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經營模式或在後疫情時代生變

2020-12-12 聯商網linkshop

日本便利店經營模式或在後疫情時代生變

來源:聯商網2020-05-22 07:25

便利店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零售業態,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比超市、藥妝店,便利店卻面臨虧損的艱難局面。

目前,日本便利店行業正在經歷近10年來的低谷,三大便利店今年4月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縮水5%-15%。羅森便利店拿出了31億日元的預算作為過期商品的廢棄處理費用;全家便利店對每個加盟店給予10萬日元的補貼金,以此幫助它們渡過難關。

疫情發生之後,每個日本便利店每天的客流量要比疫情前少100人左右,而且大家都只會買生活必需品。疫情期間,因為便利店兼具社會基礎設施功能而並未停業,但東京市中心的便利店客流量明顯下滑,部分商務區的店鋪銷售額甚至下降了九成。

日本便利店在過去20年裡,憑藉大量開店保持了高速增長。全國的店鋪一度增至5.8萬家,銷售額達11萬億日元的規模(約合人民幣7273億元)。

但近年來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日本「特許經營連鎖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的數量首次減少。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方式面臨拐點,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及時做出調整。近年來,日本藥妝店和小型超市快速發展,成為了便利店的強勁競爭對手,導致便利店的顧客與店員逐漸流失。

日本便利店此前就因人手不足而出現24小時經營模式難以為繼的危機,而受疫情衝擊,人工和成本問題愈發凸顯。業界預計,自助結帳、無人店鋪等無接觸式服務的普及有望加速,考慮到疫情過後民眾消費信心的重建需要時間,特別是便利店迎來補償性消費的機會較低,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模式將在後疫情時代迎來變革。

近年來,日本國內櫃檯自動化、無人化的商家隨處可見,顧客可以順暢、快速地購買商品,從而最大化地節省時間成本。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7-11和全家、羅森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連鎖企業將於2025年之前,在日本國內所有店鋪引進消費者自己結帳的自助收銀櫃檯。便利店計劃利用能夠統一讀取購物筐中商品信息的IC標籤,在方便顧客結帳的同時,還能與產品製造商及物流企業共享有關銷售情況的信息。商家進行無人化經營轉型,可以有效彌補日本日益嚴峻的勞動力不足現狀,未來無人化商業的進一步活用將可以創造出更多價值。

(來源:中國商報 宗和文)

相關焦點

  • 應對疫情 日本便利店創新經營形式
    根據日本加盟連鎖店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0月,日本人均在全國便利店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6.9%。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連鎖便利店的銷售呈向好趨勢,正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日本便利店產業發達。以7—Eleven、羅森、全家等為代表的連鎖便利店在全國擁有超過5萬家店鋪,市場規模約為12萬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5.9日元)。
  • 日本便利店模式面臨拐點
    日本「特許經營連鎖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數量首次減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便利店的經營方式面臨拐點,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的新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 百聯攜手阿里開出逸刻便利 上海便利店格局生變
    逸刻便利被看做百聯和阿里聯手後第一個重要的落地項目,而從高管團隊也可以看出二者對這一項目的重視程度。信息顯示,逸刻新零售董事長由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擔任,總經理為百聯集團董秘趙陳斌。此外,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也出現在董事會成員中,擔任副董事長一職。
  • 便利店大佬們開出後疫情時期萬字處方
    後疫情時代便利店的十大變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便利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中國全家便利執行長特別助理 童偉國疫情期間出現了「四少」現象:少移動、少出門,少接觸,少到店。另外,對於疫情後未來便利店市場的發展預測有幾大變化:1、快速應變:以前便利店是高頻消費,現在看上去後疫情時代並不見得。所以在行銷上面就要去考慮,怎樣去做一個組合的促銷。比如說可以買盒飯加咖啡、加甜品,類似於這種的組合式的營銷。2、異業競爭:疫情期間及疫情之後,零售、餐飲和食品三者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尤其年初的一場疫情也造成了勞動力的階段性短缺,成本再度上漲。在一些採訪報導中,南昌樂豆家、福建見福便利等區域便利店經營者表示,年後員工到崗率在5到7成左右;即使地處內蒙、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的安達便利,也有20%的員工未及時到崗。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而今年因為疫情,日本的經濟受重創,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都受到巨大影響,依靠人流量的便利店生意也不好做。據日本特許經營協會5月下旬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感染擴大,日本各地辦公街、觀光地的人流量驟減,大大減少了便利店的收入,三大巨頭——全家、羅森、7-11已連續3個月減產。
  • 疫情時期,日本便利店成了最大贏家
    毫無疑問,疫情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一定的困頓——即使還沒有顯現出來。但總有一些商業形態依然煥發著生機,引人注目。在東京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裡,燈光依舊璀璨,顧客雖然不多,但依然能見到有人走進走出的身影。在這個特殊時刻,便利店幾乎成了日本人的消費救贖。
  • 便利店發展趨勢如何?後疫情時代便利之星便利店這麼做
    便利店發展趨勢如何?後疫情時代便利之星便利店這麼做!以前,許多人對便利店往往存在這麼一種印象。便利店長時間營業,卻本小利微,經營收入甚至不如普通打工者。可在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創業加盟以便利之星便利店為代表的便利店,生意蒸蒸日上,收入也相當不錯。原因何在?現在,讓我們從便利店的發展趨勢來解讀其中根源。
  • 應對疫情,日本便利店是怎麼做的?
    聯商專欄:日本便利店是1974年起步,在1983年是6308家店,進入2010財年開始加速開店,2013年突破了5萬個店,2019年3月底為58340個店,到2020年2月底,為55460個店,其主要便利店企業店鋪數量見附圖。其中,三大便利店在日本消費者心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 日本便利店打通線上線下平臺 創新經營形式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日本便利店創新經營形式根據日本加盟連鎖店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0月,日本人均在全國便利店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6.9%。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連鎖便利店的銷售呈向好趨勢,正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日本便利店產業發達。以7—Eleven、羅森、全家等為代表的連鎖便利店在全國擁有超過5萬家店鋪,市場規模約為12萬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5.9日元)。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2019年,日本電商平臺銷售額增長8%,達到約10萬億日元,接近便利店的市場規模。
  • 日本羅森便利店宣布新年期間部分門店停業
    【日本羅森便利店宣布新年期間停業】方便民眾生活的便利店已經是許多城市的標配,24小時營業更是便利店有別於超市等其他零售業的一大特色。近日,日本三大便利店公布了新年期間的營業計劃。其中羅森便利店宣布,從12月30日到1月3日,日本全國約90家店鋪將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這是羅森便利店繼去年對小範圍店鋪進行半天到一天的停業試點之後,首次在新年期間有店鋪正式停業。至於另外兩家,記者了解到,711原則上維持營業。全家便利店將派遣總部員工,對約300家店鋪給予人手支援。
  • 時代變了!24小時營業正被便利店拋棄
    業內人士分析,對日本全家便利店來說,在行業下行以及疫情影響的關鍵節點上被收購,不僅可以利用伊藤忠的全球貿易網絡提高供應鏈效率,也能快速進入廣闊的海外市場,轉變現有發展局面,而憑藉伊藤忠旗下其他企業的技術實力,更是能拓展在傳統零售範疇外的經營活動,進一步擴大商業化空間。
  • 通過6萬家便利店的案例?給你一個社區餐飲模式便利店的計劃書?
    它的主業是銷售冰塊,副業麵包、熱狗、滷蛋之類的食品,這也是世界便利店的開端。 1963年,日本人鈴木敏文加入日本零售集團伊藤洋華堂,他的專業是心理學,對商業一無所知,自己也沒有想到,後來成為世界便利店的巨頭。 在1973年,鈴木敏文拿下美國7-Eleven在日本特許經營權,並於次年正式創辦日本7-Eleven。
  • 日本便利店觀察(一):當「便利」成為商品
    而日本便利店的完備性也可以說是日本性的集中體現,它從資本需求與消費者的需求內化成一種思維模式,並讓這種思維模式滲透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甚至可以說,就算現在已經侵蝕了諸多行業的網際網路,也都很難取代便利店的存在。
  • 今年4-9月日本三大便利店營收同比減少24%,羅森首次新年停業
    24小時營業更是便利店有別於超市等其他零售業的一大特色。近日,日本羅森便利店宣布部分店鋪在新年期間停業,這是這家老牌便利店首次在新年期間有店鋪正式停業。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關麗莉:近日,日本三大便利店公布了新年期間的營業計劃。其中羅森便利店宣布,從12月30日到1月3日,日本全國約90家店鋪將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
  • 賣家具的宜家,開起了「便利店」!
    宜家首開便利店,這也是日本宜家選址向市中心進軍的重要一站。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繼「宜家餐廳」、「宜家咖啡館」、「宜家烘焙工坊」後,宜家在日本開起了便利店,這也是宜家「小店」模式首次在該國的落地。
  • 三全食品公開便利店計劃 將在河南獨家經營7-11
    12月18日,三全食品(002216.SZ)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叄伊連鎖」)與株式會社7-11日本全資子公司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SEC」) 達成合作,前者將負責7-Eleven便利店在河南的獨家經營權。
  • 日本便利店24小時營業模式的存廢,背後藏著更深的「梗」?
    隨著日本媒體的報導,隱藏在便利店24小時營業模式存廢討論的背後,還暗藏著一股政治的較量。 新聞背景: 日本便利店面臨成本上漲壓力 門店數增加乏力  24小時營業模式現鬆動苗頭  羅森:今年將關店700家 17年來門店數量首次出現不增加情況 從3月至明年2月的一年間,日本大型便利店連鎖經營企業羅森在日本全國新開店鋪約有
  • 老齡化社會中的日本24h便利店將何去何從
    據了解,日本的便利店的數量為5萬7956家(2018年3月),其中7-11的數量最多,達2萬904家。7-11的經營模式是7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原本在美國是加油站附設的商店,但是到日本後變成了日本模式的便利店。日本經過經營模式的轉換,增加了很多日本的特色。
  • 時代變了?日本人引以為傲的「24小時營業」,正被便利店巨頭們放棄
    1989年,也就是平成元年,上面這句話獲得了當年日本流行語大獎。而這其實是日本一家公司為其抗疲勞飲料「Regain」設計的宣傳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人把「像戰士一樣工作」視為美德,24小時營業模式也逐步在便利店行業深入人心,令整個行業得到了極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