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4種人,與佛有緣,佛緣甚深,有沒有你?

2020-12-16 凡心問禪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五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5分鐘!

在當下時常可見,諸多信男善女為了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無限感恩和恭敬。從而會在佛前行種種供養,如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等等。大家希冀以此世俗之物換得諸佛菩薩的歡心,從而能夠得到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

但諸佛菩薩是誰?他們是早已證得圓滿道果,乃是自利利他的聖人,又怎麼會執著於這些外在物品。因此拜佛、供佛皆需用心做起,從心而覓如此才能得到出世功德。在《六祖壇經》中雲「一切功德,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因此佛陀曾說,種下佛緣善根,需用一心去念南無佛。這四種人,不用拜佛,佛緣卻深厚無比,看看有你嗎?

01樂善好施,心胸寬廣之人;

一個人心胸的厚度,代表著一個福報的深淺。若心胸狹隘,福報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著一定的厚度。反之若心胸寬廣,福報自然也能越積越厚。而對於一個心胸寬廣之人來說,不僅僅是有著深厚的善根佛緣,還擁有一顆樂善好施之心。

寬廣的心胸如何而來,那就是通過修持「忍辱」而來。在當下生活之中,我們皆能遇到很多所謂的「小人」。那麼這些小人其實也都是來度化我們的,也都是來讓我們擴大心量增福曾慧的。若挺不過這一關,心胸自然難以打開,若忍過去了,心量自然也就打開了。心量一旦打開,在往後也就會越來越大,不會如以前一樣遇事就煩惱重重。

02慈心悲憫、護生放生之人;

在《大智度論》中云:「諸餘罪中,殺業為最;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常行殺業,果報有多大,很大很大。在佛教諸多典籍之中,關於殺業的果報曾多次提及。如「短命多病,諸事不順、障礙重重」等等。

反之,那些護生放生之人,往往命好福深。佛教講「廣結善緣」,放生護生其實就在廣結善因。其放生護生的功德利益也是充滿著種種不可思議,其每一次放生護生,都是在積累福德資源,久而久之貴人自然就會出現。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放生和所帶來的無量福報,也會讓我們長壽安康,相好莊嚴。

03口業清淨、常說善語之人;

在《佛說吉祥經》中云:「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應與智者交,勿近愚痴人。」說話我們應該挑吉祥的話語去說,不要說一些「妄語、兩舌、惡語、綺語」等話。這些話說得越多,福報也就漏得越嚴重。

正所謂「善護口業」,才能口業清淨,福報不漏。如你有兩個朋友,一個口業不清淨,什麼話都敢說。另外一個則是口業清淨,常說善語之人。對於這兩個人,你更喜歡哪一個?若學佛之人,一定是更加喜歡「口業清淨」之人,他不僅僅能夠使你變得更加優秀,懂得善護口業,還會讓你福報越來越深厚。

04孝順父母、知恩報恩之人;

古人言「百善孝為先」,在佛教之中也是非常注重孝道的。這在佛教的諸多經典記載之中,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如「地藏王菩薩」就是一位非常孝順父母的菩薩。除了多次救助自己在惡道的生母之外,還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除了地藏王菩薩,還有很多。如佛陀,在成道之後,亦多次到其生母所在地「仞利天」為母說法。在佛陀成道之後,回國為父講法和父親去世之後佛陀為其親自抬棺,這種種皆說明了「孝」之一字的重要性。一個懂得孝養父母之人,無論信佛與否,其佛緣都是甚深無比。正如經藏所言:「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以上四種人,具足佛緣,就算不禮佛,其佛緣也深厚無比。若去學佛,往往學修的進步也會比常人快太多。這是為何?就是因為他們平常所積累的善緣福報,比平常人多出太多太多。具足深厚的福報,無論是學佛還是創業,皆是一路順風,吉祥如意。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感恩閱讀、分享、關注、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就像我們提及出家人,並不是誰都出得了家的,出家需要大福報,因緣不具足的人難以真正安心出家修行。「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一、心中有佛是佛緣學佛不是做樣子,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佛不是要我們去崇拜他、模仿他,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許多人執著於佛的外相,反而越修越迷失。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心中無佛,你再拜也不過是自欺欺人。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不是神明,佛是大智慧、大慈悲的象徵,我們信佛不是搞個人崇拜,信佛是相信佛的智慧,做一個像佛那般善良智慧的人。內心善良的人,即使不信佛,也是與佛有緣之人。這「緣」在善根、在覺性。佛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只是眾生業力不同,所以佛緣深淺有無不一。障深慧淺、福報不夠的人是暫時聞不到正法的。
  • 佛教: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看看有你嗎?
    我經常提到「佛緣」這個詞,很多人有疑惑?到底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有哪些特徵呢?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只不過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根機悟性不同,所以佛緣深淺不一。業障重的人可能今生暫時與佛無緣、得不到渡化,需要多劫修行、福報具足,方可得渡。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莫名其妙的關係。在很多時候,都會因為這種「關係」,互相之間,糾纏不清。佛教中稱這種關係為「緣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情,甚至只要你能遇見,就是有緣。緣分沒了,就再也不會相遇。很多人,都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與佛有緣的4種人,看看有你嗎?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我們經常翻閱經書,這幾句話一定不會陌生,這四句話是佛經的「開經偈」,是唐朝時期武則天所作。佛經中記載,人得此人身有多麼的不易,如果不珍惜這難得的福報精進修行,何時才能真正不再輪迴受苦。苦海無邊,與佛有緣的4種人,看看有你嗎?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其實,佛緣並不神秘,佛言眾生皆苦,佛緣就是一個人蒙佛法接引,出離苦海的機緣。「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既然眾生都是未來佛,當然也就不會存在沒有佛緣的人。然而,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遠近之別,眾生的佛緣也有深淺之分。有的人生來就對佛法有特別的情感,樂於親近,當然也有人對佛法有疑惑,不能生信。生活中有四種人,他們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 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有你嗎?
    「佛緣」,就是說與佛有緣。佛教用語,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繫,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繫可以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也可以是今世。有佛教信仰的人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菩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分,是否夢見佛菩薩的樣子,是否長得像佛菩薩,是否與佛菩薩同一天生日,就算是與佛有緣了?這些只是一種膚淺的緣分,無法能說明什麼。什麼是佛,佛就是真理,佛就是覺悟,能真正把佛的智慧和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的修行,才是與佛結真正的緣。
  • 佛教:三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很多人覺得佛無所不能,只要能與佛攀上緣分,那麼自己的這一生,哪怕是於未來,都會有無窮的福報。不僅如此,有的人還覺得,只要有佛緣,在未來,就會在佛門中得成就。很多人說,有沒有佛緣,並不是要緊之事。真正要緊的是,你自己修不修。如果不修,有佛緣也沒什麼用。沒有佛緣,如果他能修,就能結下佛緣,在將來就會「究竟涅槃」。
  • 這三種人,佛緣很深,有你嗎?
    俗話說:「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人生有很多事都是要看緣分的,信佛學佛也不例外,有緣之人,不用別人多說,他一看到和佛有關的事物,就會很感興趣;沒有佛緣的人,就是天天跟他講,他也聽不進去。有下面三種特點的人,一般佛緣都很深:一,喜歡聽佛歌、佛號。有的人雖然沒學過佛,也沒接觸過佛教,但是一聽到佛歌或者佛號聲,心裡就有種莫名其妙的感動,心裡感覺很舒服,很親切,特別喜歡聽。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生活中我們也常說那句話「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世間的一切由緣分牽定。有些人信佛禮佛,喜歡到寺院裡聽經聞法、廣種福田,這就是與佛有緣。其實,因緣也就是佛門裡常說的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有善因就有善報,有惡因就有惡報。這個「因」不但指善因,還包括惡因。「緣」也是如此,不止有善緣,也有惡緣。
  • 如果你有這些特徵,證明你與佛有緣,遲早證果!
    很多人期望自己與佛有緣。他所期待的這種緣分,就是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在佛前修行,並證得果位,永脫苦海。那麼,佛教中講的緣分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互相之間有了交往、交流。一旦兩個人之間有了這些行為,這個緣分就結下了。《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佛門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其中說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是佛教對世間萬有之間關係的認識,譬如我們到寺院,出家師父常稱我們作「有緣」,意為我們與佛有緣。事物之間存在發生關係的可能,則被稱作有緣,與之相反,就是無緣。
  • 佛教:佛緣深厚的四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俗話說「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只要一個人沒有到絕症的地步,經過醫治,就能得到一定的康復甚至痊癒。而一個與佛有緣的人,終究會遇到佛,最後修行成佛。有人說:「與佛有緣就能成佛嗎?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現今社會,的確很多人不信佛,甚至與佛無緣。但也有無數的眾生,與佛有緣。即使現在沒有修行,在經過某種條件的激發後,在他心靈深處,種下的「道種」,就會生根發芽,在緣分的感召下,最後遇見佛。緣是佛家對生命之間的一種詮釋。認為眾生,都曾經是佛,或者與佛有緣。只是由於多了許多妄念,造成自己迷倒在娑婆世界,無法回到原來的世界。所以,真正說來,眾生都與佛有緣。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我們常提到一個詞,叫「佛緣」,與佛有緣的人往往善根、福報比較大。雖然佛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但太多人易被自身的習氣煩惱障蔽而造諸惡業,不能覺悟解脫。佛菩薩就在我們每一個慈悲的念頭裡,在我們的心中,心中有佛、有善的人,時時處處都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真正有佛緣的人,也可能不信佛,不研習佛經禪理,不在寺廟,而就在紅塵中。許多人喜歡到寺廟裡燒香拜佛,往往也會偏執地認為只有寺廟裡那尊尊木雕泥塑的佛像才靈驗,這就顛倒無知了。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俗話說:「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廣義上來講,人人本具佛性,都是與佛有緣的,只是緣深緣淺不同,有的緣分已經到了,有的緣分還未到。這裡說的「無緣之人」,是狹義上講的,就是緣分還沒到的人,不是永遠「不度」,而是暫時不度,等機緣成熟,自然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