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漂浮在宇宙中嗎?上下怎麼來區分?它的下方又是什麼?

2021-01-2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我們在地面上的方位感知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地球的引力給了我們一個垂直向下的作用力,我們能站在堅實的地面上就是引力的作用,而我們的視覺和前庭器官綜合感知下,將會對自身所處的方位與狀態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但在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下前庭器官的感知已經失效,唯一能參考的只有視覺,但在宇宙空間,任何位置都是繁星,我們以什麼什麼參考系來判定當前所處的狀態?

宇宙中的上和下

前文說明上下的感覺是引力給予的,太空的微重力條件下我們無法以此作為依據。所以自身的感知已經徹底廢了,不過這問題並不大,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坐標系來輔助我們來理解太空中的狀態!

在我們的習慣中,我們將地球自轉軸的的北天極指向定義為上,南天極方向定義為下,從網上搜到的標準地球示意圖都是北極在上,南極在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理解?

大部分國家都在北半球天文學早期是從北半球發展起來的早期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結果,而後期則演化成了一個赤道坐標系,它包括的關鍵元素有如下兩個:

赤緯:δ赤經:α赤道指標系和地理坐標系幾乎就一樣,它們共用一個基準平面(赤道面)和極點(南北極),只不過一個來表示地球坐標,一個來表示天球坐標,但無論哪個,對我們理解上下的概念都沒有任何問題!

因此在近地軌道上,你可以參考赤道坐標系,來對自己的狀態來作一個判斷!但這僅僅只能輔助你理解狀態,真正的上下並不存在!

更大範圍內的方位判斷

前文所述在地球附近時我們可以用赤道指標系來輔助理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到了太陽系其他位置,因為沒有地球這個參照物,我們容易失去方位感,需要一個新的更大範圍的坐標系來替代它!

黃道面理解起來非常簡單,即以太陽為中心,地球公轉一周形成的平面稱為黃道面,太陽系絕大部分天體都在黃道面附近運行,以它為標準判定自身的方位有比較強的代表性!那麼如何來判定太陽公轉軌道平面的上下呢?

右手定則,非常類似我們判斷電流方向的右手盯著,手指指向旋轉方向,大拇指指向就是天體的北極方向(約定的北極方向,並不一定是指磁極)!

參考這個方法,我們很快就能搞定天體的北極方向在哪裡了,而對於沒有磁場或磁場混亂的天體來說,這個非常簡單!

銀道面坐標繫到了銀河系,太陽系黃道面坐標又不太合適了,當然我們可以參考建立一個銀道面坐標系,比如也用自轉方向來判斷銀河系的北天極方向,然後理解下上下即可!

不過我們要稍微注意下,黃道平面和銀道平面有一個很大的夾角,所以各位發現的旅行者一號飛行方向在黃道面上有一個非常大的角度,這就是和銀道面大致平行的方向。

出了銀河繫到了更大的尺度,比如超星系團,甚至宇宙,您會發現,我們又返回赤道坐標系了,因為只有這個天球來表示這些方位也許是最方便,也最容易理解的!不過另一個銀道面坐標系我們也常用,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把天球展開成了我們所能見到的平面,畢竟我們在二維平面上無法展現三維天球,而這個展開就像世界地圖一樣,數百年來我們早已習慣這種球面展開的表示方式了!

地球的上下左右又是什麼?

地球是在太陽的引力場內運動,準確的說是地球在太陽彎曲空間的測地線上運動,地球的速度剛好與之平衡,這是一條半永續的測地線,大家無需擔心掉入太陽的中!因此以漂浮在宇宙空間中定義是不準確的!

上文我們搞清楚了方位,那麼來說說地球的上下和宇宙空間中方位的關係。準確的說其實沒啥關係,因為在引力場中下方是指向質心的,所以我們站在地球表面的時候,腳下就是下,頭頂就是上,而整個宇宙都在我們的頭頂!

而根據赤道坐標系來看,地球的南天極指向就是下,那麼下方就是南十字座和半人馬座,不過地球的南天極並沒指向亮星,因此我們並不能說出南極星在哪裡!

南天極指向是一個不存在的星座亮星連線的交叉點,而在將地球南天極放到銀河系中,那麼南部天區指向的是銀心方向,當然南天極並不是銀心!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運動的示意圖,我們無法用地表的上下來衡量這個系統,但仔細想想,各種輔助我們理解的坐標系建立起來之後,應該就會有概念了!

相關焦點

  • 地球是漂浮在宇宙中嗎?地球的「下面」是什麼?也是宇宙麼?
    其實,宇宙是沒有上下這個概念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是基於對力的認識。重力在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有往下掉的趨勢,比如你往天空中扔一個蘋果,蘋果不會飛上天,而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地面上。所以,宇宙中不存在「上」「下」,只存在「力」作用的方向。宇宙存在「上」「下」嗎?關於引力,牛頓曾在1687年出版的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對引力解釋說,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和他們的質量成正比,和他們的距離的平方呈反比。
  • 為什麼地球能在空曠的太空中「漂浮」著呢?到底是什麼在支撐它?
    為什麼地球能在空曠的太空中「漂浮」著呢?到底是什麼在支撐它?很多人都認為宇宙的組成與地球上的組成是類似的,地球有地底下,那麼宇宙應該也有地底下,很多時候,在地球上,當一種東西掉落的時候,都是直接落在地上的,也就是說地球上有一定的空間足夠讓那件東西存在,那麼宇宙之中是不是也有讓地球墜落存在的地方呢,答案是沒有的,因為宇宙中的結構都是有一定規律的,不能夠輕易打破,而氣球也有它一定的位置空間,地球的個體比較大,也沒有什麼多餘的空間讓它佔有。
  • 地球漂浮在宇宙中,而且不停自轉
    什麼是頭朝下?頭朝下有什麼感覺?為了能夠感到「頭朝下的感覺」,我特意倒立了5分鐘,才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問我現在是什麼感覺,我只會告訴你:腦袋很漲,很不舒服。感覺身體內的血液都衝頭部噴湧而來了,感覺臉變大了。除此之外,呼吸也感到略微困難。
  • 60萬億億噸的地球,靠什麼力量懸浮在宇宙中,它為何不往下掉?
    重量越大的物體,它從空中下墜的速度就會越快,想要讓它懸浮在空中就愈加困難。在地球之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違反這一規律,但有趣的是,地球自己似乎就與這一規律相悖。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一顆重達60萬億億噸的巖質行星,然而它卻能夠懸浮於宇宙之中,永不下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能讓宇宙中的星體都呈現出漂浮狀態!
    宇宙中的星體為什麼呈現出懸浮狀態?或是有股力量在支撐!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數百年了,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就相當的好奇。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提升,人類進入太空已經不再是夢想,終於實現。人類迫切的想要了解地球之外的環境,由於技術能力有限,對宇宙的了解微乎甚微,所以這種好奇心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對地球開始進行探索了,當時進入太空中的人類,發現在宇宙中地球原來是多麼渺小,只是一個塵埃而已。就在那時候才發現宇宙是浩瀚無垠的,裡面蘊藏著許多未知的事物和多種的星體。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萬顆的星體。
  • 地球「懸浮」在宇宙中,它是依靠什麼力量,能支撐到現在?
    人的大腦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不僅可以分辨人和事,還能思考問題。生活中經常遇到難以解答的問題,需要用心探索,才有揭曉答案的可能性。自古以來有很多問題困擾著科學家,科學家始終沒有放棄過,例如地球上的第1個生命是怎樣誕生的?人類的起源到底是什麼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 既然沒有永動機,星球依靠什麼力量漂浮在太空?
    老有人問:星球為什麼能浮在宇宙中?這個問題已經討論多次了,既然還有人沒弄明白,就再簡單說一下。如果我告訴你,星球根本沒有漂浮在宇宙,你信嗎?有漂浮星球想法的認知還停留在古代。如今還沒明白的這個道理的,基本是沒讀過書或者讀書時不認真,讀過的東西當時就還給老師了,因此就什麼也不知道。
  • 宇宙中的冷知識:地球是怎麼形成的,地球的體積是多少呢?
    宇宙中的冷知識:地球是怎麼形成的,地球的體積是多少呢?昨天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宇宙和太陽系的起源,我相信大家通過我的分享或者通過其它的文章裡,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宇宙中的奧妙,本來遙遠的東西對我們現在來說也是越來越近了,了解的也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對於衍生人類的地球,大家知道的有多少呢?地球誕生有多少年了,又是怎麼形成的,地球的體積是多少,另外還有多少年的壽命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天體為什麼能夠穩定「漂浮」在太空中?可能跟它的存在有關係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極少,對地球的認知也極少。我們不知道,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空間,地球在這個空間中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存在。隨著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道路,很快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就走出了地球,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被浩瀚的宇宙和宇宙中的情景震撼,對於人類來說,宇宙有太多的神秘等著我們去一一破解。其中有一個現象一直困擾著人們,那就是天體為什麼能夠「漂浮」在宇宙中而不墜落?
  • 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科學家:宇宙一直在膨脹,它沒有中心
    當我們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了一個疑問,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答案和地球有關,地球的位置恰好處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區域,從地球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地帶的距離是465億光年,可觀測宇宙自然就是930億光年。還有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宇宙一直在膨脹。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不向下墜落,還能漂浮在太空中?
    前面也說了,引力是物體「下墜」的唯一條件,不只是地球,宇宙中的所有星球,包括很多壁地球大得多的星球也是漂浮在空中的,因為所有星球的下端都沒有引力中心,人類到了太空中也能漂浮。什麼是引力中心呢?比如地球的引力中心是地核,所以地球萬物都被地核吸引著,而地球也被太陽的引力吸引著,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但是太空中下面沒有這樣的引力中心,所以地球不會下墜。可能有人會問小編,誰告訴你太空之下沒有引力中心了?
  • 如果宇宙中有地球一樣大的生物,他們拿什麼來填飽肚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們都知道,地球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但是如果將地球放到浩瀚的宇宙太空中之間,可以說它一粒塵埃都不如,因為宇宙空間實在是太大了!儘管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除人類以外的智慧生命,但是因為宇宙如此浩瀚,類似於太陽及太陽系的星係數以億萬計,因此,科學家們都認為除了人類以外,在宇宙中間,大概率會存在其它生命,也可能會存在智慧文明,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那麼如果宇宙中如果存在著智慧文明,它們的個體會有多大呢?
  • 什麼是宇宙?最早這一名詞什麼時候出來的?尋找宇宙的起源
    什麼是宇宙?普通人可能無法立刻說出來。據一些學者說,中國的「宇宙」一詞始於戰國時期。莊子對「灶」這個詞的解釋是:「四面都是上下,過去是古今。」簡單來說,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為了探索宇宙的起源,顧家從未停止過。
  • 宇宙中就只有地球會下雪嗎
    雪,對於北方地區的人們來說早已見慣,再普通不過,但身處在南方的你,肯定還在期待著和它見面的那一刻。我們都知道,這是由於南北間太陽直射點和西風帶天氣系統差異而造成的氣候特點。雪的形成雪,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組成的降水形式。從物理的角度上看,就是由於雲層中溫度過低,大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它是地球上的氣候現象,那麼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也會下雪嗎?
  • 太陽重達2000億億億噸,為什麼還能懸浮在宇宙中,而不會掉下來?
    雖然天上的太陽看起來並不大,但它實際上要比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大得多。太陽的直徑將近140萬公裡,質量高達2×10^30千克,即2000億億億噸,或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3.3萬倍,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既然太陽這麼重,為什麼它還能懸浮在宇宙中,而不會掉下來呢?
  • 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低等文明,高等文明或來過地球,但最後卻離開了
    文/行走天涯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低等文明,高等文明或來過地球,但最後卻離開了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大約在5000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的文明到了一個噴發的時期,尤其是在近200年的時間裡,人類已經逐漸的朝著外太空探索的道路而前進了,所以說人類的文明已經到了一個享受未有的高度,但這就是宇宙中的高等文明了嗎?
  • 為什麼星球能夠穩定的「漂浮」在宇宙中?這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
    宇宙自大爆炸以後,形成了無數的天體,有恆星,行星,黑洞等,不管是什麼樣的星球,我們都會發現,它們都是「漂浮」在宇宙中,於是有人就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星球能夠「漂浮」在宇宙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 宇宙中最危險的東西是什麼?第一非它莫屬,你永遠也想不到!
    宇宙中最危險的東西是什麼?第一非它莫屬,你永遠也想不到!如果你覺得暗物質、黑洞、中子星就夠恐怖了,那你是肯定不知道宇宙中最危險的東西——奇異物質。奇異物質是一種尚未在地球上發現的理論物質。它有很大的重力負壓。這是物質的一種分類,也是物質的一種極端狀態。奇異物質周圍的空間被奇怪地扭曲,其引力具有排斥性。與物質中包含的能量相比,壓力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它具有很大的負壓,奇異物質顯然具有這種特性,負壓如此之大以至於超過了它的能量密度,所以奇異物質周圍的空間扭曲得非常奇怪。
  • 宇宙外還有別的空間?究竟是什麼神秘力量,使巨大星體懸浮在太空
    還有許多科學家預言說,如果我們人類想要進入更高層次的文明,那就必須對宇宙進行探索。眾所周知,每個國家對外星生命的探索,都在進行之中。事實上,宇宙中,有這樣一種特殊的現象,那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其他星球,並沒有支撐,仍然懸浮在宇宙中。為什麼會這樣呢?
  • 宇宙有多大?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片沙漠,地球只是一粒沙子
    宇宙有多大?它有鏡頭在望遠鏡看不到的星體之外還有什麼,我們所在的位置地球當你把地球的大小與整個宇宙相比較大你知道地區有多渺小嗎?讓我們從我們的鄰居月球開始,它沒有聽,沒有海洋,沒有生命,只有天體的碰撞,留下的傷害,我們可以在夜空中經常看到月球,你可能認為月球肯定十分靠近地球,實際上月球離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裡的距離,這段距離可以裝得下30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