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王朝:極盛時期 舉世聞名

2020-12-16 遠創娛樂唱歌周邊二版

吳哥王朝的極盛時期是因為什麼呢?下面值得一看。

吳哥王朝(約802一1431年)的奠基人為從爪哇回來的前王子周耶跋摩二世(約802一850年)。他曾經幾次遷都,最後定都於今吳哥東北約三十裡之考倫山上。後來國都雖有變遷,但都在吳哥附近,直到1431年。習慣上稱這段時期為吳哥王朝。吳哥時期尤其十二、十三世紀,是柬埔寨歷史上的繁榮時期。柬埔寨人民吸取印度藝術的精華,發揮本民族的才智,創造了有獨特風格的柬埔寨的建築和雕刻藝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吳哥文化。

從九世紀後半期起到十一世紀,是吳哥文化的早期。因陀羅跋摩二世(877一889年)時,開始建造宏偉的巴肯石寺,這種風格的建築在後來的吳哥文化中可以見到。耶谷跋摩一世(889一900年)在位時,在巴亨山旁修建吳哥城,並遷都於此。「吳哥」源於梵語,意為「城市」。吳哥方圓二十六公裡,可惜現在只殘留一些牆基和神廟臺階的殘跡。耶谷踐摩一世時期,還在吳舒地區興建寺院和水利工程,包括從遏粒河通向首都的人工運河和能蓄水四千萬立方公尺保證首都用水的水庫(今東巴菜湖)。當時,,典埔寨國力強盛。據947年一碑文記載,其疆域和扶南強

盛時勸相差無幾。1010年,出身於馬來亞王族的蘇耶跋摩一世(l002一1050年),在柬埔寨東南登陸後,經過數年戰爭終於奪取王位,並擴展勢力到謂公河下遊的羅解(今泰國華宮裡)和寮國的琅勃拉邦東邊。他強令被徵服地區的王公宣誓效忠,按期進貢珠寶,否則要「被打入三十二層地獄,直到太陽和月亮熄滅之時」。蘇耶跋摩一世繼續修建十世紀末已動工的「聖宮」:在一個金字塔形的高臺上築有鍍金的寶塔一座,四周繞以迴廊。這在吳哥文化史上是件大事,是後來吳哥寺建築的雛型。這類建築包含著一個古代高棉的傳說,從前有一位印度王子乘船來到柬埔寨,並同蛇王那伽的女兒結了婚,建立一個王朝。那伽是個九頭蛇精,住在塔裡。印度王子大概是傳說中的混填。吳哥王朝的國王們自認是蛇王的後代,所以每晚必須有一定時間住在金塔裡,而金塔和九頭蛇像便成為吳哥藝術最常用的裝飾。

十二至十三世紀是吳哥王朝的極盛時期。蘇耶跋摩二世 (1113一1150年)是古代柬埔寨最有力量的國王,「有戰象二十萬」,版圖「東際海,西接蒲甘,南抵加羅希(今馬來半島東岸),並於1116、1120、1129年和中國有使節來往。柬埔寨與李朝越南爭奪佔婆,1145年柬軍一度佔領佔婆首都佛誓城。舉世聞名的吳哥寺也是這時期興建的。吳哥寺亦稱小吳哥,以別於後來興建的吳哥通即大吳哥。吳哥寺是用巨石砌成的神廟,規模宏偉,結構莊嚴。外牆寬八百公尺,長一千零二十五公尺,環寺水潦面積為二百公頃。大門是三座石壇組成的整體建築,長二百三十五公

尺,經過一條三百五十公尺長的石砌大道方達內牆。供奉連溼奴的神壇為中心建築,安置於第三道牆內。神壇底座為二百一十五乘一百八十七公尺,上有石塔五座,中央一座最高,離地六十五公尺。神壇分三層,最高的塔在最上層,其餘四座塔分布於第二層的四角。各層均繞以圓柱迴廊,壁上到處是婆羅門教神話故事和蘇耶跋摩二世出徵的浮雕,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吳哥寺那整齊肅穆的布局,雄偉宏大的氣魄,以及栩栩如生的浮雕,處處顯示出古代柬埔寨人民的聰明才智。傳說吳哥寺不是凡人所建,而是夭神印特拉的創造。可見吳哥寺這座豐富的藝術寶庫達到巧奪天工的非凡成就。

闍耶跋摩七世(1181一1201年?)時,吳哥王朝的柬埔寨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它的疆域包括現今泰國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北方與我國的南詔接壤,東抵佔婆和沼公河三角洲。據碑文記載,爪哇國王、佔婆王和越南的李高宗均來進獻「聖水」。為控制遼闊的徵服地區,修建許多連結各地的大道,道旁設騷站。據碑文記載,全國有一百二十一處騷站和一百零二處「醫院」,每處有醫生二人,助理醫生十四人,所用藥物有鹽、糖、胡椒、肉桂、芥子、豆栽等,均向國庫領取。閣耶跋摩七世信奉大乘佛教,興建許多佛寺。大乘佛教標榜要運載更多的人出苦海,故名大乘,而稱以前的佛教為小乘。大乘佛教還認為眾生在成佛的道路上可由菩薩指引,閣耶跋摩七世正好把自己說成菩薩。1186年,為祈禱母后「超脫輪迴,飛升佛國」,他修建達布隆寺。碑文記載,該寺有三千一百四十個農莊,有七萬九千三百六十五人為其服役,舉行宗教典禮時有舞女六百一十五人,有數不清的寶石、珍珠等。可見,這時期的佛寺已成為剝削勞動人民的大地主。

相關焦點

  • 輝煌時期的吳哥王朝,帶你看看它不一樣的美
    經過考古學家們的研究,也對此進行了較為大膽地推測,這些應該是從因陀羅跛摩一世的時期開始的。從那個時候開始,吳哥王朝的人們就已經掌握了這些技巧,運用做好的磚石結構去修建,並且他也可以在建造上面注入到自己更多的靈感,宛如有神牛之意,這座舉世聞名的波利科寺就是在由他所指導下完成的,整座建築完成大概在公元879年。這個也是專門來供奉他的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等一些對他來說比較重要的人的神像。
  • 吳哥王朝的沉浮!
    此後,吳哥古蹟成為了柬埔寨歷史文化遺蹟的傲世王牌,作為高棉文化鼎盛時期的物化見證,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群,它與中國的萬裡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並稱東方文化四大奇蹟。許多人最初接觸到吳哥窟,是在電影《古墓麗影》或者被奉上神壇的文藝片鼻祖《花樣年華》裡,光影的世界本就奇幻,陽光透過茂密的闊葉植物投影在吳哥窟的千百迴廊上,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
  • 柬埔寨的鼎盛時期稱作吳哥王朝,吳哥王朝裡最出名的就是吳哥窟
    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其歷史鼎盛時期創造的傑作,被譽為當今世界的第七大奇蹟,與金字塔、萬裡長城齊名。這個國王名叫諾羅敦.西哈努克,他的國家就是柬埔寨,柬埔寨的鼎盛時期稱作吳哥王朝,吳哥王朝裡最出名的、最讓人興奮地,大家都知道的景點是——吳哥窯。
  • 中南半島的霸主,俾睨群雄的帝國——古代柬埔寨吳哥王朝的興衰
    軍事上也一掃頹靡之勢,先後擊敗了強大的佔婆和爪哇海盜,並將國家的疆域基本恢復到扶南鼎盛時期的大小。至此,吳哥開國君主耶跋摩二世的心願終於實現了。經過他的開疆拓土,柬埔寨進入了一個空前龐大的歷史時期,此時的國家版圖不僅包括原來真臘的本土,還囊括了整個佔婆王國、寮國全境、泰國全境,以及緬甸和馬來半島的部分領土,這是耶跋摩七世為復興吳哥王朝而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他率領真臘人民邁向極盛時代的最佳見證。
  • 吳哥王朝與吳哥窟
    而在柬埔寨的歷史中,最鼎盛的時期莫過於吳哥王朝,亦可以稱之為高棉帝國。「吳哥」,詞源於梵語,意為「都市」。它是9~15世紀東南亞高棉王國的都城。吳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先後有25位國王統治著以中南半島南端為國土主體的大片土地,其勢力範圍遠遠超過當代柬埔寨的領土。
  • 中柬合作項目「吳哥王朝」落成
    10月25日,「一帶一路」重點文化交流項目「吳哥王朝」在柬埔寨暹粒舉辦落成發布會。項目以大型情景舞臺演藝秀《吳哥王朝》為核心,融劇場、商業、娛樂、餐飲等多種業態為一體,包括大劇院、水上世界、中柬文化體驗街等。
  • 《吳哥王朝》
    Architectural Complex that is asappealing as paradise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that is Veiled inMystery and Loftiness                                       —— Cambodia 《吳哥王朝
  • 《吳哥王朝》將成柬埔寨新的旅遊熱點!
    』投資興建《吳哥王朝》項目。」《吳哥王朝》精彩首演劇目描繪了吳哥時期,熱帶雨林的天然秀麗,洞里薩湖育的偉大母愛,鄰邦戰爭的英勇悲壯以及人們重建家園的勤勞智慧,展現的是柬埔寨王國的古老歷史,燦爛文化和絢麗風情。
  • 印度歷史最後一個朝代,國祚超過了三百年,極盛時期是世界強國
    印度莫臥兒王朝極盛時期疆域莫臥兒王朝,因有著強大的國力、遼闊的疆域、龐大的人口,別稱莫臥兒帝國,建立於公元1526年,開國君主是巴布爾。印度莫臥兒王朝第三代君主阿克巴此時的莫臥兒王朝發展到極盛,人口超過了一個億,疆域超出了今天印度全境,幾乎覆蓋了整個南亞次大陸,是印度歷史疆域最遼闊、人口最龐大、國力最強大的朝代,與同時期的中國大明王朝
  • 東南亞歷史上最大、最繁榮、最文明的王國—吳哥王朝
    吳哥王朝輝煌鼎盛於11世紀,是當時稱雄中南半島的大帝國,也是柬埔寨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在吳哥王朝時期,極力吸引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並且建造一系列大規模的寺廟,這些寺廟分布於都城內及周圍區域。現存的吳哥建築群包括吳哥城(Angkor Thom大吳哥)、吳哥寺(AngkorWat小吳哥,又稱吳哥窟),以及其他的建築約600座,散布在約40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中。
  • 柬埔寨舞臺劇《吳哥王朝》為湖北舉行義演募捐
    人民網曼谷2月28日電(記者趙益普)為助力中國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柬雙方聯手打造的柬埔寨大型史詩舞臺劇《吳哥王朝》近日在柬埔寨暹粒省吳哥王朝大劇院舉行了為期三天(22日、24日、26日)的愛心義演活動,並於演出現場組織愛心募捐,號召柬埔寨當地華人華僑、商會等為湖北疫區進行捐贈
  • 《吳哥王朝》:中國軟實力輸出到柬埔寨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1月10日刊登題為《<吳哥王朝>:中國軟實力的成功輸出?》《吳哥王朝》劇照(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吳哥王朝》號稱是中國第一個落地海外的「一帶一路」文化演藝項目,也是四川省「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首航,為此建築了柬埔寨最齊全的演出劇場,也是東南亞最先進的多功能演出劇場之一。周小衡認為在一個不發達國家開發新項目,首先的挑戰是原材料的缺乏,許多建造吳哥大劇院的材料和舞臺設施,都必須由中國進口。
  • 《吳哥王朝》的王者風範
    吳哥王朝大劇院上演的「吳哥王朝」是一部美輪美奐,充滿王者氣魄的大型史詩情景劇,其恢宏的場景,多姿多彩的畫面,一流的音響效果,立體的維度視角,震撼著觀眾的心靈。來自美國的資深旅遊家兼評論家安東尼稱之為:極具魅力的效果可與太陽馬戲團演出媲美。
  • 中柬合作舞臺劇《吳哥王朝》在柬埔寨暹粒升級首演
    新華網暹粒12月7日電(記者 毛鵬飛)中柬聯手打造的史詩舞臺劇《吳哥王朝》升級版6日晚在吳哥大劇院首演。  帕花黛維公主在儀式上對大型史詩舞臺劇《吳哥王朝》升級版首演表示祝賀,並對該項目為帶動暹粒古城旅遊發展給予高度評價。  劉志傑表示,今年是中柬建交60周年,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不斷拓展,兩國人民的友誼不斷加深。
  • 世界上唯一沒有君主,卻被稱為帝國的國家,極盛時期幾乎徵服歐洲
    現在要介紹的這個國家,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君主,卻被稱為帝國的國家,當然這個國家的國力肯定是足夠強大的,極盛時期還差點統一歐洲大陸。 這個國家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
  • 節日丨柬埔寨:半島上的千年佛國,吳哥王朝將他帶入鼎盛時期
    大致為中國的漢朝至魏晉時期,是東南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巴戎寺吳哥的微笑巴戎寺位於吳哥王城的中心,由吳哥王朝的君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主持修建,以佛教教義中的須彌山為概念,寺廟中央的佛塔層層疊疊代表須彌山,54座佛塔象徵著當時吳哥王朝鼎盛時期擁有的54個省份。
  • 緬軍被逐出暹羅國境,暹羅完全恢復了阿瑜陀耶王朝極盛時期的版圖
    自從一七六七年緬甸滅亡暹羅阿瑜陀耶王朝後,馬來各邦紛紛脫離羅的控制。直至曼谷王朝時,拉瑪一世多次把入侵的緬軍打退,西北邊陲鞏固,烏巴臘又親率大軍南下,把在馬來半島遙羅境內的軍全部趕走,馬來蘇丹才重新臣服羅。烏巴臘進駐宋卡後,派出使臣到北大年及吉打等重鎮,企圖說服各地蘇丹每年向曼谷呈送「金銀花」,歸順暹羅,但遭拒絕。
  • 曾經盛極一時的吳哥王朝
    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曾經盛極一時的吳哥王朝是什麼樣子的。提到柬埔寨,大家肯定會選擇去暹粒,暹粒最有名的就屬吳哥窟了,景區很大,有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本人感覺二日票或者一日票足夠普通遊客了。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它是吳哥古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築,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
  • 走進柬埔寨-感受吳哥的美
    正是這本遊記,激發了 歐洲 人對 吳哥窟 的濃厚興趣,由此開始了西方世界對 吳哥窟 的修繕保護運動以及對吳哥歷史文化的研究。3、然而,很多人所不知的是,在吳哥王朝的鼎盛時期,曾是一位 中國 人訪問當時的真臘王國,在此居住一年餘,歸來後寫書詳細記載了真臘國的建築、經濟、文化習俗、山川、物產……為如今已經消失在叢林、莽野中的吳哥王朝留下一卷記錄。
  • 吳哥王朝盛極一時,為何在歷史上消失了400年?
    早在公元7世紀,真臘國就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公元802建立吳哥王朝後,進入了黃金時代,於11、12世紀發展到了頂峰,其標誌就是盛極一時的吳哥城。因其主體民族是高棉族,所以其文化也被稱之為高棉文化或吳哥文化。吳哥城也可稱作「吳哥窟」,有全球最大的廟宇,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同被稱為「東方四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