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四大天王:00後把成龍當四大天王,正牌天王孩子們卻不認識

2020-12-15 好歌獻給你

導演寧浩此前在電影節上語出驚人,「四大天王應該也算是流量」。

如果把四大天王也視作「流量明星」的話,那麼四大天王跟時下活躍的流量偶像之間還橫亙著一道鴻溝。

很顯然,這道鴻溝是老牌天王們用實力、作品、口碑打拼出來的。至於後來的流量明星們能不能逾越這道鴻溝,如今還是未知數。

四大天王的影響力力壓TVB、飛虎隊、港姐選美和維多利亞灣,遠超娛樂範疇成為香港文化符號之首,造就了一段轟轟烈烈的神話。

紅到街知巷聞的四大天王,難免也有淪為「時代的眼淚」的時候。

一個香港街頭的隨機採訪中,記者指著黎明的照片問:知道他是誰嗎?

被採訪的00後女孩,對黎明、郭富城等老牌天王的照片一臉陌生、連連搖頭稱不認識。

當然,黎明和郭富城一點都不用為此感到羞愧,因為換作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年輕的小朋友照樣不認識。

街頭採訪中,又問到「四大天王是哪幾位」,被採訪男生將成龍的名字都列了出來。

這種送分題也能答錯,對此有網友表示可以理解,「00後」不認識半退休的四大天王也正常。這要是問內地的00後「崔健、竇唯幹嘛的」,說不定他們也一樣會搖頭困惑。

但反過來想,現在00後都在追什麼?放眼當下《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樂團季》《中國新說唱》等音綜,各類型節目背後,反映當代年輕人多元個性的聽歌喜好。

另外還有00後現身說法,表示自己對歐美音樂更感興趣。

也有個體案例表示,如果音樂有鄙視鏈,歐美、K-POP是其心中流行,而華語音樂居於鄙視鏈底層。

不得不說,包括港樂在內的整個華語樂壇,上一代人是愛之真切,但對於現在年輕人的影響卻讓人心頭五味雜陳。

不必細數整個華語歌壇的發展脈絡,僅回顧四大天王和香港樂壇昔日的黃金時代,就心生無限感嘆。

香港四大天王,指的是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四人,堪稱九十年代香港最火的明星。

一句「難道你比黎明還要紅?」,成為當時口頭流行語。

郭富城是伴舞出身,憑藉一條機車廣告,翻身成為引領髮型潮流的「亞洲舞王」。

「歌神」張學友,本人自稱「愛唱歌的神經病」,但這個說法就像學霸說自己考砸了一樣。

劉德華則「大眾情人」形象不倒。臺灣媒體搞的 「十大最受歡迎偶像」,劉天王連續六年拿下第一。

包括四大天王在內的一眾香港明星,是九十年代香港娛樂文化的巔峰。

回顧那個黃金年代,有韓國人說:張國榮、劉德華、周潤發、成龍、王祖賢、張曼玉、林青霞、邱淑貞等港星,曾是無數韓國人青春記憶。

那時港星去韓國拍廣告,還把人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救活了。

這裡說的便是張國榮,當年他代言一款韓國巧克力,促使銷量暴漲300倍。

有了前輩張國榮「探路」,後有四大天王登上「華流快車」。

他們先在本土站穩腳跟,因譚詠麟張國榮退出樂壇,成功趕上巨星空窗期。

1992年,媒體用「四大天王」來稱呼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4人。由此開始,四大天王多點開花,魅力輻射整個大中華娛樂圈。

前有張國榮救活了企業,後有黎明影響一代韓國女性審美。

然而2000年後,韓國人心中香港巨星似乎仍停留在老一代港星;中國歌迷眼裡的韓國偶像,卻日新月異,頻繁更新。

李貞賢的韓流舞曲,一度成為香港歌手人氣拯救必備。鄭秀文《獨家試唱》《眉飛色舞》歌曲,均翻唱自李貞賢。

2005年,《大長今》創造收視頂峰。當時,陳慧琳穿上韓國服裝,演唱中文主題曲《希望》,迎合了電視劇超高熱度。

2010年後,香港成為韓國MAMA頒獎禮常駐舉辦地。

在韓國本土走紅的團體,像早期東方神起、BigBang、Super Junior,到後來EXO、防彈少年團、GOT7,都攫取到超高的人氣。

正因經歷過從張國榮到四大天王,那個韓流都完全打不進來的黃金時代,很多人在韓流席捲下,成了「時代的眼淚」。

香港作為娛樂文化輸出源的過往,在其興盛衰落的過程中四大天王是個很重要的節點。

有些聲音認為四大天王是被包裝出來的,在作品實力層面,不能與實力派歌手PK。

可他們壟斷各大獎項和銷量榜單,促使樂壇偶像化趨勢愈演愈烈,是否因而加速了香港樂壇的沒落?

只是真等到四大天王時代「落幕」,大家又心生遺憾。倘若1999年黎明沒宣布退出頒獎禮,是否能一定程度延續港樂輝煌?至少在年度舞臺上,還能上演你方唱罷我唱的盛世景象。

其實,港樂也並沒在千禧年立刻沒落,世紀之交仍迎來過短暫輝煌。隨著四大天王或隱退,或專注電影圈,謝霆鋒、陳奕迅、古巨基、許志安、李克勤等一批新老歌手有了出頭天。

尤其是當年的「第五天王」李克勤撥開雲霧見紅日,最為令人唏噓感懷。

還有楊千嬅、Twins、容祖兒等年輕歌手走紅。

當時有多少人意識到,即使新人一時耀眼,也擋不住黃金時代急速流轉。

關於香港樂壇的落寞,還有人說是因為人才的「離開」。2000年後的香港樂壇,除了四大天王的「隱退」,還有不少人事變遷。

羅文、張國榮、梅豔芳、黃霑先後離世,是給港樂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

早就脫離香港歌壇的王菲,在《將愛》後宣布退出歌壇;被譽為「四大天王接班人」的謝霆鋒,投身商業和電影。

一時間,樂壇熟悉面孔消失臺前,唱片業又在網際網路浪潮下遭受重創。新人歌手為擴大發展空間,更多北上投身內地市場。

這也讓昔日一堆頒獎禮,陷入「頒給誰」的尷尬境地。

古天樂意外拿下素有「港樂風向標」之稱的叱吒樂壇流行頒獎禮的「最喜愛男歌手獎」,唱了「半首歌」得獎的古天樂也有些懵,自己只不過是玩票跟別人合唱了一首歌而已。

詞作人向雪懷對此憤憤不平,發博控訴該獎項的頒發,是對所有男歌手最大侮辱。

香港樂壇的失落,歌手的青黃不接顯而易見。深層次內部原因,還得提到「過度娛樂化」的產業大環境。

對於音樂而言,原創是生命力所在。但香港樂壇多的是娛樂八卦,缺的是原創風氣。

在四大天王走紅之初,黃家駒直言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看每年頒獎禮誰當選最佳歌手?是紅藝人;什麼歌曲入選?全是cover version。

許多耳熟能詳粵語經典:李克勤《紅日》、王菲《容易受傷的女人》、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張國榮《風繼續吹》、梅豔芳《夢伴》……都是二次創作的「舶來品」。

香港歌壇在吸收外來資源上佔據優勢,翻紅了日本、臺灣、新加坡多地無數優秀作品,本土原創音樂卻後繼乏力。

八九十年代叱吒港臺歌壇的王傑在採訪中提到,當年去到臺灣他才知道,臺灣歌手的音樂水準和素養,比香港藝人高太多。

另一位通過臺灣歌壇出道,又去香港歌壇發展的天王周華健,憑藉唱作俱佳的抗打實力,成為香港媒體眼中的「天王殺手」。

如此看來,再想起何勇那句「(四大天王裡)張學友還算是個唱歌的」,更像揭穿整個香港樂壇「虛假繁榮」。

總體而言,四大天王是香港演藝圈黃金時代的象徵。四人影視歌多棲,在各領域都有所建樹。

然而,四大天王不是足以撼動時代環境的變革者。一味用「娛樂至死」的大環境標籤定義他們,全盤否認其成績作品,是否存在偏頗?

至於他們的存在,讓其他歌手出不了頭。換角度想,也可以說那才是真百花齊放年代,非金字塔頂端歌手,也有過硬實力和作品。

再用網友的話說,那個年代誰唱歌不好,只是真要比拼高低,在頂峰的能有幾個?不是實力問題,只能怪運氣和觀眾緣。

但我們也看到,曾動輒收穫幾卡車迷妹的四大天王,長江後浪推前浪,被年輕人指著問「幹嘛的」,嘗到了「缺失觀眾緣」的滋味。

再看如今天王們沒了青春臉,上個新聞也是被數多了多少皺紋老年斑。

當然天王自己也有偶像包袱,像劉德華之前在粉絲群上傳沒有PS的自拍。無修圖中,劉德華膚色顯黑,更為衰老。

但沒過多久,劉天王就把照片刪除,換上精修版本,再度回歸「大眾情人」形象。

天王沒了鮮肉顏,也沒了數據。今年六月,黎明發行新歌《顧家》,原本一年不在微博營業的黎明,連發多條歌曲視頻做宣傳。

可比起小鮮肉們上萬轉評,黎天王這兒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水花。

如果說周杰倫還有「夕陽紅粉絲團」,四大天王粉絲才到了真佛系的年紀:流行與否不重要,和愛豆走過半生,不離不棄才是珍貴。

既然流行本就屬於年輕人,這樣想來,00後不認識四大天王更容易理解了:前者追逐當下流行,後者已是年過半百的「過氣巨星」,其中存在「時代信息差」。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偶像。代際間,堅守各自內心的審美喜好。

但就像潘長江不識蔡徐坤,微博評論區淪陷。反過頭來,如果因為00後不識四大天王,就對其口誅筆伐,製造撕裂。對比之下又「理智」多少呢?

四大天王的巔峰,終究是過去式。未來可期的是振興樂壇,讓華語音樂重新煥發活力。倘若未來的年輕人連華語音樂都不認可,又怎麼欣賞了解過往的天王巨星?

相關焦點

  • 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來給講講四大天王,一提到四大天王,很多年輕朋友腦海裡第一印象,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這四位,這是如今娛樂界的四位天王。而我們今天給你講的是神話界裡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哪四位?平常我們會去寺廟,許願燒香拜佛,來到寺廟,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天底下所有的廟基本都是一個格局。打開廟門,第一層殿天王殿,就是供著四大天王(我們今天的主角),也叫護法殿。二層殿大雄寶殿,也叫正殿,供奉釋迦牟尼。然後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殿等,再往後是藏經閣。
  • 認識下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佛前供花,花代表[因],開花後就結果;花代表六度萬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給佛菩薩吃的,是教我們看到[果]時,就想到[希望得什麼樣的果報,就要修什麼樣的因]。佛門的一切設施、供養,處處都是提醒、教育我們。佛菩薩不聞、不看、也不吃,什麼都不需要的。[佛燈]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沒有一樣不是在教育。
  • 四大天王一直都非常的火,四大天王中最有錢的是他
    四大天王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經典記憶。現在的90後00後們可能更加喜歡什麼小鮮肉、男神,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娛樂產業還沒有如今那麼發達、港臺明星還沒有頻繁的出現在內地的階段,香港的四大天王,也因為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成為絕對的「天王級」人物。
  • 四大天王逐日老去,新四大天王能否鎮住臺面(1)
    小編相信沒人不知道四大天王都是誰,小編也相信四大天王也是每位80/90後乃至70和00後心中神一樣的人物。從展現魅力與歌喉的音樂風走向崇尚帥氣顏值與演技的影視路,從不起眼的小舞臺走向萬眾矚目的春晚,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走向眾人仰慕的天王巨星。
  • 《西行紀》四大天王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西行紀天界主要戰力四大天王一、持國天簡介:東方將軍,天界四大天王之東方天王,四天王之首。授徒無數,天界八大金剛皆是他的弟子。殺心觀音和孫悟空設計讓暗影天帝暴露後,被暗影天王地煞星拖住,一時輕敵被咬掉了右臂。
  • 淺談佛教護法系列二,四大天王是哪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魔禮青)青光寶劍,司風;廣目天王(魔禮紅)碧玉琵琶,司調;多聞天王(魔禮海)混元珍珠傘,司雨;持國天王(魔禮壽)紫金龍花狐貂,司順;現在由於受電視劇影響頗大,所以我們一提起四大天王,總是把《封神演義
  • 四大天王逐日老去,新四大天王能否鎮住臺面
    小編相信沒人不知道四大天王都是誰,小編也相信四大天王也是每位80/90後乃至70和00後心中神一樣的人物。從展現魅力與歌喉的音樂風走向崇尚帥氣顏值與演技的影視路,從不起眼的小舞臺走向萬眾矚目的春晚,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走向眾人仰慕的天王巨星。
  • 延伸閱讀: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與四大金剛(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崑崙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不同,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與四大金剛(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崑崙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不同,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
  • 四大天王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
    許多人想不通:道教只有四大元帥,沒有四大天王,為何四大天王會鎮守在南天門外呢?難不成佛道諸神也有「交換生」?不閒扯!七葉君今天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到底四大天王歸屬哪一家?一、道教中的四大天王首先,咱們先來翻翻四大天王的檔案。四大天王,指的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 你知道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裡的「四大天王」都是誰嗎
    本月27日,徐克徐老怪拍攝的狄仁傑電影系列第三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正式上映。影片中令人目眩神迷的視覺奇效、幻術呈現,著實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影片好不好看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影院自己看。我們只說說影片名字中的「四大天王」。
  •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 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又是誰封的? 我們先來說一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 揭秘:都知道港臺「四大天王」但有誰知道內地「四大天王」是誰?
    再來一個科普,正在熱映的徐克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是不是很震撼,是不是很精彩,是不是非常腦洞大開?那麼問題來了,這裡說的「四大天王」是什麼意思?一方面說的是古代寺廟的四大天王,一方面說的是趙又廷、馮紹峰、林更新、阮經天,四大男演員,這是徐克的解釋,一語雙關。那麼今天就是解釋一下,真正的四大天王。四天王出自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神話的二十諸天,分別是: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二十諸天是吠陀神話中八部眾之中的諸位天神。佛隨著佛教逐漸發展,將印度教神話的八部眾納入佛教神話當中,都是神仙。
  • 四大部洲與四大天王
    編者按:四大部洲與四大天王,按照佛經所說的須彌山,這其實是天眼中的世界構成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90年代繁榮的香港娛樂圈,可謂是龍爭虎鬥人才輩出,但無論怎樣都無法阻擋四大天王前進的腳步,每年都是唱片銷量榜冠軍,音樂獎項幾乎被四大天王全部壟斷。劉德華的一首經典曲目《冰雨》,「我是在等待你的回來,難道只換回一句活該」。
  • 佛教關於四大天王的描述
    四大天王在佛教裡也叫四大金剛,是守護寺門的大將,他們分別職司世間風、調、雨、順。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職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職調;北方多聞天王手持雨傘,職雨;西方廣目天王手持龍,職順。《封神演義》以四大天王為「魔家四將":增長天王魔禮青,手持青光寶劍一口;廣目天王魔禮海,掌碧玉琵琶一面;多聞天王魔禮仁,拿混元珍珠傘一把;持國天王魔禮壽,提紫金龍、花狐貂。他們是玉皇大帝屬下守天門的大將。
  • 與香港四大天王相比,誰是你心中的臺灣四大天王呢?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四大天王橫空出世之後,幾乎壟斷了音樂界的所有獎項,人氣和自身實力在那個時代幾乎沒有可以與之媲美的,直到1999的時候,他們相繼宣布不再參與音樂獎項的評比之後,他們的時代才可以說是結束了,這樣也給了後來的新人更多的機會。
  • 李克勤本是天王接班人,實力與張學友不相上下,卻沒躋身四大天王
    其實在他們之前曾有一個人,他是譚詠麟欽點的天王接班人,最紅的時候人氣比過張學友,實力更是超過這四個人,可惜卻沒有躋身為四大天王。他就是李克勤。說起李克勤對於比較年輕的小夥伴來說,認識他應該是從《我們的歌》,他和周深組成了「勤深深」組合,兩個人不僅有各種包袱,而且搭配起來唱歌也很好聽。最後兩人獲得了冠軍也是眾望所歸。
  • 香港四大天王之玉面天王:黎明
    就這樣,一天他們在一起舉行了一個演出,舉辦方為了造就聲勢,一時又沒有想到好的稱號,於是就靈機一動把他們四個人和歷史上佛教有名的四大天王聯繫起來,稱他們為「四大天王」。當時也就是隨便一想,沒想到這個名稱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於是「香港四大天王」就此廣泛傳開。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四大天王中最具文藝氣息,外表溫文爾雅,具有貴族王子氣質,擅長文藝片和電子音樂,被譽為「 玉面天王」和「慈善天王」的黎明。
  • 因果報應,天王殿中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分別代表著什麼含義
    不由想起,第一次去寺院之時,見到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連認都不認識,只是更風禮拜而已。未曾想,這一入佛門,眨眼之間已過多年。在今天還記得第一次去師父寺院,因不知道天王殿中所供養的菩薩和護法神而鬧出的種種笑話。也曾記得師父第一次跟我介紹,佛教之中的諸佛、菩薩、護法神。想必大家都去過寺院,也曾見過天王殿中所供奉的彌勒菩薩,伽藍菩薩和四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