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繁榮富華,越來越多優秀群體的突出,讓家長也開始高要求自己的孩子,因此本就不易的青少年們增加過多的壓力,而假期成了他們不可多得的休閒時光,說到遊玩的選擇自然少不了古鎮了,古時遺留下來的地方,透露著安靜祥和之感,讓人們開始不由得嚮往而之。但是太多的古鎮都經過了商業的改造建設,喧鬧的商業店鋪讓古鎮失去了原本的韻味,然而在福建就有一座安靜祥和的古鎮被人們所忽略。
五夫鎮就坐落在福建武夷山市東南部。其建成於晉代年間,距今也差不多有個1000多年的歷史了。它也是著名理學家朱熹的理學初顯雛形的地方,朱熹在這裡跟著師傅學藝了近四十年。五夫鎮還保留了興賢書院與紫陽樓等古建築。這些古建築都是福建省珍貴的文化遺留,五夫鎮也是歷史文化遺蹟名鎮,這裡的環境非常不錯,是福建人的天然避暑勝地。
與其它古鎮所有的商業化不同,五夫鎮中的居民任舊保持著淳樸的生活方式。當然,這裡也沒有成排佇立的特色店鋪,伴有喧鬧聲的餐館也少之又少。目光所及,是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的居民,在陽光普照下嬉戲打鬧的幼童,和道路上隨地打滾皮鬧的小狗,呈現一片安居樂業的美好景像。
到五夫鎮自然要看看當地有名的興賢古街。它是六個街坊組合而成的,它的整體長度近千米。這個古街是在晚唐時期和當時的劉氏家族遷移到五夫鎮的,而它的繁榮時光是在南宋後期。在當時的店鋪商已經隨處可見,更是名人學家的聚集之地。雖然興賢古街經歷了上千年的時光流逝,但是它依舊為後人保留了許多古建築,在其中數宋朝時期的建築最多。
在興賢古街有著五口「五賢井」,在五口井中有四口的井水到現在還能讓人喝。據說,「五賢井」這個名字和「五夫」這個地名有關聯。在宋朝時期,有一個聲名遠赫的胡氏大家族,在胡氏中有五個大人物,他們都有「士大夫」的光榮稱號,當地居民稱他們「五賢」,因此有人將這認為是「五夫」這個地名的來源。而「五賢井」的由來是因為胡氏的五位名人所有的光榮成就。
紫陽樓是朱熹的故居,他從十五歲起便居住在了紫陽樓中。有傳言說紫陽樓之名是朱熹為懷念先祖而取得。現在我們看到的紫陽樓並不是當初保存下來的,是考古家照曾經的遺留重新修建的。在紫陽樓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越過小溪是一片半畝方塘,而朱熹那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看到這個景色而有感而發。走到紫陽樓的後面,能看到一片青翠的竹林,而竹林的上方就是屏山。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在古鎮停留,看看當地的夜晚。在五夫鎮,當夜晚來臨,皎潔的月光映在地面,溪水中的魚兒探出水面,就似要一飛沖天,一躍化龍般,鎮中居民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而且這裡也被譽為是「蓮花之鄉」,來這裡遊玩,村旁的萬畝荷塘也是千萬不能錯過的一個景點哦!如果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從武夷山市的汽車站坐班車前往,也可以直接從武夷山度假區租車過去,都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