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老人耗時整整10年,手繪彩虹村,背後原因讓人動容

2020-12-14 絳紫藝術

油畫醬從一位朋友聽說到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中國的老人因為懷念舊土,為了阻止拆遷,將整個村子畫上彩繪,最終這個村子不僅沒有被拆遷還成了一個景點,聽完這個故事讓油畫醬十分感動。

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件真實存在的事情,在中國臺灣,就有這樣一個傳奇的老人黃永阜。

彩虹爺爺黃永阜

在2008年左右,隨著房地產的開發,許多村子都變成了高樓大廈,黃永阜所在的村子,也不例外的成為拆遷之一。

當黃永阜知道這個居住幾十年的小村子,將要成為廢墟後,他決定為這個村子做些什麼。原本喜歡畫畫的黃永福最初只是在自己的房子裡畫畫,這個曾經有1200戶家庭的村子慢慢的搬離,只剩下黃永阜一家,於是他開始將自己的畫作向外延伸,整個村子都成了他的畫布。

從早上3,4點開始,就可以看到黃永阜拿著顏料和畫筆開始在牆壁上塗鴉,一直畫到中午,下午吃過飯又開始畫畫。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畫,一直到2010年,慢慢的整個村子變成了童話王國。

人們將這個村子稱為彩虹村,將黃永阜親切地稱為彩虹爺爺。就這個荒蕪的村落在黃永阜的畫筆下充滿了色彩,漂亮的彩虹村吸引力許多學生和攝影師的光臨,隨著看到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彩虹村成為了「網紅村」。

就這樣,彩虹爺爺黃永阜不僅保住了自己居住幾十年的村子,還意外地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時至今日,每年都有超過100萬的遊客到這個村子來欣賞黃永阜的塗鴉。

而更為可貴的是,創作這些塗鴉作品的黃永阜並沒有學過繪畫,只是憑藉自己的想像力和愛好進行創作,讓這些作品更為質樸和打動人心。

從2009年到2019年,從最初守護村子的願望,到聞名天下的彩虹村,黃永阜用自己的一筆一畫,畫出來一幅最美的童話。

相關焦點

  • 臺灣老人耗時整整10年,手繪彩虹村,背後原因讓人動容
    油畫醬從一位朋友聽說到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中國的老人因為懷念舊土,為了阻止拆遷,將整個村子畫上彩繪,最終這個村子不僅沒有被拆遷還成了一個景點,聽完這個故事讓油畫醬十分感動。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件真實存在的事情,在中國臺灣,就有這樣一個傳奇的老人黃永阜。彩虹爺爺黃永阜在2008年左右,隨著房地產的開發,許多村子都變成了高樓大廈,黃永阜所在的村子,也不例外的成為拆遷之一。
  • 臺灣的畢卡索,86歲竟然創造了彩虹村!
    臺灣春安裡,有一座奇特的老舊眷村(彩虹村)。整個村子,被「濃墨重彩」的圖畫覆蓋著,仿佛進入了「童話王國」。
  • 9旬老人畫出臺灣「彩虹村」意外躲過拆遷
    8月28日前後,一組題為《9旬老人畫出臺灣「彩虹村」》的照片,讓位於臺中市南屯區嶺東科技大學附近的一處眷村,再度成為網絡熱點。提到在村子的牆壁、道路上「塗鴉」,93歲的黃永阜老人向南都記者坦言,起初是因為「生活無聊」、為了打發時間。
  • 9旬老人畫出臺灣「彩虹村」 被稱彩虹爺爺
    8月28日前後,一組題為《9旬老人畫出臺灣「彩虹村」》的照片,讓位於臺中市南屯區嶺東科技大學附近的一處眷村,再度成為網絡熱點。提到在村子的牆壁、道路上「塗鴉」,93歲的黃永阜老人向南都記者坦言,起初是因為「生活無聊」、為了打發時間。
  • 臺灣彩虹村,轉角遇到童話的美麗
    臺灣臺中的彩虹村,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一個村子的命運。  彩虹村原本叫什麼名字似乎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它現在的名字是彩虹村。這裡原本是退伍國民黨老兵們居住的眷村,一位年近90的老爺爺用了多年時間,一點一點,讓自己稚拙的畫鋪滿了眷村中的每個角落。在這片眷村即將被拆掉時,很多人站出來聯名保護這個區域。我在想,大家想要保護的,或許並不是這些畫,而是一種內心的純淨與堅持。
  • 臺灣彩虹村:不是風雨之後才有彩虹,隨時都有!
    然而,在臺灣一個名叫「彩虹村」的村莊裡,彩虹就是這麼隨意的出現在人們眼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彩虹村原本叫什麼名字似乎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它現在的名字是彩虹村。這裡原本是退伍國民黨老兵們居住的眷村,眷村在臺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於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臺灣的的國民黨軍及其家屬所興建的房舍。
  • 臺灣也有一個「宮崎駿」,他把貧民窟變成了彩虹村
    眷村在臺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於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臺灣的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就是被稱為臺灣「宮崎駿」的黃永阜。1913年黃永阜出生在香港九龍,因為響應先總統蔣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於民國38年入伍,從此成為了一名飛行員,由於其中種種原因,退役後的他落腳於臺中
  • 念念不忘是家鄉 義烏籍臺灣老人生前留下手繪故鄉地圖和配文讓人淚奔
    身在臺灣卻一直念念不忘生養他的義烏故土和親人,真的令人動容;好遺憾啊!家人幫他找到了,他卻抱憾離世。」王和清是義烏市佛堂鎮鎮志編輯部編輯,佛堂鎮王宅村人。他說,最近一周,心情一直很激動。「和眾多熱心人一起幫義烏籍臺灣同胞尋親,而且也找到人了,感覺很開心,特有成就感。」
  • 94歲「臺灣宮崎駿」,用畫筆畫出了一個彩虹村
    臺灣有個被稱為「彩虹村」古舊村落,原本即將要被拆除,卻因為一個94歲老爺爺天馬行空的塗鴉,變成了宮崎駿筆下千奇百怪的成年人的樂園....眷村在臺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為了安排被迫自大陸各省遷徙至臺灣的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
  • 念念不忘是家鄉 義烏籍臺灣老人生前留下手繪故鄉地圖和配文讓人淚奔
    身在臺灣卻一直念念不忘生養他的義烏故土和親人,真的令人動容;好遺憾啊!家人幫他找到了,他卻抱憾離世。」王和清是義烏市佛堂鎮鎮志編輯部編輯,佛堂鎮王宅村人。他說,最近一周,心情一直很激動。「和眾多熱心人一起幫義烏籍臺灣同胞尋親,而且也找到人了,感覺很開心,特有成就感。」
  • 94歲空巢老人用油漆2920天繪出了一個彩虹村
    8年的日常塗鴉。 老人叫黃永阜。生活在中國臺灣,在那裡散落著許多這樣的村落。 隨著來「彩虹村」參觀的人原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不少人開始關注彩虹村的土地產權等問題。 面對撲面而來的種種壓力,彩虹爺爺很無奈,但彩虹村儼然已經成為臺灣響噹噹的特色名片,不少網友與名人都在幫忙奔走發聲。
  • 臺灣90多歲老兵,用後半生畫出人氣網紅景點「彩虹村」
    據我所知,這座普通卻又讓人驚訝的小村子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趨之若鶩的旅遊網紅景點,大多數到臺中旅遊的遊客,幾乎都會跑來這裡打卡拍照,尤其是年輕女性遊客,更是樂此不疲!小小的村莊裡居住著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人,名叫黃永阜。整個村莊裡的彩繪畫都是他一個人的「作品」,由於色彩豔麗,主題誇張,所以村子便被人們稱之為「彩虹村」!
  • 九旬「彩虹爺爺」黃永阜彩繪眷村 變身臺灣最美「彩虹村」
    民國12年出生於香港九龍的他,因為響應先總統蔣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於民國38年入伍,編入海南島第10軍團,民國39年隨著國民政府來臺,先後在金門、高雄、屏東等地服役,最後搬遷至臺中春安社區,從此定居於此。
  • 臺灣彩虹村,轉角遇到童話的美麗
    臺灣臺中的彩虹村,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一個村子的命運。  彩虹村原本叫什麼名字似乎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它現在的名字是彩虹村。這裡原本是退伍國民黨老兵們居住的眷村,一位年近90的老爺爺用了多年時間,一點一點,讓自己稚拙的畫鋪滿了眷村中的每個角落。
  • 96歲竟然創造了彩虹村!
    臺灣春安裡,有一座奇特的老舊眷村(彩虹村),整個村子被「濃墨重彩」的圖畫覆蓋著,仿佛進入了「童話王國」。在不足150米的巷子裡,畫滿了色彩豔麗、造型俏皮的兔子、小雞、猴子、小鳥、卡通人物、花朵、太陽以及彩虹……由於豐富的色彩和線條,這個坐落在臺中的彩虹眷村,有如一座夢幻的神奇魔幻世界,吸引著無數人前往拍照欣賞。
  • 臺灣團隊閩南營造「彩虹村」
    中新社福建晉江4月9日電 題:臺灣團隊閩南營造「彩虹村」  作者 孫虹 牛效禮  走進福建晉江市安海鎮曾埭村,仿佛進入了五彩的世界。村民家房屋前的廊柱、牆體,村道兩側的圍牆,甚至公廁、溝渠的水閘都被裝飾成各種顏色,煞是好看。  這個以農業為主的閩南鄉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變了模樣。
  • 臺灣「彩虹村」的故事!一個用色彩改變世界的故事
    「眷村」這個詞在臺灣有特別的含義。1949年至1960年代,國共內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自大陸各省遷徙至臺灣的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六十年後這裡已經開始凋零。臺中春安裡有一座奇特的老舊眷村,不同於一般眷村的破敗。這緣起於一個年近90歲的老爺爺,退伍老兵黃永阜。
  • 97歲「中國宮崎駿」:塗鴉8年打造彩虹村,用畫筆療愈人心
    他年近百歲 堅持8年,花費整整2920天 來守護這座村落 他就是被人們稱為 於民國38年入伍,民國3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 後負傷獨居在臺灣臺中市的一座「眷村」。
  • 臨海:花甲老人耗時3年 手繪村莊平面圖
    對於曾經生活在那些屋簷下的人來說,老房子沒了,昔日美好的回憶也隨之散去。在臨海小芝鎮岙坑村,有這麼一位老人,他叫包兆啟,67歲,村裡人都叫他老包。老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可就是這麼一位普通人,卻幹了一件不普通的事。他耗時3年,憑藉記憶,手繪了一幅老村莊的平面圖,將整個村的歷史文化重新展現出來。   在老包的家中,記者見到了這幅手繪的老岙坑村平面圖。
  • 陝西西安某銀行職員耗時一個月為老人手繪手機操作圖
    陝西西安某銀行職員耗時一個月為老人手繪手機操作圖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西安一組為老人手繪的手機銀行操作圖在朋友圈裡熱傳,圖裡每個圖標都添加了注釋,圖標與說明還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據中國農業銀行職員李寧寧介紹,這是她和同事們耗時一個多月策劃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