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古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千百年來,這裡多變的地質特性造就了多變的壯觀美景,沙漠瀚海,巍峨雄奇的雪山,神秘蒼涼的峽谷,堅強不屈的胡楊……蒼涼古老、神秘厚重、雄渾蒼茫、遼闊大氣賦予了阿克蘇大地神秘的色彩。
阿克蘇峽谷景區的不尋常是把潔白與嫣紅融合為一體。冬季的白雪被千百年的峽谷雕刻成了豪放的藝術品,而溝壑縱橫的紅色峽谷,在天山腳下恣意蔓延,在狂亂的西風中印刻下自然的鬼斧神工。
庫車紅山石林
天山託木爾大峽谷位於溫宿縣境內,這裡曾是通往南北天山古代驛路木扎特古道的必經之地,當地稱之為「庫都魯克大峽谷」,意為「驚險,神秘」。「她」是中國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質奇景、中國最大的巖鹽喀斯特地質勝景,和罕見的遠古巖鹽地質絕景、奇特的雅丹地質怪景,是中國獨有的巨型巖溶蝕地質秘境,堪稱新疆「活的地質演變史博物館」。
進入景區,猶如進入了一片雄渾壯美的自然畫廊。峽谷中,山壁巖層分布清晰,受擠壓形成的褶皺,彎曲的線條十分清晰。斷裂的巖石夾在山壁巖層中,在歷經億萬年的風雨侵蝕後,形成了絕壁高聳、奇峰兀立、形態各異、嶙峋怪異、色彩濃烈、千姿百態、五彩紛呈的奇特景觀。
天山託木爾大峽谷
大漠與戈壁雖是塞外常景,卻也藏著一片片神聖的綠洲。天山腳下的牧歌明快又悠長,羊群如同散落的珍珠,在大漠的綠洲上咀嚼著來自荒漠的饋贈。張騫的腳步、漢室公主的嫁衣、玄奘的經史、姑墨的煙雨都曾在這片土地上駐足,傳唱在阿克蘇古老的民歌裡……
天山神秘大峽谷2003年入選中國十大最美峽谷,2005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球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位於庫車市境內。億萬年的地質運動、風雨剝蝕,在這裡造就出無數奇峰異石,晨曦中的峽谷讓人驚嘆不已。「她」集雄、險、幽、靜、神為一體,身臨其境者無不讚嘆叫絕。
溫宿博孜墩牧場
在《西遊記》中有座熾熱似火的山,由於溫度過高需要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扇滅,唐僧師徒才可以通行。天山神秘大峽谷就像一簇神秘「火焰」,不過這裡說它像火焰,並不是指它溫度高,而是它的顏色如火。在維吾爾語中,它被叫作「克孜利亞」,是紅色的山崖之意。
赭色的泥質砂巖構成了群山,峽谷就在這些山巒之間。從谷口進入,迎面而來的是那些經由億萬年的風雨剝蝕和洪流衝刷形成的壠脊與溝槽,線條如同波浪起伏,又有序地層疊著,令人不得不驚訝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待到黃昏時分紅霞滿天,夕陽四射之時,峽谷又被籠罩在橙紅色的光裡,豔麗得像是在燃燒。
深入峽谷,在山體的懸崖上還能看到一個名為「阿艾石窟」的千佛洞。洞中的佛像壁畫保存完好,構圖細密,色彩絢麗,線條靈動,佛像栩栩如生,華貴端莊的氣質盡顯。而壁畫中的漢文墨書榜題及龜茲文題記也體現出了漢文與龜茲文的早期融合。天山神秘大峽谷的自然和文化之美是毋庸置疑的,它同時又是神秘的。峽谷裡的神影奇變以及神風神水等奇觀,又不免讓人生起探秘之心。
天山大峽谷數年如一日地在這裡「燃燒」著,只要你來到這裡,便能與美與神秘不期而遇。
「雅丹地貌」是以風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壟崗狀地貌,20世紀初,瑞典科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對中亞地區進行科考期間,在中國羅布泊荒漠中發現大面積河湖沉積物暴露地表,並被強風吹蝕成各式各樣的壟崗狀殘丘,當地人稱之為「Yardang」,維吾爾語意思是「陡峭的土丘」,赫定就在其考察遊記中使用「Yardang」這個詞專指這種特殊的壟崗狀風蝕地貌,隨同赫定一起參加科考的中國科學家陳宗器先生把這個詞正式譯作漢語「雅丹」,所以說,雅丹這個詞是從維吾爾語轉譯而來,雅丹的「丹」字與紅色沒有關係。
庫車天山神秘大峽谷
事實上,雅丹地貌既可以是紅色,也可以是紅色以外的任意顏色。典型雅丹地貌形成於乾旱地區乾涸的湖底或河、湖階地上。雅丹地貌在西北地區分布很廣,世界各地也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