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李方膺《墨菊圖》水墨紙本 31×47釐米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菊花殘謝後一般不會凋落,花瓣不會像桃花一樣,一片一片掉下來,故宋代詩人朱淑真讚揚其「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採菊圖》劉旦宅(1931-2011)
菊花自古撩撥著詩人的情愫,他們不惜花費筆墨或感懷或抒情寫下了不少描寫菊花的詩篇,同時,菊花也令不少畫家為其傾倒,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南宋 朱紹宗《菊叢飛蝶圖》紈扇 絹本設色 23.7×24.4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桂菊山禽圖》 明 呂紀
▲明 陳淳《秋菊圖》
▲明 王彀祥(150l~1568)《翠竹黃花圖》立軸 紙本水墨 68.1×34.1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陳洪綬《瓶花圖》絹本設色 畫芯175×98.5釐米 大不列顛博物館藏
▲清 朱耷(1626~705)《瓶菊圖》水墨紙本 51×28釐米 08年嘉德3136萬元成交
▲清《菊石圖》 八大山人
▲《五色菊花圖》 惲壽平
▲清 李方膺(1659~1755)《菊石圖》立軸紙本 92×32釐米
▲清 李鱓(1682~1756)《菊花圖》
▲《菊石圖》 清 蔣廷錫
▲清 蔣廷錫《菊石圖》立軸 171×82釐米
▲《錦雞菊石圖》 清 沈銓
▲清 鄭板橋(1693~1765)《墨菊圖》
▲清 餘稺《花鳥圖冊》絹本設色 37×40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清 虛谷《還來舊菊花》立軸 紙本設色145.1×80.9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清 趙之謙(1829~1884)《籬菊圖》
▲清 蒲華(1839~1911)《菊石圖》
▲《東籬秋菊圖》 吳昌碩
▲吳昌碩《秋華圖》立軸 設色紙本 137×68釐米
▲齊白石(1864~1957)《秋菊》華藝國際2014春季330-430萬估價
▲齊白石《菊酒延年》
▲陳半丁(1876~1970)《菊花圖》
▲陳師曾(1876~1923)《秋花圖》軸 紙本設色 177.8×89.8釐米 故宮博物館藏
▲高劍父(1879~1951)《秋菊》1943年作
▲陸小曼(1903~1965)謝公展《雙壽圖》絹本立軸 85×59釐米
▲陳之佛(1896~1962)《秋菊紅葉圖》
▲李苦禪(1899~1983)《繽紛濃於二月花》
▲錢松喦(1899~1985)《延年益壽》
▲孔小瑜(1899~1984)《菊石鸚鵡》
▲江寒汀(1903~1963)《菊石圖》
▲趙少昂(1905~1998)《菊蝶圖》
▲陸抑非(1908~1997)《東籬秋霞》
▲唐雲(1910~1993)《花鳥》
▲符鐵年(1886~1947)《秋菊圖》
▲顧伯達(1903~1968)《菊石圖》
▲繆谷瑛(1875~1954)《園林豔秋圖》
▲蔡銑《秋菊白鶴圖》
▲顧伯達《秋菊圖》
▲《菊石遊魚圖》 黃山壽(1855-1919)
▲《菊道圖》 齊白石(1864-1957)
▲《菊花貓雀圖》 王一亭(1867-1938)
▲《秋聲叢豔圖》 蔡銑(1871-1946)
▲《晚香圖》 繆谷瑛(1875-1954)
▲《秋菊紅葉圖》 陳之佛(1896-1962)
▲《菊石清供圖》 汪慎生(1896-1972)
▲《菊石小鳥》 陳子奮(1898-1976)
▲《竹菊圖》 諸樂三(1902-1984)
▲《菊石圖》 陸抑非(1908-1997)
▲《閒庭軒雨》 張辛稼(1909-1991)
▲《菊蝶圖》 俞致貞(1915-1995)
▲《秋菊雙雀圖》 俞致貞(1915-1995)
▲《菊香圖》 康師堯(1921-1985)
▲《菊花葫蘆》 潘天壽(1897-1971)
▲常玉(1900~966)《幽藍明菊》
▲《菊花》 林風眠
▲吳冠中(1919~2010)《山菊花》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