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之篇2」愁的最高境界,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020-12-21 花見詩社

「愁」真是一個難以捉摸的角兒,有時候能夠感覺到,仿佛如空氣一般,但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縈繞在身邊,又像盤絲洞的蜘蛛絲無法掙脫。古人也「愁」,但是他們表達的方式十分巧妙。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把「愁」這種抽象的事物化為具象,就像萬古不變的東流水一般,迢迢不停息。也許在共工和顓頊爭為帝,共工氏怒觸不周山後,地東南傾,而江河才東流,但「愁」自人類誕生也許就伴隨我們了。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和李後主一樣,李易安也把「愁」變成可感受可測量之物,試問到底能有多麼的憂愁,竟然擔心連船都載不動了。莊子曰「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但是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告訴我們一滴水在理論上也能撐起大舟,水的浮力和物體的體積沒有關係,但「愁」這麼重如千金的物體,我想在科學上還是在情感上都是難以支撐住的,唯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是「愁」真正的浮力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三變直接放棄使用「愁」這個字,但表達的感情卻十分幽遠,打動人心而引起共鳴。沈腰潘鬢銷磨亦如是,把身體因為「愁」或「苦」或「恨」而產生的消極變化,或者白頭,或者消瘦,表現出來。人人都能理解,實在是妙筆。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吳文英直接溯本求源,去分析「愁」的漢字結構,「離人心上秋」;而《說文解字》說「愁,憂也,從心秋聲」未免也太不浪漫了吧。秋乃肅殺蕭瑟悲傷之時,在如此不愉快的秋日,又慘遭離別,可以想像有多「愁」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方回真是妙筆生花!雖然也是把愁具體化了,但這「菸草」「風絮」「梅子黃時雨」三個纏綿不絕的意象產生的化學效果遠比「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要劇烈。「煙」「柳絮」「雨」本就是三種美麗而悲傷的事物,更何況是「一川」「滿城」和「梅雨」,這表現出來的「愁」的範圍之廣,時間之長,視覺,聽覺和觸覺的衝擊力,實在是「愁」到家了!賀鬼頭,古之愁人是也。

「愁」也許和「愛」和「恨」是三位一體的事物,難以表達,但確實存在。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本篇的話請點讚關注哦。有什麼感想和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百家號素材庫

詞系列往期文章:

「詞之篇1」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小山美到哭泣的詞句

相關焦點

  •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詞20首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2.鷓鴣天·轟醉王孫玳瑁筵轟醉王孫玳瑁筵。渴虹垂地吸長川。側商調裡清歌送,破盡窮愁直幾錢。孤棹艤,小江邊。無端更借樵風送。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6.臨江仙·暫假臨淮東道主暫假臨淮東道主,每逃歌舞華筵。
  • 賀鑄梅子黃時雨
    事實上,後來辛棄疾所承繼的正是賀鑄的這股豪氣,並非蘇詞的闊綽。 雖有豪情如斯,然《六州歌頭》卻只是賀鑄偶爾為之,絕非賀詞的主體風貌。可以稱為賀詞上乘之作的,乃是那曲催人淚下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 梅子黃時雨—是江南獨有的時節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梅雨時節Rainy season 2020.06.06芒種已過仲夏正式開始江南即將進入梅雨季節梅雨,塑造了一個婉約的江南而真正生活在江南的人對梅雨的心情卻極為複雜古往今來不少的文人墨客筆下出現過梅雨時節如今
  • 賀鑄很經典的一首詞,最後13字鬼斧神工,令人讚不絕口
    它出自於北宋著名詞人賀鑄之手,是賀鑄晚年退隱蘇州期間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說到描寫閒愁,它其實是古典詩詞中的主要題材之一。如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在《將進酒》說:「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不過同樣是寫閒愁,賀鑄這首詞卻是鬼斧神工,尤其最後13字「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堪稱絕唱。
  • 你只知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賀鑄的青玉案將閒愁寫得前無古人
    然而其實青玉案是以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為正體,這一首詞,可謂是將閒愁寫得前無古人,「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 你知道賀鑄的青玉案,可你知道賀鑄相似題材的這首詞嗎?美極了
    他性格豪邁,喜歡高談闊論,至於詞作則體現出剛柔兼濟的風格,既有《六州歌頭》等慷慨激昂之作,也有不少婉約清麗之作。賀鑄最出名的作品,當然是《青玉案》。很多人都會背誦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山山水水幾多愁,以水喻愁的詩句
    「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年少時,我們從來不知愁為何物。也不理解,所讀所學的詩句中為什麼總是包含那麼多的愁思。長大後,總有許許多多的事,使我們體會到那種愁緒滿懷無處訴的無奈和無力。愁緒來時,水載不動許多愁,連水也是愁。
  • 李煜的傷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在初唐和盛唐幾乎沒有文人作詞,到晚唐,詞開始逐漸成熟,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到宋朝時,詞已成為主流文化,發展到頂峰。說起詞,就肯定繞不過一個人,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一生精於詩詞書法,代表作頗多,有「詞帝」之稱。
  • 她與李清照都是「宋代四大才女」,一首詞亮點頗多,值得一讀再讀
    今天,就介紹一首女子寫的閨怨詞。小重山·春愁宋代:吳淑姬謝了荼縻春事休。無多花片子,綴枝頭。庭槐影碎被風揉。鶯雖老,聲尚帶嬌羞。獨自倚妝樓。一川菸草浪,襯雲浮。不如歸去下簾鉤。心兒小,難著許多愁。這就好比"多情自古傷離別"一樣,離別之時最難捱,而往前的在一起時,以及完全分別後相思之時,情感都不會那麼激烈。北宋宰相夏竦《鷓鴣天》記載,"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詞中女子寧願喝醉來逃避分別的那一刻。
  • 人不可貌相,賀鬼頭此詞寫「閒愁」精妙絕倫,詞尾兩句成千古絕唱
    但是一提到這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估計便是大街小巷的人都應該耳熟能詳。由此可見詩歌欣賞並不僅僅是高雅之人專屬的事情,但凡是動人之處都能打動人心。賀鑄也因為這首詞得到了一個」賀梅子「的雅號,儘管賀鑄實際上是個面色鐵青的「禿子」,人稱賀鬼頭。然而,他才華橫溢,能詩能文。
  • 十首描寫梅子和梅雨的詩詞,滿城飛絮一身熱,梅子黃時雨紛紛
    梅雨季節來源於梅子成熟時節的雨季,而勤勞智慧的先人們在曆法、耕種、農時等生活總結出梅雨季節的特徵,連綿細雨,如期而至,送來清涼,驅散減少蚊蟲的騷擾,趕走暑熱和煩躁。而梅子卻搶到梅雨季節最佳代言人的位置,梅子這個略顯青澀卻勾人食慾的果子,藏匿於茂密的枝葉之間,活躍於市集的角落之處,順應時節而生,甜酸之間有點酸,酸甜之中帶點不同。
  • 長的醜又如何,他寫的詞一樣徵服了所有人
    他是宋太祖賀皇后的族孫,妻子是宗室之女,史稱他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時人送綽號「賀鬼頭」,他就是北宋著名詞人賀鑄。賀鑄身高七尺,想必應該是威武雄壯;而面色卻是青黑,不符合當時的審美觀,所以才叫他「賀鬼頭」。
  • 「溶溶月」,「淡淡風」,觸景生情,情思悠悠
    「溶溶月」,「淡淡風」,這是一個意境清幽、情致風雅的境界,詩人觸景生情,情思悠悠,將情語化作景語,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首詞的境界高妙,前人謂「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流進心裡,美到無言。