然傳來擴音器的講解聲,又有一批新訪客前來參觀。看來,大家都想來品嘗「真理和信仰的味道」。

  假日客盈門的山莊民宿

  「今天晚飯又有20個客人預訂了我家的桌菜!」陳光森家就在陳望道故居對面,夫婦倆一大早便開始張羅著洗菜切肉,在自家開的農家小炒店忙得不亦樂乎。隨著旅遊的興起,陳光森騰空了兩間房,擺起了四五張桌子,開了這家小飯店。「一個客人來吃飯,我就收10塊錢,一年能多出一兩萬元收入。」

  分水塘旅遊從「短板」到「樣板」的蝶變,讓村民喝上了當地建設紅色線路後的「頭口水」。可是,這在四五年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前有的村幹部不為民辦事,群眾意見很大,我曾經分管信訪工作,對此深有體會。」義烏市城西街道黨委副書記陳姿彩介紹道,「我們通過『先幹事再選人』,選出了分水塘村新一屆帶頭人。通過承諾一件成一件,一邊幹事一邊創業,村幹部精氣神上來了,群眾也比較認可,幹群之間配合比較好。」

  村支書陳群回憶:「以前也有上海遊客慕名來尋找陳望道故居,但村裡沒有接待設施,來我們村的遊客都到隔壁何斯路村吃飯住宿。現在村裡的民宿和農家樂都陸續開辦起來了,今年春節期間,就接待了上萬人。」

  可以帶回家的鄉村記憶

  幾位來自義烏市區的遊客走進「望道郵局」,買了幾隻撥浪鼓和「雞毛換糖」紀念品。一位樓姓市民說:「義烏現在富了,但不能忘本,你看我還會挑擔呢!」郵局工作人員吳虎英告訴我們:「每逢節假日這裡就會人頭攢動,因為『望道郵局』是景區必經之路,遊客都會來店裡逛逛。除了承接郵政業務,我們特別設立了義烏土特產展銷區。」

  村裡還有麻糖手工作坊、非遺木刻版畫工作室等,這些真實可觸摸的鄉村民俗活動體驗,為遊客創造了「可帶走的記憶」。

  我們了解到,去年一年,分水塘村共接待遊客986批次、10.5萬人次,招引義新歐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名特優新農產品館等一批項目,吸納25人在家門口就業,帶動瓜果蔬菜等農產品實現不出村售賣。

  分水塘村旅遊業的發展,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85後陳根生曾經在外經營一家農產品團購公司。景區成立後,他回到家鄉,在陳望道故居邊租了店面,開了一家粽子體驗店。

  這座小山村的精神風貌也在慢慢發生改變。在義烏市城西街道的掛職幹部、來自武義縣文化局的金軒萍的眼中,分水塘村正變得越來越乾淨、整潔,「政府部門完善了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編制設計好旅遊線路與發展規劃,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現在村民主人翁意識都很強,衛生習慣明顯改觀。」

相關焦點

  • 內蒙古伊金霍洛: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與城裡人沒啥區別,他們有啥我們有啥,柏油路直通到家門口,也買了小汽車,反倒是喜歡這裡空氣清新,覺得還是在草原上生活好。現在國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你看,我們不用像以前風吹日曬去放牧,除了餐飲,我家的蒙古族飲食體驗店能讓遊客體驗做奶皮、酸奶、炒米等蒙古族食品,非常受歡迎。臨走時,他們還要購買一些奶產品。
  • 臨潼區三廟村 | 村民地裡種「金子」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臨潼區三廟村 | 村民地裡種「金子」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2020-12-17 0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烏分水塘:紅色基因 歷久彌新
    2020-10-08 08:30 |義烏商報
  • 好風景讓生活有了好「錢景」
    來源:呂梁新聞網在離石,發展旅遊不僅僅是一項產業,更是推動脫貧攻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經濟新業態。在這裡,多少人吃著「旅遊飯」,發上了「旅遊財」,旅遊產業成為人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其前景不可限量。
  • 好生態就是好風景(旅遊漫筆)
    就在前不久,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曾於2019年舉辦過北京世園會的北京世園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一座公園,因為北京世園會的召開,的確有些不一般。好的生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了許多活動前來落戶。2020年,這裡舉辦了世園文化廟會暨首屆「過大年-遊世園-賞華燈」大型燈會、2020北京草莓音樂節、斯巴達勇士賽(北京站)、世園健康雲跑、平衡車比賽、百賢雅集畫展等170餘場大大小小的活動。北京世園公園的好生態,也引來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2020年,世園公園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累計接待遊客逾40萬人次。
  • 義烏「旅遊警察」都在忙啥?村民的一句「牢騷」給出了答案
    這本是義烏分水塘村村民陳大媽跟鄰居的一句牢騷,卻被碰巧經過的駐村輔警張永強記在了心上。當天下午,張永強便將這事兒告訴了分水塘警務室民警陳心悅,「警務室現在條件還不充分,分水塘離所裡又有點遠……」在充分考慮相關條件後,陳心悅決定帶上設備,為陳大媽上門補辦身份證。
  • 民宿變酒店 風景變「錢景」
    這裡不僅有著古銀杏樹,還有著達摩祖師洞、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等景點,憑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這些資源優勢,近年來,當地政府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春天油菜花、夏天賞葵花、秋冬觀銀杏,一年四季都開發了不同看點,並打造出了一批有特色、高品質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周邊州市、以及全國各地的遊客,已漸漸發展成為滇西旅遊的「網紅打卡地」。
  • 好風景,如何真正帶來「好光景」?
    9月24日,「全面小康四川行」秦巴山區採訪團來到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景區,對當地旅遊扶貧新模式進行採訪。 「我們堅持惠民富民為根本出發點,立足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多元化發展全域旅遊,不斷創新扶貧模式,走出了一條旅遊扶貧的新路子。」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世園公園:好生態就是好風景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好生態就是好風景(旅遊漫筆)】就在前不久,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曾於2019年舉辦過北京世園會的北京世園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這一座公園,因為北京世園會的召開,的確有些不一般。
  • 熱河皇家溫泉康養度假區特色溫泉民宿帶來好「錢景」
    熱河皇家溫泉康養度假區特色溫泉民宿帶來好「錢景」溫泉民宿為當地農戶帶來就業機會初夏時節,來到隆化縣七家鎮溫泉村,青山依傍,綠水環繞,省道承赤線穿村而過。「最早村裡只有10 幾家溫泉民宿,村裡面貌改造提升後,基礎設施條件改善了,環境好了,農戶一家接一家都開始搞起了旅遊接待。」
  •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近年來門源回族自治縣大力發展旅遊業,並主動融入全省全域旅遊發展的大盤子,大力實施旅遊業轉型升級策略,重點打造一批鄉村旅遊示範基地,使全縣景區景點串聯成珠、形成環線,努力構建起了全域全季全時旅遊發展新格局。隨著當地旅遊業的大發展,相關政府部門積極扶持當地農民緊抓機遇,吃上了旅遊飯。
  • 好風景 如何真正帶來「好光景」?
    「我們堅持惠民富民為根本出發點,立足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多元化發展全域旅遊,不斷創新扶貧模式,走出了一條旅遊扶貧的新路子。」劍閣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局長王顯鋒介紹。近年來,通過「核心景區帶動、產業融合聯動、能人示範互動」的旅遊扶貧新模式,劍閣縣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劍門關「國家5A級景區」,發展特色餐飲、住宿365家,建成特色旅遊商品店160多家及「劍門豆腐」加工企業21家。周邊鄉鎮居民積極參與到景區旅遊服務中來,近三萬人實現就業增收,其中貧困人口4370人。
  • 無中生有:義烏鄉村振興帶來的啟示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周雪松)「我們在這裡生活,我們在這裡老去,我們期待著,和有緣的人在一起。何斯路,一個跟世界和解的地方。」去往何斯路村,路旁的一塊展牌引人關注。上面除了不知哪位攝影師定格的何斯路美景之外,還有這兩行文字。近年來,何斯路村在黨支部書記何允輝帶領下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人慕名前往何斯路打卡、參觀和考察。
  • 點亮「夜經濟」 義烏賓王158文創園打造外貿採購夜市場
    商報訊(記者 樓雅琪)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9夜間經濟發展大會舉行,《2019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同期發布。多項榜單顯示,夜間經濟正在成為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新動力。目前,中國發布夜間經濟、夜間旅遊相關政策的城市已有40個。事實上,義烏作為市場經濟風向標,目前也開始發力夜間經濟,構建小商品市場的「不夜城」。
  • 築夢「十四五」 | 漠河:好風景帶來了好「錢」景~
    「十三五」期間,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大力推進「旅遊富民」戰略,突出發展生態旅遊、冰雪經濟和避暑休閒產業,加快培育旅遊業成為生態產業、民生產業和支柱產業,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每家生意都這麼好,通過旅遊業的發展,現在日子是好上加好,相信會越來越好。」
  • 義烏分水塘村:紅色基因鑄造旅遊名村
    ,我們村現已成了旅遊名村。」「現在我們村可乾淨了,許多遊客在參觀完後,喜歡在我家門口坐坐,說這裡太舒服了,空氣好,環境好,村民也很熱情。」賈月香2018年開始在村頭開了一家食雜店,她說,遊客多的日子,小店每天有近千元的營業額。和賈月香一樣,陳光森家就在陳望道故居對面,他們夫婦倆開了一家農家小炒店,兩間房,四五張桌子,簡單幹淨。
  • 築夢「十四五」|漠河:好風景帶來了好「錢」景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十三五」期間,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大力推進「旅遊富民」戰略,突出發展生態旅遊、冰雪經濟和避暑休閒產業,加快培育旅遊業成為生態產業、民生產業和支柱產業,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每家生意都這麼好,通過旅遊業的發展,現在日子是好上加好,相信會越來越好。」像侯桂榮一樣,全村有八成以上的村民投身到鄉村旅遊業,五年來,隨著漠河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北極村智慧旅遊景區建成、北極光節等品牌活動影響力擴大,北極村村民戶均增收5萬多元,真正嘗到好風景帶來的甜頭,北極村變成了國內知名的旅遊村、小康村和幸福村。
  • 森林裡「種下」小鎮,風景中長出「錢景」
    李謙說,春夏季節的小鎮林海延綿、風景秀美,地理位置優越,距離鄭州只有不足半個小時車程,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今年若再開放兩個分區,全年遊客保守估計也在50萬人次以上。  保護性開發,給林區帶來「及時雨」  森林變成小鎮,大量遊客蜂擁而至,會不會對林區生態造成「不可逆」傷害?
  • 講好紅色故事 打造紅色旅遊名片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12月11日,由從化區呂田鎮委員會主辦的「賡續紅色因子 講好呂田故事」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選拔大賽在蓮麻小鎮舉行。現場24位決賽選手銳意創新、匠心創作,充分展示講解技能和風採,將呂田紅色老故事講出新時代新內涵。
  • 義烏藏著你不知道的好風景,8條絕佳線路走起!
    接受紅色文化的薰陶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烏傷大地上,蘊藏著眾多紅色文化資源。參觀紅色名人故居與史跡,赴一場紅色之旅觸摸革命歷史,見證紅色記憶。作為享譽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購物旅遊仍是義烏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