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義縣維護河道生態環境!打擊採砂、冰上釣魚、掛魚、電魚行為

2021-01-12 錦州微資訊

為堅決貫徹落實《關於錦州市部分河道禁止冰上釣魚的通告》精神,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義縣大凌河流域內砂石資源的保護管理,加大對超載、超限等違法運輸行為的打擊力度。日前,義縣水利事務服務中心聯合義縣公安局自然資源大隊、交警大隊和鄉鎮派出所開展執法行動,嚴查違法行為,形成震懾,確保轄區內河道暢通。

行動中,執法人員來到大凌河流域張家堡段進行巡視巡查,發現有冰上釣魚等違法行為的村民,執法人員立即上前制止,沒收其垂釣工具,現場對違法村民進行了批評教育,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相應處罰。此次行動提升了各監管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能力,強化了責任分工,增強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凝聚力,為更好的發揮聯動作用,持續推進執法行動規模化、常態化、精細化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各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持續加大對冰上釣魚、掛魚、電魚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堅決遏制非法採砂、超載超限等違法犯罪活動,為保護義縣生態環境,創造美好和諧家園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掃黑除惡保護生態 嚴厲打擊非法採砂 鎮江長江河道採砂管理工作...
    鎮江市水利部門與公安、海事等以及沿江各兄弟市相關執法部門加強執法聯動,提高跨界水域打擊非法採砂執法效能,構建跨地域採砂管理長效機制,確保了長江鎮江段河道採砂管理秩序持續穩定可控。  專項整治,令非法採砂基本禁絕  長江鎮江段全長約117公裡,港灣縱橫,不少江段蘊藏著優質黃砂。
  • 在長江非法採砂獲刑,多人為生態環境修復「買單」
    非法採砂、非法捕撈、汙染環境……20人非法採砂團夥採砂2萬多噸,造成價值141萬餘元生態環境損害。任何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逐利行為,都是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公然挑釁,必然會受到道德遣責和法律的制裁。近期,多起涉環境資源案件在法院宣判,將盡最大可能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衛綠水青山。
  • 東明公安重拳打擊非法採砂,守護碧水藍天,築牢生態環境安全防線
    今年以來,東明縣公安局以今年以來,東明縣公安局以民生警務為引領,堅持高站位統籌,廣拓線索來源,突出主業意識,強化協作配合,克服困難,負重前行,向打擊生態環境領域黃河河道內非法採砂違法犯罪開展凌厲攻勢,有效築牢了黃河河道生態環境安全防線,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如何治理河道採砂非法行為,泰比特河道採砂監管系統彰顯重要性
    與此同時,各大砂石場不文明採砂行為,盲目、超量、無序開採、販賣採砂權、行賄受賂,甚至一度出現暴力採砂等現象,給當地河道環境與社會治安造成惡劣影響。無序採砂容易增加航道周邊泥沙湧入強度,使航道水深減小,增加航道疏浚工程量。同時,無序採砂容易改變航道的邊界條件,造成航道軸線扭曲、寬度縮窄,給航道水深維護帶來不利影響。
  • 平南縣人民政府關於打擊非法採砂行為的通告
    平南縣人民政府關於打擊非法採砂行為的通告 為堅決打擊非法採砂行為,保護我縣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道採砂管理條例
  • 廣東重拳打擊河道非法採砂 對砂霸團夥予以沉重打擊
    筆者昨日(6月14日)從省水利廳了解到,我省開展「三打兩建」專項行動以來,全省各級水利部門積極行動,重拳打擊河道採砂欺行霸市行為,抓獲非法採砂船116艘次,清理違法堆砂場128個,一個個昔日橫行霸道的砂霸團夥紛紛瓦解,全省河道秩序明顯好轉。
  • 四川首例河道採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公開審理
    四川首例河道採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公開審理 代表旁聽庭審為公益訴訟檢察官「點讚」   正義網訊(通訊員杜丕淵 馮林驩 記者劉德華)砂石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非法河道採砂是江河水生生態環境治理的頑疾。  南充市高坪區檢察院指控7名被告從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期間在嘉陵江南充段非法採砂共計22萬餘方,造成國家礦產資源損失284.9萬餘元,構成非法採礦罪;公益訴訟起訴人認為被告人侵害國家財產、破壞嘉陵江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請求判令7名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連帶賠償國家礦產資源損失284.9萬餘元、賠償水生生態環境損失103萬餘元、支付鑑定評估費22萬元並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 我市河道非法採砂整治工作被評為全省優秀等次
    3月25日,省河道非法採砂整治專項戰役指揮部印發通報,對全省2019年度河道非法整治工作進行評比,我市榮獲「優秀」等次。2019年以來,我市河道採砂管理工作堅持以「強監管、快反應、嚴打擊」為中心,以政策法規宣傳為抓手,以日常巡查執法為重點,認真履行管理職責,積極維護河道採砂正常秩序。
  • 專家:嚴打非法採砂既維護生態安全又解決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3月27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砂石市場受需求上升、供給不足、市場炒作、資源價值回歸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區域短期供需失衡,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矛盾問題顯現。《指導意見》出臺將有力促進砂石行業供需平衡、價格合理、綠色環保、優質高效,加快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步伐,引導砂石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 重慶市全面啟動長江河道採砂專項打擊行動
    碼頭磧沐水域疏浚船舶為確保兩會期間長江河道採砂有序,重慶市水利局印發《關於組織開展全國「兩會」期間河道採砂專項打擊行動的通知》,對長江河道採砂專項打擊行動進行了部署。近日,重慶市河道站組成兩個暗訪組對長壽區、永川區長江河道進行了巡查暗訪。
  • 在清江河電魚毒魚炸魚將受到處罰
    電、毒、炸魚不論成魚、魚苗一概捕撈,使水域生態環境受到汙染和破壞,給魚類生存繁衍帶來危機。 州、市漁政部門在水產、公安等部門的配合下,將在清江河道開展晝夜打擊行動。 本報訊 (通訊員楊邦文)從5月13日開始,恩施州和恩施市水利水產局統一部署,漁政、公安等部門開展為期一月的打擊非法捕魚專項行動,在清江電魚、毒魚、炸魚等非法行為將受到處罰。
  • 人大代表:瘋狂非法採砂嚴重破壞中國最大淡水湖生態環境
    2013年03月14日 17:54:1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胡錦武 沈洋)「不法採砂分子亂採濫挖,嚴重威脅河道堤防安全和防汛安全,對水域生態環境可能帶來毀滅性災難。」    然而,無序採砂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破壞,甚至對鄱陽湖溼地的完整性、野生漁業資源和候鳥食物鏈都構成了威脅。永修縣吳城鎮一名葉姓村民說:「功率幾千馬力、兩三層樓高的『吸砂王』,一次作業可在水底吸出60米寬的大坑,功率更大的甚至可以將水下100米直徑範圍內的砂石吸個精光。」
  • 石家莊啟動整治河道非法採砂專項行動
    近日,記者從石家莊市水利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嚴厲打擊和遏制河道非法採砂行為,有效保護河流生態環境,石家莊市水利局將於2019年12月23日至2020年2月29日,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整治河道非法採砂問題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 注意,電魚、捕魚最高可罰五萬!!
    有的人會趁著天黑撐著船拉著電魚機在河道裡電魚、或是帶著釣具去河邊釣魚,也會有那麼一些人偷偷摸摸將一張張捕魚網具被放進河裡捕魚。今天我們《非常文山》嚴肅地告訴大家,這些行為要不得,是違法的!!!  5月31日,文山州漁業站、市水務局以及市農科局相關執法人員聯合執法,對盤龍河城區響水橋至花橋8公裡河段的漁業非法捕撈行為開展打擊清理行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省河道採砂管理規定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河道採砂及管理活動,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河道採砂,是指在河道(包括水庫)管理範圍內的採砂行為。  本規定不適用於河道整治、航道整治及航道建設和維護中涉及的採砂活動。  法律、行政法規對河道採砂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 [打擊非法採砂] 中和鎮:依法打擊「螞蟻搬家式」非法採砂行為(配圖)
    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韋斌 攝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日前,市公安局生態警察支隊牽頭,中和鎮政府聯合多個職能單位,開展依法打擊中和鎮黃江村委會農戶「螞蟻搬家」式非法採砂行為,從源頭上保護好北門江的生態環境。
  • 《信陽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解讀
    《信陽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2019年8月28日信陽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形成《信陽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2019年9月27日經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准,《信陽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將於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為什麼要制定《信陽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  為了加強河道採砂管理,保護河道生態環境,規範河道採砂行為,保障河勢穩定和防洪、通航安全,根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楊橋鎮保護蒸水河,維護水環境
    邵東市楊橋鎮:保護蒸水河,維護水環境蒸水河屬湘江支流,是邵陽市直管河道,在楊橋鎮境內全長5km。自河道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蒸水河即確定為楊橋鎮的樣板河。加強日常巡河管護工作,積極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制止和處理河道內非法傾倒渣土行為,打擊非法網魚和電魚行為,勸阻制止非法垂釣行為,還組織制定實施保護河道的村規民約,進一步維護岸線管理和水生態平衡,有效提升了河道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加強河道保潔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機制。
  • [分享]河道採砂規範資料下載
    規範河道採砂維護行洪安全 立即下載
  • 和順縣人民政府關於全面禁止河道採砂的通告
    和 順 縣 人 民 政 府關於全面禁止河道採砂的通告為有效保護全縣河流水生態環境,保障河道行洪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