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讓麥家「生來有罪」,麥家歷盡8年寫出《人生海海》釋然過去

2021-01-20 美食大聚會呀

麥家,1986年開始創作生涯,著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

這幾部作品,一部比一部"大牛":《暗算》於2008年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風聲》被改編成國內知名電影,《解密》則被翻譯成33種語言,是世界圖書館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

2019年,時隔8年,麥家帶著他的新書《人生海海》重新出山,這部與麥家之前幾本小說風格不盡相同的作品,到底寫了啥?

光是打磨《人生海海》,麥家就花了5年時間。

這是一部懸念迭出,氣度恢弘的全新長篇小說。對此,有人直呼:"這還是那個寫諜戰劇的麥家嗎?"我也曾對此有過疑慮,但合上書之後發現,麥家還是那個麥家,縱然形式不一樣,但麥家所要展示的思想,所要表達的內容還是一樣。

這部小說,脫胎於他原有的風格,卻又不同於以往,故事依然傳奇,但觸及心靈的卻已並非故事本身,而是那些文字間對於人性的沉思。這些文字,能夠帶給人前行的力量。

正如這本小說的名字一樣,"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方言,意思是:

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還是得好好活下去。

麥家對這個詞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解讀:他說既然每個人都逃不開躲不掉的,那麼不如去愛上生活。

麥老師一直覺得好的作品是改出來的,一開始他就告訴自己每天只可以寫500字,只多不少。《人生海海》耗時8年,改稿七遍,經過5年的精心打磨呈現在大眾面前。

被人們期待著的作品,一定是閃閃發光的,而等待的時間也證明了這部作品的價值和力量——薇婭在直播間推薦這本書,5秒鐘便賣出3萬冊。

得到這麼多人喜愛的《人生海海》,到底有何魅力?

不如先來讀讀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10個句子:

01. 做人就是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

02. 箱子裡存的錢是越多越好,心裡存的事是越少越好。

03.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04.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氣,隨風飄散,不留痕跡;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

05.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06.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07.小慈悲是同情心,是眼裡冒出來的,觸景生情,有一搭沒一搭的,不成流。大慈悲是責任心,是心底長出來的,因緣而生,細水長流。

08.人啊,心頭一定要有個怕,有個躲。世間很大,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能太任著性子,該低頭時要低頭,該認錯時要認錯。

09.一分鐘的和好抵得過一輩子的仇恨。

10.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小說中,太多的人經歷過太多的苦難,看到了生活太多的殘酷真相,對於命運也表現出不同的態度,由此開啟了不同人生。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其實,賴活比好死更不易。

莫言連讀2遍,評《人生海海》:麥家把家底子都抖擻出來了。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經說過,他被這本書迷住了:"小說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麥家的《人生海海》就是這麼迷人。"

忍不住連讀兩遍後,莫言評價到:這本書暗藏著極荒謬的內核和刻骨銘心的沉痛。

高曉松也說:麥家老師跨越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演員陳坤說:《人生海海》是一部跌宕精彩的小說,講述了一代英雄的起落沉浮,也是每個平凡人生的真實寫照。董卿則從書中看到了人生的豁達

"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在外人面前永遠優雅端莊的董卿,被一段文字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段文字出自麥家的《致父信》,它戳中了她內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

常人或許難以想像,在觀眾面前永遠優雅從容的董卿,竟然也會自卑:

因為童年時期缺少父親的認可和稱讚,她的心底至今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在與老友麥家聊他的新書《人生海海》時,董卿談到原生家庭的話題令人動容,而作家麥家,也對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隔閡深感遺憾。

一位作者,一位讀者,因為同樣需要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建立了一種聯繫和默契,而《人生海海》這本書,也令他們找到了與自己和解、與人生和解的最溫暖的方式。

關於《人生海海》,麥家老師說: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漫長的一生,就像在不確定的汪洋中漂流,《人生海海》告訴我們生活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

全書53元精裝版,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頓午飯的支出,卻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可以點擊下方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麥家:沒能給父親送終,卻還要給我的稿子「送終」
    他幾十年沒有與父親聯繫,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歷經滄桑的麥家回到了家鄉,20年後麥家第一次回到家鄉,而那時父親已經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不認識他了。2011年,麥家的父親離世。《人生海海》麥家:沒有給父親送終,卻還要給我的稿子"送終"麥家在星空演講上說:2011年9月底的一天,我父親去世,發生了一些事,迫使我痛下決心,要回頭。"那天晚上九點多鐘,我突然接到電話說:父親病重,可能要"走。
  • 豆瓣8.1分,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讓莫言誇獎,董卿流淚誦讀
    而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和以往的諜戰風格不同,這是一篇麥家歷時8年,突破自己之後才寫出的作品。這本書在豆瓣評分8.1,是很多人都讀過的一本好書。多年前,董卿在《朗讀者》節目中,第一次讀麥家的信,一封麥家寫給父親的《致父信》。在外人面前永遠優雅端莊的董卿,被一段文字感動地不能自已,淚流滿面。這封信戳中了她內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那是一段刺痛的回憶,也是一份錯位的愛。
  • 麥家《人生海海》:在「太監」的苦難人生中,感受活著的力量
    上校的傳奇和太監的秘密:作為男人,他極盡榮耀,但也極盡屈辱《人生海海》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來回顧上校的一生,這個故事裡,有我,有上校,有父親,有爺爺,有村子裡的各色村民。其中,上校是絕對主角。上校的屈辱裡,藏著麥家的故事:人生海海,我們終將與人生和解麥家筆下的故事,大都發生在701這樣一個與世隔絕又神秘莫測的情報機構中,但在《人生海海》裡,麥家卻回到了故鄉,回到了村子,回到了世俗中。麥家將這本書定位為「與父親的和解之書」,聽起來很像自傳,但其實不然。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讀,活著需要多大的勇氣?
    2019年,麥家帶著自己的新作品《人生海海》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這是他時隔八年之後的首次長篇之作。《人生海海》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幾年前,麥家和董卿因《朗讀者》結識,董卿讀了麥家寫給父親的信。十四歲那年,年輕氣盛的麥家不堪同學對父親的羞辱,和對方大打出手。父親趕到現場後,非但沒有幫他,還伸手打了他兩個耳光。這兩個耳光徹底打斷了兩人之間的感情。往後二十年,麥家拼命逃離家鄉,再沒和父親說過一句話。
  • 一生至少要讀一次,麥家沉寂8年新作《人生海海》,看完感動落淚
    一生至少要讀一次,麥家沉寂8年新作《人生海海》,看完感動落淚談起麥家,大家首先想到的一般是他的諜戰作品,比如《暗算》、《風聲》、《解密》等。尤其《暗算》還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而《人生海海》則是麥家唯一一部非諜戰類作品。麥家說,一個作家一輩子總是要寫一部跟故鄉有關的書,對他而言這部作品就是《人生海海》。
  • 麥家:整整三年,兒子關緊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
    麥家:整整三年,兒子關緊房門拒絕交流,父親:就像陪伴一頭老虎青春期是道坎兒,邁過去母慈子孝,其樂融融;處理不好,家裡整天雞飛狗跳,劍拔弩張,一言不合就開戰。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過得小心翼翼,這種說法毫不誇張。我家大寶今年上高二,今天早晨送她去上學,在路上交流的過程中又經歷了一次小小的意見分歧,還好雙方溝通順利,達成一致。
  • 麥家:在父親靈堂寫書,在親人哭聲中寫,幾千字,寫的他肝腸寸斷
    麥家:在父親的靈堂寫書,最終,歷時八年磨一劍,「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這本沒有序言的書,用最樸素的文字,寫出了麥加的溫軟感情。
  • 麥家的自我救贖
    影視作品《暗算》《風聲》《聽風者》均改編自麥家的小說特殊的情報生涯賦予麥家最具獨到性的寫作題材,是珍貴經歷賜予的一把寶劍,所向披靡。但這一次,他扔掉寶劍,拾起了故鄉。暌違8年,長篇小說《人生海海》面世,離奇的人物、跌宕的故事內核仍在,容器卻不再是遙遠難測的特情和諜戰,而是你我都曾擁有過的舊日時光。這是以文字回歸故土的最好時刻。
  • 上校被刺字然後自我放逐和救贖的人生:麥家《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西西弗斯被罰無限循環推動巨石刺配——《人生海海》的故事核心昔有宋江「刺配」江州而耿耿於懷,戲稱額頭上的字為「金印」,今有麥家《人生海海》中上校(綽號太監)被日本女人在小腹上刺字,最後導致瘋狂。
  • 麥家《人生海海》:認清生活後,依然熱愛生活,學會與自己和解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麥家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人生海海,學會坦然面對吧,這樣生活才會更希望。麥家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一輩子總要有本關於故鄉的書,一方面是對自己童年的紀念,另一方面,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
  • 麥家|《人生海海》:短短幾句話,卻說透了人生,莫言高度讚揚
    人生海海,願你我都能好好生活,做最好的自己麥家的這本《人生海海》,歷時五載,從小說的內容到語言再到方方面面,都可見作者精心打磨的痕跡,這在當下急功近利的社會中,很是難得。「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語,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不止這的意思。
  • 《人生海海》:愛並不萬能,親情是經歷一場遠離才能和解的守護
    高曉松曾經評價《人生海海》:這是麥家跨越自己心靈的著作,他跨越了自己內心的第一座高峰,這是一部經典大作。麥家自己評價說:對於我來說,《人生海海》是一部另立山頭的小說,我要回到童年,回到過去,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 麥家的《人生海海》,看一回流淚一回,講透了我們的人生
    大伙兒首先看下這個人生海海這幾個字,實際上這個是閩南話,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去體現出人生道路的1個複雜多變,就好似在說向海洋似的的開闊無比,可是又不僅僅局限於這個意思,並不是說讓大伙兒崩潰,反倒是給人勇氣膽量教人好好生存下去。
  • 讀《人生海海》董卿熱淚盈眶:能夠治癒傷痛的不只有時間,還有愛
    《人生海海》是著名「諜戰小說之父」麥家的最新長篇小說,這是麥家為了紀念父親,紀念家鄉,為了跟自己的童年達成和解而寫的一部作品。《人生海海》跟之前的諜戰小說風格完全不同,對於麥家來說,這是一次創新,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 麥家:兩個信封,一封2000美金,一封兒子的信,董卿聽後淚奔
    我身邊的一位年過40歲的姐姐說:前後看了三遍《人生海海》,我才知道,原來人真的可以饒過自己,饒過別人,看到最後一頁,我淚流滿面。《人生海海》除了能讓普通人走出自己親手建造的牢籠之外,還被很多名人明星津津樂道,比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董卿,高曉松。為什麼這些人都喜歡看?
  • 解密麥家:小說都與孤獨有關,總是觸及人生幽暗
    這次,我們走近著名作家麥家。麥家與四川有著深厚的緣分。他在四川工作、生活15年,多部重要的文學作品是在四川完成,他更是稱成都是他的第二故鄉。【名家檔案】  麥家1964年生於浙江富陽。1981 年考入軍校,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和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 系 。 1986年寫作,至今已出版有《解密》《暗算》《風聲》《人生海海》等六部長篇小說。
  • 《人生海海》作者麥家生活趣談,「交叉小徑」重回古典敘事
    《人生海海》寫完後,格非作為第一批讀者,給麥家打電話,稱讚他對中國傳奇小說的重新認知、使用做出的探索。莫言更少見地寫了讀後感,列數小說之「六好」。相比之前的作品,這本書中,他的筆法更簡潔、搖曳。他大量使用短句、動詞,文採與意象皆有古意。
  • 品讀麥家「人生海海」:任憑再多生命的離奇也終將化作人生的況味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暗算》和電影《風聲》,它們的劇本都是根據麥家的小說改編而來.在這個世界裡,麥家架構作品的技巧得到了充分展示,人類的意志則在情節的漸進壓榨下發出一聲聲悲鳴。正如莫言評價所說:麥家是一個拓荒者。而他的作品亦如是。一、既然跑不掉也逃不開,那就不如去愛上生活!2019年,這位拓荒者再次完成了對自己的挑戰,這一次他帶來了一本《人生海海》。
  • 《人生海海》看完哭到不能自己,書中短短17個字,直戳成年人的心
    老年痴呆的父親去世後,麥家有三年沒有寫東西。父親的一生落幕了,但跟父親有關的過往、溫情、隔閡,以及他不願面對的過去,他內心的瘡疤再次被記憶揭開。父親被劃為右派,反革命分子,這兩頂帽子是麥家童年、乃至少年時期的最大的噩夢,被排擠、被孤立、孤獨而憂傷。
  •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讀麥家《人生海海》
    於是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來了《人生海海》這本「網紅」書。它真的深深地吸引了我,故事很簡單,講的是生活在農村的一位上校的平凡一生。耗費了幾天,看完最後一頁,我疲憊地趴在了桌子上,腦海裡反反覆覆地想著一句話,這句話徘徊遊走,仿佛在鳴響——上校這一生,走得鏗鏘,活得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