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為何豬八戒一言不合,就想散夥?其實和自身有很大關係

2020-12-15 歷史一本沉澱的書

西遊記中,為何豬八戒一言不合,就想散夥?其實和自身有很大關係

一部西遊史,就是唐僧帶領一眾徒弟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過程。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大費周折,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意想不到的困難,各式各樣的妖怪層出不窮,稍不留神就著了道。

要不是幾個徒弟盡心盡力扶保的話,一百個唐三藏恐怕也不夠妖怪們分的。好在一路有驚無險,九九八十一難過後,唐僧師徒們才到達了靈山大雷音寺,圓滿完成了取經重任。

唐僧能夠數次化險為夷,其實多虧了幾個徒弟悟空、八戒和沙僧。在取經的路上大師兄孫悟空那是居功甚偉。可以不誇張地說,一路上的妖精,百分之九十都是由大聖出手,要麼降服,要麼打死。

沙和尚雖然能耐平平,但好在忠於職守,一路上挑擔相隨,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白龍馬也同樣恪盡職守,馱著唐僧翻山越嶺,走街串巷,只有豬八戒一出事情就想著逃跑,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和豬八戒的性格有關係,豬八戒這個角色,給大家的印象是好吃懶做,還好色,但我們仔細看,豬八戒這各就是十分的聰明,滑頭,但凡出了事總會想辦法解決,可以說是靠腦子吃飯,這種人放在現代,妥妥的領導啊。

那麼為何豬八戒為何一有事,就想著散貨,難道說這是他的本性嗎?筆者認為,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他有一個很厲害的師父,極有可能就是太上老君。

他身為天河總督,位高權重,並深得玉帝器重。豬八戒並不欠如來或者觀音的人情,為了讓唐僧的眾徒弟幫助唐僧西天取經,觀音菩薩代表天庭對他們都進行了減刑或者免刑的決定。

先是將孫悟空從五行山下提前刑滿釋放,其次免除小白龍的死刑,然後又免除沙僧的酷刑還許諾他官復原職。而徒弟四個當中只有豬八戒是主動要求參加取經隊伍的,所以豬八戒在心裡上並沒有什麼壓力,他提出散夥是很正常的表現。

再則豬八戒提出散夥,其實是和他的理想有關係,那麼豬八戒有什麼理想,說起來八戒的理想很簡單,絕不是去西天取得真經,然後造福民眾那麼高大上,而是回他的高老莊,和他的高小姐恩恩愛愛過一生, 就這麼簡單。

豬八戒的前身,那可是威風凜凜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手下大將不少,也曾無限風光。就因為他在蝠桃會上喝多了調戲嫦娥,惹惱了玉帝,被貶下凡間。說是調戲,無非就是借著酒意和漂亮的嫦娥仙子開了幾句玩笑而已,本來不算多大的事,就被玉帝借題發揮了。也不管老豬以前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為天庭效力多年,就這麼貶下界去,實在是寒了八戒的心。

所以,遭貶後的八戒也曾一度心懷不滿, 大開殺戒。直到後來在高老莊碰上高小姐,老豬才漸漸安下心來,讓老豬覺得有了歸宿,甚至讓它覺得高小姐才是他一生的伴侶, 神馬天蓬元帥都是浮雲,八戒認定了高老莊是他的理想場地,這也是他遇到困難,就叨叨散夥回高老莊的原因。

其次豬八戒是想給自己留條路,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的思想是動搖的,所以他在取經的路上,並不願意以命相博。在加入取經之間,豬八戒在雲棧洞繼承了卵二姐的遺產,再則他還有老婆,也不是戴罪之身,所以他沒有迫切想要取經的需求。

最後一點是豬八戒自身的性格,當取經團隊來到凌雲渡這座橋的時候,豬八戒卻死活不敢過,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這是因為一旦過了此橋,就得捨棄肉身,同時捨棄的還有他對吃的執念,七情六慾基本上都被拋棄了,這是豬八戒所不情願的。

筆者覺得不然,豬八戒這個人物更加飽滿,因為這種人有時不忠於團隊,消極情緒較多,面對困難總是抱怨。但是這種人不會消失,他們其他方面或許表現還不錯,讓人又愛又恨。就像一個人一樣,有口頭禪有特有表達方式,豬八戒性格只是為了讓原著更加的飽滿。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高小姐後來如何?和豬八戒的「熬戰之法」有很大關係
    豬八戒是西遊記中一個較為特別的角色,高老莊背媳婦一幕更是讓人忍俊不禁。而豬八戒的媳婦也一時成為眾人關注的對象,而這位高小姐二八年華生的也很豔麗,豬八戒可謂一見鍾情強娶了高小姐,而高太公也是遍請法師最後遇到唐僧師徒才得以請走這位瘟神。
  • 《西遊記》中色字當頭的豬八戒遇見美麗的女兒國國王,為何沒動心
    豬八戒在《西遊記》這本書中是個赤裸裸的色鬼角色設定,早在《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本回講的是豬八戒撞天婚的著名橋段,書中有一段記載把這八戒的色描寫的入木三分。書中寫到:八戒道:「你看娘說的話。那個沒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幾個,你女婿也笑納了。
  • 西遊記;孫悟空和豬八戒到底誰更厲害,其實真的是很難分辨
    但是誰知道豬八戒在奮起抵抗下,竟然能夠與孫悟空打成平手,而且還從天明打到天黑,兩個人也沒有分出勝負,當然豬八戒也是十分的清楚。這場打鬥的主動權在孫悟空的手上,因為豬八戒其實沒有辦法打破孫悟空的防禦。而在後來西行的路上,豬八戒也一直沒有想明白,當年玉帝派出天兵天將抓捕孫悟空。
  • 西遊記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有親戚關係 豬八戒師傅來頭太大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看似一個不厲害的角色,但是卻起著很大的作用,關鍵時候這隻豬還是靠的住的! 關於豬八戒的師父是誰,坊間有不少傳言。   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說居住於海外三島之方丈仙山的東華帝君,是豬八戒的師父。
  • 豬八戒好吃懶做色心不改,為什麼觀音菩薩要選他進取經團隊?
    豬八戒好吃懶做色心不改,為什麼觀音菩薩還要選他進取經團隊?豬八戒集貪嗔痴色,為何取經隊伍中還要選擇他?豬八戒是《西遊記》中的重要主角之一,他好吃懶做,色心未泯,還曾多次提出散夥。觀音菩薩領取佛祖取經法旨後,選擇了取經者唐僧和三位徒弟保護他,還找到了合適的腳力。孫悟空三兄弟法力高強,且的犯了事的神仙。孫悟空的實力就不用說了,天上地下,五湖四海他都去得,還練成了銅頭鐵腦,長生不死之身,更可貴的是對取經大業忠心耿耿。沙和尚自受菩薩大恩,跟隨唐僧之後,也是勤勤懇懇,一心一意保護唐僧牽馬勞碌。
  • 原來86版《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形象是歷史特有的產物!
    相信所有人一說起豬八戒,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馬德華老師在86版《西遊記》中扮演的那個白白胖胖,好吃懶做,貪戀女色,卻也不失忠勇和善良的豬八戒的形象。這個豬八戒的形象整整影響了好幾代人,以至於後期翻拍《西遊記》的導演們都把豬八戒整成了白白胖胖,大腹便便的樣子。
  • 其實《西遊記》中的白龍馬有鮮為人知的用處,連豬八戒都沒有想到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171,閱讀約3分鐘《西遊記》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小說。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因為它精彩的劇情,因為它精彩的故事,因為它多姿多彩的人物,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這些都是學經團隊的人,但是學經團隊往往有一個被忽視的成員,那就是白龍馬,但其實白龍馬才是學經團隊中真正的寶貝!我該怎麼說呢?。在《西遊記》中,其中一個難關就是觀音坐騎製造的。這件事就發生在朱自國身上。
  • 《西遊記》:豬八戒為何記恨孫悟空,你看猴子做了啥
    《西遊記》唐僧收了三個弟子,老大孫悟空,老二豬八戒,老三沙悟淨,三位弟子各有神通,都出身不凡,眾所周知《西遊記》裡的豬八戒經常罵孫悟空,有時當面罵,有時背後罵,但奇怪的是沙僧從來沒罵過孫悟空很老實,豬八戒為什麼這麼討厭孫悟空?其實這也不能全怪豬八戒。
  • 西遊記:唯一真正喜歡豬八戒的女妖,可為何八戒連名字都不想提?
    大家都曾在電視中看到過《西遊記》,師徒四人中,最貪財好色,懶惰想分家的莫過於豬八戒了。豬八戒從前是天庭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天蓬元帥,但是在蟠桃會的時候,喝醉酒貪圖美貌調戲了嫦娥仙子,就被天帝貶下凡間誤入豬圈,成了豬妖。被貶下凡間的豬八戒仍然賊心不改,喜歡上了高老莊家的姑娘。
  • 金兜山豬八戒為何對一名死去的將軍落淚?與青牛精是什麼關係?
    其實,在原著裡,恰恰相反,最愛哭也最囉嗦的人是孫悟空!大家都以為豬八戒最窩囊,遇到困難就哭哭啼啼的,其實原著中,他哭的最少,只是牢騷最多。甚至可以這樣說,他就沒有真哭過,除了在金兜山!金兜山相信只要是西遊的粉絲都知道,是太上老君坐騎青牛精下凡為妖的地方。
  • 為什麼印度電影中會一言不合就跳舞?
    美國有好萊塢,印度有寶萊塢,都是盛產國際大片的搖籃。印度電影中很明顯的特點是一言不合就跳舞,像經典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片尾的時候,主人公也是和大家一起High起來。米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未知死亡》中間也穿插著舞蹈,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印度電影會一言不合就跳舞。印度是個多語言的國家,但不論講著何種語言,歌舞是他們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印度電影中民族風格鮮明的歌舞是立足本土市場制勝的關鍵,也能夠讓海外市場的觀眾引起興趣。
  • 如來不讓豬八戒成佛,不是因為他又色又懶,而是破了一條底線
    沒事就吵吵散夥回高老莊,斷不了讓觀音和孫悟空捉弄一番,還給人留下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呆子形象。其實,細想想,豬八戒這個人物也夠倒黴和可憐的,偏偏卻沒有人同情一下。幼年時,豬八戒也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居然被太上老君主動找他收他為徒,吃了速成仙體的金丹,也沒幹過基層工作就直接當上了正部級的海軍總司令。
  • 眾多神仙下凡,為何只有豬八戒投錯了胎?其實他說了一個彌天大謊
    眾多神仙下凡,為何只有豬八戒投錯了胎?其實他說了一個彌天大謊文/紅紅說史 圖/網絡《西遊記》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歷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者以「唐僧西天取經」為藍本,結合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寫出了這部《西遊記》。在《西遊記》中,給大家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取經四人組了。唐僧的嘮叨,孫悟空的上天入地,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悟淨的老實巴交。不過要說最讓人難以忘懷的話,絕對是豬八戒莫屬了。身為天庭的天蓬元帥,掌管這十萬水軍,卻是一個豬頭人身的怪物。不僅如此,還表現的好吃懶做,看見女色就走不動道。
  • 孫悟空、唐僧和豬八戒分別代表三種佛教元素,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這三個角色分別代表了三種佛教的元素,他們在故事劇情中的表現也是針對這三種佛教元素的修行。小說的作者吳承恩通過這種人物角色的描寫,將自己崇佛抑道的觀念全面在小說中體現出來。從《西遊記》的整體劇情可以看出,作者吳承恩在佛教和道教文化的積澱方面頗有成就,而且對於佛教尤其偏愛。因此我們看到在小說中處處都體現這佛教的很多哲學思想,並通過其中角色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
  • 孫悟空喊豬八戒「八戒」,卻稱沙僧「沙師弟」?兩人關係一目了然
    這三人雖然同為唐僧的徒弟,但因其出身各有不同,性格也有所迥異,相處方式自然是千差萬別。縱觀《西遊記》中,孫悟空常常喊豬八戒為「八戒」,而稱沙僧為「沙師弟」,這三人的關係也就一目了然。
  • 《西遊記》豬八戒原來一直在套路孫悟空!兩者真實關係揭秘
    不少看過電視劇《西遊記》的觀眾想必都認為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係並不好,因為兩人總是拌嘴,又饞又懶的豬八戒沒少和孫悟空叫板,不過卻也總是屈服在孫悟空的強權之下,那麼《西遊記》原著小說中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係感情如何呢?要說兩人是出生入死的兄弟情感?
  • 西遊記中,孫悟空為何對喜歡他的妖精沒有感覺?
    西遊記中,孫悟空為何對喜歡他的妖精沒有感覺?我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情感小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聊,西遊記當中的情感故事。當小編說道西遊記當中的情感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很多網友都會想起女兒國這一幕在女兒國當中?我們的沙僧孫悟空豬八戒還有唐僧四個人分別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今天小編實際上想說的並不是他們師徒四個人還是他們當中的一個人孫悟空。當小編說起孫悟空的時候,肯定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認為他只是一個猴子會有什麼愛情呢,其實不然在香港版的西遊記當中第二部陳浩民主演的就有孫悟空的愛情故事,穿插在其中,不知道有沒有網友看過呢。
  • 眾多神仙下凡,為何唯獨豬八戒投錯胎?其實他說了彌天大謊
    說起豬八戒大家想必都會聯想起他憨厚的形象,一副豬耳朵,豬鼻子,大肚子那可是真真的喜感十足。但看過西遊記的讀者想必都知道,豬八戒原本並非是長成這個樣子的,在原著中豬八戒貴為天庭的天蓬元帥,掌管銀河八萬水軍,不僅法力高強而且還相貌堂堂。
  • 為何有人說,西遊中最終西去取經的會是六耳獼猴而不是孫悟空?
    《西遊記》已經是無論是哪個年代,都膾炙人口的年少佳作。《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 豬八戒的師傅是誰?36變是誰教的?為何一成仙就被封為天蓬元帥?
    電視劇《西遊記》算是我國播放次數最多的電視劇了,每年寒暑假中央臺,地方臺都會放一遍。雖然劇情臺詞,人物情節,耳熟能詳,但是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提起豬八戒,給人的第一映像就是好吃懶做,好色貪睡,本事不大,事情不少,一遇見妖精就想逃跑,一遇到困難就不想幹了,一有便宜就想佔,和超級英雄孫悟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