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海豚綠海龜走起!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2020-07-30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讀特

看白海豚綠海龜走起!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炎炎夏日,稻子熟了,果子掛滿枝頭,小動物們出來「乘涼了」,蟲鳴鳥叫,綠樹成蔭,暑假之際正是孩子們戶外探索、體驗自然的好時期。

看白海豚綠海龜走起!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日前,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啟動。記者從林業部門獲悉,目前,「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系統已正式開放,公眾可在線預約參加全省50多家自然保護地舉辦的自然探秘、自然教育等活動,與白海豚、綠海龜、紅樹林約起。

據悉,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從7月持續到9月底,期間,廣東省林業局將聯合聯動全省50個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各自然保護地、林場等單位開展數百場森林體驗、自然觀察、自然導賞、夜觀、夏令營、公益課程等自然教育特色主題活動。目前,「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預約平臺」系統已正式開放,公眾可關注廣東省林業局官方微信號「廣東林業」,通過「在線辦事」欄目的「預約平臺」登記後,在線預約50多家自然保護地的開展自然探秘、自然教育等活動。

看白海豚綠海龜走起!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其中包括深圳的廣東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探秘海上森林」、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探索恐龍的世界」、深圳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導賞」,以及廣州海珠溼地「自然教育夏令營」課程、韶關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認大賽」、佛山植物園「探索植物與昆蟲的奧秘」自然觀察活動、雲勇森林公園「雲勇法布爾」自然探索活動、廣東鼎湖山國家局自然保護區「小小昆蟲建房子」自然體驗等。

廣東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各類自然保護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自然教育工作在粵港澳地區快速發展,湧現了以深圳、廣州、韶關等區域輻射能力強、示範帶動效果好的自然教育板塊。

2014年,廣東省率先在全國啟動自然教育工作,以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範省為目標,積極推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自然學校、自然學院等各層級自然教育體系建設,搭建粵港自然教育聯盟、廣東省林學會自然教育專業委員會等平臺,打造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粵港澳自然觀察等品牌活動,構建粵港澳自然教育生態圈,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公眾參與、社區共建的良好發展格局。據統計,廣東全省目前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陣地達300多個,舉辦各類自然教育活動近2萬餘場次,420萬人次參與活動,有力推動了粵港澳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

看白海豚綠海龜走起!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開放百場自然體驗

2020年是廣東省自然教育工作全面鋪開之年,廣東省林業部門將以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範省為目標,加強建設、搭建平臺、提升服務,聯動構建粵港澳自然教育生態圈。一是打好基礎。全力推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覆蓋我省全民自然教育基地網絡,每個地級以上市至少建設一個自然教育基地,新建一批自然博物館、科普館、自然教育徑、自然教育之家,到2023年全省將建立100個自然教育基地。二是提供服務。加強粵港澳自然教育人才交流培訓,培育一批自然教育服務機構、導師、志願者,開發更多的自然教育線路、產品和課程,推動更多的自然保護地、自然教育基地預約開放,加快普及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三是共建共享。推動全省綠色生態空間共享,搭建粵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學術建設,做好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嘉年華、教育季等品牌活動建設,豐富活動載體,加強社會組織、公益基金、高等院校等單位交流合作,建立社會多元跨界合作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教育基地和自然保護地的服務功能,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讀特新聞+】

圖片、視頻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編輯 周宏博

相關焦點

  • 廣東自然保護地免費預約開放名單
    日前,為期2個月的2019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啟動,「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預約平臺」系統正式上線。公眾可在線預約包括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在內的廣東19家自然保護地單位的徒步活動或自然教育體驗課程。
  • 廣東50多家自然保護地面向公眾開放網上預約
    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啟動儀式 姬東 攝中新網珠海6月21日電 (程景偉 林蔭)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的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21日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
  • 「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 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分會場活動圓滿結束!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對自然保護地的認知,加強生態保護意識,廣東省林業局於2020年6月21日(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舉辦了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主題科普宣教活動。來自全省各自然保護地代表和學生等近 200 餘人,通過 " 雲直播 " 平臺共同參加了啟動儀式和探秘活動。
  • 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平臺上線 公眾可在線預約19家單位徒步活動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平臺上線 公眾可在線預約19家單位徒步活動&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16
  • 網上免費預約!探秘廣東北回歸線風景帶
    活動現場宣布了全省「最美巡護員」獲獎名單及2019年第一屆探秘活動上啟動的攝影大賽獲獎名單,並為獲獎者頒獎;發布了自然保護地科普科研成果,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預約平臺系統也正式開放,社會公眾可在線預約50多家自然保護地的參觀探秘和科普課程。
  • 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淇澳基地將於6月21日正式開放並舉辦活動!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安排,珠江口白海豚保護區淇澳基地將於2020年6月21日上午9時,與全省自然保護區一起正式對外開放並舉辦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主題科普宣教活動請大家按規定提前預約,有序科普參觀。特別注意:疫情防控期間,訪客需做好防疫安全保護措施,戴好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參訪期間注意保持距離。6月21日開放當天,廣東省林業局主辦的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主題科普宣教活動,主會場將設在廣東珠海淇澳島紅樹林保護區。
  • 廣東這19家自然保護地免費來探秘
    自然保護地啟動儀式後,探秘隊伍跟隨探秘指引人員進入丹霞山風景名勝區進行了騎行和徒步體驗,一起體驗了地質地貌、動植物、客家文化等自然教育體驗課程。請點擊輸入自然保護地圖片描述省林業局透露,本次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整個探秘活動為期2個月,共有19家自然保護地單位參與並向公眾開放
  • 可以網上免費預約
    活動現場宣布了全省「最美巡護員」獲獎名單及2019年第一屆探秘活動上啟動的攝影大賽獲獎名單,並為獲獎者頒獎;發布了自然保護地科普科研成果,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預約平臺系統也正式開放,社會公眾可在線預約50多家自然保護地的參觀探秘和科普課程。
  • 廣東啟動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探秘活動
    姬東 攝中新網韶關12月4日電 (程景偉 林蔭)「2019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啟動儀式4日在廣東韶關丹霞山舉行。此次活動啟動後,超過200人的探秘隊伍步入丹霞山風景名勝區,進行了騎行和徒步,並體驗地質地貌、動植物、客家文化等自然教育體驗課程。
  • 廣東啟動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珠海6月21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21日上午,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的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在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
  • 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智庫成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12月11日,第五次粵港澳濱海自然保護地管理座談會暨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2020年年會在珠海召開。會上,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成立了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智庫,並進行了會刊《粵美自然》的創刊首發儀式。
  • 綠海龜野放才4天 就被漁網纏繞魂斷金門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晨報記者 陳璐)三隻「穿」上定位追蹤設備的綠海龜(詳見本報6月24日第A6版)在6月底,乘坐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的巡邏船,在大家的祝福下,由九龍江的入海口回歸大海。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及保護國際基金會北京代表處的科研人員見證了這一時刻。
  • 一同探秘廣東 北回歸線風景帶
    ——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記者了解到,市民即日起可網上免費預約,探秘廣東北回歸線風景帶。 北回歸線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是一條重要緯線。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廣東封開、四會、花都、從化、揭西、南澳等地,把封開黑石頂、從化陳禾洞、龍門南崑山、羅浮山、象頭山、大桂山、陸河南萬紅椎林、揭東桑浦山、南澳候鳥、南澎列島海洋生態等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地連貫起來,形成了一條神秘又獨特的風景帶。
  • 本月25日起,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預約才可進入
    記者今日從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從9月25日起對進入保護區的人員實行預約管理,需進入保護區的人員需在預約平臺預約成功後,方可進入保護區。需進入保護區的人員需提前2天通過「廣東省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預約,經保護區在平臺審批核准後在南門或北門憑簡訊進入。
  • 走近中華白海豚,齊心守護海精靈
    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不斷縮小,中華白海豚物種延續面臨嚴峻挑戰,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多年來,廣東高度重視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珠江口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9年10月,自建立以來,圍繞中華白海豚救護、資源監測、巡航監管、科研合作、科普宣教等開展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護了白海豚物種和棲息地環境,在白海豚保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社會公眾對中華白海豚保護的意識。
  • 保護白海豚也是一場馬拉松——2019橫琴馬拉松公益跑招募海洋環保衛士
    珠海擁有百島之城的美稱,珠海市華發公益基金會將與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賽事主辦方攜手共同為本次橫琴馬拉松注入海洋保護公益元素,招募橫琴馬拉松海洋環保公益跑者,為海洋、為城市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 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掛牌成立
    林蔭 攝   中新網廣州1月3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揭牌儀式3日在廣州舉行,標誌著該協會正式成立。廣東省自然保護地知名專家、相關協會(學會)、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
  • 「十四五」時期廣東將全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初步形成了保護類型較齊全、保護價值較高的自然保護地網絡體系。據悉,接下來,廣東省將以保障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安全為核心,統籌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建設,著力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全面提升自然保護地管理能力,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廣東特點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中華白海豚|資源保護不容樂觀
    在我國,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於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包括福建的三都澳、廈門灣、東山灣,臺灣島的西部海域,廣東的韓江口、珠江口、漠陽江口、雷州半島東部海域、海南三亞附近海域以及廣西北部灣等,其中珠江口水域(包括香港澳門)數量最多,超過20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