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短視頻我才知道皮影為什麼叫皮影,因為真的太皮了!」在 @龍在天皮影~演員孔薩 的抖音帳號發出的一條視頻下,網友們這樣評論。
視頻的劇情內容是抖音上很火的《唐僧取經路遇女兒國》,在抖音上,有2.1萬條使用相同音頻拍攝的視頻,大部分是網友真人出演,自己拍攝的搞笑視頻。孔薩發布的這條用皮影演出抖音熱門話題的視頻,獲得了153.7萬次點讚,在眾多視頻中排到了熱度的第一名。
「皮」一下很開心
在抖音上,孔薩的皮影戲「火了」。孔薩擁有30多萬抖音粉絲,他拍攝的皮影視頻,被網友們點讚了250多萬次。
網友們喜愛他的原因是,他的皮影戲真的很「皮」。
孔薩的皮影戲短視頻緊跟「潮流」,抖音上大家都在拍什麼,他就也拍什麼,只不過,他短視頻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皮影裡的人物、動物。
配合抖音上節奏感十足的流行音樂,孔薩手裡的皮影們也跟著節奏跳起了舞蹈。憨態可掬的豬八戒、活靈活現的丹頂鶴,在孔薩的操作下都成了舞者。八戒跟著節奏抬起胳膊,丹頂鶴按照韻律舞動長長的脖子,在有趣的同時,也讓人不得不讚嘆操作者的精巧技術。
孔薩還會用傳統皮影人的形象和動作,配合現在流行的段子做成短視頻。《唐僧取經路遇女兒國》火了之後,他又嘗試用和尚的形象做了幾個不同的短視頻,網友們都很喜愛,孔薩說,「這個和尚現在比我都火」。
抖音上一度流行一個人教鸚鵡說話的笑話,人說「我會唱歌」,鸚鵡學說「我會唱歌」;人說「我會跳舞」,鸚鵡也學著說「我會跳舞」,人說「我會飛」,鸚鵡就機智地回應說「你放屁」。
抖音上不少人都和自己養的鸚鵡一起拍攝了這段視頻,孔薩也拍了,但出鏡的主角是皮影做的鳥和他短視頻中常出現的皮影和尚。皮影的動作與語音配合得惟妙惟肖,不少網友都很喜歡。
孔薩還會根據流行歌曲的歌詞的劇情,用皮影為歌曲製作「MV」。在一段視頻裡,他用古代人物的皮影,配合《鐵窗淚》的音樂,演繹出一個兒子因為坐牢與母親離別的小短劇。視頻創意十足,在有趣、搞笑的同時,也教人們要遵紀守法、孝順父母。
讓袖珍人不再渺小的皮影
粉絲們喜歡孔薩的抖音視頻,是因為他視頻中對傳統藝術的傳承和創新,視頻中創意十足的內容。但很多人不知道,孔薩以及他所在的「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的很多皮影演員,都是「袖珍人」。
孔薩原名孔令博,今年28歲,身高1.4米,因罹患垂體柄中斷症候群不能長高,也就是俗稱的「袖珍人」。在成為皮影藝人之前,他是一名修車工人。一次修車時,他從廣播裡聽說了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這個全是「袖珍人」的地方,就下定決心來了北京。
龍在天皮影藝術團團長王熙是京西皮影藝術的非遺傳承人。她出生在皮影世家,小時看爺爺擺弄皮影,長大後卻很難為皮影這門藝術找到合適的發展出路。
2006年,王熙和丈夫在北京前門大柵欄開設了一家小型的皮影博物館,遊客寥寥。當時團裡平均年齡60多歲的老藝人們受不了沒有觀眾的失落,適應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們又靜不下心來學習皮影的手法、唱腔和樂器。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熙認識了曾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第一袖珍女歌手」吳小莉。她和吳小莉都覺得,由「袖珍人」來傳承皮影戲會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袖珍人天然小孩的樣子,很容易和看皮影戲的小朋友親近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幫袖珍人解決因身高限制帶來的就業壓力。
(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的袖珍人皮影演員)
經過考核選拔的袖珍人演員們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學習皮影期間,劇團要求演員們八點起床,很多人不到六點就會起來自己練習。劇團依照袖珍人的身高改善了道具和舞臺的高度,增加了真人與皮影交替的互動演出,袖珍人演員們也在努力配合、不斷創新劇情和皮影道具。
一次偶然的機會,抖音發起「皮一下很開心」話題活動,邀請用戶跟龍在天皮影劇院的演員們一起拍攝「皮影尬舞」的短視頻,模仿皮影人物的動作。更多人通過抖音認識了這些可愛的皮影藝人,截至2019年1月,話題下的總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4.6億。
作為國內最大的記錄非遺的短視頻平臺,137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抖音上涵蓋1214項,涵蓋率達88.4%。國家級非遺項目相關視頻播放超過1065億次,獲得點讚超過31億次。
在皮影戲裡,孔令博和他的「袖珍人」朋友們找到了尊嚴和價值。有人在劇團裡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也有人為父母在老家買了房子,從家人的負擔變成驕傲。
皮影表演讓演員們突破自我,開始變得外向、自信。在抖音上,孔令博也喜歡和網友們互動,幾乎每條評論都會回復。
一位網友在抖音上找到他,想讓他教皮影,用作藝考時的才藝表演,孔令博給他錄了好幾個視頻,耐心解釋怎麼用筷子練習木桿的運用。後來,這位網友考上了四川的大學,孔令博至今說起,依然特別高興。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