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黃鶴樓》成熱門打卡地。
這是一個遲來的「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闔家團圓的節奏。我們相約,待疫情退去,山河無恙,家國共團圓。如今,國慶逢中秋,這個團圓的約定終於實現——
你聽,東湖之畔,曲藝紛呈,南來北往的口音裡,撒滿了歡聲笑語。
你看,兩江四岸,燈火通明,山川日月的光影裡,倒映著勃勃生機。
一座放心又安全的城市,是武漢對「手足」最好的報答。
帶著漢繡和剪紙
遠方的客人,我在東湖等你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河南遊客朱鵬穿著灰色長衫,停在蘇峰的攤前,撐開一把傘便開始吟詩。蘇峰是武漢油紙傘老字號蘇恆泰第五代傳人,傘上的墨竹栩栩如生,五道桐油工序下來,讓看起來弱不經風的油紙變得結實耐用。「這次專程來買幾把回去送給家人,很有武漢老味道。」朱鵬抱起新買的傘,滿足地離開。
10月1日至8日,「我在東湖等你」武漢非遺嘉年華、漢派藝術嘉年華活動,在武漢東湖風景區楚城廣場舉行。6家文藝院團帶來了16場演出,場場座無虛席。漢繡、剪紙、泥塑、麵塑……15個非遺項目,讓遠方的客人看到了另一個老武漢。
10月1日上午10時,一頭「毛驢」搖頭晃腦登上舞臺——由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帶來的木偶劇《偶戲奇緣》準時開幕。鼓聲一起,周遭在綠道騎行的遊客紛紛聞聲而來,一時間,廣場人頭攢動。小朋友們騎上爸爸的肩頭,伸長脖子,看得專注。「沒想到,小小的木偶也能演出如此生動的故事,武漢的文化給我太多的驚喜。」帶家人來遊東湖的南京遊客黃先生說。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楊菁表示,每個非遺項目都承載著厚重的城市記憶,每一場劇團演出都展現了漢派文化中無盡的瑰寶。「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精美的工藝品和演出秀,讓漢派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讓全國遊客愛上荊楚文化。」
長江燈光秀致敬祖國。
天為幕布,樓為畫板
「一天蓋了1000多個章」
2020年的國慶,對疫後重生的武漢,具有格外不同的意義。
在這個雙節假期,氣勢恢宏的長江燈光秀,讓長江兩岸上演璀璨華章,以「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三個篇章,致敬英雄的武漢。
千年黃鶴樓首開夜間體驗,以「光影+演藝」的形式講述名樓歷史;曇華林百年老建築變身光影布,城市之光抵達詩和遠方。
「我又找到一個,快來!」曇華林小巷,遊客樊曉敏背著相機,興奮地向身後的閨蜜揮手。和很多遊客一樣,樊曉敏也是發掘曇華林「拾光地圖」的探尋者之一。
10月1日至3日,8家「藏光」店鋪隱於曇華林老建築中,等著被尋光之人發現。「今天一天我蓋了1000多個章,外地遊客來了不少」。「藏光」小鋪店員高齊驚嘆曇華林熱度回升之快,「迎客站了一天,腿都酸了,但心裡卻很快活,今年國慶的曇華林比往年更熱鬧。」
「開張嘍!」伴隨一聲吆喝,在黃鶴樓鵝池邊上演的《辛氏沽酒》,拉開光影演藝的序幕。1日開始,每晚19點半,兩場《夜上黃鶴樓》行浸式光影演藝體驗接連開演。現場,近千名遊客一路拾級而上,穿行在一幅幅光影的歷史畫卷中。「太震撼了!」行至主樓,第一次來黃鶴樓的南京遊客廖先生,忍不住激動地歡呼起來:「千年古樓果然名不虛傳!」
同一時間,武漢長江邊上,「致敬祖國」燈光大秀已然開啟。兩岸的大樓不停更換「衣服」,只見一隻楚鳳,展翅騰飛;醫生、警察、志願者…一群無畏的逆行者肖像掠過眼前。「向英雄的武漢致敬!」站在知音號的船頭,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駐足,向閃過的國旗行注目禮。
景區各處五星紅旗迎風展。
步行街的生意比往年還好
口罩那頭是合不攏嘴的笑
10月1日,武漢歡樂谷街頭藝術節正式拉開序幕。整個黃金周,武漢歡樂谷累計接待遊客近25萬人次,增幅約40%。其中省外遊客佔比40%。
坐上「天地雙雄」,五湖四海的遊客們在20層樓高的空中尖叫,下來正好觀看一場驚險刺激的高空彈跳秀,又或是鑽進旋轉木馬,伴著夢幻的旋律看一出詼諧短劇。愷撒宮內,魔術師用紙牌製造出飛舞的蝴蝶;巡遊路上,身高2米的「熊貓」成了孩子們追逐的明星,肢體誇張的舞者手持圓環隨風律動。
「哇,他們跳得好高啊!」一群小朋友目不轉睛盯著彈跳龍節目歡呼。作為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難度最高、技術要求最高的「雙高」極限藝術,節慶期間,彈跳龍一天三場,給足遊客驚喜。「今年的武漢歡樂谷特色十足,來武漢度假真是來對了!」牽著興高採烈的兒子,從上海過來的吳女士笑著說。
江漢路步行街上,早已是一片五星紅旗的海洋,祥和、安樂。忙碌的店家彎腰迎客,隔著口罩仿佛都能看見微笑的嘴角;年輕人成群結隊、嬉戲打鬧,拎著大包小包奔走於各色的服裝店中;喜結連理的新人們,拍著屬於他們的婚紗照,在新生的城市中,迎接他們新的生活。
「沒想到生意這麼快就恢復了,而且今年國慶生意比往年還要好!」江漢路新佳麗樓上一家日料店的老闆,看著滿座的食客,笑得合不攏嘴。國慶假期剛開始兩天,店內的營業額已破8萬元。「不光是我一家,整條街的生意都紅火著呢,武漢回來了,真好!」
疫後重振的武漢獲多家外媒點讚
旅遊,再度讓武漢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連日來,英國《金融時報》、美聯社、彭博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外媒紛紛關注湖北武漢的旅遊熱潮,認為今年的黃金周,武漢的旅遊業恢復最具震撼力。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黃鶴樓成為最受歡迎的景點。其次是上海迪士尼樂園。
CNN報導中提到,自4月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以來,武漢已成為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僅一個多月時間,武漢就有超過374萬張旅遊門票被預訂。
《金融時報》在報導中說,今年的黃金周,武漢的旅遊業恢復最具震撼力。
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國內旅遊人數預計將達5.5億人次。在新冠肺炎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CNN在報導中認為,中國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如今,數億人在假期同時度假,這顯示出了「中國的自信」。
黃鶴樓上,家庭賽詩讚英雄
「黃鶴樓上憶英雄,欲想誇獎恨詞窮。大江大河大武漢,發自內心說贊同!」
從不寫詩的福建孫先生,這次來湖北當了回「騷客」。
聽說黃鶴樓35年來首次夜間開放,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孫旭日,第一時間成功預約。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孫旭日主動報名,成為福建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從2月20日到3月31日,在金銀潭醫院一戰就是41天。
「黃鶴樓上看武漢,武漢實在是太美。要是今晚不來看,一定終生後悔!」孫旭日的妻子戴藝雙說道。她和老公同在一家醫院,從事護理工作。
「老孫在武漢那些日子,安慰我們說沒事的,等疫情過去了就帶我們來看黃鶴樓。今晚夢想終於實現了!」說到激動處,戴藝雙眼睛裡淚花閃閃。
「爸爸媽媽快看,大船好壯觀啊!」兒子孫嘉煜拉著戴藝雙的手,指著江中一艘遊輪禁不住歡呼。
「那你是不是也要吟詩一首呀?」孫旭日想考一考剛上初中的兒子。
「病毒已辭黃鶴去,美景再現黃鶴樓。疫情一去不要返,華夏兒女樂悠悠。抗疫歷歷英雄路,豪情萬丈滿神州。致敬武漢真英雄,從今再也無憂愁!」
「好詩!好詩!」身邊一位遊客豎起了大拇指。
一家人脫口而出的,不僅是詩,更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