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繁華了幾百年,如同北京的「聚寶盆」。它在京城的特殊位置就像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和紐約的時報廣場步行街,同樣的琳琅滿目,同樣的歷史悠久,也同樣聞名遐邇於世界。很多人不知道,在王府井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處幽靜華美的世外桃源——霞公府。白居易在《中隱》中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隱於山林是身隱,隱於市是心隱,霞公府便是一處「能身隱,能心隱」的難得居所。
家門口的「中華第一街」
其實,很多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王府井大街名字的確切由來,只知道這條號稱「中華第一街」的地方肯定與王府有關。早在元大都時期,王府井大街叫丁字街,到了明朝,朱棣遷都北京,在此修建了十座王府,改稱「十王府街」,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了清代,廢了十王,所以改稱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繪製《北京四郊詳圖》時,把這條街劃分為三段:北段稱王府大街,中段稱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就有了今天的"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霞公府在哪裡?其實非常容易找——北京飯店北側有條街叫做霞公府街,順著霞公府街往西走,過了萬豪行政公寓就是這處世外桃源了——一座為京城巔峰人士建造的頂級居所。其實,「霞公府」這個名字也是「百年老字號」,霞公府街在清光緒年間稱理藩院後胡同,理藩院是清朝掌管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到宣統年間更名為霞公府。解放初期,老舍、趙樹理在這裡的一座日式小樓上生活和工作,出色地領導了國家恢復時期北京市的文藝整頓和復興工作。所以,歷史上霞公府這塊土地一直都是富有文化氣息的珍稀地域,今天這裡被雕刻成一處風姿綽約的桃源居所。
霞公府的規劃設計採風
霞公府屬於北京飯店二期改擴建工程中的高端公寓部分,建築規劃設計由著名的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完成。2011年,嶄新的霞公府從這塊紫禁城邊上的風水寶地中拔地而起,在規劃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它都非常注重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在新時代的表達。霞公府擁有中國傳統圍合空間的內涵,園區由南、北兩棟7層板樓圍合成一片意境園林,中心是一座秀美庭院,整個建築群落繼承了中國傳統院落的經典格局,合理美觀。初到霞公府的人,剛一走進就會覺得這裡處處安逸、華美舒適,很快就能萌生出人與住宅的和諧感應。霞公府的整體外觀結合了古典美與現代美,外立面豎向大尺度的陶板豎肋是傳統竹簡的暗喻表達,通過陶板這種展現時代工藝的傳統表現材料,與北京飯店的悠久歷史形成呼應,賦予建築歷史感與時代感。這種橙色的定製陶板來自西班牙原裝進口品牌Faveton,作為外立面它無輻射、無色差、堅固耐用、隔溫降噪,色澤歷久彌新,而且抗震性能首屈一指。
霞公府的室內設計由臺灣著名室內設計師邱德光先生主理,他是國際設計界公認的新巴洛克裝飾主義的代表人物。對於霞公府這座特殊的建築,設計師的設計主張是「進入居住者的思想,做他的思想居所」。霞公府的室內設計非常注重營造藝術氛圍,從中國傳統的花格窗、多寶格、格子梁天花板及鬥拱鬥線等裝潢樣式中接收靈感,邱德光先生將這些紫禁城、天壇等中國建築和裝飾元素融合到當代的設計風格中,使霞公府的室內設計達成非常和諧的空間效果,這種將中西文化融會貫通的領悟能力和運用能力,成就了霞公府無與倫比的藝術氣質,使日常生活的居家空間呈現出充滿活力和變化的藝術氛圍。
豐富的生活,飽滿的精神
居住在霞公府的人們擁有豐富的生活:周邊步行10分鐘的範圍內有6座電影院、6座劇院、2座博物館、5座大型商場、9座五星級酒店。霞公府周邊的頂級餐廳有譚家菜、厲家菜、莫爾頓牛排坊,全聚德、東來順等老字號以及高端粵菜、法餐、葡餐、日餐、泰餐等可供選擇,每家餐廳都能讓你大快朵頤,盡興而歸。霞公府東側是同屬於北京飯店二期項目的萬豪行政公寓,如果親朋好友遠道而來,這裡是他們下榻的好地方,萬豪還配套了設備齊全的健身房和北京唯一能看到紫禁城金頂的室內陽光遊泳館。
居住在霞公府,放鬆心靈的方式多種多樣,步行就可以去往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中山公園音樂堂、中國美術館、北京人藝、三聯書店等等國內頂級的文化場所,也有適合跑步或散心的中山公園、皇城根遺址公園等愉悅身心的好去處。
王府井霞公府,一處京城核心商業區的世外桃源,寧靜而安逸,讓巔峰人士的生活更加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