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吃了挺多瓜的,比如噹噹的掌門人之爭,比如羅先生的時間管理,比如一個高級合伙人變成了合伙人……
但,我還是喜歡這十六個字: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裡最喜歡的句子,那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今天要說的事,有關愛情。
前陣子有個挺火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出生,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長大……第一次結婚,對,從一個個體,到遇見一個對的人,相識、相知、相戀,然後結婚。
有人會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我認為,婚姻恰恰是愛情最好的延續,就連新中國的第一部法律都和它有關,沒錯,它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正式頒布!
點擊播放 GIF 0.0M
所以,你知道嗎?
再過兩天,就是它70歲的生日啦。
為了慶祝這個神聖的日子,今天,上海市民政局正式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婚姻數據年度報告》。這是第一次披露了1950年至2019年間的上海相關歷史婚姻數據。
1950年至2019年的70年間,民政部門累計為本市760.63萬對當事人、1521.26萬人次辦理了婚姻登記,顯示婚姻登記該項基本公共服務與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
據統計,過去70年來,上海每年辦理10萬對以上結婚登記的年份,分別出現在1979年至1990年和2003年至2018年兩個期間,峰值出現在1981年,為29.07萬對。
依據相關統計,2006年以來,除2016年出現最高值為5.71‰之外,本市的離婚率基本都保持在3.32-4.87‰的區間內。相關專家認為,這表明過去近14年以來,本市的離婚率始終未曾出現大幅度的起伏波動。此外,統計還顯示,從選擇離婚辦理途徑上看,1985-1998年期間,本市法院判決和調解離婚數大於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數,而1999年以後則正好相反,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數大於法院判決和調解離婚數。
值得注意的是,該年度報告還首次披露了2019年「長三角異地結婚登記數據」,即在本市民政部門結婚登記機關辦理的當事人一方為上海戶籍,另一方為江蘇、浙江或安徽省戶籍的內地居民結婚登記數據。
統計顯示,2019年全市辦理異地結婚登記39951對。其中,當事人一方為長三角地區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的登記數量共有17456對,佔全部異地結婚登記總數的43.69%,佔本市內地居民結婚登記總數的17.92%。在全市辦理的異地結婚登記中,數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相關專家表示,長三角三省異地結婚登記數始終排在上海與全國各省異地結婚登記數的前三位,佐證了長三角三省一市「地域相近、人文相親」的家庭融合特徵,是長三角一體化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反映。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要編制這個報告呢
市民政局方面介紹:為紀念這部誕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頒布)之前、對上海市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法律的實施,使婚姻大數據能夠更好地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本市公共政策制定服務,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建設,增強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透明度,自2020年起,上海市民政局將於每年4月底發布上海市婚姻數據年度報告。今天首次發布的是《2020年上海市婚姻數據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01
哪些內容是首次發布
市民政局方面介紹
首次發布的有兩類數據:
一是2019年度本市婚姻數據;
二是1950-2019年70年間的歷史婚姻數據;其中,1950-1979年期間的數據由本市民政部門在2018年通過對本市婚姻登記歷史檔案數據進行補錄獲得。另外,婚姻數據單獨以《上海市婚姻數據年度報告》的形式發布,也屬首次。
02
婚姻數據可以
對哪些領域提供幫助
市民政局方面介紹:
政府服務的透明度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之一,發布婚姻數據體現了民政部門跨前一步主動為公眾服務的意識。首先,婚姻數據對經濟領域中生產和消費的細分行業研究和預測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例如,對家電、母嬰消費品、食品餐飲、快遞、家裝、房地產等行業有直接影響,對上述行業的上下遊產業鏈有間接影響。其次,婚姻數據對公共政策制定部門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例如,對教育、衛生健康、公安、規劃土地、房屋、商務等部門在制定相關規劃和出臺公共政策之前的調研中,需要應用婚姻數據。第三,婚姻數據對研究公共管理、人口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專家學者研究相關領域的學術問題具有參考價值。
03
以2019年婚姻數據為例
由哪幾個方面構成
市民政局方面介紹:
由三部分構成:
一是2019年度全市婚姻數據;
二是各區民政部門登記量分布;
三是長三角異地結婚登記數據。其中,長三角異地結婚登記數據,是指報告期內在本市民政部門結婚登記機關辦理的當事人一方為上海戶籍,另一方為江蘇、浙江或安徽省戶籍的內地居民結婚登記數據。長三角三省異地結婚登記數始終排在上海與全國各省異地結婚登記數的前三位,佐證了長三角三省一市「地域相近、人文相親」的家庭融合特徵,是長三角一體化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反映。
04
結婚率和離婚率怎麼計算
市民政局方面介紹
結婚率計算方式為年度結婚登記總數除以期中戶籍人口數(當年期初戶籍人口數與當年期末戶籍人口數之和的一半)乘以1000‰。離婚率計算方式為離婚總數除以期中戶籍人口數(當年期初戶籍人口數與當年期末戶籍人口數之和的一半)乘以1000‰。之前網上有人對結婚率和離婚率的概念不清楚,把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的數量之比,誤以為是離婚率。
05
70年的歷史婚姻大數據
能看出哪些門道
市民政局方面介紹:
一是本市民政部門在70年中,累計為本市760.63萬對當事人、1521.26萬人次辦理了婚姻登記,這項基本公共服務與本市每個家庭息息相關。
二是70年中每年辦理10萬對以上結婚登記的年份分別出現在1979-1990年和2003-2018年兩個期間,峰值出現在1981年,為29.07萬對。
三是自2006年以來,除2016年出現最高值為5.71‰之外,離婚率基本保持在3.32-4.87‰的區間內波動。
四是從選擇離婚辦理途徑上看,1985-1998年期間,法院判決和調解離婚數大於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數,而自1999年以來正好相反,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數大於法院判決和調解離婚數。
編輯 |薯條
*本微信公眾平臺音、視頻為獨家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