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之外,還有一個民族叫「穿青人」?你知道嗎?

2020-12-18 環球網

因為身份證民族一欄寫著「穿青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一新生盧思賢剛到學校幾天,就已經成了學校的「網紅」。

你聽過「穿青人」嗎?這個「穿青人」又有什麼神秘之處呢?

「穿青人」不屬於56個民族 享受少數民族政策待遇

今年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共錄取新生3079名,其中漢族佔比97.6%,其餘有畲族、壯族、回族等14個少數民族的學生,而「穿青人」只有盧思賢一個。

穿青人暫不在我國56個民族中,2014年,「穿青人」首次寫進身份證民族一欄。根據2000年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穿青人」人口數量約六十七萬人,其中,貴州省畢節市的織金、納雍兩縣在當時已分別超過二十萬。而盧思賢就來自畢節市織金縣的一個村子。

雖然「穿青人」不在55個少數民族的範圍之列,但少數民族政策他都有享受,比如高考,他就有20分加分。

盧思賢表示,他之前最遠去過貴陽市,從未出過省,「我父母是『穿青人』,同學裡也有不少,來溫州之前沒有人對我的身份證產生過好奇。」這樣的「平淡生活」一直到9月15日,他來了溫州,才知道了自己有多「特別」。

短短幾天時間,盧思賢已經成了校園裡的名人,常有別的宿舍的同學通過他室友打聽他的情況,詢問他的身份證,好奇「穿青人」是怎麼生活的。

青色衣服是「穿青人」的傳統服飾

據盧思賢回憶,他的爺爺曾說過,「很早以前大家都是穿著一身青色的衣服,女性頭上還會包著青布。」不過現在村裡基本沒人會穿傳統服飾,大家穿得跟外面的人都差不多。

三月三是一年中的重要節日

「穿青人」又有什麼不一樣呢?盧思賢說,基本與漢族一樣,只不過他們除了過年之外,還會過三月三。三月三節,就是在農曆三月初三時舉辦,雖然只有一天時間,但那一天大家會聚到一個地方,觀看表演。

表演的班子是外面請的,演繹的都是傳統故事。「表演時,表演者會戴著面具,敲鑼打鼓,所有的臺詞都是用家鄉話唱出來的,有點像京劇,但是唱法不一樣。」他提到,村裡人稱這種表演叫「儺戲」,老人家叫它「請菩薩」。

此外,他們還有唱山歌的習俗。他曾經參加過一場「穿青人」的訂婚典禮,新郎會拉著一幫男性朋友去新娘家大聲唱情歌,把想說的話以唱歌的方式表述出來,而女方也會同樣唱回來。

盧思賢還提到,像老人們會在三月三的時候吃素,而他們沒有忌口;一些有信仰的老人會忌吃牛肉,他們則百無禁忌。

坐27個小時火車求學 愛做菜報了食品安全專業

從家鄉到溫州,盧思賢與父親整整坐了27個小時的火車,由於家裡的玉米要收成了,父親陪了他兩天就回家了。

那麼為何要千裡迢迢來到溫州求學呢?盧思賢說,他二叔、小叔一直在浙江一帶打工,一直說浙江很美,他就想來看看。高考8個平行志願,他都填了浙江省內,如今如願到了溫州。

「來的第一天,就跟父親把校園都走遍了,綠化真好。」盧思賢說,唯一的缺點就是吃的東西太淡,想念家鄉的辣椒。提及家鄉,盧思賢也坦言:放心不下家中的爺爺奶奶。

因為愛做菜,喜歡吃的,他格外注意食物的安全,所以報志願的時候報了食品安全專業。「以後要是找不到工作,還能自己開個店,對食物品質把關嚴格的店肯定能受好評。」盧思賢說。

本文來源:溫州晚報全媒體、看溫州APP等

相關焦點

  • 這個大學新生掏出身份證成了「網紅」,民族寫著「穿青人」!
    因為身份證民族一欄寫著「穿青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一新生盧思賢剛到學校幾天,就已經成了學校的「網紅」。你聽過「穿青人」嗎?這個「穿青人」又有什麼神秘之處呢?「穿青人」不屬於56個民族 享受少數民族政策待遇 今年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共錄取新生3079名,其中漢族佔比97.6%,其餘有畲族、壯族、回族等14個少數民族的學生,而「穿青人」只有盧思賢一個。
  • 我國神秘的民族,不屬於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上寫著「穿青人」
    神秘的民族,他們從貴州的原生的民族來源,初期「土人」,清朝時被稱為「人民的孩子穿」,然後他們被稱為養成衣服是藍色的,因此被稱為「穿藍色的人」。「穿青人」是我國八大未識民族之一,他們以猴子為民族圖騰,服裝與清代漢族服裝相近,這個民族充滿各種神秘傳說,數百年來更是不為世人所知的民族,但是,穿著藍色的人,真的存在。
  • 一直以為中國是56個民族!但這個民族人口近70萬,卻不在其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從小我們就學會唱這首歌,從歌裡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色各樣的民族有五十六種,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風俗傳統,以及語言文字。大概很多人都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有屬於這56個名族中的一個,但是我國至今還存在許多「未識別待定名族」。於這些「未識別待定名族」的許多群體便想將自己的民族申請為「第57個民族」。其中最為積極活躍的一個群體便是「穿青人」,目前他們獲得的新進展便是身份證上能夠在民族一欄寫為「穿青人」。「穿青人」究竟是怎樣一個民族呢?他們從何而來?
  • 除56個民族外,我國還有未識別民族,人口多達67萬
    要是問到我們中國有多少個民族,相信就連幾歲的小朋友都是能夠說出正確答案的。目前中國一共有56個民族,除了漢族之外,少數民族有55個。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們是中國民族文化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這是不是說我們中國國內只有56個民族呢?
  • 中國只有56個民族?這個民族人數高達67萬,卻未被承認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大家都覺得中國只有56個民族,畢竟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56個民族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但是其實中國的民族不僅僅只有56個,1979年的時候,中國確認了最後一個民族,之後就一直都是中國56個民族的說法。
  • 中華民族除了56個民族外,竟然還有「穿青人」這樣的種族?
    無奇不有,近日一個南通大學大一新生張玉蝶因為她的身份證上民族一欄裡寫著「穿青人」,而為大家所熟知。說到「穿青人」,相信大多數的人還是第一次聽到,因為他們並不在56個民族之內。2014年,「穿青人」首次寫進身份證民族一欄。根據2000年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穿青人」人口數量約67萬人,其中,貴州省畢節市的織金、納雍兩縣在當時已分別超過20萬。
  •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上用3個字介紹
    相信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中國一直以來便只有56個民族,有一首歌叫《愛我中華》早已經是家喻戶曉了,歌中有一段臺詞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而且在官方的認證中,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合而成的多民族共同體。
  • 我國一民族人口達70萬,卻不在56民族之列,尚處於「未識別」狀態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漢、藏、回、滿等五十六個民族,這些民族星羅棋布般散落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組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並不屬於56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尚處於「未識別民族」之列,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民族一欄寫的是「穿青人」。
  • 中國真的只有五十六個民族嗎,有些民族可能你也沒聽說過
    作為一名中華兒女,從小時候開始,老師和父母就教給我們唱愛我中華,在那首歌中我們清楚地記得歌中寫著中華民族總共五十六個民族。但是不知道大家思考過沒有,中華民族真的只有五十六個民族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其實不止有五十六個民組,除了這五十六個民組以外,還有許多存在著但還沒有被準確考證的民族,穿青族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 中國不止56個民族,這個族群人口近百萬卻未被承認
    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中國有多少個民族?課本上說有56個,56個民族56朵花,但實事求是的講,中國有多少個民族恐怕連國家民委也難說清。穿青族,又名曰青族或穿青人,她是我國的八大未識別民族之一。
  •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中國歷史上,各個民族都長期處於自發狀態,支系繁雜,名稱多樣,不僅少數民族如此,漢族也如此。中國的民族識別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至完成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50~1954年):取得重大成果階段。經過一年的工作,確認了38個少數民族。第二階段(1954~1965年):基本完成階段。主要是對少數民族的支系進行歸併,重點是突破西南和中南省份,特別是雲南省。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大家耳熟能詳。然而實際上還有數個群體,不為大眾知道。他們就是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1、為什麼叫做未識別民族?是祖國不認他們麼?不是!
  • 這個獨特的小眾民族,不被列在56個民族之內,你知道嗎?
    56個民族,56個家。我們的中華大地是一個有著眾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大家庭,而很多人都知道我們有56個民族組成。其實,在此之外還有這這樣一群特別的人群,他們不被算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還和我們的不同,他們是一個小眾的人口——穿青人。
  • 一直以為中國是56個民族!其實還有這個民族不在其中
    從小我們就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雖然文化傳統 服飾和語言都不盡相同,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今天我們就要來顛覆大家的常識,其實中國不止有56個民族。有這樣一個民族,人口將近70萬,卻不在中國這56個民族之中。這第57個民族的名字就叫做穿青人。
  • 中國這個特殊的群體,並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也跟一般人不一樣
    眾所周知,每個民族或是部落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也都有著獨特的圖騰崇拜以及獨特的風俗。史料中所記載的動物便是穿青人所信奉的圖騰——山魈。 我國有56個民族,但這其中並沒有穿青人,他們的身份證上也有所不同,那麼他們又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 中國56民族之外的民族之1,人口只有幾個人,還有中國最美瀑布
    第二種被稱為「穿青人」,這種人的特徵就和他們的名字一樣,戴青色的帽子,穿青色的衣服。而且他們的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寫的是穿青人,這種族群較少,所以沒被稱為一個民族。第三種就是「屯堡人」,這些屯堡人是明代軍屯戶的後代,因戰爭來到貴州,服飾較多都延續了明代,是我國最具明代風格的地域人群。
  • 56個民族,56道菜
    中國幅員遼闊,56個民族地域分布、文化傳統各異,飲食更是獨具特色。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滿族的薩其瑪、朝鮮族的泡菜,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美食都嘗過嗎?不過癮的話,再來點基諾族的芭蕉肉、黎族的竹筒飯、東鄉族的棧羊肉。
  • "穿青人"民族獲認可寫入身份證:歷史語言服飾揭秘(圖)
    2014年5月7日消息,四川眉山,穿青人,56個民族之外的族群,多數人連聽都沒聽說過。資料顯示,從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確認民族成份開始,穿青人這個是否屬於漢族身份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於被承認和被否認之間。5日上午,嫁到丹稜縣楊場鎮黃廟村4組的穿青人郭丹欣喜若狂,對著電話連聲道謝。
  • 56個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名稱
    有一首歌裡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實際上是在唱我國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56個民族除了漢族還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貴州神秘部落「穿青人」的特殊身份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眾所周知我們繁榮昌盛的祖國有著56位民族,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除去這部分已識別民族外,還有不少未識別的民族。其中「穿青人」是中國人數最多的未識別民族。穿青人是一個主要分布在貴州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未識別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譜、墓碑記載和傳說中,他們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廬陵縣 」 。其淵源存在諸多爭議,近年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研究。 現如今,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畢節市、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個市(州)所屬的二十多個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