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龍山寺古榕傳奇:與千年古剎千年相守

2020-12-18 東南網泉州頻道

古榕樹高大茁壯,盤根錯節,與千年古剎相應。

泉州人將榕樹親切地稱為「情樹」。古鎮安海鎮擁有眾多古老的「大情樹」,但似乎都不及龍山寺的古榕歷史悠久、傳說神奇。龍山寺前放生池畔和後殿西北角的兩棵「大情樹」,都長得高大茁壯,枝繁葉茂,盤根錯節,與千年古剎千年相守,相得益彰,成為古剎的風景和絕佳背景。

龍山寺寺前古榕樹傳奇與抗倭有關。明代嘉靖年間,倭寇不斷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安平鎮(安海)因其地方富庶、海港交通方便而首當其衝,深受其害。那一天,倭寇在夜幕的掩護下,偷偷摸摸乘船從安海灣上竄至安海城,突然襲擊,大肆燒殺搶掠。老百姓驚恐萬分,紛紛四散奔逃,在那危急時刻,大夥想到扶老攜幼直奔鎮北龍山寺,躲藏避禍,祈求觀音菩薩保佑。

說來神奇,正當倭寇追到龍山寺前放生池畔時,忽見寺頂閃光燦爛,古榕大動,似颱風吹拂。突然從池邊大榕樹上飛出數以萬計的「烏蜂」,瞬間飛入倭寇群中,猛然撲上,密密麻麻,層層包圍住倭寇,亂刺狂蜇倭寇手臉,而安海百姓老小全都安然無事!倭寇被蜇得鼻青臉腫,哭爹喊娘。在「神蜂」勇猛力量的鼓舞下,安海百姓也競相化弱為強,勇敢奪過倭寇的武器,痛擊來犯之敵,打得倭寇抱頭鼠竄,狼狽逃離。

安海百姓眼望這棵鬱鬱蔥蔥的大榕樹,不約而同雙手合十,頻頻跪拜,篤信這是龍山寺觀音菩薩顯靈,派出隱蔽在大榕樹上的無數小精靈,化作放飛的眾多「神蜂」,前來拯救百姓於危難之中。因為平日裡人們並沒有發現這棵大榕樹上築有蜂巢。從此以後,倭寇再也不敢來襲擾安海了。

神奇傳說,久久留在民眾心中,還載入了史料。清代詩人柯敦圃《天竺鍾梵》詩云:「為說烏蜂平倭寇,百千禮祝眾心丹」;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解元鄭懷陔《重修安海龍山寺後殿疏》,也有「明倭寇氛,神蜂卻寇」的記載。

如今,當人們來到安海龍山寺進香禮佛遊覽,走近寺前這棵高聳雲天的古榕樹,仍能聽聞五百年前的這段傳奇故事。 (陳詠民 文/圖)

相關焦點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繁榮的安海古鎮一度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反攻基地。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傳說,寺廟最早建於東漢年間,一位古天竺高僧一粒沙來到安海,看見當地一顆亭亭如蓋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的樟樹白日裡濃蔭遍地,為過往的人們遮陽擋雨。在夜裡,古樟樹則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高僧一粒沙認為這是佛法顯靈,於是發下宏願,要在此地建起一座寺院。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傳說,寺廟最早建於東漢年間,一位古天竺高僧一粒沙來到安海,看見當地一顆亭亭如蓋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的樟樹白日裡濃蔭遍地,為過往的人們遮陽擋雨。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傳說,寺廟最早建於東漢年間,一位古天竺高僧一粒沙來到安海,看見當地一顆亭亭如蓋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的樟樹白日裡濃蔭遍地,為過往的人們遮陽擋雨。
  • 千年古剎龍山寺,a山門分隔兩個,400多座分廟遍布臺灣
    當你來到晉江安海型厝村以北時,你可以進入一條狹窄而嘈雜的車道,當你仰望尾端時,你可以看到眉毛上方有一塊楷書「極樂國土」的石刻,當你靠近門時,你可以看到「大千世界」在門的頂部,這扇門是龍山寺的外門,這扇門隔開兩個世界。
  • 【龍山之美】千年古剎龍山寺 一棵樟木雕出「三絕」
    圓通寶殿前左右相峙一對清·道光年間立的八角形透雕輝綠巖盤龍柱乃龍山寺三絕之一[原標題]臺灣四百龍山寺 溯本逐源在安海寺有「三絕」走進安海龍山寺,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安海龍山寺,古稱「天竺寺」,又名「普現殿」,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關於安海龍山寺的始建年代,說法不一,但都離不開一個傳說。相傳隋開皇(公元581-600年)年間,另一說法為東漢永平年間,天竺僧人一粒沙來到安平,看到有一棵巨大的樟樹濃蔭蓋地,夜發祥光,形似千手千眼佛,便認為這是一棵異樹神木。
  • 臺灣四百龍山寺 溯本逐源在安海(圖)
    原標題:臺灣四百龍山寺 溯本逐源在安海(圖) 安海龍山寺內景。(資料圖片)   寺有「三絕」   走進安海龍山寺,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龍山寺」匾額赫然出現在眼前,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發出閃閃金光。   安海龍山寺,古稱「天竺寺」,又名「普現殿」,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關於安海龍山寺的始建年代,說法不一,但都離不開一個傳說。
  • 千年古剎龍山寺,a山門分隔兩個,400多座分廟遍布臺灣
    當你來到晉江安海型厝村以北時,你可以進入一條狹窄而嘈雜的車道,當你仰望尾端時,你可以看到眉毛上方有一塊楷書「極樂國土」的石刻,當你靠近門時,你可以看到「大千世界」在門的頂部,這扇門是龍山寺的外門,這扇門隔開兩個世界。
  • 安海龍山寺:它的千手千眼你可曾見過?
    龍山寺現在可是晉江香火最旺的寺廟,在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巴西等地,有300多所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龍山寺,僅臺灣就有200多座。  龍山寺還有個名揚天下的「三絕」,其中一絕自是千手千眼觀音,第二絕請看正殿前,一對相峙而立的青草蟠龍石柱,兩根石柱為八角形,其上各雕有一條繞柱巨龍。兩條龍的龍爪上,分別捧出一個磬,一個鼓。
  • 安海龍山寺:一道山門隔出兩個世界 四百多座子寺遍布臺灣
    這道門便是龍山寺的外圍門,而這道門隔出了兩個世界。 龍山寺,古稱「天竺寺」,又名「普現殿」,俗稱「觀音殿」,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1983年,安海龍山寺被列入全國漢傳重點佛教寺院,在泉州市僅開元寺和龍山寺兩座。2013年5月初,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龍山寺晉升為「國保」。
  • 臺灣四百龍山寺 溯本逐源在安海(圖)
    原標題:臺灣四百龍山寺 溯本逐源在安海(圖) 安海龍山寺內景。(資料圖片)   寺有「三絕」   走進安海龍山寺,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龍山寺」匾額赫然出現在眼前,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發出閃閃金光。   安海龍山寺,古稱「天竺寺」,又名「普現殿」,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關於安海龍山寺的始建年代,說法不一,但都離不開一個傳說。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相遇千年龍山寺
    顏長江《安海龍山寺紀勝》因安海地域分東西兩條溪流入海,交匯環繞,故形成「半月沉江」的景象。走船人從港灣內北望海岸坡頂,潮動波光,風吹霞影,確有金龍騰躍的高度、彩鳳飛舞的氣勢,頗引人入勝。臺北艋舺龍山寺 吳華明|攝千年古剎龍山寺在臺灣有300多座分靈寺廟
  • 堪稱國寶的晉江安海龍山寺—千手千眼觀音
    就在晉江安海鎮海型厝村——那個和開元寺齊名的龍山寺內!1983年,國務院確定了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泉州有兩座寺廟入選,一座自然是開元寺,龍山寺始建於隋618-619年間,但現存建築物是清康熙年間,由靖海侯施琅等捐資修葺。
  • 講述海峽兩岸佛緣傳奇紀錄片《龍山寺》在臺灣播出
    電視紀錄片《龍山寺》遍訪海峽兩岸及海外龍山寺。圖為攝製組赴新加坡龍山寺拍攝時,採訪臺灣信眾參訪團。(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信仰如光,燭照春秋,一座香火傳承的千年古剎;連接海峽,遠播海外,一部心心相印的佛緣傳奇。  龍山寺已有上千年歷史,它所主奉的觀世音菩薩信仰,由福建沿海延伸到臺灣地區與東南亞一帶,並且被旅居西方發達國家的許多華人所祭拜。
  • 安海龍山寺:它的千手千眼你可曾見過?
    龍山寺現在可是晉江香火最旺的寺廟,在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巴西等地,有300多所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龍山寺,僅臺灣就有200多座。  龍山寺還有個名揚天下的「三絕」,其中一絕自是千手千眼觀音,第二絕請看正殿前,一對相峙而立的青草蟠龍石柱,兩根石柱為八角形,其上各雕有一條繞柱巨龍。兩條龍的龍爪上,分別捧出一個磬,一個鼓。
  • 晉江安海龍山寺遊記
    龍山禪寺我因住的地方離龍山寺很近,就走著過來了。(溫馨提示:進寺前要先準備好,個人身份證件,八閩健康碼,還有口罩。在龍山寺路口站下即可,也可導航「安海龍山寺」。)龍山寺,位於晉江市安海鎮鎮北龍山之麓,故名龍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
  • 安海龍山寺(觀音殿)微電影《感恩龍山寺》全集發布啦!
    出品 | 安海龍山寺聯合出品 攝影 | 福建優業組合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安海龍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短片通過主人公曾鬥從年幼失孤到被龍山寺收養,通過自身努力成為一代安平商人的故事為主線,講述安平及泉州的商人、信眾,秉承「愛拼才會贏」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修建安平古橋,興建龍山寺在臺分爐。反映出安平商人永懷感恩之心與閩臺兩地龍山寺「同宗同緣」一脈相承,發揚光大的故事。        該片從不同方位展示龍山寺悠久歷史傳承、深厚佛教文化積澱、講好晉江佛教故事。
  • 安海龍山寺:一道山門隔出兩個世界 四百多座子寺遍布臺灣
    這道門便是龍山寺的外圍門,而這道門隔出了兩個世界。 龍山寺,古稱「天竺寺」,又名「普現殿」,俗稱「觀音殿」,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1983年,安海龍山寺被列入全國漢傳重點佛教寺院,在泉州市僅開元寺和龍山寺兩座。2013年5月初,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龍山寺晉升為「國保」。
  • 堪稱國寶的晉江安海龍山寺—千手千眼觀音
    就在晉江安海鎮海型厝村——那個和開元寺齊名的龍山寺內!1983年,國務院確定了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泉州有兩座寺廟入選,一座自然是開元寺,龍山寺始建於隋618-619年間,但現存建築物是清康熙年間,由靖海侯施琅等捐資修葺。
  • 泉州安海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香火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
    圖/臺賽攝影師 林添福臺北市西側的萬華地區(舊稱艋舺)雖然市容較為老舊,但作為臺北最早開發的商業聚落,擁有許多古老建築與蓬勃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規模最大,香火最鼎盛的當屬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內雕有一副楹聯:「分南海支流派接安平普渡慈航超萬劫,佔東瀛勝地靈鍾文甲重修寶剎闢三摩」,晉江安海古名「灣海」,明朝改稱「安平鎮」,清朝復稱「安海」,可見該寺分靈於晉江,是安海龍山寺的支流。
  • 維繫閩臺兩岸觀音信仰的龍山寺(安海、鹿港、艋胛)
    故而晉江安海龍山寺的觀音香火也隨之傳到了臺灣,據不完全統計的數據,在臺灣就有600多座分廟。(安海龍山寺千手觀音)安海在明代又稱之為安平,為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的大本營。臺南的安平,乃鄭成功思念故鄉,借安平之名。當時鄭氏的商船、安平的商人走遍沿海各地和東亞、南洋諸國、安海龍山寺佛祖分香、傳燈臺灣即始於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