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故宮門

2020-10-16 李少白

進入故宮,首先是要穿行宮門,離開故宮,最後還是要穿行宮門。想到故宮中攝影,更要不斷地穿行宮門,才能尋到要拍的景,甚至有時穿行宮門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是有特點的宮門去拍攝。近三十年間,我出入故宮早已超過上百次了,穿行宮門的次數恐怕已不止千次了!當我一次次穿行宮門,一次次注意這些宮門,一次次了解這些宮門,不由得感嘆,紫禁城裡的門不僅數量多的驚人(至少有千座以上),而且形式也豐富得令人眼花繚亂,僅我所見過的就有城堡門、殿宇門、牌坊門、影壁門、垂花門、隨牆門、卷洞門、屏門、月洞門、八方門、瓶式門、棋盤版門、八字照壁門、肖形門,……當然我還見過一些門,因為知識不夠,至今也還沒弄清楚是什麼樣的門。故宮中大大小小的難以數清的宮門,有的有名字,有的沒有名字,最有名的宮門當然是出入故宮必走的那四座門了: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四門中午門為最。午門為紫禁城的正門,它位於皇城的南北中軸線上的正南,位當子午,故稱午門。午門號稱故宮第一門,也是我知道最早的故宮的宮門,「推出午門斬首」這句話在我還沒見到故宮時就早已聽說過了,所以我第一次和美女進故宮時就是選擇的午門(當時神武門也可以購票進出)當我來到午門時,完全不是事先所想像的一座大門,而竟是一座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城臺樓宇。看了故宮導遊圖的介紹,才對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午門高三十五點六米,平面是凹字,中間闢三門,左右各有一道掖門。門上有五座崇樓,正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廡殿頂,東西四座重簷四角攢尖方形亭樓,各以廡廊連接,形如雁翅。正樓與兩側的崇樓合稱五鳳樓,故午門又稱五鳳樓。

午門不僅是故宮最高最大的門,也是最有說頭的宮門。午門共有五道門,各有其用途與規矩。中間正門是只允許皇帝出入的門,但也有例外,在皇帝大婚時,皇后乘鳳輿由此門入宮。清代始,科學考試金殿傳臚時,捧金榜,張黃蓋,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帶著浩蕩皇恩由此門而出。因為午門是皇宮的正門,重要的人員都要從這裡進出,文武百官出入左側門,皇親國戚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日不開。只有在科舉殿試時,按原會試所中的名次,單數走左掖門,又數走右掖門。

午門外,雖然是一個由三面高牆圍峙的廣場,但卻不是殺人的刑場。「推出午門斬首」純系傳言。午門外從未斬人,明朝是在西市斬人,清朝改在菜市口斬人。不過午門外絕非溫柔之地,它的確定體現皇帝的威嚴,發洩龍顏震怒的場所。明清兩朝若對外打了勝仗,就會在午門舉行獻俘典禮,明萬曆皇帝四次親御午門城樓接受午門外的獻俘禮,清乾隆皇帝也四次在午門城樓參加獻俘禮,顯示大清朝的強盛與威風。午門對外是獻俘,對內則是處罰那些惹皇帝生氣的巨子。處罰的方式則不盡相同。比較輕的處罰是明成祖朱棣因為擁護遷都北京的大臣與要求還都南京的大臣爭吵不休,竟然將雙方罰至午門外跪著辯論。重的處罰則是廷杖了!所謂廷杖就是將觸怒皇帝的人,拖至午門外,脫下褲子,用杖打屁股。被廷杖的人輕則皮開肉綻,鮮血橫流,重則當場斃命。明代先後遭廷杖的大臣有500多人次,最嚴重的是正德和嘉靖兩朝。正德皇帝朱厚照喜歡離宮出去巡遊,不僅放下國事不管,連去哪兒都不告訴大臣。為了制止正德皇帝這種荒唐行徑,以舒芬為首的大臣集體阻諫,惹怒了朱厚照,下令舒芬等  以跪在午門之外,一連五天,仍然不服,皇帝下令,在午門外對已受罰跪處罰的舒芬107名官員施以廷杖。杖死者達11人,雖然沒有推出午門斬首,被廷杖致死,實比斬首還要殘忍!當我站到午門廣場時,雖然見不到當年廷杖的慘烈場面,已經被雨水,無數次衝刷,被遊人的腳步無數次磨擦,午門外廣場上的鋪石已經圓了稜角,亮了光澤,但是當殘陽似血,染紅了這些石塊時,我拍下的午門廣場的照片仍然會讓你想起廷杖後的血腥場面,那些受刑人的痛苦面容,似乎還隱現在血紅的鋪石中間。

午門給我的印象最深,神武門卻是留下我美好回憶最深的地方!因為我進入故宮不是學究式地去考察研究故宮,而是企圖用相機在這宮殿中去進行審美的注視,去進行詩意的發現!午門和神武門我都曾登臨過,而且還萬分有幸地到達過它們的屋頂,看到了全世界只有極少數才能看到的故宮景象。然而午門雖然視野開闊,所見的景象卻較單調,向南看只有端門,而且還距離甚遠,往北看,也只是金水橋和太和門。而神武門則不同了,登上神武門往北看一般,只有隔街的景山矗立在面前。往南看,哇!可不得了啦,因為故宮的三宮六院和御花園就在眼皮底下,宮殿之海的說法,只有在神武門屋頂才能真正體驗到它的真實性。尤其當我爬上神武門屋頂上,當腳底下的琉璃瓦與下面的內宮的琉璃瓦在鏡頭裡連接在一起時,那情景真讓你心頭一震,真的太震憾了!我有幸登上神武門的屋頂,不僅站在屋頂上張望,坐在屋頂上浮想,還曾躺在屋頂曬太陽,我知道,在六百年間的故宮能有我這種機遇的,能有我這種福分的,不說前無他人,至少也稱得上是鳳毛麟角了!當時我就想起了李商隱的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經惘然。」有什麼能比得上在事情發生時就已知它會成為一段美好又難忘的回憶了,明明知道這種美好只能成為回憶,不會再來,也不可能留住,只有惘然。雖然我當時面對著美妙中的無奈,但是多虧我是一個攝影家,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攝影家,因此我還是用鏡頭留住了一些神武門上獨有的可視,可察,可想,可感的畫面。

宮門,宮門,不僅可以容你穿行,還可以誘你駐足,它的形狀,它的色彩,常可以勾住你的目光,它上面的光影更能動搖代你的心旌,最讓你邁不開腳步,肯定是它上面的青苔、蛛網、塵土、剝落的漆、生鏽的釘,因為這些原本與門無關的異物,如今不僅與門附著在一起了,而且還與夢糾纏在一起了!對門來說,夢可能是以前門裡人的託付,對觀者來說,夢可能就是被解門裡還存留的秘密的引子了!紫禁城的門何其多!是我永遠穿行不完的風景,我必然繼續穿行下去!

李少白

相關焦點

  • 故宮的門:開合之間
    宮廷史專家、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說,「紫禁城是皇家私有,皇宮裡等級森嚴;而故宮博物院是屬於國家和全體人民的,從工作人員到觀眾,人人平等。」02有的門開了,也有門被關上了。2013年4月26日,法國前總統奧朗德訪華時到故宮參觀。
  • 3D還原女子開車進故宮"撒歡兒" 從哪個門進都違規
    (原標題:3D還原女子開車進故宮「撒歡兒」 從哪個門進去都違規)
  • 故宮的正門是哪個門?
    說起故宮的正門,有很多小夥伴會認為是這座:端門!因為端門的位置比較靠前,你要去故宮遊玩時最先經過的就是端門,故會誤認為它就是正門。那麼,是不是呢?端門屬於故宮的一道「前導型」大門,在它之後的這座才是故宮的正門:午門!午門屬於故宮南面的大門,它的平面呈一個「凹」字形,其有城臺和城樓兩部分構成,丹朱色的城臺上是五座錯落有致的城樓。
  • 故宮600年展從哪個門進?
    ➤故宮600年展從哪個門進?  答:從午門進  ➤故宮600年展在故宮哪個展廳?  答:在午門展廳  ➤故宮午門交通指南:  午門(故宮博物院的南門,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為觀眾參觀入口)  從東華門或西華門沿東、西筒子河路前行均可到達。從天安門經端門到達午門的路線:通行時間周二至周日,8:00-16:00;周一閉館日全天不可通行。實際開放情況以現場公告為準。
  • 故宮的「門」必須嚴守,因為那是文化的最後一道「門」
    今天呢,我們的手機被一個逛故宮的人給刷屏了,其實來北京,很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天安門,去故宮博物院,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北京的標誌乃至全國的一種標誌,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也是在逛故宮,只是他逛故宮的時間以及逛故宮的方式,和普通人不一樣,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直接看一張圖吧。
  • 圖說丨故宮的「門」,形態各異,各有講究
    故宮的花窗,千變萬化;故宮的屋頂,不拘一格……似乎每一件平常的東西,到了宮裡,都會被劃分出多個等級,都會被賦予更多含義。平日裡出入的大門,在故宮中也絕非只是個簡單的出入口。通過豐富的想像以及巧妙的設計,形態各異的大門在故宮嚴整的宮殿群中熠熠生輝。這些「門」既象徵了嚴格的等級,又豐富了故宮的建築形式。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故宮內各式各樣的門。城 樓 形 式午門、神武門、西華門和東華門是故宮的四大門戶。它們都是在城臺中間開闢券門,城臺上建有巍峨的城樓。
  • 明故宮遺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門」 後宰門是哪座門?
    導讀: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建造皇宮,這就是南京人熟知的明故宮,史料記載,南京明故宮共分為內外兩重,外為皇城,內為宮城。朱元璋在南京皇城上開了六個門,分別是承天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西安門、東安門、北安門。
  • 第一次去故宮,居然不知道門在哪裡,第一尷尬的故宮遊記!
    其實這次故宮之行,真的是一場不經意的相遇,北京之行由於時間安排較緊,根本沒有想過要去故宮,只要想想去看看天安門。結果走著走著,發現不少人怎麼就從天安門的城門洞裡往裡走了,處於好奇隨著人流同行,才知道,穿過這個門洞,居然就到了故宮!好吧,請原諒我的「無知」,這是真的意外驚喜!
  • 女網紅開車進故宮引爭議!海量高清照流出!故宮承認失職!
    1月17號下午,一位女網紅把豪車開進故宮,背景是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她和閨蜜一起曬自拍,並瀟灑的稱「去故宮撒歡兒」,引起軒然大波。有網友扒出車牌是京A8,車是價值300多萬的奔馳G63。網友問她這地方是隨便開車能進去的嗎?對方回應說:找了熟人打點。
  • 故宮這門IP生意還能做多久?
    其實,這些年圍繞著故宮的話題,諸如康熙萌系表情包、《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大火的故宮文創與彩妝系列,無一不在戳動大眾的內心。這個原本在歲月長河中時刻保持嚴肅疏離,時刻束之高閣的歷史載體,終於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再次成為新時達的目光焦點。但逐漸地,故宮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隨著年夜飯的取消,這門IP生意究竟還能做多久?不由得讓我們懷疑。
  • 故宮中有一扇門被稱為「鬼門」,門上謎團至今未解
    故宮是每個到北京旅行的遊客必去的景點之一。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是當時國家權力的核心,也是後宮中宮鬥的主戰場。因此,以前這裡經常會發生各種非正常死亡的事情。所以,民間就有許多關於故宮中離奇古怪的傳聞。
  • 私家車進入並非孤例,故宮不能一句道歉了事
    短評故宮的大門到底開得有多大?日前,新浪微博用戶「@露小寶LL」發布微博稱「趁著周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配圖是豪車、美女以及作為背景的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當日晚間,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就此致歉,稱個案經核查屬實,並表態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
  • 故宮「三座門」的歷史變遷,背後藏著什麼秘密,一直未對外開放
    北京的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室宮殿,是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軸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座,是世界上現存最大規模、最完整的木造建築物之一,北京的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
  • 開車進故宮後續:進西華門後有禁停標誌
    18日記者探訪故宮發現,依照女子所稱從西華門進入故宮,到停車拍照位置,沿路有多處禁止機動車入內的標誌,且有安保亭、阻車杆等設施。   微博名為@露小寶LL在個人微博曬出倚靠奔馳越野車在故宮內拍照,背景是故宮太和門,車輛停在太和門廣場西南側。其發布微博稱,車輛從西華門進入,照片所在位置為停車場。
  • 被車撞的北京故宮東華門,民間稱之「鬼門」,門釘也有故事
    3月16日晚間,一男子駕駛小客車頂開故宮博物院東華門,並強行駛入,導致一枚門釘及金屬門銷脫落,該男子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北京故宮不僅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中國明清兩代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也稱為紫禁城。故宮的南門是午門,北門是神武門,西邊為西華門,東邊即是東華門。昔日帝王家,如今博物院,故宮的每一個門都有故事。
  • 實地探訪故宮:進西華門有禁停標誌 崗亭設阻車杆
    新京報快訊 昨天(1月17日),「女子周一開車進入故宮太和門廣場」的微博,引發網友關注。今日記者探訪故宮發現,依照女子所稱從西華門進入故宮,到停車拍照位置,沿路有多處禁止機動車入內的標誌,且有安保亭、阻車杆等設施。微博名為@露小寶LL在個人微博曬出倚靠奔馳越野車在故宮內拍照,背景是故宮太和門,車輛停在太和門廣場西南側。其發布微博稱,車輛從西華門進入,照片所在位置為停車場。今日下午,記者來到故宮太和門廣場找到女子拍照位置後,按照該點到西華門的路線反向還原其行車路線。
  • 女子將越野車開進故宮,人民日報:氤氳著文明氣息的故宮不容碾壓
    而當事人所發情況為:趕著周一閉館,躲 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從網上的圖片看,出鏡的兩位女士均著便服,沒有佩戴相關故宮工作人員證件。如果圖片是真實的,即便是她們沒有「撒歡兒」和「穿行」,把車擺放在那裡,就已經算是不顧故宮的「文化尊嚴」了。故宮禁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
  • 古代規格最高的門,故宮對外宣傳名片之一,最大最奢華最年輕宮門
    導讀:古代規格最高的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故宮內最年輕的宮門故宮可以說是我國最重要的古建築群了,這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原名紫禁城。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整體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主要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組成,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主要由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故宮太大了,每一個建築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講不完的故事。
  • 開車進故宮後續:進西華門有禁停標誌 崗亭設阻車杆
    記者來到故宮太和門廣場找到女子拍照位置後,按照該點到西華門的路線反向還原其行車路線。今日記者探訪故宮發現,依照女子所稱從西華門進入故宮,到停車拍照位置,沿路有多處禁止機動車入內的標誌,且有安保亭、阻車杆等設施。微博名為@露小寶LL在個人微博曬出倚靠奔馳越野車在故宮內拍照,背景是故宮太和門,車輛停在太和門廣場西南側。其發布微博稱,車輛從西華門進入,照片所在位置為停車場。今日下午,記者來到故宮太和門廣場找到女子拍照位置後,按照該點到西華門的路線反向還原其行車路線。
  • 開車進故宮後續:進西華門後有禁停標誌,崗亭設阻車杆
    今日記者探訪故宮發現,依照女子所稱從西華門進入故宮,到停車拍照位置,沿路有多處禁止機動車入內的標誌,且有安保亭、阻車杆等設施。微博名為@露小寶LL在個人微博曬出倚靠奔馳越野車在故宮內拍照,背景是故宮太和門,車輛停在太和門廣場西南側。其發布微博稱,車輛從西華門進入,照片所在位置為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