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網傳有著「籤證龍頭」之稱的百程旅行網宣布公司無法繼續運轉,開始啟動清算程序。
記者在飛豬平臺上百程旅行店鋪中諮詢相關事宜,提示稱暫無客服在線;百程旅行官網上的公告顯示,該公司暫定休假至2020年3月1日,3月2日正常上班,休假期間公司不再受理新的籤證訂單業務。百程旅行網創始人兼CEO曾松對媒體表示,該文件確為公司內部文件,內容屬實。
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旅遊行業正逐漸復甦,但有的旅遊企業仍然沒有扛過去。雪上加霜的是,日本、韓國、歐美等熱門出境遊目的地疫情出現擴散跡象,旅遊行業消費市場將繼續承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百程的倒下只是開始。
百程稱優先處理員工薪酬
這份內部文件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百程資金不能維持公司繼續運轉,為此,公司將進行全面善後處理,請員工給予理解和支持,並提前做好自謀出路的準備。
文件稱,將於3月10日先行支付員工1月薪資,3月起將不再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及發放工資。所有員工在3月9日16:00 點前完成公司財產歸還等事宜。「請員工給與理解和支持,並提前做好自謀出路的準備。」
百程旅行網創始人兼CEO曾松對媒體稱,目前公司債務過高,在疫情影響下,旅遊消費需求幾乎為零,公司已經無法支撐,下一步將優先處理好員工的薪酬問題以及客戶的退票問題,積極處理銀行債務。他還表示,暫時沒有進一步的創業打算,始料未及的疫情對旅遊行業產生了嚴重影響,不能確定下一步是否會有更多中小型旅遊業公司支撐不住。
阿里是第二大股東
曾松是中國出境遊三大批發商之一「華遠國旅」的創始人,2011年,百程旅行網從華遠國旅拆分成為獨立運營的主體,由曾松掌舵。
在疫情當下,百程旅行網結業清算的消息引起遊客一片惋惜之聲。「再也沒有1元美籤、8元日本新加坡籤證、599元歐美籤證了!」用戶Jerry在百程旅行網的最新一條官方微博下留言。值得一提的是,百程旅行網官方微博中最新的一條微博仍為1月21日發布的泰國旅行推薦。
公開資料顯示,百程是國內最大的線上簽證服務機構之一,主要從事在線籤證辦理業務、旅遊度假服務、目的地服務以及企業國際商務旅遊業務。百程旅行網曾被北京市旅遊委評定為「5A級旅行社」,2016年獲「紫禁杯」集體獎,被業內媒體評為」10大在線旅行商」、「金牌籤證服務商」,2016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在2014年,百程旅行網以「0元籤證服務費,拒籤退全款」掀起了一場與攜程的籤證價格大戰,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百程一直以來都受資本熱捧。2014年3月,百程旅行獲得阿里巴巴、寬帶資本2000萬美元B輪投資。2015年7月,百程旅行完成由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領投,點睛資本、飛豬資本、博雅資本等投資機構跟投的2億元融資。
根據百程旅行網提交的2018 年半年報顯示,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6.47%,為第二大股東。
疫情加速旅遊行業洗牌
近幾年百程旅行網的日子並不好過,疫情更是催生其加速隕落的腳步。
數據顯示,自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百程旅行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1761萬元、3663萬元、3935萬元、4511萬元、2795萬元以及1286萬元。
不過隨著近年出境遊的火熱以及業務的拓展,百程的運營狀況有所改善。2017年,百程的虧損額為2795萬元,同比減虧38%,2018年上半年,虧損額為1286萬元,同比減虧30%。
對於虧損業績,百程旅行在財報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仍處於網際網路行業公司業務拓展期,技術研發投入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同時市場競爭及人力變動因素對業務利潤形成擠佔。雖然公司營業利潤已進入快速增長通道,逐步接近扭虧拐點,但實現盈利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在未來一定期間公司經營業績仍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
疫情之下,旅遊平臺該如何更好地自救?全員變身「微商」、啟動應急救助資金、開源節流「雲」上培訓……旅遊企業、旅遊從業者並非一味等待,而是積極自救,力圖化危為機。記者了解到,例如繼「門店關懷政策」後,攜程2月29日又針對旗下三品牌門店(攜程旅遊、旅遊百事通、去哪兒)推出了「貸款貼息政策」。這意味著門店如果向集團長期合作的銀行申請貸款,不僅在審批流程上能夠得到便利,還能夠享受該政策的補貼,結合各自具體情況,能夠得到了一筆無息、或者低息的貸款,緩解資金壓力。
自救並不意味著都會起效,旅遊需求延後的現狀讓更多旅遊企業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中。
「這次疫情對整個旅遊行業乃至中國網際網路業都進行了一次洗牌。」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認為,這是一種「煉丹爐」式的鍛造。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潘福達
編輯:潘福達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