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炎炎夏日,稻子熟了,果子掛滿枝頭,小動物們出來「乘涼了」,蟲鳴鳥叫,綠樹成蔭,暑假之際正是孩子們戶外探索、體驗自然的好時期。
日前,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啟動。記者從林業部門獲悉,目前,「廣東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系統已正式開放,公眾可在線預約參加全省50多家自然保護地舉辦的自然探秘、自然教育等活動,與白海豚、綠海龜、紅樹林約起。
據悉,2020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主題宣傳活動從7月持續到9月底,期間,廣東省林業局將聯合聯動全省50個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各自然保護地、林場等單位開展數百場森林體驗、自然觀察、自然導賞、夜觀、夏令營、公益課程等自然教育特色主題活動。目前,「廣東自然保護地開放預約平臺」系統已正式開放,公眾可關注廣東省林業局官方微信號「廣東林業」,通過「在線辦事」欄目的「預約平臺」登記後,在線預約50多家自然保護地的開展自然探秘、自然教育等活動。
其中包括深圳的廣東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探秘海上森林」、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探索恐龍的世界」、深圳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導賞」,以及廣州海珠溼地「自然教育夏令營」課程、韶關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認大賽」、佛山植物園「探索植物與昆蟲的奧秘」自然觀察活動、雲勇森林公園「雲勇法布爾」自然探索活動、廣東鼎湖山國家局自然保護區「小小昆蟲建房子」自然體驗等。
廣東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各類自然保護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自然教育工作在粵港澳地區快速發展,湧現了以深圳、廣州、韶關等區域輻射能力強、示範帶動效果好的自然教育板塊。
2014年,廣東省率先在全國啟動自然教育工作,以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範省為目標,積極推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自然學校、自然學院等各層級自然教育體系建設,搭建粵港自然教育聯盟、廣東省林學會自然教育專業委員會等平臺,打造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粵港澳自然觀察等品牌活動,構建粵港澳自然教育生態圈,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公眾參與、社區共建的良好發展格局。據統計,廣東全省目前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陣地達300多個,舉辦各類自然教育活動近2萬餘場次,420萬人次參與活動,有力推動了粵港澳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
2020年是廣東省自然教育工作全面鋪開之年,廣東省林業部門將以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範省為目標,加強建設、搭建平臺、提升服務,聯動構建粵港澳自然教育生態圈。一是打好基礎。全力推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覆蓋我省全民自然教育基地網絡,每個地級以上市至少建設一個自然教育基地,新建一批自然博物館、科普館、自然教育徑、自然教育之家,到2023年全省將建立100個自然教育基地。二是提供服務。加強粵港澳自然教育人才交流培訓,培育一批自然教育服務機構、導師、志願者,開發更多的自然教育線路、產品和課程,推動更多的自然保護地、自然教育基地預約開放,加快普及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三是共建共享。推動全省綠色生態空間共享,搭建粵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廣東省自然教育學術建設,做好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嘉年華、教育季等品牌活動建設,豐富活動載體,加強社會組織、公益基金、高等院校等單位交流合作,建立社會多元跨界合作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教育基地和自然保護地的服務功能,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讀特新聞+】
圖片、視頻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編輯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