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宣洩一下受的窩囊氣,也為了給拖掛房車正名,給喜歡拖掛房車的車友消除疑慮,針對大家最關心的一些方面進行一一說明。
合法性
1 / 上牌和保險
工信部公告目錄公布的房車才可以辦理上牌手續,不管多重,拖掛式房車都必須上牌,屬於旅居掛車,看著跟貨車的黃牌一樣,但是不像貨車那樣城區禁行。另外大家見過「黃標車輛禁行」的牌子,黃標是說的環保不達標,跟黃牌也是兩碼事。至於保險,掛車不用上交強險。
法規原文——2008年10月1日施行的公安部第102號令《機動車登記規定》第二章第七條:「拖掛式房車辦理註冊登記,需要攜帶帶有中文標示的海關貨物進口證明及銷售單位開具的機動車銷售發票,按照新車上牌程序,繳納購置稅,驗車上牌,辦理黃色掛車車牌;拖掛房車每年年檢一次。」
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第630號令《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增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43條:「掛車不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牽引車投保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由牽引車方和掛車方依照法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2 / 上路
拖掛式房車可以上高速和進入任何城市道路行駛。很多車友,包括我本人,都拖著房車走過各種類型道路包括高速和城市道路。
法規原文——2011年5月1日施行的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7條:「行人、非機動車、拖拉車、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鬥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裡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這裡是不包括旅居掛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15年下發的134號文件《關於規範旅居掛車上路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旅居掛車與其他載貨掛車在乘坐人數、運載數量、行駛路線、運行規律等方面有著本質區別,各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準確理解「全拖掛鬥車」的定義概念,抓緊糾正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限制旅居掛車通行高速公路的錯誤做法。同時,要按照區別對待、分類管理的原則,進一步細化城市道路同行管理措施,結合本地道路交通狀況和旅居掛車通行需求,制定旅居掛車分時分段進入城區或在城市快速路、高架路及主要橋隧道通行的規定,切實保障旅居掛車的通行權利。」
我的拖掛式房車上牌了。
拖掛房車怎麼認證提車貼?戶口本兒可以不?
這是論壇中一個車友的圖片,他也是做了好多功課,對後者有很大幫助,感謝!
3 / 前車要求
對前車和駕駛證的要求。普通C照駕駛證,駕駛家用轎車或者城市SUV,都可以拖掛6米以內、2500公斤以下的拖掛式旅居車,或者700公斤以下的拖車(例如拉摩託艇的ATV)。注意700之前有個「或者」。說到這裡插一句,有的小廠家沒有工信部認證,製造的小於700公斤的小房車說不用上牌,那是打的擦邊球,所有旅居車都要上牌的。
當然如果前車是硬派越野更好,開到野外,與拖車分離後可以去更野的地方探索,甚至是玩一把豁車都行。動力方面,有車友買的進口拖掛房車,說明書上寫的1.6自吸可以拖掛1.5噸房車。我的1.8自吸,拖掛1噸的房車,不覺得有啥動力不足的問題,當然會肉一些。永遠記住「沒有肉車只有肉人」。我提車回來的路上就跑到109,基本維持在90-100。回來以後再跑就基本維持在110左右。
法規原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56條:「小型載客汽車只允許牽引旅居掛車或者總質量700千克以下的掛車。掛車不載人。」
拖掛式房車屬於「輕型或中型旅居半掛車」,行駛高速公路不存在法律障礙。 注意這裡有個「或者」。就是說700千克的限制是指如ATV之類的貨運掛車,而非旅居掛車的重量限制。旅居掛車的重量限制是4500千克,後面有另外的法律條文將此標準修改為2500千克。
4 / 駕照
很多人謠傳C照不能拖掛房車,他們的依據是——交規中有「牽引車」需要A2駕照。但是小型載客汽車與牽引貨車的「拖車頭」有本質區別。不是說你任何一個車拖著另一輛車你就是「牽引車」了。我們知道普通家轎尾部都有原廠拖車鉤,一般在一側大梁的尾端,用於幫助其他車輛脫困,難道沒有A2駕照,你的家轎就無法拖別人上高速了? 前述《道路安全法》第52條規定:小型載客汽車可以牽引旅居掛車。那麼根據「駕照應與所駕車輛相符」的原則,C照即可駕駛小型載客汽車牽引旅居客車。
交警路政執法要依法才行,既然不存在任何一條法令禁止C照拖掛房車,那麼任何人都無權以執法的名義對C照拖掛房車進行限制。當然這種政策的模糊助長了謠傳,也確實讓一部分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C照不行必須A2照,敢問能有幾個貨車司機會買拖掛房車?那拖掛房車廠家不早就倒閉了?
不過這個政策模糊的問題馬上就會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政府網站2016年11月9日的文件——《關於促進自駕車旅居車旅遊發展的若干意見》第五條第一項指出「要研究改進旅居車駕駛證管理制度。」相信很快就會有針對性的文件出臺。
原文節選——「五、強化保障(一)依法加強旅居車交通管理。加強對《關於規範旅居掛車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旅居車駕駛人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對於列入《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國產旅居掛車及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進口旅居掛車,應當依法予以辦理機動車登記。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牽引裝置的小型客車,可以拖掛重量不超過2.5噸的中置軸旅居掛車上路行駛。研究改進旅居車駕駛證管理制度。」
從2009年中國第一輛拖掛房車在北京上牌到現在,無數的C照車友包括我本人,都在拖著我們的房車,去發現壯美的景觀,也在實踐著拖掛房車的實用合法,對於後者,不需要那麼多顧慮,應該敢於相信別人的實踐,敢於相信自己的判斷!
5 / 通行費問題
法規原文——根據2003年10月1日施行的交通部JT/T 489-2003《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第5.2條規定:當單車拖曳另一輛掛車時,該組合車輛的車型按照高於主車一個類別的車型分類標準執行。
實際上所有拖掛式房車的車友都是走ETC,一桿過,僅收前車費用。
實用性
1 / 駕駛難度
拖掛式房車開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麻煩,開起來沒什麼感覺,就是倒車入庫難點兒,但是可以與前車脫離然後單人就可以輕鬆推入車位。我的前車1.8自吸,拖掛房車在城市道路降檔超車照樣可以。這款拖掛式房車自帶電磁剎車,接收到前車剎車的信號,同步剎車,調節好剎車力度和敏感度即可。我開著開著就經常忘了自己還拖著一輛車,媳婦兒說要用手機給我設置個定時提醒——「你拖掛房車呢,不要跑太猛哦」。
有人說前車加拖車那麼長,會不會像客車一樣不好拐彎啊?以一般家用車4800mm算,加上拖掛也就不足10米,而這種組合公路列車的轉彎半徑要遠遠小於10米的大車。為什麼車總長一樣,轉彎半徑不一樣?你想想一下幾十節的火車列車,和總長相當僅有前後兩個軸的一個大杆子,哪個好拐彎?想像不出來就試著看理論吧——我們知道最小轉彎半徑由軸距和最大轉向角度決定。而拖掛單軸房車時,總長雖長,但是他的軸距是分為兩截的。單說前車,它的轉彎半徑不受後車影響(一般家用車最小轉彎半徑要5米)。而單軸拖車的軸距怎麼看呢?前車尾部的拖車球,相當於它的前輪。而轉彎時前車車尾會往外圈撅,將後車往外圈領,大大減小了內輪差,所以後車基本上會跟隨前車軌跡。正常打滿方向時前車後保險槓是不會碰到拖掛的。所以理論上有沒有拖掛,轉彎半徑是一樣的。實際用車中,平時只開前車一把能完成調頭的路,我拖著房車也是一把就調頭了。一個車友引用國外的研究數據,做了解釋,這裡我也借用一下。
下圖中的主車是軸距超三米的美式車,我們的家用車基本上小於兩米八,越野車甚至小於兩米七,實際轉彎半徑應該小於圖上的數值。圖中顯示,10米的長車車頭最大掃過半徑是12米,而總長接近13米的拖掛列車車頭掃過最大半徑僅有7.77米。而我們的家用車軸距更短,所以千萬不要再主觀臆想拖掛房車的駕駛難度了! 更不要聽信一些訛傳人云亦云!
圖中的主車是軸距3.35米的美式車,我們的家用車基本上小於兩米八,越野車甚至小於兩米七,實際轉彎半徑應該小於圖上的數值。
參照對象是車長11米,軸距6米5的校車。
圖中顯示,11米的長車車頭最大掃過半徑是12米。
而總長接近13米的拖掛列車車頭掃過最大半徑僅有7.77米。
而我的前車4750mm+拖車4830mm=9580mm,比途中的13米短很多,而且我前車軸距才2800mm也遠小於圖中主車的3350mm,所以你可以想想我的拖掛車。
2 / 舒適度:分為居住舒適度和乘坐舒適度。
居住舒適度方面,首先,拖掛式的空間大。同樣C照六米限制下,自行式的空間要除去車頭和至少一排的駕駛艙,而拖掛式僅需除去一個長約一米的三角臂。其次,拖掛式房車的窗子多,面積大,內部淨空高所以敞亮!
乘坐舒適度方面,有人說:「拖掛式房車在行駛中不能坐人吧?這就不如自行了」。
先說行駛中「坐」房車是不是享受房車的方式。行駛途中拖掛式是不允許坐人的,你就坐在前面的轎車裡。有人覺得這充分說明了「拖掛式開著開著拖車就脫鉤了」。簡直搞笑,拖掛式房車要是那麼容易脫鉤怎麼可能讓上路?更別提上高速了。
拖掛式行車中不讓坐人的真實原因有三:
1)拖掛式和皮卡式的房箱都是玻璃鋼材質,發生嚴重撞擊的時候對乘客的保護很差,大通或者全順之類的商用車房箱雖然是鐵殼,但是對成員的保護也比不上轎車的籠式車身。所以不要那麼著迷「坐」房車了。
2)不管拖掛式還是自行式,房箱裡都有很多家具和物品,這些在行車過程中都是危險品,腦補一下熱水和餐具飛到臉上的畫面。有人說,火車上想幹啥幹啥呀。公路行駛環境和鐵路沒得比,剎車和轉向都很頻繁,更別提急剎車和緊急避讓了。不老實坐那兒系安全帶的話,人都得飛了。 所以拖掛式行車中坐在前車是很安全的。
3)你要說為什麼交規規定行車中拖掛不讓坐,而自行就讓坐呢?拖掛式有前車可以坐,而自行式不坐房箱裡沒地兒可坐啊。交規還規定了,自行式房車行車途中不能躺床,不能走動,必須坐在位子上繫上安全帶。而自行式的卡式座椅,靠背垂直無法調節角度,還沒有頭枕,還不如大巴舒服,更沒有坐在轎車上舒服。
「坐」房車裡到底有多不舒服?
首先,座椅舒適度沒得比!自行式房車的卡式座椅是為摺疊成床而設計的,沒有人機功能設計,靠背沒弧度還不能調節角度,只能直挺挺地坐著,連頭枕都沒有,安全性、舒適性從何談起啊。說到這裡插一句,很多人認為自行式敢跑快,拖掛不敢跑快。座椅沒頭枕跑快了真的安全麼?而且,皮卡或者箱貨真要是跑快了噪音你受得了不?
其次,晃動幅度也很影響舒適度。轎車重心低座位低,所以搖晃幅度小。
最後,乘員艙NVH控制,也就是噪音、振動和嘈雜聲。具體說來:1、高速風噪,多數房車的外形是沒有流線可言的,再加上外露的遮陽棚和空調之類的設備,風阻風噪比轎車大太多了;2、懸掛,轎車懸掛對來自地面的振動過濾較好,舒適度高,而自行式房車多為商用車底盤,為了增強承重能力,顛簸起來幅度大,振動大;3、發動機及隔音,商用車的柴油發動機,和轎車的發動機相比,噪音和振動本來就大,而發動機艙與乘員艙的隔音做得也沒有轎車好。
但是!儘管交規規定自行式房車行車中不能躺床,只能坐在座椅上繫上安全帶。拖掛式更是要求必須坐前車上系安全帶。但是,很多人還是說,規定是規定,實際用起來還是會躺床。
你以為是火車臥鋪呢?公路行駛環境和鐵路沒得比,隨時會有剎車和轉彎,更別提急剎車和緊急避讓了,不信公交車上你站著不扶試試。所以說,公路上,不管你是啥車?必須系安全帶。有的人把七座車後排放倒讓小孩子在上面玩玩具,真是太不要命了。有人弄了床車,行車中輪換開車,一人在車床上睡覺,有沒有想過一個急剎車你的頭就拱到前排座椅靠背上了?脖子能受得了不?其實交替開車,睡覺的那個完全可以把座椅靠背調節得仰一點,並且要繫上安全帶。好多人買車的時候對車輛安全配置特別重視,覺得沒有多氣囊和ESP的車就不能開了一樣,但是實際用車的時候竟然連安全帶都不系,我就不明白你們咋想的。行車中躺房車的床上睡?房車不是那樣用的!
所以,還是認清現實吧——房車是用來過夜的,不是用來乘坐的,房車的「房」的屬性,在行駛中是用不上的,房車就是到地方了,你有個自己的家。行車中就別奢望太多。除非你買一百萬的GMC,上面是超級寬大舒適的按摩椅,不過它是專門做商務接待用的,沒有洗手間和正經的床,嚴格來說不屬於我們所討論的房車範疇。
3 / 旅行路況適應上
拖掛房車自駕旅遊,萬一遇到上不去的路,就可以把它停在開闊地,開著前車繼續探索。而這種上不去的地方,大塊頭的自行式也很難上去,只能步行去,連代步工具都沒有,更別提豁車玩越野了。進城採購補給的時候,拖掛式房車也可以與主車分離後隨意停在開闊地,只開前車去市中心。而自行式要真的擠進鬧市區,車庫進不去,地面車位少。所以說,「組合」優於「綁定」,組合才是真正的高級!
4 / 停放
很多人說中國人多停車位少,沒地方停一輛經常不開的車。首先,經常不開的不僅僅是拖掛式,自行式你平時也沒法開著拉貨!再說停車位,歐洲人口密集吧?歐洲銷量冠軍都是高爾夫或者嘉年華之類的小型車,充分說明了他們停車位並不寬裕、道路寬度有限且多彎道坡道(所以追求短軸小車的操控感),但是歐洲的拖掛式房車保有量幾百萬。除了收入水平、消費習慣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你不明白房車這東西根本沒必要停在小區地面,因為它不是代步工具,你非在樓上天天看著幹啥?這拖掛式房車你停在任何一個開放停車場,然後開著前車回家就行了,沒人偷。我基本平時停在開放式停車場或者路邊劃線停車位,幾天都不看它,哪有人偷。中國這麼大,都是你的停車位, 停了車開著前車回家很方便啊,一般小城市開放式停車場還是很多的,什麼廣場、藝術中心、路邊也行。要是北上廣所有路邊停車位都收費,但是你還是很執著的話,就再往遠郊去停。要是你不放心,覺得這五萬的拖掛就是比那停在路邊的豪車還招賊,沒關係,車輪鎖上,還不行?車上可以加GPS模塊兒三百塊錢,位置移動隨時監控,可以裝門禁一百塊,開門手機報警。實在不行停在你老家,或者農村親戚那裡, 不過北上廣玩家多,有託管服務的,郊區停車場24小時監控看管,如果願意出租,還可以參與分成。
投入額
1 / 房車價格
算一下這筆帳,一輛長城皮卡式房車26萬,等於一輛WEY VV7中型輕奢SUV(20萬)+一輛拖掛式房車(加冰箱空調等一些選裝才6萬)。你怎麼選????並且這輛20萬的SUV你可以每天開,而自行式房車大部分時間只能放在那裡佔上一大筆錢。抬槓說自行式房車平時可以拉貨的人當我沒說。
2 / 油耗
速度越高,風阻越大,高速上90-100巡航時,比平時多了不到三個油,60-70省油,僅比平時多兩個油。單說油耗,自行式房車基本都在3噸以上,它的油耗也不低。再說了,你單獨開前車上路的時間遠比拖掛房車上路時間多。
3 / 養車費用
首先,拖掛房車不需要上保險。其次,拖掛房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和各種油液,就不存在什麼保養和維修支出。另外,拖掛房車長時間停放會把四角的千斤頂升起來,輪子不受力,不存在長期停放輪胎輪轂老化甚至變形之類的支出。還有一個大家很少想到的,拖掛式房車的玻璃鋼車身不會生鏽。至於「15年報廢」的強制政策,我想很快就會取消,美國E-bay上很多195X年的拖掛房車都還在接受租賃。即便是不取消,十五年後你還會在乎這輛為你服務了15年的五萬塊錢的房車?十五年後的我們,絕不是今天這財務狀況,十五年後的你在乎的東西可能跟今天大不一樣了,所以別想那麼多那麼遠,趁著年輕,趕緊享受吧!
好多看客說你弄個這車一年能用幾回啊,不划算。我是這麼考慮的,商用出租的都會買自行式,租用率高,也不在乎價格了,而且客戶上手就能開。但是普通老百姓想要擁有一輛房車的話,性價比是第一位,所以還是選拖掛,這就是為什麼在房車消費比較普及的歐美國家拖掛是主流了。拖掛就是老百姓的一輛家用車,啥時候旅遊就帶上自己的家,旅行體驗和小車自駕天壤之別。不要說一年就兩三次不值當買,還不如租房車。擁有一輛房車跟租過房車體驗過一兩次不是一回事,我有潔癖,感覺租的話還不如住酒店,反正都不是自己的床單。
另外,說實話,租兩次之後你也不捨得再租了,嫌貴。就跟那個「買車還是打車划算」一樣的道理——純粹算經濟帳的話,買車養車總花銷比出門兒就打的還貴,但是如果不買車,你肯定也不捨得天天打的,結果就是一輩子不買車,也不捨得打的,就只能儘量不出門兒,出行頻率、出行半徑、出行便利度還有應急保障各方面你都享受不了。這就是生活品質啊,所以真沒必要太去想到底一年出去幾趟值不值當買一輛房車。
值當!很值!並且你買了之後肯定就會找時間出去浪了,周末的兩天就可以跑個幾百公裡的地方玩玩兒,在房車裡過一夜,吃睡都有保障。法定假日好幾天更好,要是像我這樣有寒暑假能來兩趟半個月的更是爽呆了。有車了你自然就會有利用的機會了,就像我一位同事,之前他一直糾結要不要買輛車,擔心沒機會開,浪費,現在把我的小紅車風雲2賣給他了,兩口子每周末都回老家,平時還經常開車去新鄉逛街吃東西,比我這號稱「500米外超市買菜都開車」的人開車都勤。就是這,這就是消費,不消費日子也能過下去,但是大家都想消費。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